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見過70年連個諾貝爾獎都沒培養出的世界一流大學?

2020-11-06 留學新父母

誰見過70年連個諾貝爾獎都沒培養出的世界一流大學

——計程車司機


作者丨燕梳樓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

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不止是文學獎,今年其他的諾獎,也和中國無緣。

諾獎陸續揭曉,怎麼老是無緣中國?

其實這句語法表述有誤,應該是中國怎麼總是無緣諾獎?

2020年諾獎陸續公布,已經衰落幾年的美國獲獎人數又佔據多席。我就奇了怪了,咱們不是有新四大發明嗎,怎麼全部名落孫山了?

明明我們是很厲害的啊,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都開始搞《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了,武漢兩名小學生更是因為研究喝茶抗癌獲全國大獎。

他們的年齡更小,一個五年級一個三年級。

這可都是衝獎的明日之星啊。

孩子這麼厲害,他們的爹肯定金鱗也非池中物吧。

果然,事後得知,一個是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陳勇彬,一個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

只可惜,李紅良還沒來及問鼎諾貝爾,就被饒毅給整下馬了。一個能幫孩子造假的人,自己造的假還少嗎?

難道說,是這一屆大學不行?

絕無可能!前一階段很多大學剛剛宣布已經成功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可是經專家閉門討論好幾天得出的結論。

不過評判的標準時好像都沒有諾獎獲得者數量這一項。

那乾脆拿掉算了,反正大家都沒有。

世界TOP50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其中26所在美國,冠軍是哈佛,共產生了157名,其次是哥大。英國、德國各8所。

連計程車司機都看不下去了,吐槽說:誰見過70年連個諾貝爾獎都沒培養出的世界一流大學?

其實這話有失偏頗。全世界有上萬所大學,憑什麼對我們的大學要求這麼高?把諾獎與大學是否一流相掛鈎是不對的,狹隘的,不全面的!

我翻看諾獎評選的歷史,才發現一直唱衰的帝國竟然有377個諾獎獲得者。而我們截止目前,只有兩位中國籍入選。

一個是莫言,一個是屠呦呦。

諷刺的是,莫言沒上過大學,屠呦呦也不是院士。

而最有希望衝擊諾獎的顏寧,卻於3年前從清華離職,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

僅僅兩年後,就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是顏寧不愛國嗎?不是。她留學歸來,選擇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做了一名教授。數年間,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內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可謂成就驚人。

難道,她不比某所長優秀?

但清華給顏寧的年薪是多少呢?10萬,對。就這麼多。

自然,她隨後也不出意外的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國內沒評上院士,怎麼到美國就評上了呢?

這個問題讓人無法想明白。

讓人想不明白的,還有因為跑步不達標的遊泳冠軍無緣奧運會……

真是年齡越大越發現自己這點智商居然比很多專家教授領導都高,簡直高興地手舞足蹈、夜夜失眠,偶爾睡著幾秒鐘都樂呵地流下了開心的口水。

高唱頌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就越生機。

指責問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就越有希望。

正如黑格爾所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

無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一個連身邊人都不關心的人,他關心起世界來,無疑是醜陋也是虛偽的。

最可怕的世界觀是沒看過世界,而是靠抗日神劇天下無敵。

現狀不可描述,未來無法預測,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沒有,為何自稱一流大學?
    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的一篇文章火了,原標題是:《「一流大學」的浮誇和浮躁》。 這篇文章,頓時引起了網友們對於一流大學的討論。第一、國內的一流大學,像清華北大,連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培養出來,為何自詡於一流呢?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為何自詡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如今這個需要高精尖人才的社會中,眾人都紛紛將目光投向國內的「一流大學」,畢竟那些大學裡所承載的都是經過了嚴格高考而選拔出的全國最有實力的人才。而「一流大學」的建設對於我國來說也是個大問題,怎樣才能被稱得上是個「一流大學」呢?有優異的人才資源,有較高科技的教學設備還有不容忽視的學習風氣?
  • 全球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上榜19所
    諾貝爾獎是世界各界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獎項,是學術界個人最高榮譽。自稱賓大高材生的「懂王」川普,對圓夢諾貝爾獎可謂相當執著。尤其在追求諾貝爾和平獎方面,一騎絕塵。UCSD成立於1960年,雖然建校只有短短的六十年,卻已經成為具有世界級學術聲望的研究型公立大學。它位於加州西南部,擁有舒適的氣候、主題娛樂公園、文化歷史建築,被評為美國最棒的10個城市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一直以來,UCSD靠理工科安身立命, 學術環境出了名的嚴格。
  • 世界一流大學觀察報告:史丹福大學何以後來居上?
    揭秘這所大學的成功經驗,對於破解「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或許有所啟益。一一個大學培養出的諾獎得主數,沒有幾個國家能與它匹敵。迄今為止,史丹福大學的教師隊伍中已經有近30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在職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僅次於哈佛大學,名列世界第二。要知道斯坦福建校的歷史很短,只有120年多一點,考慮到建校長短這一因素,它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有創造力、最富有活力的大學。斯坦福這一驕人的成績,不要說世界上其他大學難以匹敵,就是拿許多國家來相比,能超過斯坦福一個大學的也沒有幾個。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諾貝爾獎是當代最權威的科學獎項,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自然科學類獎項,被普遍視為相應領域最有聲望的獎項。由於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大學培養的,工作單位也多是大學,因此,觀察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的人數,能從側面反映各大學甚至各國的基礎學科研究實力。
  • 一個從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嗎?
    ,在世界上都是屬於重量級的。62個諾貝爾獎,其中科學獎33個; 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諾貝爾獎96個,其中科學獎70個。丘成桐教授是個數學奇才,他年僅27歲就成為了世界頂級名校史丹福大學的數學教授,並在1982年33歲時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然而,中國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奧賽金牌得主,但至今尚無一人獲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一些天賦異稟的數學頭腦,如遁入空門的柳智宇、從北大肄業的付雲皓,其後續命運更是令人唏噓。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據世界糧食計劃署官方網站資料,每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都會向約80個國家的8000萬人口提供援助,是處於全球抗擊飢餓最前線在選擇海外大學的過程中,諾貝爾獎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畢竟這些大神們的高等教育背景,永遠是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 北大清華算不算世界一流大學?網友:一個諾獎都沒有!
    去年12月,北大校長林建華教授宣布,北大已經晉升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之中了,並且,根據北大的規劃,到2035年,北大要晉升到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作為中國內地實力最強且綜合實力相當的北大與清華,它們在國際上地位到底如何?算世界一流大學嗎?針對這個問題,網友歷來眾說紛紜。
  • 一流大學、小鎮做題家、高分低能?中國諾貝爾獎何時趕超美國...
    但是最近,學術圈爆出的大新聞都是各種瓜,還有小學生研究基因這種「學閥」橫空出世,刷新了廣大吃瓜網友對「科研」認知的下限,中國的高等教育也要被拉出來鞭屍。 上個月清華組織了一個「雙一流」評審大會,評議專家組一致認可,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網友群嘲:你清華也配自稱世界一流。
  • 上百年名校清華,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清華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頂級學府,並且清華建校也一百多年了,那麼建校上百年的名校清華,為啥就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你覺得會是什麼樣的原因。其實我們可以從清華的發展史來看待這個問題,清華大學的建立是因為美國退賠庚子賠款建立起來的,最開始主要發揮的是留美預備學校的功能。
  • 如何評價武大前校長劉道玉批評清華大學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20年是首輪雙一流的收官之年,也是「雙一流」的動態調整之年,故今年各入選高校先後組織了「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自評會,對學校的建設成果進行評價。意料之內的是,幾乎所有的評審專家都高度評價了這些「雙一流」高校的建設成效。
  • 世界一流大學都有哪些外號?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療養...
    這是國內的情況,其中很多院校的外號都是跟學校位置有關,也多是自家親學生的調侃;那國外那些世界頂流院校都有什麼「奇奇怪怪」的外號呢?這個問題就由前途君來為你揭秘吧!曾經在1964年——1965年期間,加州大學伯克利領導了全美的言論自由運動,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這裡也成為了美國最自由、最包容、最活躍的大學之一。 怪不得會被叫做「中情局重點監控地區」呢!
  • 世界一流大學!歷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排名,前30強大學名單
    【世界一流大學!歷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排名,前30強大學名單】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是世界公認一個權威獎項,甚至已經儼然成為某種象徵,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2020諾貝爾獎即將揭曉,來看看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是誰?
    1909年,哈伯率先從空氣中製造出氨,使人類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1991年,索尼製作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從此手機、照相機、手持攝像機乃至電動汽車等領域步入了可攜式新能源時代。
  •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沒在頂級刊物發表
    日本醫學家,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本庶佑文|本庶佑,日本京都大學特任教授關於選擇我做了這麼多年研究,一直都覺得做研究很快樂。我從沒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棄研究的時候。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2019年10月7日,今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將開始公布。諾貝爾獎的頒發每年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隔了一個大西洋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另一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笑聲中舉行完畢。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習慣」(Habits)。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
  • 席南華:我們志在培養頂尖人才,而非「一流大學」
    攝影/本刊記者 董結旭我們志在培養頂尖人才,而非「一流大學」——專訪中科院院士、國科大本科生培養委員會主任席南華「我們不是和別的學校爭什麼,也不是為了辦成國內另一所所謂的一流大學。我們只是探索培養出最高端的科技人才。」
  • 哪些高校培養出過諾貝爾獎獲得者?看了絕對嚇你一跳!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是在某一領域取得了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那麼到目前中國又有那些高等學府培養出過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呢?
  • 陳雲敏:一流大學要做「一流的事」
    他從建設一流工程學科出發,指出一流大學應當著眼於做「一流的事」——面向社會需求,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建設「雙一流」是浙江大學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最重要的目標。我以為,知道什麼是一流,才有可能做到一流。李約瑟曾說浙大是「東方劍橋」,引用這句話的同時,我們應該自問:有沒有作出與「東方劍橋」相匹配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