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阻止中國花費上千億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再度發聲:盛宴已過

2020-12-04 小剛視野

楊振寧:超大型對撞機「盛宴已過」,30年前,就已走在末路上——「如果因此(中國花200億美元興建超大對撞機)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一定不是中國人。」

北京雁棲湖畔,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新禮堂座無虛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很堅定地給臺下一位研究生「潑了一瓢冷水」。

楊振寧細數了反對中國馬上開始建造大對撞機的七大理由:

其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楊振寧認為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

其二,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奇大,對解決燃眉問題不利。

其三,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

其四,多數物理學家,包括楊振寧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沒有任何實驗根據,希望用極大對撞機發現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其五,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楊振寧的答案是「沒有」。至少未來三十、五十年內不會有。

其六,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後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如果因此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一定不是中國人。

最後一點,楊振寧認為,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仍然有其他方向值得探索,比如尋找新加速器原理,比如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

【中國要不要建設大型電子對撞機】這個本來是由科學家們討論的事情卻因為楊振寧老先生的反對而弄得家喻戶曉。

正如楊振寧所說,200億用在醫療、教育上似乎更有價值。不是我們拿不出這個錢,但如果有其他選擇,我們就應該想辦法省出這些錢。那怕科研過程艱難一點,科研人員艱苦一點,以小博大,吃苦耐勞,求真務實,這不正是我們的智慧和精神嗎?

楊振寧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他非常喜歡用數據說話,是物理界為數不多的大量運用數學的科學家,雖然他是物理學家,但是他更喜歡數學。每每與中小學生談話,都會談起數學來,他認為數學才是百科之源。數學是基礎,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是做好一切的本源。

他曾經說過:我的物理學界同事們大多對數學採取功利主義的態度。也許因為受我父親的影響,我較為欣賞數學。我欣賞數學家的價值觀,我讚美數學的優美和力量:它有戰術上的機巧與靈活,又有戰略上的雄才遠慮。而且,堪稱奇蹟中的奇蹟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

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道:「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青年人的強大;而青年人要強大,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他提出要「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就是用數學來研究物理。

建議大家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下數學,將來中國缺口最大的必然是數學人才。數學思維可以從小就培養。給大家推薦《新加坡數學》。

新加坡的數學教育非常厲害,在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測試結果中,新加坡基本上年年排名第一!新加坡學生的數學能力、閱讀能力和科學素養三方面都包攬第一!

這套《新加坡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CPA教學法。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形象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具象化主要就是使用數學教具,這塊主要用來培養孩子的數感。

形象化就是通過圖像將問題表述出來,是為向抽象化過渡做準備。

最後的抽象化就是具體的建模了。建模將複雜的數學問題抽象為簡單的數學圖形,方便孩子理解。

通過這種方法訓練的孩子,會區別於記公式、記乘法表、記除法表的孩子,它會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數學思維方法,在圖與數上打通概念。以後做應用題或者更複雜的題時,能夠把數轉化為形,也能把形轉化為數。

《新加坡數學》按年齡段區分,大家按自己孩子的年齡段購買就可以。點下面的橫條購買,這是最新的中文版本,具體書的內容可以點商品進去了解。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最後的堅持,阻止中國研究耗資上千億的超大對撞機
    阻止中國買單超大對撞機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也是當世最有影響力的20個物理學家中,唯一在世的一個,84歲那一年,他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回到了中國,為中國的物理學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物理學人才的培養奠定了極大的物質以及文化基礎。
  • 阻止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錯了嗎?
    其實國人對楊振寧有意見是因為楊在中國最需要的時候沒有回國工作,並沒有像錢學森、鄧稼先那樣毅然回國參與新中國建設,而在95歲時突然恢復中國國籍。其實這一直是存在偏見,楊振寧研究的理論物理,對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作用不大,但在美國卻能為全人類作出貢獻。而恰恰是楊振寧在美國,才能更好的幫助中國。
  • 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來源:楊振寧教授編者按:本文首發於2016年9月4日 原標題: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 獨家2012年至今,中國科學界,特別是物理學界,激烈爭議一個百億甚至可能上千億人民幣的大型項目。● ● ●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楊振寧 8月29日微信公眾號《老顧談幾何》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丘成桐:關於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機的幾點意見並回答媒體的問題》,講到他(丘)贊成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而我(楊)反對,他難相信。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耗資千億建造超大對撞機
    文/格子說歷史V2019年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雁棲湖畔,已經97歲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出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新禮堂上,回答了一位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學生的問題,再次闡明了自己反對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態度,聲明「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
  • 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楊振寧:盛宴已過,王貽芳:正當其時
    2016年,楊振寧通過媒體透露,他反對中國現在建造CEPC。他主要提出了7點理由。隨即,王貽芳針對楊振寧的7點理由,也通過媒體發表了逐條的反駁。例如,楊振寧反對的第1條理由中提到:「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花費千億建造對撞機
    楊振寧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他年輕時沒有回國,直到晚年才離開美國。很多人認為,楊振寧晚年回國,並不是想為國家做貢獻,只是想回到祖國安心養老。從回國到現在,楊振寧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但是他沒有特別的在意,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做貢獻。
  • 寧受他人非議,楊振寧也要阻止國家耗資千億,建造超大對撞機
    楊振寧,是我國留美歸來的老一輩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學等方面做出過巨大貢獻,可以說在中國的物理界是一位權威人士。 到了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下午,九十七歲高齡的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回國後,在坐落於北京燕棲湖畔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新禮堂上,再次以「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為聲明,表達了他反對在中國建造超大電子對撞機的強硬態度。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即便中國花費成百上千億建造大型對撞機,只有0.001%的勝率。The party is over。楊振寧張開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什麼意思?盛宴已過。雖然97歲高齡,楊振寧也只需一根拐杖就能走路,他坐在沙發上,拐杖斜放在腿邊。
  • 港媒關注中國建超大對撞機論戰:民生與科研誰先行
    據香港《經濟日報》9月7日報導,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年94歲的楊振寧,日前撰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回應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贊成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文章後,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反駁,後者稱「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
  • 楊振寧:大型對撞機?The party is over
    在那篇文章裡,楊振寧細數了反對中國馬上開始建造大對撞機的七大理由:其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楊振寧認為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
  • 高能物理學者回應楊振寧有關大型對撞機言論:盛宴正酣
    他激動地站起身,接過話筒,向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提問: 「您現在對我們建造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曾浩剛上研究生一年級,目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實驗物理中心學習。
  • 楊振寧:大型對撞機已走末路,中科院方亞泉:高能物理盛宴才開始
    對撞機是一種測量高能粒子實驗的儀器,一些國家已經建造完成,但幾年前楊振寧曾經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藉此機會,這位即將研究大型對撞機的男生再次向楊振寧提出疑問,他想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楊振寧教授對於CEPC的想法是否有所改變。此言一出,全場寂靜,屏息等待楊老的回答。楊振寧思慮了一會,再次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反對態度。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實際上,楊振寧一直都反對中國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這從他1971年回國開始就是如此。當然,他僅僅是反對建造,而不是竭力阻止。這是因為,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是國家行為,是由國家根據實際情況來做決定,而不是楊振寧能夠拍板或者決定的。那楊振寧為什麼要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楊振寧為什麼在時隔四十年之後,第二次反對中國建造超級對撞機?
    楊振寧第二次反對高能加速器建設2016年9月4日,楊振寧在《知識分子》上刊發了文章《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猶如可以重磅炸彈,丟在了正在如火如荼展開與準備建設的中國版的強子對撞機「CEPC」和升級版的"SPPC"的大討論中,兩天後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發表了《建造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一文,列舉了反駁楊振寧的反對建造的七個觀點,針鋒相對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決心建造超級對撞機,中國進展如何
    該項目名為未來環形對撞機(FCC),預計耗資210億歐元,是CERN繼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之後的又一個重大行動。該設計將在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地下建造周長100公裡的環形設備,尺寸為LHC的4倍,能量達到LHC的7倍。
  • 中國欲耗費1400億,建造「粒子對撞機」為何遭楊振寧極力反對?
    物理學註定是一個燒錢的學科,高能物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微觀粒子,而微觀粒子只能通過對撞機來產生。2012年,中國高能物理學家就提議投資建設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但自發起至今,關於「中國是否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爭論從未停歇。
  • 粒子對撞機之爭,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中國花費300億建造它?
    這時候就需要大型粒子對撞機了。在粒子碰撞的實驗中,我們可以尋找理論預測的新粒子,比如希格斯玻色子。還可以研究粒子之間的變化規律。人類研究微觀世界最得力的工具就是對撞機,沒有對撞機,絕大部分量子力學的預言僅僅只能停留在紙面上。量子力學要想發展對撞機不可或缺。
  •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
    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不過楊振寧在關於:我國大型對撞機的建造態度上還是很令人敬佩的,曾經有研究者問到楊振寧:您現在對於我們建造CEPC的想法有沒有改變呢?我們得到的是堅定的回答:我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相信很多的網友朋友們都不了解CEPC這樣的物理高級設備吧,這項「無底洞」建設,楊振寧阻止中國「浪費」千億?原因為何?
  • 歐洲批准210億美元建造100公裡長超大對撞機,欲尋求中美日資金支持
    眾科學家對「超級對撞機」褒貶不一 雖然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有過輝煌時刻,但美國在建造超導超級對撞機(SSC)上是有過痛苦經歷的。各國科學家對是否建造超級對撞機持有不同意見。 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希望通過建造這臺100公裡長的未來循環對撞機(FCC),揭開希格斯玻色子的秘密,以推動高能物理學的前沿研究。
  • 楊振寧與王貽芳之「最後一戰」:誰在為耗資千億超大對撞機買單?
    2015年,一場中國科技界的爭論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那就是:中國要不要建造自己的大型碰撞機(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 這個問題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科學家代表為高能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得到海內外高能物理學界較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