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火星探測器去火星探什麼?

2020-11-28 海外網

摘要:火星探索異常困難,探測器在火星上需要進行的任務,都會進行反覆的論證和實驗來確保每一次探索都儘可能地實現科學目標。由於火星上也有空氣,聲音可以進行傳播,所以中國的火星探測還將首次進行一個特殊的實驗:傾聽來自火星的風聲。

央視網消息:火星探索異常困難,探測器在火星上需要進行的任務,都會進行反覆的論證和實驗來確保每一次探索都儘可能地實現科學目標。那麼我國2020年即將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又將探索火星的哪些方面呢?

科學家之所以對火星格外感興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火星是和地球非常相近。甚至有說法認為,火星可能是地球的未來,它的早期也有濃密的大氣圈和水環境,甚至存在過生命適宜人類居住。但目前限於科學探測的成果,還沒有找到直接證據。因此,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搞清楚火星地理環境的變化。

據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李春來介紹,火星實際上是一個變化的星球地球也是。因為各種地質作用與火山作用,還有地下的地殼運動,地表的地質應力,生物化學方面的風化、水體所以它是變化多樣的。火星也是,雖然變化的程度比地球表面弱,但是火星表面也是不斷變化的它有很強烈的沙塵。通過這種變化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火星的地質作用,它的表面環境的變化。

弄清楚火星表面環境的變化,科學家就可以建立科學的模型,來推斷火星為什麼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而除此之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還將進一步探索火星表面下的秘密,證明地下是否還有水存在。

NASA公布火星表面高清全景圖 土壤細節極清晰

我們想研究火星表面的覆蓋,比如火星表面是不是整個表面由鬆散的物質也就是土壤覆蓋的。它表面和表面以下是不是有水冰還是乾冰。實際上現在探測結果是兩種都有存在,在南極、北極既有水冰也有乾冰。但地下是不是有,我們也希望藉助雷達能做一些嘗試。這也是要找到一個直接證據的內容。

李春來還表示,火星探測還將包括許多在地球上也會進行的常規探測,比如礦物成分、磁場等等。由於火星上也有空氣,聲音可以進行傳播,所以中國的火星探測還將首次進行一個特殊的實驗:傾聽來自火星的風聲。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人類什麼時候能移民火星?網易新聞《一起去火星》科普來了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一起去火星》大型策劃除了專題、現場直播報導外,還有八大火星知識官現身科普火星知識、七大優質知識短視頻號視頻解說人類火星探索歷史和任務,網易科技將派出小編前往文昌發射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天問一號」的報導。
  • 把火星探測器送到站後,火箭去哪了?
    發射火星探測器和以往有什麼不同? 7月23日12點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 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去往火星的過程是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科學界一般認為,從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前景來看,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行星。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發射升空。昨天(20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任務各系統進行了聯調聯試,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起飛!目的地:火星!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他介紹,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包括地球在內,還有兩顆行星,那就是金星和火星。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
  • 網易新聞攜手歐陽自遠院士等八大知識官,科普火星知識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行星探測的裡程碑事件。網易新聞將聯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等推出重磅策劃《一起去火星》。 《一起去火星》大型策劃除了專題、現場直播報導外,還有八大火星知識官現身科普火星知識、七大優質知識短視頻號視頻解說人類火星探索歷史和任務,網易科技將派出小編前往文昌發射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天問一號」的報導。
  • 《六極物理》作者嚴伯鈞解說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發射奧秘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58,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乘日本的H-2A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天問一號飛多遠才能到火星呢?火星距地球最近距離約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達到4億公裡。需要指出的是,受地球與火星公轉影響,兩者間的近距接觸大約每15年左右出現一次。最近的一次近距接觸發生在2018年,此時地球與火星的距離約為5760萬公裡。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少年科學夢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周京文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舉辦。據了解,「你好,火星」科普講座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主辦,東莞市科普教育協會承辦,採用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相結合的模式進行。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時逢探測火星「窗口期」,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成功發射。就在其踏上漫漫徵程之際,「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環境也在不斷惡化,而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快速消耗,地球不管是環境還是資源都無法支持人類未來的發展,因此為了人類文明的未來,我們必須要走出去,到太空中尋找機會。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科技知識-天問探火星 這些常識很重要
    【試題】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 ,在 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此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A. 「天問號」 海南文昌B. 「天問號」 四川西昌C. 「天問一號」 海南文昌D.
  • 火星移民開始了嗎?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近期多國陸續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包括咱們中國也是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讓我們不經要問,火星移民開始了嗎?我是館長,關注我來一探究竟!首先我們按照各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來看,搶先咱們中國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三菱重工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
  • 天問時刻|火星挑戰者檔案:帶什麼去火星,待多少個火星年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從1961年到今年7月初,人類已經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4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能夠著陸火星並成功開展探測任務的僅為個位數。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東莞少年科學夢!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回顧古今中外探索火星的歷程,再次點燃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夢想,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 點火升空|天問探火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其次,早前美國NASA最新發現,火星部分地區曾存在著神秘薄霧(專家推測薄霧產生的氣體很可能為火星生命所釋放)換言之,火星很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並在冰層下休眠。這也是人們長久以來渴望一探究竟的事情。(注意下重要時間線)1962年,前蘇聯發射的&39;探測器為人類向火星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1964年,美國發射水手4號探測器,為人類火星探測器第一次成功發射。1975年美國發射海盜1號、2號著陸器以探測火星生命跡象。
  • 天問時刻|火星挑戰者檔案:帶什麼去火星,待多少個火星年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虞涵棋 實習生 鍾藝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從1961年到今年7月初,人類已經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4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能夠著陸火星並成功開展探測任務的僅為個位數。
  • 火星,中國來了:去火星究竟有多難?
    火星我們來了 但是去火星究竟有多難?火星上有可能會發現什麼?今天就來說說...登陸火星到底難在哪裡?天問一號的著陸器要抵達火星表面,就要接受恐怖的七分鐘考驗。在發射年的7月至8月,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在這個時間段發射探測器前往火星可通過地-火霍曼轉移軌道節省燃料和裡程,耗時最短,大約要飛行200天左右,相當於7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抵達火星。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火星探測為何有如此大魅力,世界各國對其情有獨鍾,吸引世界各國前赴後繼地實施探測任務?其實人類探索火星對研究地球演變,防止地球演變成人類難以生存的第二個火星具有促進作用;還有由於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可先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家園,但某一天地球災難來臨之時,人類可以向火星移民,保留人類文明。但火星被稱為是人類探測器的「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