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菩薩和佛是什麼關係?
我們從一些經典上來看看菩薩有哪些能力。《無量壽經》上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三願如是說:「往生我國的菩薩,一生就能成佛。如果他發願要到其他世界度化眾生,我以神力,幫助他實現自己的願望。」第三十五願:「國中菩薩,用香華 幡蓋、珍珠、瓔珞種種供具,到無量世界供養各佛,一頓飯的工夫,就可走遍。」第三十八願:「國中菩薩,辯才智慧,不可限量。」第四十四願:「國中菩薩、聲聞,頭頂都有光明,說經修道,與佛無異。」第四十八願:「其他地方菩薩,聽到我的名號,皈依精進,就能到達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在一切佛法中都永不退轉。」
-
科學實驗證實「阿彌陀佛」會放光【視頻】
科學實驗證實「阿彌陀佛」會放光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佛」字的玄秘《探索》頻道專訪臺灣大學校長恩師淨空老法師篆刻的 「南無阿彌陀佛」 水結晶三時繫念佛事就是勸一眾生念佛同生淨土的佛事,所以確實不一樣這個水結晶雖然美,但有些偏了,末學覺得,念佛會場可謂龍蛇混雜。有口裡念佛,心裡也念佛的。有的人口裡是佛,心裡一堆雜念、惡念的。但不管怎麼說有雜念的也在念佛,會場整體的磁場還很好點左下「閱讀願文」看師父網絡電視臺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勉唐派《普賢菩薩》唐卡,製圖@鄭某某/遇見西藏)▽說明:唐卡《普賢菩薩》是一幅西藏勉唐畫派的經典作品,作者:次仁羅布,尺寸:50×70釐米;作品完成於2018年06月,整體構圖劇中,上層頂嚴為釋迦摩尼和阿彌陀佛;下方則為六臂瑪哈嘎拉以及吉祥天母。普賢菩薩,又稱遍吉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
-
通靈世界確實存在 難用科學說明
通靈世界確實存在到底有沒有通靈世界?
-
從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主要的利益對象應是琉璃淨土內的眾生,證據是佛陀在講述了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後便說:「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意思是想得到這些利益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應該發願求生琉璃淨土。
-
李敖開天眼:不可思議的二人對話
專訪現任臺大校長李嗣涔教授,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佛的存在,內容生動有趣,超級震撼。,這是一個物理學家建議的,我們用宗教有關的字眼去測試的時候,比如說佛、菩薩,我們就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景象,那個小孩子的描述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而且三個小朋友,我用了三個小朋友去做測試,都看到,我叫做意象,他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人出現在屏幕上,他看不到字,他看到一個發光的人在那上面,而且跟他微笑打招呼,而且在這個實驗室裡面跑來跑去,一下子在這兒,一下子在那兒,而且在笑,哈哈,有時候聽到很歡欣的笑聲,有時候會跟他講話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第一代祖師:釋迦牟尼佛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見眾生苦,感悟出家,證大菩提,人稱「佛陀」(覺者)。弘法四十九年,至七十九歲時,涅盤於拘屍那國之娑羅雙樹間。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地藏菩薩的這個願力,和釋迦牟尼佛是等同的。 在《悲華經》中,寂意菩薩向佛請問: 世尊,很多佛都建立淨土,成就無量功德,其中人民享受快樂,您為何不建立淨土,反而偏要來這種五濁惡世呢? 「是故吾以本願,處此不淨穢惡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師利降生於舍衛國一位婆羅門家庭,與佛相似,他也是自母「右脅而生」,降生在七寶蓮華之上。文殊菩薩辯才無雙,他先後學習96種外道之學。佛開闢了給孤獨園聖地後才皈依我佛。由於入門太晚,加上年紀尚輕,文殊菩薩雖有大智慧,卻未能入選佛的十大弟子。不過,這並不妨礙文殊菩薩在僧團的地位。
-
母親節:佛說這是報母恩最好的方式!願佛陀慈光普照,願天下母親吉祥...
《大集經》中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依佛教說法,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必須的,不孝父母則無資格學佛。一切善法中最大的善,就是孝親。母親節,對佛弟子而言,是帶著感恩之心行孝道的一個節日提示。佛經中的菩薩孝行諸佛菩薩,無不重視「孝」,而且以「孝」自行化他,累劫報親恩。
-
佛教文化橫三世佛,東方藥師佛,娑婆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一般正中為釋迦佛,左右脅侍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左側為藥師佛,其左右脅侍為日光、月光菩薩;右側為阿彌陀佛,左右脅侍為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另外,三佛的手印也有些不同,藥師佛常作一手持缽狀,表甘露;另一手持藥丸。彌陀佛常作兩手相託,兩大指對頂的手印,有的掌中有蓮臺。此系接引眾生的姿勢。而釋迦佛的立像則為左手「與願印」,右手「施無畏印」。
-
震撼:臺大校長科學實驗證明佛、神、靈界的確存在
李嗣涔教授並無宗教信仰,但於特異功能(神通)以及佛教、基督教、媽祖信仰等的神靈相關求證性實驗研究中,有突破性的發現。儘管他的實驗遭到一些學者質疑,但這些質疑者有個共同特徵,就是全都沒有參與過或詳細了解過他的實驗。
-
淨空法師:在佛菩薩眼裡,所有宗教都是一家,所有的眾神都是自性
當來一切含靈,皆因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脫者,真實之利也。 「當來一切含靈」,就是一切眾生,「皆因彌陀一乘願海」,這就是四十八願,「六字洪名」,這就是阿彌陀佛名號,「而得度脫者,真實之利也」。【解】能顯此真實之際,惠此真實之利者,即此真實之慧也。這一段把本經講的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利益、真實智慧說明了,很簡單的幾句,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願的人。菩薩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普賢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
-
【華曲佛音】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智慧咒):常誦開啟智慧大門
同經又說:「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辯才,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一俱胝,離諸苦惱。滿二俱胝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難怪一般佛教徒會認為持誦「文殊咒」可令人獲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來所說法。
-
佛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不可思議功德之事
佛為普廣菩薩解說地藏菩薩功德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嘆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佛告訴普廣菩薩:未來的世界中,假如有善良的男子、善良的女人,聽到地藏菩薩摩訶薩名字的,或者雙手合十的、或者稱揚讚嘆的、或者禮拜的、仰慕眷戀的,這個人就會超越三十劫的罪業。
-
佛經故事:佛的前世鹿王菩薩與鹿野苑的由來
昔釋迦牟尼佛證道後,在此初轉法輪,為五比丘宣說苦集滅道四諦。從此人間有了甘露法鼓、正法妙音。其實,鹿野苑這個地方十分特別,這裡是人為的「野鹿保護區」,立此大功德的,正是我佛釋迦牟尼!《出曜經》記載:仙人鹿野苑處波羅奈國地界,釋迦牟尼佛的前世為鹿野苑千鹿之王。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於小乘佛教中,「佛」是一個領導職位,是佛教的開創者和最高領導。這種具有實際領導權的官職,並不是誰都能得到的。在釋迦牟尼的中央婆娑世界(也就是我們現在處的世界之中),真正的佛只有三位——過去之佛,燃燈古佛;現在之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之佛,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