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之光譜分析方法深度解析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國家藥品標準是國家為保證藥品質量,對藥品的質量指標、檢驗方法等作出的強制性規定,是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和監管所必須遵循的法定技術要求。2020年4月9日,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了國家藥典委員會關於202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情況報告,審議並通過了2020年版《中國藥典》草案。2020年4月17日, 國家藥典委員會正式發文《中國藥典》,2020年版編制工作已完成,並開始徵訂。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介紹,新修訂《藥品管理法》進一步強化了國家藥品標準的法定性作用,要不斷鞏固藥典的法律地位,加強藥品標準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家藥品標準整體水平,紮實做好新版藥典頒布實施和貫徹執行,確保新版藥典理解到位、執行到位、監督到位。

  紅外、近紅外、拉曼等光譜分析方法在科研及各項檢測、質控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光譜分析方法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一系列新的光譜技術也在不斷呈現。

  那麼,光譜分析方法在《中國藥典》中的地位如何呢?由儀器信息網主辦、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協辦的第九屆光譜網絡會議(簡稱iCS2020)就藥典及光譜分析方法,特別開設光譜在製藥領域的應用(5月29日)專場,將邀請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原副所長、國家藥典委員會理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王玉等多位知名專家進行深度解析。點擊立即報名》》》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原副所長、國家藥典委員會理化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玉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原副所長、國家藥典委員會理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王玉是多家藥學雜誌的編委,已在國內外相關雜誌發表論文160餘篇,主編出版《藥品檢驗》等專著多部,參與《中國藥品檢驗操作規程》等和多部專著的編寫,是《中國藥典分析檢測技術指南》副主編,還參與中國藥典二部部分品種和四部的部分通則的英文版編審工作。

  在iCS2020中,王玉將分享《藥典中的光譜法及其應用》,報告內容涉及藥典中收載的光譜法特點,光譜分析方法在藥典中的定位以及在藥品質量研究、質量控制中的適用性。此外,王玉還將介紹藥典中可望進一步增訂的光譜法及可能的應用。(報名參會)

清華大學副教授 周群

  清華大學周群副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振動光譜成像、二維相關光譜法等分子光譜法與文物鑑定以及中藥和食品的宏觀質量控制。現任《計算機與應用化學》雜誌常務編委,《光譜學與光譜分析》雜誌編委,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理事。

  在iCS2020中,周群將做題為《基于振動光譜成像的複雜混合物化學成分信息提取與表徵》的報告。振動光譜成像是振動光譜法與顯微技術的完美組合,該方法無需對樣本進行複雜的前處理,是無需標記的直接分析技術。中藥等天然複雜混合物具有化學成分空間分布不均勻的特點,振動光譜成像與各種「非靶向」與「靶向」的化學計量學方法相結合,有望深度挖掘、提取及表徵混合物中的化學成分,並獲取相應的空間分布信息。(報名參會)

山東大學藥學院副教授 聶磊

  聶磊副教授現任山東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研究所秘書、分析化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協會藥物質量分析與過程控制分會理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藥物分析技術分會理事。其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子課題及省部級課題,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

  在iCS2020中,聶磊將分享題為《紅外及近紅外光譜法在中藥質量分析及評價中的應用》的報告,主要介紹紅外及近紅外光譜法在中藥領域的應用,包括中藥鑑別(產地鑑別、真偽鑑別等);中藥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中藥抗氧化活性的建模研究;校正集及驗證集劃分方法、模型轉移(傳遞)方法等。(報名參會)

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博士後 李頁瑞

  作為浙江大學藥物分析學博士、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博士後、蘇州高新區創新領軍人才、蘇州高新區高層次人才,李頁瑞主要從事中藥製藥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推廣工作,涉及中藥新型裝備與工藝、中藥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中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中藥生產信息化管控、製藥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等方向。

  iCS2020中,李頁瑞的報告題目為:《過程分析技術與中藥智能製造實踐探索》。本報告將從行業背景、技術原理、應用案例和發展趨勢等幾個方向,講述過程分析技術與中藥智能製造實踐歷程,分享實踐過程取得的成效,總結實踐過程遇到的問題。(報名參會)

上海如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理化實驗室主管 史芸

  上海如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理化實驗室主管史芸(材料工程碩士),多年一直從事拉曼光譜儀器的應用研究、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自入職如海光電後,主要負責小型化拉曼光譜儀器在製藥領域的應用與方法開發。本次報告題目為《小型拉曼光譜技術在製藥領域的應用和關鍵技術開發》

  拉曼光譜技術由於指紋光譜的特性,可以對不同物質進行識別與區分。如海光電利用自身在小型化拉曼光譜儀器研發技術上的優勢,開發了針對藥物原輔料的快檢技術方案,並且在藥物晶型鑑別應用上也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結合優化的高穩定性雷射器與微型光譜儀技術,能夠利用小型化拉曼光譜儀對藥物晶型進行快速鑑別。(報名參會)

奧譜天成(廈門)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鴻飛

  奧譜天成(廈門)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鴻飛長期從事小型拉曼光譜儀的研製與應用工作,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級重大項目的的研製工作,深度參與中國國家標準《拉曼光譜儀》、中國國家標準《基於拉曼光譜的危化品檢測儀》、福建省地方標準《可攜式拉曼光譜儀》等標準的制定工作。本次他將介紹《拉曼光譜在製藥領域的應用》

  拉曼光譜方法在美國、歐盟、日本的製藥廠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2020版《中國藥典》的地位也空前提高。拉曼光譜是物質的「指紋譜」,具有準確、快速、無損、非接觸等特點,能夠在短短的數秒內,快速鑑別出原輔料的成分,且兼具無需樣品前處理、簡單易用、功耗低、體積輕便、便於攜帶和現場使用等特點。劉鴻飛的報告將主要介紹拉曼光譜儀在製藥(尤其是化學製藥)領域中進行快檢和質量控制的最新應用進展。(報名參會)

  更多會議詳情請點擊: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0/ 

相關焦點

  • 收藏| 研發中如何高效使用《中國藥典》?
    在化藥研發工作中,分析、製劑、合成、項目管理、註冊、臨床、QC、QA等部門都會經常使用到《中國藥典》,而二部和四部是化學藥研發中使用最多的部分,作者結合實際工作體會及文獻報導,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對在化藥研發中如何有效使用這兩部藥典進行分析與討論。
  • 解析新版《中國藥典》比表面積測定法
    ​  政策法規  隨著《中國藥典》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藥典收載的化學藥、生物藥、藥用輔料等標準正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藥典標準之間的差距。如今《中國藥典》已經和美國、英國、歐洲藥典一樣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制定《國際藥典》的主要參考之一。2020年版《中國藥典》將進一步完善藥品標準的檢測項目,全面提升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國產拉曼光譜之儀器發展概況解析:成績與挑戰同在
    卓立漢光:拉曼光譜技術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檢測手段和方法,需要大力促進其研究(光譜技術、應用方法)從實驗室走向社會,運用拉曼光譜快速、無損的特點解決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在線監測等領域的問題。  目前,拉曼光譜技術和光譜標準在我國的整體水平和國際化水平都較低,運用標準作為競爭手段的能力更低。
  • 【安捷倫】一文讀懂 |《 2020 版中國藥典》化藥元素雜質檢測的...
    元素雜質可能來源於化藥中原輔料、催化劑以及環境汙染物,2020 版《中國藥典》對於化藥中元素雜質檢測也進行了規範,首次提出元素雜質限度和測定指導原則。2020 版中國藥典中關於化藥元素檢測有哪些修改和新增內容?
  • 研究解析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
    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成果公布在生物信息學權威期刊《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上,併入選了Science Watch新聞網站的快速突破論文(Fast Breaking Papers)。
  • 面向2020,新版藥典離子色譜又上新方法啦!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韓春霞 鍾新林2020版藥典中的離子色譜新方法藥物雜質分析的一把新利器《中國藥典》2020年版離子色譜法自2010年進入中國藥典附錄以來,在離子型藥物和雜質的檢測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 中國藥典ICP-MS檢測方法梳理與相關技術探討
    一、中國藥典使用ICPMS測試元素的方法相關方法和指導原則共有7個,其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鉛、鎘、砷、汞、銅測定法、中藥中鋁、鉻、鐵、鋇元素測定指導原則、膠囊用明膠四種方法按照2015版的未做修改。
  • 聚焦「綠色」色譜分析技術,中國藥典|沃特世聯合開放實驗室開放日...
    國家藥典委、SFC技術聯盟、相關藥檢所的專家以及藥物生產企業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就SFC技術原理及方法開發、SFC在藥物分析和藥品質量研究中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經驗分享與技術交流。:「中國藥典|沃特世聯合開放實驗室自2015年正式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公益、開放、創新、互利的原則,致力於將先進的分析技術轉化到藥品質量控制中,通過積極參與藥品標準研究,及開展豐富多樣的公益性培訓交流活動,更好地服務於公共健康建設。
  • 島津公司隆重推出《中國藥典2010年版對應高效液相色譜方法圖譜庫》
    2010年版《中國藥典》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九版藥典,新增藥品品種1358個,總數達到4615個,形成了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品、藥用輔料、生物製品等門類齊全的藥品標準體系。其中,中藥、生化藥和注射液等成為本次藥典標準提高的重點,尤其是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受到了重點關注。
  • 世界主流藥典標準中液相色譜柱應用情況分析
    新版藥典的最大變化是將原來各部的附錄整合成了第四部,形成通則並對通則制定了更為合理的編碼,液相色譜法列於2015 年版《中國藥典》(四部)中通則0512 中。  3.1 《中國藥典》中使用的各類色譜柱  液相色譜方法在新版《中國藥典》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使用方法也更加合理。
  • 2020版《中國藥典》四部高效液相色譜法修訂了,你知道嗎?
    2020版藥典修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那你知道高效液相色譜法新增和修訂了哪些內容嗎?與2015版藥典有哪些不同嗎?在這裡就把最新修訂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二、對藥典方法品種正文項下規定的色譜參數調整做了詳細規定
  • 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
    為了加強光譜儀器分析應用技術交流,使廣大分析工作者了解光譜技術進展,及時掌握光譜最新應用,進一步提高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作為「第八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 2010)」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2010年北京光譜儀器分析應用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展覽館與展會同期召開,報告會由清華大學孫素琴教授主持
  • 紅外光譜分析,你了解多少?
    外光譜分析可用於研究分子的結構和化學鍵,也可以作為表徵和鑑別化學物種的方法。紅外光譜具有高度特徵性,可以採用與標準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對比的方法來做分析鑑定。已有幾種匯集成冊的標準紅外光譜集出版,可將這些圖譜貯存在計算機中,用以對比和檢索,進行分析鑑定。利用化學鍵的特徵波數來鑑別化合物的類型,並可用於定量測定。
  • 對乙醯氨基酚拉曼光譜檢測
    傳統的藥物分析法主要有色譜法、容量分析法、光譜分析法等,這些方法的共同缺點是樣品前處理複雜、耗時耗試劑、有機試劑汙染等。因此,研究一種操作簡潔、快速準確且無損傷的鑑別手段已成為現代藥品分析方法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1-5]。
  • Nature亮點 | Phenoptics™組織微環境分析方案深度解析腫瘤免疫...
    當前大量的臨床案例和科學研究表明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深度解析將是破除腫瘤免疫治療障礙的關鍵所在。腫瘤免疫微環境在腫瘤發生、侵襲、轉移及治療耐受過程中佔據重要位置,細化免疫微環境的細胞免疫分型,切實有效的分子分型定量研究是指導腫瘤精準治療的基礎,也是在精準醫學時代背景下亟需解決的難題。
  • 解讀2020藥典比表面積新增章節 這些儀器五星標註
    其次,藥典新增比表面積測定方法也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雖然此前版本的中國藥典並未收錄比表面積的測定方法,但在歐美發達國家,相關藥典早已有所收錄。氣體吸附法是測定材料比表面積的主流方法之一,也是歐、美、日藥典測量比表面積的主流方法之一。而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的比表面積測定方法也是氣體吸附法。
  • 安東帕藥典之旅——康塔比表面儀及真密度儀
    安東帕-康塔與中國藥典《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第二批增修訂5項理化分析內容,包含液相色譜法、相對密度測定法振蕩型密度計法、汞和砷元素形態及其價態測定法、比表面積測定法、固體密度測定法0991比表面積測定法以及0992真密度測定法為此次《2020年版中國藥典》新增的測定方法。比表面積和真密度是粉體藥用輔料的重要功能性指標,其早已應用於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家及地區的藥典之中。
  •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摘要:說起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謂坎坷不平。早在19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非可見光區域就是近紅外區域。但受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物質在該譜區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信號弱,譜帶重疊,解析複雜,近紅外光譜的相關技術沉寂了一個多世紀。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50年代的商品NIR光譜儀使用硫化鉛光敏電阻作檢測器,其波長範圍能延伸至3000 nm,能用於定量分析,但,由於NIR消光係數低和譜帶寬而解析困難,該技術並沒有獲得廣泛應用。60年代,Karl Norris 使用漫反射技術對麥子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進行研究,發現NIR光譜用於常規分析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