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

2021-01-09 科學網

 

來自清華大學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學研究部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Using non-uniform read distribution models to improve isoform expression inference in RNA-Seq」的最新研究論文,這篇文章解析了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成果公布在生物信息學權威期刊《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上,併入選了Science Watch新聞網站的快速突破論文(Fast Breaking Papers)。

 

這項研究由清華大學張學工教授和汪小我博士等人完成,張學工教授任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學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學、計算功能基因組學與系統生物學,疾病基因組學等。

 

新一代測序技術又稱作深度測序技術,主要特點是測序通量高,測序時間和成本顯著下降,把這種高通量測序技術應用到RNA上,也就是將各種類型的轉錄本用深度測序技術進行高通量定量檢測,統稱作RNA-seq或RNA測序。隨著新一代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RNA測序(RNA-seq)已成為基因表達和轉錄組分析的重要手段。

 

RNA測序也是分析同一基因的基因亞型的有效方法,這種分析方法需要一些修訂模型,尤其是當RNA序列數據不是均勻分布的時候,最新這篇文章中就提出了一種non-URD(N-URD)模型,可以用於推斷亞型表達水平,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的系統模擬研究,證明了這種模型超越了原始模型,能恢復主要亞型,分析可變亞型的表達比率。

 

之後研究人員進一步在RNA測序資料庫中應用了這一新模型,結果發現利用這一模型獲得的可變亞型表達比率的推論分析更加合理,這些都說明了N-URD模型能提高RNA測序中亞型表達建模和推論的精確性。

 

近年來清華大學在RNA測序方面進行了許多深入的研究,比如其提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軟體DEGseq就是國際上這一領域最早提出的此類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國內外很多實驗室使用。

 

除了這一成果外,《生物信息學》近期還發表了另外一項miRNAs測序研究新成果: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稱為「miRNAkey」的軟體,這種軟體能在健康及疾病組織中搜尋microRNA,從而促進科學家們對於深度測序數據的理解。

 

利用miRNAkey軟體可快速準確地分析深度測序獲得的數據,從而可更深入地了解疾病行為,並通過這些信息建立有潛力的個體化治療方法,開發出特異靶向損傷細胞的藥物。

 

著名的Illumina公司也提供有RNA測序相關服務,Genome Analyzer系列產品也可以用於RNA測序,目前可以提供小RNA大規模測序分析,捕獲物種全基因組水平的miRNA圖譜,實現包括新miRNA分子的挖掘,其作用靶基因的預測和鑑定、樣品間差異表達分析、miRNAs聚類和表達譜分析等科學應用。(來源:生物通 張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視頻+課件),輕鬆學會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1、【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一講 √2、【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二講 √3、【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三講 √4、【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四講 √5、【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五講 √6、【從零學測序】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第六講之circos圖的繪製癌症基因組重測序分析
  • 靶向單細胞多組學方法,可在低深度下同時檢測蛋白表達和低豐度轉錄組
    平行檢測蛋白質表達和轉錄組數據方法的開發,如CITE-seq、REAP-seq,解決了僅評估轉錄組所固有的一些限制,但也幾乎使每個單細胞的測序深度增加了一倍。研究團隊將該方法應用於免疫細胞異質性研究,並採用大規模細胞數據分析工具One-SENSE來可視化蛋白質轉錄組的數據集。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然而,該方法昂貴且勞動強度大。因此,花了13年時間和30億美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下一代測序(NGS)方法之前,單個研究項目的測序在經濟上並不可行(微陣列是方法的選擇)。NGS可以實現高通量合成測序(SBS),降低成本並提高可行性。最近上市的第三代測序儀Nanopore器件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極限。2009年研發了第一種單細胞RNA測序方法(scRNA-seq)1。
  • 轉錄組研究新利器:ONT直接RNA測序,鹼基修飾、轉錄異構體一網打盡!
    長讀長cDNA測序方法能夠產生跨越整個異構體的全長轉錄本序列,從而去除或大幅度減少模糊定位,並改進差異異構表達的分析結果。然而,以上方法依賴於cDNA的合成及PCR擴增,去除了天然RNA的鹼基修飾信息,並且只能粗略地估計多聚腺苷酸(poly(A))尾長。
  • 經典解析—SmallRNA轉錄組測序
    小博發現,SmallRNA轉錄組測序近期備受小夥伴們的恩寵。那麼,今天小博就跟大家解析一下SmallRNA轉錄組測序吧。Small RNA轉錄組測序是鑑定和定量解析small RNA的新方法和有力工具。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測序數據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AD的發病機制,並為開發新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法鋪平道路。
  • 上海生科院系統解析小鼠早期胚胎中小RNA的動態變化及其生物學功能
    「Highly sensitive sequencing reveals dynamic modifications and activities of small RNAs in mouse oocytes and early embryos」,該研究優化建立了適用於微量樣本的小RNA深度測序(deep sequencing)文庫構建方法,並系統解析了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小RNA
  • 基於circular RNA測序的聯合分析
    百邁客circRNA測序採用Epicentre Ribo-ZeroTM試劑盒去除樣本中的rRNA,對富集到的 RNA進行文庫構建、測序並利用測序數據進行circRNA的鑑定、特徵分析、表達分析和其miRNA結合位點分析,結合miRNA數據,可對circRNA功能有更深入了解。
  • 研究探討RNA-seq數據分析方法
    隨著測序價格的不斷下降,以及個人化測序儀的上市,更多的實驗室有機會嘗試這種新技術。 然而,測序之後的數據分析才是真正的挑戰。在RNA-seq之後,還需要一些強大的計算工具,才能繪製出完整的轉錄組圖譜。在這一期的《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上,來自MIT和哈佛Broa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綜述,介紹了轉錄組注釋和定量的計算方法。
  • 2018國自然研究熱點二: RNA甲基化研究深度剖析
    原標題:2018國自然研究熱點二: RNA甲基化研究深度剖析 一、聽說最近 RNA甲基化很火,它是何方神聖?接下來,通過RNA甲基化測序高通量地篩選RNA甲基化區域或位點,並進行深入的生物信息挖掘,例如:甲基化位點統計﹑基因組分布﹑甲基化基因功能進行預測(GO、Pathway分析)等等。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為了更好地了解為什麼有些癌細胞可以通過化療被殺死,而有些癌細胞可以抵抗化療,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首次展示了單個癌細胞群中的單個細胞對化療造成的DNA損傷的不同反應。
  •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組RNA二級結構圖譜並發現調控RNA病毒傳播的...
    該論文對寨卡病毒的RNA基因組在二級結構層次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建模,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且驗證了一個只在流行株系中特異性存在的長程RNA-RNA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該相互作用可能促進寨卡病毒流行株系的細胞感染功能。論文顯示了RNA二級結構對寨卡病毒的重要作用,闡釋了調控RNA病毒傳染性和毒性的新型分子機制,為相關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寨卡病毒是一種黃熱病毒。
  • 華大基因單細胞測序新方法為癌症研究開闢新路
    中國經濟網深圳3月2日訊 (記者楊陽騰 李小芳) 3月2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腫瘤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同時發表兩篇研究論文。該團隊研發了一種解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種血癌)和腎透明細胞癌(一種腎癌)的腫瘤內部遺傳特徵研究。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他們建立了所謂的單細胞人類細胞景觀(HCL)分析管道,以幫助鑑定細胞,並對人類和小鼠的景觀進行了單細胞比較分析,以揭示保存的遺傳網絡。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和祖細胞表現出很強的轉錄組隨機性,而分化的細胞則更加獨特。先前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名為Microwell-seq的技術方法,該方法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單細胞mRNA測序技術,在雙峰率和細胞類型相容性方面具有優勢。
  • 《中國藥典》之光譜分析方法深度解析
    紅外、近紅外、拉曼等光譜分析方法在科研及各項檢測、質控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光譜分析方法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一系列新的光譜技術也在不斷呈現。  那麼,光譜分析方法在《中國藥典》中的地位如何呢?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2017年度聚焦:DNA測序深度分析
    基因組學是一門研究生物基因組的組成,基因組中各基因的精確結構、相互關係及表達調控的科學。在基因組學中,科學家們通過新型的基因測序儀分析生物樣本(組織、細胞、血液樣本等)的基因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用於臨床醫學診斷、個體化用藥指導、疾病發病機理研究、生命調控機制研究等領域。
  • 13種單細胞RNA擴增測序方法的比較
    前言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繪製單個細胞分子特性的主要技術。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一次可以研究數千甚至上萬個細胞,從而使科研人員可以對樣本組成進行深入的研究。
  • 方法升級 牛津納米孔公司開發Direct RNA測序方法
    但是建庫中PCR會引入偏好性,例如產生PCR重複(PCR duplicates),難以與真正的RNA序列區分開,並且還會引起表觀遺傳信息丟失。Oxford Nanopore公司對DNA測序方法的建庫步驟進行了一些改動,以用於Direct RNA測序中。由於RNA是單鏈而非雙鏈,DNA測序建庫中基於轉座酶和加接頭的方法不適用,因此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基於連接的方法。
  • Science: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黑色素瘤
    2016年4月8日/生物谷BIOON/--單細胞分析是一種開創性方法,如今在整個生物領域中正被用來研究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研究異質細胞群體中的細胞多樣性。這種多樣性能夠對細胞存活和增殖、對藥物療法和幹預作出的反應以及很多其他的生物過程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