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meta分析厲害了,發了30分的SCI

2021-01-07 SCI狂人團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很狂的科研人,作者慶直登科研,版權歸慶直登SCI狂人團隊所有,更多資料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很狂的科研人

很多人都說發meta分析就是「灌水」,但是這次介紹的文章還敢說是「灌水」嗎?當然,能夠發表在這種期刊上的人肯定不會缺文章,更不會擔心畢業問題和評職稱問題。這次介紹的文章發表在BMJ上,影響因子:30,醫學四大名刊之一。

文章題目:Treatment interventions to maintain abstinence from alcohol in primary care: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研究目的

為了確定最近戒毒,酒精依賴患者的最有效幹預措施,以實施初級保健。

研究方法

通過檢索Medline, Embase, PsycINFO, Cochrane CENTRAL, ClinicalTrials.gov,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等資料庫篩選出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可用於初級保健的兩種或多種幹預措施, 該人群為通過標準臨床工具診斷為酒精依賴的患者,並在四周內排毒。),然後進行提取開始戒酒後至少12周持續戒酒(有效性),所有原因均導致戒斷(作為可接受性的替代指標)結局指標,最後進行網狀meta分析(數據合併)。

研究結果

一共納入64項試驗(43項幹預措施)。安慰劑組禁慾的中位機率是25%。與安慰劑相比,唯一與禁慾和中度確定性證據增加相關的幹預措施是阿坎酸(OR:1.86,95%CI:1.49-2.33,絕對概率為38%)。在62項報告了所有原因退出的試驗中,與安慰劑相比退出率下降的幹預措施(概率50%)和中度確定性證據是阿坎酸(0.73,0.62-0.86;42%),納曲酮(0.70,0.50-0.98; 41%)和阿坎酸納曲酮(0.30,0.13-0.67; 17%)。阿坎酸是唯一的對12個月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有一定信心的幹預措施。由於對證據的信心不足,尚不確定其他幹預措施是否能幫助維持禁慾並減少輟學率。

研究結論

缺乏證據表明可以在戒酒的初級保健機構中實施除阿坎酸以外的幹預措施。需要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的更多證據,以及使用聯合幹預(藥物幹預或藥物與社會心理幹預的組合)以改善初級保健中酒精依賴治療的策略。

整個流程跟普通網狀meta分析一個樣,都是文獻檢索、文獻篩選、質量評估、數據提取、數據合併。

文章的亮點之處:

1、idea比較新穎(meta分析的靈魂核心之處)

2、納入的試驗數據充足,可分析性強

3、圖片非常漂亮(不知道用什麼鬼畫)

4、走規範流程,進行相關註冊

5、工作量巨大,完成周期長

(起碼要一年半載,而國內很多的meta一個星期就出一篇)

相關焦點

  • 真的有必要發一大堆meta分析或者純生信數據挖掘SCI嗎?
    記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有位博士在個人簡介寫上了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6篇,很多外行人看著46篇SCI這個數字會覺得這個學生很優秀,科研能力特別牛。但是懂行的人不會只看這個數字,還會看文章裡面有多少篇是論著,有多少篇是meta分析、綜述、comments、letter等等,期刊影響因子,被引用的次數,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真正是否有料。
  • 利用這個套路,環狀RNA輕鬆發4.5分SCI
    購買VIP會員可以免費學習所有課程,一次性付費,永久有效~SCI狂人團隊VIP會員看完這篇文章,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3個榮譽畢業生發表的文章分別為:榮譽畢業生A: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榮譽畢業生B:SCI論文30多篇。榮譽畢業生C:發表SCI論文31篇,影響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並列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0篇。
  • meta分析代做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選題,這是肯定的。這些年meta分析在醫學領域是一個很前沿的分析,很容易發sci,至少發北大核心期刊是很容易的。meta分析代做我是醫學統計專業,熟練代做META分析的一般是2周多一點
  • 不做實驗不寫 meta 他發了 8 篇 SCI
    編者按:迄今已經發表 10 篇 SCI(2 篇基礎)的丁香園站友,跟你說說臨床醫生如何發臨床型 SCI 的。
  • 因一篇參考文獻被撤稿,這篇Meta分析也打算撤回稿件
    根據撤稿觀察網《Retraction Watch》的報導[1]:一項關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的Meta分析的作者要求撤回其文章,因為該Meta分析納入的一項研究被撤稿了,就發生在他們投稿到論文發表的這段時間內。
  • 這篇17分的Meta分析多做了兩件事
    >現在Meta分析發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但是能發表10分以上的也沒有那麼簡單。那麼問題來了,這篇的文章的出彩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可以發表IF17+的期刊。接下來我們看看方法學部分有兩塊內容,還是很重要的。
  • 中藥方劑如何發meta,納入文獻全是中文哦!動心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篇利用中文文獻發表SCImeta分析的一篇文獻,打破納入中文文獻發不了SCI的舊觀念。 這篇文獻發表在BMJ open上,影響因子2分多。講述的是獨活寄生湯治療骨關節炎。
  • SCI 收錄量超過 Meta 分析!回顧性研究才是發論文首選
    昨天中午吃飯時遇到了跟我一起進醫院的趙醫生,聊天時得知他去年發了 3 篇 SCI,今年就有機會晉升副主任了,震驚之餘趕緊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支支吾吾半天才告訴我,他發表的都是回顧性研究的文章,這類文章寫起來簡單,也能得到很多期刊的認可。
  • 太厲害了,利用TCGA數據發了12分的SCI
    有的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1-2分的SCI;有的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3-5分的SCI;現在有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12的SCI。這篇文章發表在Nat Commun上,該期刊屬於Nature子刊,影響因子:12.121,中科院分區:1區。
  • 零基礎也能學會Meta分析,SCI並非那麼遙遠!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進行科學評價呢?我們就需要學習循證醫學、系統綜述、Meta分析。    視頻選自《零基礎Meta分析流程及軟體操作》  要全面掌握Meta分析的流程及操作,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理論知識,循證醫學、系統綜述、Meta分析,三者聯繫緊密,但各有不同。
  • 一篇META分析文章的悲催投稿經歷 - 丁香園
    我和我的導師都認為該文章的意義並不是特別大,但是為了科學的嚴謹性,以及為以後實驗室的研究提出指引方向,我們還是決定將這篇meta-analysis文章投出去。我們第一次以letter to the editor的格式投molecular psychiatry,精神病學的旗艦雜誌,審稿50天(9月22日-11月12日),拒稿。
  • 5篇sci什麼水平值多少錢 李敏劈腿陸炎事件院長兒子為其買房
    5篇sci什麼水平,sci是什麼陸炎送李敏5篇sci值多少錢有多厲害,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復旦女博士陸炎李敏事件刷屏了,而陸炎為愛還送復旦女博士李敏整整5篇sci,惹來不少網友羨慕,直言李敏就是科研界妖姬。陸炎送李敏5篇sci究竟有多厲害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生信結合臨床數據發表了32分的SCI
    分+SCI快速搶發3-5分純生信SCI看這些可以快速發幾篇SCI?注意了呀,這篇文章不是N年前的,而是2020年12月11日發表的。研究方法:我們開發了一種新工具(RSClin),該工具通過使用針對特定患者的meta分析將RS與腫瘤等級,腫瘤大小和年齡相結合,包括10,004名激素受體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和淋巴結陰性的女性 在B-14(n 5 577)和TAILORx(n 5 4,854)試驗中僅接受內分泌治療的乳腺癌,或在TAILORx(n 5 4,573
  • 真的不敢相信,3分+非OA期刊竟然也會接收這種純生信
    meta分析,一個星期一篇SCI這樣也能發6分SCI,這位研究生是在太厲害了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快速搶發3-5分純生信SCI看這些可以快速發幾篇SCI?單細胞數據挖掘課程重磅上線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慶直登科研,可以掃碼關注慶直登科研今天看到一個3分+非OA期刊出版了一篇相對比較容易操作的純生信數據挖掘的文章(一般科研小白都會操作),這篇文章下載了相關TCGA資料庫的miRNA和mRNA~差異分析~功能分析(GO、KEGG富集分析、PPI分析)~篩選關鍵的miRNA和mRNA
  • 掀開Meta分析的神秘面紗——從PICOS開始
    以下面這篇meta分析(Meta-analysis of major bleeding events on aspirin versus vitamin K antagonists in randomized trials)
  • 一文搞定Meta分析
    這篇文章於2004年發表在JAMA上,是關於維生素D和跌倒之間關係的一項研究。原文如下:Bischoff-Ferrari, HA et.al 「Effect of vitamin D on falls: a meta-analysis」.JAMA (2004).
  • 元分析(meta-analysis)指南
    這篇文章強調了元分析研究中的透明度和可重複性,並提供了相應的檢查表。包括元分析中的各個過程:問題提出、檢索和納入標準、數據描述、分析和解釋。在寫作元分析的時候,可以一一對照,提高我們的元分析研究質量。非常建議大家讀一讀此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meta分析應該怎麼搭上circular RNA?
    前幾天,我們分享一了一篇關於meta分析搭上lncRNA的文章~Meta分析該如何搭上lncRNA?
  • 異質性問題是Meta分析的主要問題
    異質性的處理    當我們提取好數據,初步分析發現異質性可以接受,那就可以直接合併分析了,可是正如人間正道是滄桑一樣,Meta分析絕大多數都會發現異質性較大,這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各研究的P-I-C-O-S總會存在不同。關鍵是異質性較大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