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音樂與「黃金分割法」的應用

2020-12-05 音樂海洋巡遊記

什麼是「黃金分割法」?

最簡單的理解:

上面A到B的線段上,0.618處的那個點,就是黃金分割點;之所以採用0.618,只是為了討論方便,而不至於讓讀者看不懂。

2000多年前,黃金分割的算法由古希臘雅典學派的第三大算學家畢達哥拉斯首先提出的,1202年由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定義了數列1、1、2、3、5、8、13、21、34、55、89、144、233......,意即:前兩個數字相加得到後一個數字,然後後二個數字之比2/3、3/5、5/8、8/13、13/21......,就得出了近似值0.618。

請看下圖:

構圖原理可以在網上找到,這裡就不多說了。

應用領域:

最早黃金分割法的應用主要是在巴洛克時期的繪畫、雕塑和建築上,也就是偏向於藝術範疇中;當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黃金分割法的神奇後,現在幾乎應用到所有的行業。

比如:攝影、音樂、養生、服裝、股票等。

再比如:人體的骨骼結構,面部五官的位置,都是按「黃金分割法」的比例生長的。

又比如:人體正常體溫是36到37度,那麼,0.618x36(37)=22-23度,這個溫度就是人類感到最舒適的溫度。

對於文藝作品中的「起承轉合」,其中的「轉」,就是處在0.618的位置。

試想一下,是不是挺神奇的。

更神奇的是:

科學家證實地球的黃金分割點就在穆斯林聖城麥加。

基督教的十字架也是按黃金分割法設計。

中國道教的太極圖也是按黃金分割法設計。

麥田怪圈之謎,都與黃金分割有著密切的聯繫。

這些神奇之處,網上都有圖片分析,各位可以自己去查找;各位也可以自己去尋找、發現符合「黃金分割法」事例。

比如,最新統計的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若用黃金分割法計算國人的壽命,應該是:77/0.618=124.6歲,也就是國人最長壽也就124歲左右。

中國科學家華羅庚曾大力推廣的「優選法」,就是用的「黃金分割法」原理;當時主要用於地下管道測漏和電線斷路檢測等,但說到應用,這個「優選法」在國內並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而在現在的中學教科書中,也只是對黃金分割法做了簡單的介紹。

人們有時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做某件事,並不會按「黃金分割法」去計算一下,然後再去想怎麼設計一下,多數人是憑目視或耳聽去判斷是否好看或好聽;比如,繪畫以及攝影的構圖,就是從視覺角度去感覺這幅作品是否能給觀賞者帶來深深的感觸;歌曲以及樂曲的旋律,就是從聽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曲子能否給傾聽者帶來波動的情緒。

更多的應用領域也可在網上找到。

在音樂上的應用:

與其說在音樂上有多少「黃金分割法」的應用,不如說古代音樂家們用「黃金分割法」發展了音樂;當我們研究透徹音樂理論後,會發現在音律、音程、和聲、調式、曲式中,都有「黃金分割法」的存在。

比如,國際規定中央C音1的振動頻率是:261.6255赫茲,高音1的振動頻率就是倍頻:523.251赫茲,那麼中音5的振動頻率就近似為:0.618x523.251=323.369赫茲;由於小數點不便於計算,所以樂隊常用A音6(振動頻率為整數440赫茲)來定音。

在律制中,五度相生律的產生,就是按「黃金分割法」分配的,比如先確定1這個音之後,找到五度音5,後面的各音均按五度產生2-6-3-7-4,這個五度音5所處的位置,正好是中音1到高音1中間0.618的位置。

搞聲樂和器樂的人都知道:很多歌曲和器樂曲都有高潮點,這些高潮點就是採用了「黃金分割點」;這是曲子的作曲者有意無意的,或習慣性的運用了「黃金分割法」,創作了這些作品。

如果一首歌曲正好是100個小節,那麼他的高潮點應該出現在第61小節左右;又如果一首樂曲是85小節,那麼他的高潮點應該出現在0.618x85=53小節處。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大型的歌曲或樂曲,作曲者會有意無意的設置高潮點,不一定會遵從「黃金分割法」;但是按照「起承轉合」創作的歌詞,詞作者對歌詞中的高潮點位置的設置,詞彙的選用,一定是富有激情的,朗讀起來也是感人的。

應該承認:不管是現在的還是以前的許多歌曲或樂曲,並沒有按「黃金分割法」的規則創作;但這主要是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同而已,並非詞曲作者不會運用「黃金分割法」;但一些業餘創作者的詞曲創作,「黃金分割法」用法還是明白一點好。

另外,很多樂器的製作都是按照「黃金分割法」的比例製作的;比如:小提琴共鳴箱最寬處和箱長之比,以及共鳴箱最厚處與箱體最窄處之比,都符合「黃金分割法」,這也就是小提琴為什麼如此動聽的原因。

我很希望閱讀此文的朋友,抽空到網上去找一下關於黃金分割法的解釋和實例,然後你一定會發現:0.618的確是個神數。

總之,「黃金分割法」的應用,會使很多事物給我們一種和諧的感覺,而人類就需要這個神數帶給我們的這種感覺。

相關焦點

  • 音樂與黃金分割
    如果常看小o的公眾號黃金分割,黃金螺線甚至名字有點不太好記的斐波那契數列應該已經都不陌生了
  • 音樂也有黃金分割嗎? 知力百科
    斐波那契是義大利數學家,他曾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有一對小兔,兩個月後就能開始生產,從此每月產下一對小兔,產下來的小兔也是如此,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那麼一年以後能繁殖多少對兔子呢?」稍加計算,你會發現這道題的答案非常奇妙:1,1,2,3,5,8,13,21,34,55,89……如此你就得到了斐波那契數列。
  • 黃金分割在界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至高無上的黃金分割比例這種東西是很神奇的事情,你了解的越多越會絕的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有人稱之為上帝的密碼。那黃金分割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它在什麼位置?它在畫面中的什麼地方?標題和正好的做為一個整體的中心,放在下黃金分割線的位置上,再加上音樂封面/歌曲名/播放按鈕再微調畫面使畫面達到視覺平衡。如上圖:音樂專輯封面為正方面,最佳興趣點就是正方形的中心點,封面人物重心放在正方形的中心,封面放在靠近上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大標題差不多在左上最佳興趣點的位置,整個畫面重心在左黃金分割線的位置。
  • 黃金分割的人體美學運用,黃金分割下的標準美人
    除了音樂,黃金分割也是攝影中的萬能構圖大法,我們的手機與相機在拍攝時都有添加九宮格輔助線的功能,這其實就是黃金分割的簡化版。屏幕中,九宮格裡四個焦點的位置往往是鏡頭裡的黃金點,通常來說,把相片的主體放在這四個黃金點中的其中一個,會使照片的構圖更加賞心悅目,增加美感。
  • 黃金分割的金蘋果- Apple設計中的黃金分割
    :你研究或者不研究,美就在那裡,不偏不移;你發現或者不發現,黃金分割就在那裡,不多不少。這其實是一個數學比例關係(說到數學,不要先著急暈哦,知道咱們做設計得對計算都不敏感,呵呵),即把一條線段分為兩部分,此時短段與長段之比恰恰等於長段與整條線之比,其數值比為1:1.618或0.618:1。這就是黃金分割律,由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後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
  • 黃金分割率在Logo中的運用!
    但很少有人知道最有效、最平衡完美、最有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往往和數學有著絲絲的聯繫。直到1860年,德國物理學家、心理學家Gustav Theodor Fechner提出一個簡單比率,通過一個無理數來定義大自然中的平衡,即黃金分割率。推薦閱讀:PS利器!實用的黃金分割工具Fechner的實驗很簡單:十個矩形具有不同的長寬比,請人們從中選出最美好的一個。
  • 維納斯進高考,黃金分割火了,數學老師:蒙娜麗莎中黃金分割更多
    維納斯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身體的結構比例符合黃金分割,正是因為數學之美才賦予了女神之美。隨著維納斯進入高考數學試卷,不論是對數學有多麼困惑的人,都知道了維納斯的身體結構中的比例是黃金分割比例,黃金分割比例這次隨著維納斯徹底火了。黃金分割的一般定義是這樣的:有一個線段,在線段上找一個點,將線段分割為A和B兩部分。
  • 0.618,這個神奇的黃金分割位正主導著我們的指數
    判斷對了大勢,再來學一招用黃金分割法判斷調整幅度,一個神奇的數字0.618。黃金分割是一種古老的數學方法。對它的各種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數學上至今還沒有明確的解釋,只是發現它屢屢在實際中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作用。
  • 「黃金分割」大家熟悉,但「白銀比例」、「金屬比例」,不知道?
    什麼是黃金分割?什麼又是「白銀比例」?什麼又是「黃金比例」?黃金分割:指的是把長為L的線段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對於全部之比,等於另一部分對於該部分之比。黃金分割奇妙之處,在於其比例與其倒數是一樣的(如:1.618的倒數是0.618)黃金分割數確切值為(√5-1)/2 !
  • 解密神秘的黃金分割比例,為什麼非得是0.618?
    0.618,那麼這種比例就會帶來特殊的美感,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黃金比例,這在當時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斷臂維納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雕像,之所以最美,是因為雕像運用了黃金分割比例,在那個時候人們就發現了人體的黃金分割點就在肚臍,如果肚臍以上和肚臍以下兩部分的比例為0.618:1,就構成了黃金分割。眾所周知,這樣的比例會給人以舒服、優美之感。
  • 黃金分割線的畫法和使用方法
    二、黃金分割法在當日盤中分時走勢的運用  當日上升的個股走勢的特點:成交量放大,日均線一般處於前收盤價之上且緩慢運行、量比2-3。每日上午開盤後不久,便有不少個股上衝至 6-8%,但在這個價位上先不要追。
  • 每日科普|聽歌這麼久,音樂的奧秘你發現了嗎?
    這一手法在譜面上的表現,不正像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的水平翻轉嗎?例如蕭邦的《降D大調夜曲》,不計算前奏的話共有76小節。76×0.618=46.97,按照黃金分割的理論,高潮部分應該出現在46小節。而《降D大調夜曲》力度最強的高潮正是出現在46小節,可謂是對黃金分割的絕佳詮釋。另據美國數學家喬巴茲統計,莫扎特的所有鋼琴奏鳴曲中有94%符合黃金分割比例,不禁令人感嘆這是多麼奇妙的巧合。
  • 王者《過頂擒龍》節選:斐波那契數列與黃金分割在炒股中的應用
    與基本面分析相比較 ,技術分析以其理論通俗易懂、操作方便易行等特點而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近期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 ,一些簡單的技術規則具有可觀的獲利能力 ,這些結論對有效市場假說提出了極大地挑戰 ,指標分析是技術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 ,是數學工具在金融學領域的最大運用。
  • 讀股票典籍百遍;黃金分割法」,五日不破補,五日一破,非常值得收藏
    三、黃金分割線的畫線黃金分割線的畫線原則1、0%--100%是一段完整的趨勢:在應用黃金分割線選取行情的的時候,一定要有明顯的高點和低點,這才能確定是一段完整的行情。2、0%放在這段趨勢的反轉點,100%放在這段趨勢的起始點。3、0%在100%的右邊。
  • 拿破崙大帝敗於黃金分割線? 0.618的神秘力量
    在藝術史上,幾乎所有的傑出作品都不謀而合地驗證了這一著名的黃金分割律,無論是古希臘帕特農神廟,還是中國古代的兵馬俑,它們的垂直線與水平線之間竟然完全符合1比0.618的比例。  也許,0.618在科學藝術上的表現我們已了解了很多,但是,你有沒有聽說過,0.618還與炮火連天、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的慘烈、殘酷的戰場也有著不解之緣,在軍事上也顯示出它巨大而神秘的力量?
  • 一份期末考試卷告訴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各位六年級的寶寶們,提起0.618黃金分割比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我們知道:無論是在達·文西的作品《蒙娜麗莎》,還是古希臘的著名雕像《斷臂的維納斯》;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近世紀的法國艾菲爾鐵塔,都有黃金分割的足跡。
  • 地球的黃金分割點,在穆斯林的聖地麥加
    公元前6世紀時「黃金分割」被人類發現,後得到各界科學家們的認可,不僅在數學界、生物學界等科學領域應用,還廣泛應用於人文、藝術領域,例如繪畫、雕刻、建築、攝影、平面設計等等。很快,你就將見證被隱藏在聖城麥加數千年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秘密的科學證據。
  • 你聽說過白酒裡也有0.618黃金分割比例嗎?
    上學時,學到黃金分割比例,老師說不管是什麼物體,只要比列是0.618肯定非常好看。那時總以為只有固體才能有0.618這個迷人而神秘的數字。但是,最近小編發現,原來液體也存在黃金分割這個極具美感的比例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斐波拉契數列與黃金分割的關係,數學的神奇你想不到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做為終極真理,也做為為科學的鼻祖,數學之間是相通的,研究到深處你會發現萬事萬物都相通。自然界的生物在本質上總是驚人的一致,它們遵守著同一套科學定律,用自身演繹著這個宇宙的共性。
  • 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
    提起華羅庚先生,我們都不陌生了,都知道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但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華先生的貢獻在哪裡,我們大多數人只記住了他的「優選法」,當然,之所以會記住它,主要是因為在很多工業生產中都用到了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