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傳回好消息!月球輻射值正常,人類可以放心居住

2020-11-22 騰訊網

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目光開始投向更遠的地方。由於改造火星計劃一再延期,為了穩妥起見,科學家們便將人類改造星球的第一個目標,放在了距離我們最近的,圍繞著地球運行的月球身上,不過,改造月球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改造月球的難點有哪些?

月球不像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不僅擁有濃厚的大氣層,還有著適宜的溫度。月球上是完全真空的環境,非常的可怕,太陽風時刻都在侵蝕著月球。

所以,月球上存在著非常高的輻射,無論未來是想要在月球上進行科研考察,還是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工廠,甚至是想要在月球上實現永久性移民,只要月球上的輻射問題不解決,這些也就都無法實現。

所以,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測算月球上的輻射值,只有掌握它的詳細數據,才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並且及時找到應對的辦法。

「嫦娥四號」傳回好消息!

前段時間,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第一次測量了月球上的強烈輻射值,發現雖然月球上的輻射值非常嚴重,但事實上,人類仍然是可以接受的,這意味著,人類想要改造月球,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說起來,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測算月球上的輻射值,只不過「嫦娥四號」傳回的數據,是最詳細、最準確的。

早在美國登月的時候,當時登上月球的美國太空人,就已經攜帶著儀器去測量月球輻射了,不過,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時美國太空人帶回地球的數據,已經不再準確了,特別是如今人類對於月球的需求更多,希望可以在月球上獲得更多的資源,也就需要在實施之前,對月球重新進行詳細的檢測研究。

根據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月球上的輻射量大約是地球的200倍,這意味著,想要在月球表面生存,就需要穿上防輻射的太空衣。

不過,即使是這樣,如果長期生活在月球之上,也可能會因為輻射問題,讓體內的基因發生變異,有可能會患病。

當然,研究者也指出,根據月球上的輻射值,人類最多可以在月球上生活6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想要讓時間更長,或者實現月球上可永久居住,那就需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可以隔絕太空輻射的「蒼穹」,讓人類生活在其中,完全模擬地球上的氣候環境。

或者是人類移居到月球的地下,就好像是《流浪地球》中人類生活的地下城一般。如此看來,無論月球如何改造,似乎它都沒有辦法真正的變成地球,而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在地球上生活最舒適,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機會,你願意移民到月球上嗎?為什麼?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傳回好消息!在測量月球輻射之後,發現人類可以長駐
    據報導,近日,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第一次詳細測量了月球表面的強烈輻射,發現雖然月球表面的輻射非常強烈,但是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安全的,未來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基地是可行的,不過,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03日 20:01 A-A+ 新聞聯播):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這是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根據官方消息,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 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 26 天的等待之後,終於著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航天也因此在 2019 剛開年就摘下了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嫦娥四號成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 嫦娥四號成功登月,能否看到美國留下的國旗?暗面第一張照片傳回
    暗面第一張照片傳回文/大國風雲錄 圖/網絡據媒體消息,我國嫦娥四號已經成功登陸月球暗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足月球暗面的舉動,對於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這是人類第一次實現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文/夕揚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是在2018年12月8日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中繼星「鵲橋」是在2018年5月21日,發射升空的。
  •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登陸月球才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直到科技水平提升後,終於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即便月球的環境比地球惡劣多了,但人類對它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止過。曾相繼發射過多個探測器登陸月球,傳回不少重要的信息。其中嫦娥4號的飛行難度相當大,它的指定任務比較複雜,是從月球背面登陸的。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月球背面長什麼模樣?
  • 「嫦娥四號」看到的月球和背後的故事
    自2003年起,電磁輻射與探測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開展測月雷達的技術研究工作,在近十年間攻克了測月雷達的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嫦娥三號測月雷達,國際上首次利用雷達技術實地就位獲取了月球局部地區月壤厚度分布和次表層地質結構數據。「嫦娥四號」測月雷達完全繼承了「嫦娥三號」測月雷達技術狀態。
  • 月球表面輻射有多強?嫦娥四號傳回數據證明,人體依然能接收
    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月球就成為了人類太空探索的主要目標之一。即使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已經大概探測清楚了月球表面的自然環境,即十分貧瘠和荒涼,且沒有液態水、氧氣等生命必需的條件,但如今依然有不少國家對探測月球感興趣,我國就是其中一個。我國目前的探月工程已經進行到嫦娥四號這一步了,差不多完成了總工程的一半。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背面幹成這件大事?
    (原標題: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上幹成這件大事?)1月11日下午,探月工程傳來捷報,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測控通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探月的第一行足跡,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而這是中國航天科技人員,不畏高風險和高難度,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結果。
  • 嫦娥四號再次立下大功,傳回一組重要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現如今世界上航天發展最強的就應該是美國,而我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比較晚,和美國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甚至有些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美國強,如今嫦娥四號再次立下了大功,傳回一組重要的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 嫦娥四號傳回數據,我國揭開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徵,為全球首次
    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這篇學術論文中,我國科學家揭開了月球南極神秘面紗,發現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中存在斜長巖、蘇長巖等多種巖石類型,解釋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徵,這一發現為全球首次,創造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歷史。
  • 繼發現凝膠狀新物質後,嫦娥四號又傳回一組數據,震動全球航天界
    國家航天局3月3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十五月晝科學探測工作,進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3月2日凌晨4時、3月1日20時6分完成月夜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說:「這是人類智慧的一次優美揮灑。」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員在緊張工作。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首次月球軟著陸後,中國國家航天局認為作為備份的嫦娥四號應開展更有挑戰的任務。
  • 歷經21個月晝,嫦娥四號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自從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多個航天記錄。歷經21個月晝的累計,嫦娥四號先後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經過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的努力,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 嫦娥四號陸續傳回數據,中美兩國科學家合作下,首次揭開月球成分
    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這篇學術論文中,我國科學家揭開了月球南極神秘面紗,發現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中存在斜長巖、蘇長巖等多種巖石類型,解釋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徵,這一發現為全球首次,創造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歷史。
  • 嫦娥四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
    嫦娥四號發回的首張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國家航天局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剛剛,嫦娥四號迎來新消息!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登上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之父也收到警告
    4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對,對於嫦娥嫦娥4號探測器來說,我國實現了兩個第1次,第1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第1次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在地月L2點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嫦娥4號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新性科學研究成果,嫦娥4號的成功對於我國來說,是在航天領域中取得不小的進步,而且插的時候也不負眾望,傳回了人類歷史上關於月球背面的第1張照片,對於人類來說,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真的是滿足了一切對於月球對面的強烈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