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與菲爾茲獎無緣? 三大原因阻礙中國數學
據悉,學生們從去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將在中國舉辦的消息公布後就開始申請參會了,到現在仍有不少學生諮詢能否參加個別學術會議。 記者還得知,上海教育出版社通俗數學名著譯叢編輯葉中豪已帶著上周剛出廠的《數學無國界》樣書到北京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新書主要講述國際數學聯盟的歷史。
-
「奧數」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沒像許多國人一樣對中國屈居第二而感到遺憾,因為許多國人患有第一崇拜症,反而想到了另一個緊要問題,即「奧數」金牌大國為何與數學大獎無緣?據調查,在獲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作者中,已有十多位是當年的「奧數」金牌獲得者。這個大獎每4年才頒發一次,自1936年設立以來,只有56名獲獎者。
-
菲爾茲數學獎獲得者_2018菲爾茲數學獎 - CSDN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裡面沒有數學獎,在數學界裡面最重要的獎是什麼?一般大家回答都是說菲爾茲獎。當時很多說法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並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於數學屆的諾貝爾獎。
-
中國為何沒有人得菲爾茲獎?看看人家韓國,多麼重視數學教育
之前不二寫了一個華裔神童得菲爾茲獎的文章,有朋友就留言說:為什麼中國培養不出得菲爾茲獎的人才?是不是中國沒有神童? 實際上,咱們中國並不缺天才兒童。但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現代數學體系本來就是外來物,所以像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數學強悍是有原因的。
-
新一屆菲爾茲獎得主無中國人 「奧數大國」為何拿不了數學大獎?
近日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公布了新一屆的菲爾茲獎得主名單,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未有中國數學家問鼎。由此,「奧數」屢創佳績卻拿不了數學大獎引發了很多人的反思。「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數學科研水平。該獎授予40歲以下在數學上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四年頒發一次,每次2至4人;而奧數金牌得主通常在18歲以下,兩者的年齡差別大概在20歲左右。
-
中國奧數第一,為何沒有菲爾茲獎
世界著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國際數學聯盟原主席法捷耶夫(Ludwig D. 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不必為是否獲得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等獎項焦慮,重要的是人們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他說:「我認為現在中國數學家的質量和數量都在上升,所以大獎終將會到來。」
-
許晨陽:菲爾茲獎的魔咒
6月2日,獲得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許晨陽在未來青年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菲爾茲獎獲得者在獲獎以後,論文數量少了25%,而且寫出來論文引用頻率下降了。他稱這一現象為「菲爾茲獎的魔咒」。那麼,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跟隨許晨陽的演講《菲爾茲獎的魔咒和科學家的創造性》,看他是如何解釋的。
-
菲爾茲獎不頒給最偉大的數學天才—新聞—科學網
菲爾茲獎不頒給最偉大的數學天才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當時很多說法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並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於數學屆的諾貝爾獎。1966年之前這樣提法很少,大多文獻裡面看不到這樣提法,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大概就是我想講的關於菲爾茲獎的一些歷史。
-
「數學諾獎」菲爾茲獎
德國是誕生過高斯、萊布尼茨、希爾伯特、黎曼等超級數學天才的國度,也許是繼承了他們的基因,舒爾茨從小數學天賦極高,中學時代連續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三金一銀的優異成績。 奧數金牌得主很多,但最終在數學王國攀登到頂端的人卻鳳毛麟角,大多數人如划過夜空的流星,倏忽消逝。而公認能檢驗奧數金牌得主成色的就是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的分量與諾貝爾獎旗鼓相當。
-
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4位獲獎者對數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18-08-02 中國科學報 趙熙熙 4位獲獎者對數學領域(代數幾何學、數論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悉,菲爾茲獎每四年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一次,以表彰當下的傑出數學成就和有跡象在未來獲得成功的重要成果。 除了獎章,加拿大多倫多菲爾茨研究所還將給每位獲獎者1.5萬加幣(約合1.37萬美元)的獎金。菲爾茲獎獲獎者必須是未滿40歲的年輕數學家。
-
伊朗裔學者成首位獲菲爾茲獎女性 菲爾茲獎並非唯一數學「諾獎」
菲爾茲獎是數學界最高的獎項之一(與之齊名的還有沃爾夫數學獎),每四年頒獎一次,最多選出4位獲獎者,獲獎者必須在數學領域做出過傑出貢獻。此外菲爾茲獎還要求候選人年齡必須小於40歲,不少傑出數學家因此與該獎失之交臂。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摘得菲爾茲獎,震動中國1979年夏天,30歲的丘成桐第一次來到羊岃(yǐn),中國當時經濟落後,他的這個祖籍地,同樣是破破爛爛,進村連一條好路都沒有。接到消息通知後,丘成燦等村民組織起來,專門在村口修了一條泥土路,用以迎接丘成桐。
-
菲爾茲獎:領獎半小時,獎牌丟了!
他證明了Fano簇的有限性,以及對極小模型綱領有所貢獻,這也是他獲得菲爾茲獎的原因。 菲爾茲獎牌丟失的消息傳出後,多家媒體表示對裡約熱內盧的治安表示擔憂。從1994年到2018年,半數以上的菲爾茲獎得主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背景。
-
中國拿下59%的奧數冠軍,卻很少能拿「菲爾茲獎」,原因令人深思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很多學生都經歷過奧數的學習,在1985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這35年的時間裡,中國人所獲取的世界奧數冠軍高達59%,足以證明我國數學的厲害。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頒「華人菲爾茲獎」
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幕式上揭曉並頒發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三大獎項:2019年ICCM數學獎、陳省身獎和ICCM國際合作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惲之瑋、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朱歆文獲得2019年ICCM數學獎金獎。
-
「數學界的諾獎」菲爾茲獎的 40 歲命門,竟是誕生於私心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是文化科學領域最具含金量的獎項,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卻獨獨缺少數學獎。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諾貝爾獎獨缺數學門類,也是非常惋惜!但是數學界也有堪比諾貝爾這樣高含金量的獎項,分別是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
-
科學網—2018年菲爾茲獎出爐
-
誰將獲得2018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屆時,大會將頒發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誰將獲得菲爾茲獎呢,國外有個投票網站做了一次投票,結果非常有趣。其實,在菲爾茲獎的評選上,也經常會有「大熱必死」現象。因為獲獎有40歲的年齡限制,所以有傳言,評委會優先考慮最後一次機會獲獎的人。另外,很少情況下,會將獎頒發給同一個國家或者同一個學校的人。所以下面的舒爾茨和布倫德也許在國籍上會有衝突。
-
菲爾茲獎得主告訴你的數學之美
原標題:菲爾茲獎得主告訴你的數學之美 關注微信:DuoDaaMath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演講 | Cedric Villani(維拉尼,法國數學家、2010年菲爾茲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