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成為學習、工作、交流的主要渠道,了解如何安全用網,文明上網,合理使用網絡資源成為每一名大學生的必修課。
一、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渠道以售賣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資為藉口實施詐騙、進行網絡刷單、冒充他人身份等手段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現總結以下幾種詐騙方式並給出防範提示:
騙術一:防控物資緊俏,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發布虛假售賣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資信息實施詐騙。
【防範提示】:購買口罩、醫用酒精等醫用防護品,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網購交易中,要仔細甄別,如對方提出先付款再發貨或收取運費、管理費等理由的一律不能相信,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騙術二:人員流動減少,不法分子通過微信、QQ、抖音、簡訊等方式發布刷單、返利、兼職等信息,以返還高額「佣金」誘使學生參與,一旦大量投入金錢,便被對方拉黑,造成財產損失。
【防範提示】:該類詐騙誘惑性強、傳播範圍廣,務必提高防範意識,莫因貪圖利益造成巨額財產損失。
騙術三:不法分子假冒貸款平臺客服,散布可以辦理無抵押貸款、註銷不良網貸徵信記錄等信息,要求學生繳納各種費用或登錄其指定的網頁連結辦理,從而騙取學生信息和財產。
【防範提示】:貸款必須通過銀行或其他正規渠道辦理,決不能輕信網絡貸款信息,造成財產損失。
騙術四: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門推行網絡授課,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混入QQ、微信群,假冒教師身份向學生發送網頁連結或二維碼,一旦點擊或掃描,便掉入釣魚網站陷阱或被植入木馬病毒,造成信息洩露和財產損失。
【防範提示】:網絡在線學習必須根據要求登錄官方網站,隨機彈出的各類連結或需要下載的文件,不要輕易點擊和下載,要向學校或教師核實後操作,避免上當受騙。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危害巨大,請同學們高度重視,學習防範常見詐騙的基本常識,在此,鄭重提醒廣大同學:
1.對接到不明電話、簡訊、網絡信息中涉及個人財產的,一律不能輕信,必須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核實;
2.對來路不明的網頁連結或二維碼,不要輕易嘗試點擊或掃描;
3.對自稱各種客服的電話或信息,不要輕信,電商、物流不會有客服直接聯繫客戶辦理所謂的退貨、退款、賠償等事宜;
4.刷單行為涉嫌違法犯罪,不能參與;
5.如果遇見疑似詐騙信息,可以直接撥打110進行舉報和諮詢,如果發現被騙,請立即撥打110並帶齊所有證據到當地派出所報案。
二、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部分課程通過線上學習開展課程教學,請同學們合理有序參加課程學習,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合理用網:
1.主動維護在線課程學習秩序。積極配合授課教師,順利完成教學進度。要按照課程相關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遵守課堂紀律,不擾亂教學秩序,不得在網絡平臺上發表不當言論。
2.主動抵制網絡不良行為。不發布危害國家安全、違反法律法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害信息,不評論、轉發未經證實的消息。
3.以身作則,嚴格自律。不沉溺網路遊戲,不訪問非法網站網頁,不參與網上賭博,合理規劃使用時間,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用網氛圍。
學生工作處
安全教育及應急突發事件處置研究團隊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