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B再入大氣層一事,竟然有人把「無控」的太空垃圾說成「失控」了

2021-02-08 觀察者網

5月5日,「首飛即創紀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完成任務後,長徵五號遙一的芯一級於5月11日夜間在大西洋上返回大氣層。

但有人開始「酸」了,他們把目標瞄準了「長五再入大氣層」一事,直接加工渲染成了「長徵五號返回時完全失控」。

今天(13日),微博博主@抵達遠山_丹漆隨夢 和@雨後蘑菇 先後發布了相關不實言論,把「非受控的太空垃圾」硬是形容成了「歷史上呈失控狀態墜入大氣層的最大殘骸」……

科學科普博主@北鬥_玉衡 看不下去了,批前者「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張冠李戴」,「稍微了解一點航天的人都能立刻發現他們的套路」。

@北鬥_玉衡 寫道,「運載火箭,把預定載荷送入太空並成功分離後,末級火箭即成為無控的太空垃圾。如果末級火箭的軌道高度比較低的話,會在太空中運行一段時間後,在地球大氣層中焚毀,地點隨機。沒有人會控制已經無控的太空垃圾使其精確返回。」

@北鬥_玉衡 還補充道,他能理解有人對火箭殘骸再入大氣的關注和擔憂,但「不能容忍用胡扯和混淆視聽的手段和伎倆抹黑我們的正常任務」。

對此,北京航天城新媒體中心@我們的太空 13日也在微博進行了相關科普:

「船箭分離後,火箭雖已完成任務,但箭上的推進劑、高壓氣、電池都尚未用盡,這些東西隨時都可能引發火箭爆炸,變成太空垃圾,威脅在軌太空飛行器的安全。包括中國在內,世界上負責任的航天大國都會對火箭末級進行『鈍化』處理,簡單地說,就是將剩餘的燃料、高壓氣洩出,讓電池自己短路,徹底消除火箭末級「自爆」危險。同時,為了不佔用寶貴的軌道資源,在鈍化之前火箭還可能會進行『離軌』機動,轉移到廢棄軌道上。」

「而此次船箭分離預定軌道在距地面200公裡左右,對失去動力的火箭來說,再入大氣層返回地球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天宮一號無控返回大氣層 以最絢爛的方式回家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天宮一號是中國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目的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為中國太空實驗室計劃的實驗性軌道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507秒發射升空。
  • 天舟一號大氣層自毀引關注,中國太空垃圾清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天舟一號受控離軌——自毀全過程   9月22日18時左右,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的各項預定任務後,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在南太平洋海域隕落燒毀。自1957年斯普特尼克一號衛星上天以來,地球軌道上充斥了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它們主要由火箭末級和衛星飛船組成,對於小的太空垃圾,進入大氣層時會徹底燒毀,它們的危害只有航天專家們頭疼,不過對於大的太空垃圾,即使是軌道再入的高速也未必燒光,剩下的殘骸碎片落到地面,對於地面的人們真是無妄之災。
  • 我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居然有人造謠!居心何在?
    ——謠言2:有人說,長徵五號返回時完全失控,是歷史上呈失控狀態墜入大氣層的最大殘骸…………造謠者發布網絡信息,有圖有真相,如下圖@ 我們的太空還從專業技術角度做了科譜;長徵五號B並非長徵五號。讓進入太空的火箭殘骸失去動力是慣例。此次船箭分離預定軌道在距地面200公裡左右,對失去動力的火箭來說,不到一周時間內再入大氣層,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一次返回。
  • 別了……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並墜落
    攝影:LINTAO ZHANG, GETTY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18年3月28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02.3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93.9公裡、遠地點高度約210.8公裡、傾角約42.67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再入大氣層。
  • 太空警報再次響起,美軍衛星失控高速逼近,國際空間站險象環生
    從國際空間站的速度看,幾乎是音速的22倍,而這個速度是與彈道飛彈再入大氣層的速度相當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布消息稱最近幾年已經有出現過衛星遭遇太空垃圾衝擊而出現故障的案例,這次美國失控軍用衛星與國際空間站軌道重疊,是再次給航天探索敲響了警鐘。自從人類發明了人造衛星以來,在太空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除了報廢的衛星之外,還有航天發射遺留的一些物件,這個給其餘的太空飛行器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時間:2020-12-17 10: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今天凌晨,攜帶著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地點,標誌著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雷射大戰太空垃圾:讓其減速 最終跌入大氣層
    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最後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都圍繞地球運動著。那些曾經輝煌過的「金屬體」,伴隨著使命的結束,被遺棄在太空,變成了金屬碎片,最終成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科學報圖片)    2008年,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公布的電腦模擬圖像顯示,「太空垃圾」已經讓地球上空成了一個垃圾場。
  • 整器結構完整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即將重返地球的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何時何地再入大氣層備受關注。
  • 太空垃圾的產生、危害與對策
    澳大利亞一專家說,太空垃圾實在是太多了,距離災難性的一系列撞擊可能只有20年左右,到那時所有低軌道的太空飛行器都有可能被太空垃圾撞出軌道。澳大利亞這項工程的最終目的是增加雷射能量,摧毀太空垃圾,讓其碎片在跌落大氣層時自動燃燒。
  • 外媒:中國長徵五號再入大氣層,核心部位可能墜落在美國、澳洲!
    據國外航天媒體報導,5月11日中國長徵五號B(CZ-5B))火箭的巨型殘骸已在美國以東的大西洋上空脫離近地軌道,且此次太空物體的失控再入大氣層也是自1991年前蘇聯39噸重的「禮炮-7」號飛船之後最大的人造天體。這一消息得到了美國太空監視部隊的證實。
  • 我在太空撿垃圾
    太空垃圾包括因壽命已盡而報廢、因事故和故障而失控的人造衛星、發射各類太空飛行器時使用過的火箭本身及其一部分零件。多級火箭分離時產生的碎片、大塊碎片相互碰撞後產生的小碎片、甚至還有太空人在太空作業時遺失的手套和工具等物品。
  • 太空垃圾,終於有人要行動了!
    看到這一消息,啟航君一時興起,多喝了兩杯。 也請各位,在朋友圈奔走相告,這個地球「大垃圾場」終於有人管了。 1986年,阿麗亞娜火箭被太空垃圾擊中爆炸(又產生了564塊新的太空垃圾)。 2005年1月17日,南極上空885公裡的高度,美國「雷神」火箭推進器和中國長徵四號火箭的碎片發生碰撞。 2013年5月,厄瓜多唯一一顆衛星升空不足一個月就被太空垃圾撞毀。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碎片墜落概率極低
    「因此,我們只能說它將墜落在那個緯度範圍內,只有等它落下來,我們才有最終答案。」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Jonathan McDowell說道。目前來看,天宮一號的準確再入日期還不確定,因為大氣層上層的密度會隨著太陽活動而變化。McDowell說:「如果計算24小時內的準確時間,我們的預測精度可以達到約3小時之內。」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迎來「謝幕」——再入大氣層燒毀。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垃圾分類這麼火 | 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
    吳相彬:太空垃圾如果用學科語言表述,被稱作空間碎片,是指在軌運行或再入大氣的、無功能的人造物體及其殘塊和組件。通俗地說,要當太空垃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發射到太空中的人造物體,二是本身沒啥功能或失效了。
  • 垃圾分類這麼火 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
    Q:太空垃圾指的是什麼?吳相彬:太空垃圾如果用學科語言表述,被稱作空間碎片。是指在軌運行或再入大氣的無功能的人造物體及其殘塊和組件。通俗地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發射到太空中的人造物體,二是本身沒啥功能或失效了。1、遺棄的太空飛行器和運載火箭箭體殘骸。
  •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再入疑問: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 堪稱完美...
    ,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釋疑1:天宮一號為何採取無控方式再入大氣層?——已經與地面中斷數據聯繫  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分為受控再入和無控再入兩種方式。天宮一號採取了無控方式再入。
  • 衛星撞上太空垃圾,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對失去效應的衛星進行回收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這樣的技術,而且還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這就導致不少衛星只能滯留在太空中,為「太空垃圾」隊伍壯大貢獻一份力了。據美國航天局分析,目前還有超過4500噸太空垃圾殘留在軌道上。而這些太空垃圾不僅會給航天,還會給宇宙空間以及人類帶來巨大災難。
  • 空間站們在此長眠:失控的天宮一號,還是落向了這座海底公墓
    4月2日,中國航天員的首個「太空之家」——天宮一號迎來了它的海上葬禮。在2016年與地面失聯後,科學家們無法點燃推進器來控制它再入大氣層的位置。一年來,各國航天機構密切跟蹤它的最新動態,但預測最終落點幾乎不太可能。幸運的是,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