大陸較早對《雅舍小品》為代表的梁實秋經典作品的集中的專業評價

2020-12-05 梁子雅舍

這一集在說梁實去之前,我先說一件在現在看來如夢如幻的事情,這件事發生在2001年和2002年相交的那幾個月。在我經常路過的某條街上開了一家書店,招牌非常搶眼:四折書店。這打折打的夠狠的,心裡想著過兩天去看。

等到幾天後我去的時候,發現「四折書店」四個字前面加了四個字「新華書店」,走進細看,前面還有三個小字「某某省」。綜合起來就是:省新華書店四折書店。當時就感覺有一顆炸彈爆炸了,省新華書店居然出血了,趕緊進入看看有什麼好書。進去一看,這書店面積大概四十平米,屋子裡一股濃濃的發黴的味,原來這裡的書是新華書店幾十年來庫存的沒賣出去的老貨,有全套的毛澤東全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還有其他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書、及磁帶。有些書上蓋有省新華書店的章,章上有兩個大字「樣書」。

我從沒有見過這麼老的書,蓋章的樣書更是寶物。趕緊挑幾本。這些書的定價都是幾塊、幾毛,甚至幾分錢,打四折豈不是更便宜了。結果結帳的時候,品相比較好的書,定價不足2元的按2元算,不好的1元,樣書2元不打折。磁帶是5毛。

過了不到一個月,「四折書店」改成了「三折書店」,有意思,心想是不是又有啥新貨了,還沒等我去淘書,沒兩天書店名字又變成了「二折書店」。看來,新華書店是急了,都說翻臉比翻書還快,現在這是書店變名字比翻書都快。估計過不了幾天就變成了「一折書店」。於是我走進了「二折書店」,又淘了一圈,居然沒有新貨。最後買了幾本書,幾盤磁帶。品相好的書1元算帳,磁帶5毛錢。這感覺就像新華書店做慈善。心想等它有了新貨再過來淘一淘。但是沒過幾天,這書店重新裝修,變成了一件電器器材公司的營業部,這書店消失了。

當時那個後悔,有些書應該買的沒有買。現在想來,這家打折書店來去匆匆,真的是如夢如幻,這樣的書店估計再也不會出現了。

我從打折書店淘到東西都保存著,這都是新華書店的陳年老貨,其中有一套書,就是《中國現代散文精品集粹鑑賞叢書》一共6卷本,每卷書各有一個主題。分別是浪漫抒情、滄桑情韻、風流人物、山水遊記。最後山水遊記這卷我翻遍書店也沒找到。營業員說這裡的書是從庫房拉過來打折處理的,所以沒有整理,現場有沒有這本書不清楚。這套書的出版時間是1994年1月,距今整整25年,1994年1月還是梁實秋誕辰91歲,今年116歲了。

編者精選了很多我國現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我現在再次翻看時,發現其中有70%-80%的作家在《梁實秋史話》這個專輯出現過。(梁實秋史話,喜馬拉雅FM「梁子雅舍」的一本專輯),像魯迅、周作人、老舍、沈從文、胡適、林語堂、鬱達夫、許地山、李長之、季羨林、朱湘、柯靈、鄭振鐸、俞平伯、臧克家。這套書幾乎被他們包圓了。

我手裡的五本書裡有三本裡面選入了梁實秋的文章,選入他文章最多的一本是「閒適幽默」這卷。而且在目錄裡看到名列榜首,排在第一位,有9篇文章入選,第二位是他的好友老舍,入選了3篇文章,第三位是老舍在重慶北培時的房東林語堂,入選11篇。與梁實秋論戰數年的魯迅排第6位,有8篇文章入選。這四位的作品佔到這本書70%以上的分量。

我覺得梁實秋能在這本書裡受到這樣的待遇,除了他本身的文學成就外,還得的得益於1990年之後一兩年,他的正版作品在大陸的出版。

這套書的賣點主要是編者對每篇文章的評析、鑑賞。那麼梁實秋的作品得到了怎樣的評價呢?這應該是大陸比較早的對以《雅舍小品》為代表的梁實秋經典作品的集中的專業評價。

先說一下「閒時幽默」這一本書選入的梁實秋的文章有哪些。有《女人》《男人》《客》《握手》《下棋》《旁若無人》《算命》《請客》《談考試》。

我們一起看看對本書第一篇《女人》的評論,此篇評論對梁實秋有比較全面的評價,評論寫到:在現在文學史上,能常以幽默的筆調為文創作,梁實秋可謂佼佼者,他在為文中有兩個別人不可比擬的特點,一是他善於從紛繁、錯雜的社會現象中抓獲富有幽默感的材料,這些材料就題材而言而又什麼廣泛,大到國計民生,小到身邊瑣事,愛恨、生死、春愁、秋怨、老叟、童子、芳華、男女,均可如題,遂成妙趣;二是他善於從別人司空見慣不以為怪的風景中,發掘出不平凡的、及幽默的含蓄來,並能以自己那一支生花妙筆加以創造性的生發。

「閒適幽默」這個專輯所選的梁實秋的幾篇散文,都可以體現出這個特點。評析基本上把文章內容做個摘要,給了梁實秋很高的評價。

《女人》中的主角女人,古往今來,已不是什麼生題材,在此弄文設墨的很多很多,但梁實秋避開,古來對女人要麼讚頌,要麼潑髒水的傳統寫法,而是用幽默的輕鬆之筆娓娓道來。說女人愛撒謊,那正表現了她的機智;愛逛街,卻說是為了呼吸新鮮空氣;女人善變,是因為她對世、對人總是太在意;作品層次清楚,行文通暢,長短具適,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神清氣爽,使人感到他對女人的那份厚愛。以上是書中對《女人》這篇文章的鑑賞。

我們再看一下其他幾篇的評價:

第二篇文章《男人》的鑑賞,最末一句是作者抓住生活中男人種種表現,三言兩語,漫畫式的誇張,揶揄之情,溢於言表。

對《下棋》這篇文章的評價是:作者精彩的描繪了一幅因下棋而作龍爭虎鬥的場面,只見推搡,不聞人聲,憨態可掬,作品時而譏諷,時而描寫,時而評論,又時而引經據典,論奇論道,信筆寫來,漫筆成趣。

對《旁若無人》的評價是:這篇散文所展示的也是一種生活常見現象,作品描寫的事情也具有典型性,我們先前已經說過:梁實秋善於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趣的現象,並有能力將之典型化、幽默化,作品裡所舉的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不經意的抖動電影院的連體座椅,打哈欠時的自由伸張,說話時的喧譁症,見面打招呼時的粗喉嚨,大嗓子等等。均是旁若無人,修養欠佳的表現。作者像個醫生,把這些畫面像切片一樣,拿到顯微鏡下一一觀察,惟妙惟肖的描寫出來,把輕鬆的調侃蘊含在嚴肅的敘述之中。

《談考試》評價是:這篇散文所談的是考試的苦與怪,如果正經的談如何苦,那便是一篇哀怨的文字了,梁實秋沒有這樣做,他把考試的苦用輕鬆的口吻道出,便是幽默。苦在何處?一是在炎熱的夏天舉行;二是考試的後果嚴重,如果名落孫山,則這輩子難以翻身。除了苦之外,還有怪。題出的怪,考的方法也怪,沒有學紮實,想考得好,就要想怪法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考場的怪事也多,有昏厥、瘋狂、自殺的、還有尿褲子的,吐血而亡的,作者歷數弊端,給人展現出考試的荒唐和怪誕,從而使幽默不僅僅是幽默,還產生了積極的諷刺效果。

這本書裡對梁實秋文章的評價就寫到這裡。

梁實秋的文章大多都有幽默感,我覺得《旁若無人》這篇散文它的笑點特別多,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一看,《旁若無人》這篇文章表現了部分國人的公共道德的缺失,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我覺得跟魯迅揭露批判國民劣根性的是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梁實秋採用的方法是幽默,對國人的種種不文明行為的批判,其實每個著名的作家都會寫到,而且大多數是以幽默的形式來表達。我覺得幽默可以更好地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很多作品現在讀起來仍具有現實意義,比如老舍的文章中的提到的適婚、昂貴的撫養費等。

此外,《請客》與豐子愷的《作客者言》內容正好相呼應,都體現了我們國人的假客氣是怎麼把人折騰的無可奈何,無話可說 ,死去活來。《請客》表現的是賓客強勢,主人受氣,《作客者言》表現的是主人強勢,客人受氣。

本集最後說一說另外一個小問題,語法。先前的某一集,就是頑皮小孩徐志摩這集中,引用的胡適和鬱達夫對徐志摩的評價中可以看出,胡適和鬱達夫兩位說的話又長又彆扭,這問題不僅出現在他們二位身上,其他不少人,包括魯迅、周作人都存在著這種現象。我認為就語法而言,「五四」時期的文壇大家中,梁實秋和老舍的文章最符合目前的語法規則和語言習慣。原因可能是梁實秋和老舍都是北京人,而白話文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又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所以讀到他們二位的白話文,覺得文風也很像,他倆也不怎麼寫大長句子。

本集內容就到這裡。

相關焦點

  • 梁實秋|浮生如一夢,落筆欲歸塵
    在我心中,梁實秋先生就是這樣一個願意去探索認真生活的真諦和美好的生存之道的人,即便最是尋常的衣食住行,在先生的筆下都顯得有滋有味。他在《我的人生哲學》中曾這樣說: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就是形容生活狀態之極端的刻苦。然而這種極端刻苦的生活狀態,卻體現了他樂觀豁達之心境。
  • 他們倆開創了春晚小品的先河,作品火了30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而語言類節目的重中之重就是小品。開創春晚小品先河的是誰,您知道嗎?1983年的首屆春晚大獲成功,84年的春晚籌備就顯得很受矚目。為了更好的節目演出效果,劇組找到科班出身的陳佩斯和朱時茂,請他們住在賓館裡寫小品《吃麵條》。這也是小品這個藝術形式第一次被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以前負責搞笑的娛樂節目最好的是相聲。創新總是很難的,有時好不容易琢磨出來點眉目,又被無情斃掉。
  • 梁實秋逝世30周年:有生之年學點學問,不虛此生
    其人,其文 回顧他的經典語錄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 ——《雅舍散文二集·父母的愛》 莎士比亞有一名句:「『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但這脆弱,並不永遠使女人吃虧。越是柔韌的東西越不易摧折。 ——《雅舍小品·女人》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麼事,學一點什麼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麼就不可浪費光陰。
  • 第十五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落幕 山東省文化館小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金珊 濟南報導11月20日,第十五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落幕,頒獎晚會暨交接儀式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本次大賽,山東喜獲多項榮譽。其中,山東省文化館小品《未曾遺忘的愛》榮獲金獎;菏澤市文化館和牡丹區文化館大平調小戲曲《護犢》、山東省文化館小品《牽掛》、濟寧市文化館山東梆子小戲《心燈》獲得銀獎;山東省文化館榮獲優秀組織獎。據介紹,大賽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全程直播,四場比賽線上總觀看人數達到102萬人次。
  •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圓滿收官 評委勉勵選手
    小品組評委鞏漢林在看過當晚的演出後,勉勵每一位演員:「有生活的作品才有溫度、有道理、有邏輯、有自信。如果你愛小品,就要善待它,如果你愛相聲,請不要傷害它。」並寄語每一位選手:「堅守底線,寧缺毋濫。」  小作品反應扶貧大主題京韻大鼓展現藝術風骨  在昨晚的比賽中,三組相聲和三組小品作品兩兩穿插登臺表演。
  • ...花溪大學城首屆「城市家具與藝術小品」創意設計大賽金獎作品介紹
    「城市家具與藝術小品」作為城市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性格的典型體現,不僅為人們室外活動及出行的功能需求提供了保障,同時又有助於城市空間景觀的塑造,在環境系統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前不久,在2019年花溪大學城首屆「城市家具與藝術小品」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參賽作品《「安」放青春》獲得交通服務設施類金獎;貴州師範大學的參賽作品《空間方程式——拼合式移動公廁概念設計》獲得公共衛生服務設施類金獎;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的參賽作品《「茶盞」——景觀小品設計》獲得美化豐富空間設施類金獎;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意潮工作室的參賽作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博士夫妻「公式相聲」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就稱讚大賽:「許多作品用『中國式』幽默做清晰註解,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魅力;許多作品很接時代的地氣,把社會熱點問題微縮呈現,或用直抒胸臆的褒貶,或用見微知著的巧思,發人深醒,從而真實記錄時代發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歌頌真善美。」在本場比賽中,點評專家方芳、魏文亮、魏積安送上了精彩的評價。
  • 第十五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落幕 山東喜獲多項榮譽
    本次大賽,山東喜獲多項榮譽,其中,山東省文化館小品《未曾遺忘的愛》榮獲金獎,菏澤市文化館和牡丹區文化館大平調小戲曲《護犢》、山東省文化館小品《牽掛》、濟寧市文化館山東梆子小戲《心燈》獲得銀獎。山東省文化館榮獲優秀組織獎。
  • 趙本山徒弟,你們喜歡哪個人演的小品?
    一、小瀋陽說起本山的徒弟,不得不提小瀋陽,正是本山將他帶入央視春晚的機遇,讓他一夜紅遍大江南北,那個小品不差錢裡的服務員讓他演的惟妙惟肖,更是笑點多多,只是春晚結束後,他的應酬多了,經常參加一些各地邀請,拍電影,淡出了劉老根大舞臺。對於小瀋陽的評價,我覺得他的表演風格單一,沒有突破,這和他現在的發展平平有很大的關係。
  • 小學美術 花鳥小品 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花鳥小品的構圖及水墨的表現,掌握花鳥小品畫的創作步驟,並能夠在臨摹的基礎上畫一幅花鳥小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藝術的花鳥畫作品、分析作畫步驟、練習繪畫等課堂活動,逐步提高動手能力及水墨繪畫的表現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中國傳統美術的興趣,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
  • 小學美術《花鳥小品》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花鳥小品的構圖及水墨的表現,掌握花鳥小品畫的創作步驟,並能夠在臨摹的基礎上畫一幅花鳥小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藝術的花鳥畫作品、分析作畫步驟、練習繪畫等課堂活動,逐步提高動手能力及水墨繪畫的表現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中國傳統美術的興趣,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感受花鳥小品畫的獨特魅力,初步掌握畫花鳥小品的表現技法。
  • 著名作家湯素蘭為李卓新書作序:故鄉元素 麥田月光
    然而,隨著閱讀視野的開闊,以及對「何為文學、文學何為」思考的深入,他的寫作越來越本真,他對自己文字的要求越來越嚴謹,直到而立之年後才鄭重其事地捧出這本散文集《麥田月光》。從內容上來說,《麥田月光》共分四輯,分別為「家」「暮色蒼茫」「少年的江湖」「何事冬來雨打窗」,都是寫少年李卓成長中的人和事。如李卓自己所說:「寫作最樸素的意義是留住自己的記憶,文學與記憶幾乎從來不可分割。」
  • 23款Steam優秀小品遊戲推薦
    不過,沒有專業的遊戲設備,並不意味著你只能玩一些劣質遊戲。Steam平臺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優秀的小品遊戲和獨立遊戲,即使在筆記本和... 如今的3A大作對電腦的配置要求越來越高,許家都苦於性能不足只能望而卻步。不過,沒有專業的遊戲設備,並不意味著你只能玩一些劣質遊戲。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文/劉建軒蛺蝶題材作為宋代草蟲小品畫中重要組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數量佔比大、藝術成就高,是非常值得專門用一期文章來介紹的。蛺蝶或為蝴蝶古稱,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蛺蝶輕薄,夾翅而飛,枼枼然也。
  • 訪央視春晚小品《站臺》編劇、萊陽作家黃勝
    這是2019年春晚小品《站臺》中,警察的扮演者尚大慶,對佟大為、楊紫扮演的小兩口說的心裡話,也讓千萬觀眾記住了這部搞笑但不缺淚點的文藝作品。其中,「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崗敬業情懷更引起了廣大一線工作者的共鳴。優秀的文藝作品使人難忘,更是時代的真實寫照。近日,記者走近《站臺》主創編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煙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萊陽籍作家黃勝,深入了解了創作背後的故事。
  • 宋丹丹演過的這些經典小品,你看過幾個?
    宋丹丹演過的這些經典小品,你看過幾個?每次央視的佳節晚會中語言類節目裡最讓人捧腹大笑的就數小品了。你有啥不開心的,就讓小品來拯救。下面盤點的是各大晚會的「老面孔」宋丹丹演過的小品。超生遊擊隊1990年央視元旦晚會《超生遊擊隊》的內容為一對農村夫妻(宋丹丹扮演妻子)在生了三個女兒後,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政策爭取生一個兒子而背井離鄉,互相埋怨的對話。該小品為宋丹丹奠定了喜劇、小品演員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