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距離校準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哪些關鍵技術?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雷達距離校準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哪些關鍵技術?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9 07:03:00

雷達是電子裝備的重要門類,從問世至今70餘年,以其在信息獲取、信號處理、測量*估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二戰及戰後的各次重大局部戰爭及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雷達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電子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

隨著雷達測試的要求,雷達信號的模擬仿真技術也應運而生。雷達目標信號模擬是模擬仿真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通過模擬仿真方法產生包含目標信息的回波信號,對雷達系統進行調試、分析、標校和*價,已成為現代雷達系統設計的必要手段。

研製完成的雷達距離校準儀採用數字射頻存儲、寬帶微波IQ調製、小型化寬帶合成本振、微波開關濾波等新技術,實現相參雷達的目標回波信號模擬。主要用於雷達定期標校、雷達維修後的目標探測功能的檢驗及標定,以及雷達的科研生產測試,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1 工作原理

雷達距離校準儀採用標準上架式臺式結構設計,考慮到儀器的高可靠性、可擴展性和操作方便性,儀器可分為本振模塊、上下混頻模塊、中頻信號處理模塊、雷達目標模擬模塊、IQ混頻模塊、CPCI主控平臺等部分,其中主控平臺由控制模塊、母板、鍵盤、液晶顯示器、通信接口、系統電源構成,其他部分均採用相對獨立的模塊化設計。各模塊均從儀器後面插入整機,通過母板獲取電源並完成數據交換。圖1是整機組成框圖。

圖1 整機組成框圖

本振模塊提供用於上下混頻模塊的本振信號,下混頻模塊接收來自輸入天線的射頻信號,輸出下混頻後的中頻信號。中頻處理模塊對中頻信號進行濾波放大及功率分配,目標模擬模塊實現雷達目標信號的距離與速度模擬。IQ混頻模塊對加入目標信息的中頻信號進行上混頻,輸出雷達目標模擬信號。所有的控制信息和設置參數由主控機通過CPCI總線發送到相應的模塊,所測得的數據通過接口總線匯總到主控機,由主控機完成相應的處理、顯示。

通過天線接收到的雷達信號送到雷達通用目標模擬信號發生器內。在本裝置內,採用「寬帶混頻接收、大容量高速數字射頻存儲」的方案,實現對雷達發射波形進行採集和存儲。按照先進先出順序,對存儲數據延時後回放,延時大小根據要模擬目標距離確定。目標速度模擬通過對雷達發射信號頻率進行都卜勒頻移來進行,接收和輸出通道分別對雷達發射信號和產生目標回波信號進行幅度調理。

雷達發射信號通過面板輸入埠、程控衰減、開關濾波、低噪聲放大後與本振進行混頻產生中頻信號,為了保證雷達發射信號不失真,接收通道瞬時帶寬大於雷達實際帶寬。混頻器輸出的中頻信號經過濾波後送到數字射頻存儲模塊。包含有目標距離和速度信息的中頻信號經過移相功分器分為兩路正交信號,與本振信號進行IQ混頻,由於上下混頻採用相同本振源,回放的雷達目標回波信號與雷達發射信號相參,控制輸出通道程控衰減器的衰減量,可改變目標回波大小,並能方便地實現與雷達接收機功率匹配。

2 關鍵技術的實現

2.1 數字射頻存儲與信號回放技術

大範圍、高精度的目標信號模擬是本項目的關鍵技術之一。其具體實現框圖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A/D轉換、降速控制、雙埠RAM及管理、升速控制、D/A轉換和延遲控制邏輯電路。

圖2 數字射頻存儲原理框圖

對採樣頻率和存儲深度進行計算和優化,以滿足瞬時帶寬和量化噪聲要求。升速電路通過利用FPGA搭建合適的高速數據選擇器來實現。延遲控制電路進行存儲器寫地址和讀地址之間的數學運算,實現目標回波距離的模擬。

2.2 都卜勒頻率源及目標速度模擬技術

雷達目標速度的檢測是通過對目標信號的都卜勒頻移測試來實現的,本項目中採用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技術來產生都卜勒頻率,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圖3都卜勒頻率源原理框圖

為了提高整機的集成度,採用兩片電路實現雙通道DDS,滿足本設計要求的速度範圍和速度解析度要求,可實現頻率範圍從直流到500 kHz、頻率解析度優於0.01 Hz、相位噪聲優於-130 dBc/Hz@10 kHz和近端雜散小於-70 dB的高性能都卜勒頻率輸出,完全能夠滿足整機性能要求。

為了實現目標速度的模擬,將都卜勒源輸出頻率信號與數字射頻存儲模塊輸出的中頻信號進行混頻,本設計中採用了正交IQ調製技術實現載波與無用邊帶信號的抑制,如圖3中虛線框所示。

通過調整相位偏移寄存器的值,提高邊帶抑制指標。校準後中頻輸出信號的載波抑制及鏡像抑制指標典型值為-50 dB,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2.3 寬帶微波IQ調製與校準技術

本設計中要實現頻率範圍1~18 GHz寬頻帶IQ混頻,具體為採用1 GHz~4 GHz射頻IQ混頻和4 GHz~18 GHz微波IQ混頻,能夠改善載波洩漏指標。調節IQ調製器的IQ輸入差模電壓,能夠改善鏡像抑制指標。本儀器具有1~18 GHz寬帶矢量調製功能,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微波IQ調製器的頻率範圍可達3~20 GHz, IQ調製器校準電路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IQ 調製器校準電路原理框圖

數控移相器原理框圖如圖5所示。每一級電路由兩隻單刀雙擲開關、延時線構成,通過控制,可以選擇不延時或者延時。對於60 MHz中頻,第一級的移相為1°,第二級的移相為2°,第三級的移相為4°,第四級的移相為8°。故四階數控移相器可實現的移相範圍為0~15°,移相解析度為1°。

圖5數控移相器原理框圖

加入中頻移相器並進行IQ幅度補償後,儀器輸出信號的載波洩漏及鏡像抑制指標改善10~20 dB,典型指標達-40 dB,滿足了儀器的測試需求。

2.4 小型化低相噪寬帶合成本振技術

小型化寬帶本振源是本項目的關鍵模塊件之一,其性能指標直接影響到整機的技術指標。主要包括參考板、本振板、倍頻分頻板,提供用於上下變頻的本振信號,要求頻率範圍1 GHz~18 GHz,採用鎖相頻率合成加開關倍頻分頻濾波技術。

參考模塊提供本振板需要的10 MHz、1 GHz低相噪參考信號。在本儀器中使用了表面聲波壓控振蕩器及常規鎖相電路形式,實現了1 GHz低相噪參考信號輸出,其相噪為-130 dBc/Hz@10 kHz。

為了降低電路的複雜度,實現本振頻率合成的小型化,本振電路採用了體積與重量都較小的微波寬帶VCO進行設計。本振板原理框圖如圖6所示。本振板輸出的5~10 GHz信號經倍頻、分頻、濾波、放大、穩幅後輸出1~20 GHz本振信號,其典型輸出功率大於16 dBm。

圖6 本振模塊原理框圖

基於自主創新的電路拓撲結構設計的1~20 GHz寬帶本振在不使用YIG振蕩器的情況下,已經達到了常規用YIG振蕩器及取樣環技術所能達到的相噪指標,頻率解析度3.725 Hz,省掉了常規實現方法的小數分頻板和YIG驅動板,體積、重量均大幅降低,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3 國內外同類產品對比分析

國外雷達目標模擬信號發生器及相關技術較為成熟,其技術方案從最初延遲線、光纖延遲到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數字射頻存儲技術等不同階段,其典型產品有美國郝爾利(Herley)公司研製的變色龍II雷達目標模擬器。

變色龍II雷達目標模擬器採用雙數字射頻存儲通道,每個通道都具有10位幅度解析度的信號採集與複製功能,射頻通道接收載頻1~18 GHz雷達發射信號,通過下變頻將載頻頻率搬移到中低頻上送數字射頻存儲通道,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進行存儲,主控系統根據要設置的目標距離信息和速度信息控制數字射頻存儲模塊產生距離延時,控制都卜勒源產生都卜勒頻率。並通過上變頻將含有目標距離和目標速度信息的基帶信號上混頻到射頻頻段回饋給雷達。由於接收下混頻和回放上混頻均採用同一本振源,使得回放含有模擬距離和速度信息的雷達目標回波信號與雷達發射信號相干。該雷達目標模擬器由兩個標準機櫃組成,體積與重量龐大,最大模擬目標距離300 km。

國內雷達目標信號發生器仍以專用為主,技術路線也主要基於從中頻上進行模擬,並儘量利用雷達中現有的技術。從中頻頻率和數位訊號進行目標距離模擬已成為雷達自檢自測試功能,從雷達發射頻率實現目標模擬仍以延遲線(包括光纖)方式為主,即通過對雷達發射信號進行不同延遲後,回饋給雷達接收埠來實現目標距離模擬。這種類型模擬器的主要不足是模擬距離不能任意設置,體積比較龐大,難以模擬長距離的目標。

本項目研製的雷達距離校準儀根據具體要求,採用適合現場使用緊湊型一體化結構,頻率覆蓋範圍寬,一臺儀器幾乎覆蓋了多種型號雷達的工作頻率範圍。

從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性能對比中,可知本產品已達到較高水平,跟國外產品的性能指標相當, 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與國外產品相比,在可擴展性、體積重量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在雷達距離校準儀的設計中,採用數字射頻存儲、寬帶微波IQ調製、小型化寬帶合成本振、微波開關濾波等新技術,實現對相參雷達的目標回波信號模擬。主要用於雷達定期標校、雷達維修後的目標探測功能的檢驗及標定等。可以產生和模擬固定距離靜目標、產生和模擬勻速運動動目標、接收埠增益可程控、目標回波信號大小可程控、採用橫軸為距離縱軸為幅度笛卡爾坐標圖顯示方式,實現目標距離動態刷新;產生和模擬雷達目標輸出信號與接收雷達發射信號相參,可接收和回放出脈衝體制和連續波體制雷達目標信號,包括脈內調製特徵為二相碼、四相碼、線性調頻的雷達目標信號,適應脈衝體制和連續波體制雷達的目標距離和速度探測性能測試。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對人畜無害的紅外光束Light Pluses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能探測的對象:白天或黑夜下的特定物體與車之間的距離。甚至由於反射度的不同,車道線和路面也是可以區分開來的。哪些物體無法探測:光束無法探測到被遮擋的物體。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射雷達和微波雷達並無本質區別,在原理框圖上也十分類似,見下圖 雷射雷達是工作在光頻波段的雷達。與微波雷達的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頻波段的電磁波先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然後將其接收到的同波信號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從而獲得目標的位置(距離、方位和高度)、運動狀態(速度、姿態)等信息,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識別。
  • 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剖析: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 |...
    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無人駕駛等領域。雷射雷達是傳統雷達技術與現代雷射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基本原理是:向被測目標發射探測信號(雷射束),然後測量反射或散射信號的到達時間、強弱程度等參數,以確定目標的距離、方位、運動狀態及表面光學特性。
  • 倒車雷達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倒車雷達其實跟我們所知道的雷達是一樣的(要不怎麼會叫倒車雷達呢),是根據蝙蝠在黑夜裡高速飛行而不會與任何障礙物相撞的原理設計開發的。通過感應裝置發出超聲波,然後通過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有沒有障礙物,以及障礙物的距離,大小,方向,形狀等。不過由於倒車雷達大小和實用性的限制,目前的倒車雷達主要具備的就是判斷障礙物的距離,並作出提示,讓駕駛者便於判斷。
  • 雷達測速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車載雷達測速儀主要是應用在巡邏測量或移動電子警察方面。目前,在電子移動警察上使用比較多。由於電子警察的特殊要求,一般配備電子警察的測速雷達要求其微波發射的波瓣儘可能的小。    以往的雷達測速儀,由於技術的限制,不能判別出目標的運動方向,因此,當所測區域既有同向的又有反向的車時。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基於汽車雷達網絡系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解析
    這種近距離、大覆蓋面的雷達傳感器網絡可以在車速不高,路面狀況比較複雜的情況下(例如市內交通),監控汽車前向較大範圍內的目標。 如果需要遠距離探測,可以在安全槓中間增加一個遠距離雷達傳感器。隨著77GHz汽車雷達傳感器技術的成熟,近/遠距離雷達傳感器都傾向於採用77GHzMMIC(毫米波集成電路)技術實現,採用這種技術容易做出一體化的設計方案,使收發模塊的成本大為降低。
  • 科學:雷達的工作原理
    氣象學家使用雷達跟蹤風暴,颶風和龍捲風。當門自動打開時,您甚至會在許多雜貨店看到一種雷達形式!顯然,雷達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當人們使用雷達時,他們通常會嘗試完成以下三件事之一:檢測遠處物體的存在 - 通常「某物」在移動,就像飛機一樣,但雷達也可用於探測埋在地下的靜止物體。在某些情況下,雷達也可以識別物體; 例如,它可以識別它檢測到的飛機類型。
  • 自動駕駛科普之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
    近年來,一個叫雷射雷達的傢伙進入了測繪各個領域,很多人對它感覺很陌生,其實不然,他可是老傢伙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就是通過雷射測距技術實現的。雷射測距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測量雷射從發射到月面反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是地月距離了。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但毫米波雷達憑藉其可穿透塵霧、雨雪、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絕對優勢,且唯一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超強能力,成為了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本文,我們和毫米波雷達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一下它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科技改變生活,但安全永遠第一 汽車作為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
  •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髮射—反射—接收是雷達液位計的基本工作原理。 雷達傳感器的天線以波束的形式發射電磁波信號,發射波在被測物料表面產生反射,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仍由天線接收。發射及反射波束中的每一點都採用超聲採樣的方法進行採集。信號經智能處理器處理後得出介質與探頭之間的距離,送終端顯示器進行顯示、報警、操作等。微波測距示意圖如圖1所示。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7 17:24:50 實際應用案例 圖1 雷射雷達安裝實景圖(來自真實客戶分享) 工作原理 將雷射雷達安裝在車道正上方
  •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   首先,什麼是雷射?機器人想要實現定位導航,清晰的地圖與精確的導航,二者缺一不可,而雷射「指哪打哪」的特性正是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其他技術(如LED、超聲波等)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 量子雷達與傳統雷達的工作原理有哪些不同?看量子雷達的優點吧
    量子雷達改變了這一局面。將量子化的技術帶到雷達探測。這種新型技術實現了無差別偵測空中對象並以此為原點進行量子基準的測距,簡單講只要空中有探測對象就可以被探測到。量子雷達和傳統雷達對空測量目標的方式很接近,但使用了新的光子替代了以往使用的電磁波,量子雷達是傳統雷達的補充,還不是完全取代和完全否定。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介紹
    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ADAS系統需要多種傳感器配合工作,毫米波雷達由於其眾多優勢,成為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也是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關鍵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毫米波雷達具有探測性能穩定、作用距離較長、環境適用性好等特點。與超聲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
  • 雷達感應燈如何安裝 安裝雷達感應燈注意事項有哪些
    雷達感應燈具以其高靈敏度,同時可以做到安裝隱蔽性,這點從雷達感應工作原理就知道。所以雷達感應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地下停車場,樓梯過道和衣櫃等場所。正是由於其感應的靈敏度高,所以安裝不當的話會導致無法正常運作。那麼,雷達感應燈如何安裝?安裝雷達感應燈注意事項有哪些?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為達到智能駕駛對車載雷射雷達的高要求,針對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的相關研究正在不斷地深入拓展。在雷射發射、接收、掃描等諸多雷射雷達硬體技術中,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掃描技術是車載雷射雷達的關鍵,它直接決定了雷達的掃描頻率、掃描範圍、點雲數據量等各項重要參數,是縮小車載雷射雷達的整體體積與降低成本的關鍵,也直接影響了車載雷射雷達的車規級量產的實現。
  • 揭秘雷達工作原理:靠異頻雷達辨識飛機!
    【PConline 技術分析】馬航失聯客機MH370的搜救工作引起了公眾對於如何追蹤飛機的諸多疑問,除了上期我們提到的衛星《中美衛星馬航失聯客機搜救陣容全解析》,追蹤飛機方位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雷達。雪梨大學航空航天、機械與機電一體化工程學院的格雷厄姆·布魯克博士表示,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問世,隨後一直不斷進化,性能也得以提升。
  • 【航空科普】飛機雷達工作相關原理
    測定目標的運動速度是雷達的一個重要功能,雷達測速利用了物理學中的都卜勒原理.當目標和雷達之間存在著相對位置運動時,目標回波的頻率就會發生改變,頻率的改變量稱為都卜勒頻移,用於確定目標的相對徑向速度,通常,具有測速能力的雷達,例如脈衝都卜勒雷達,要比一般雷達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