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
項目概況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Changsha Huanghu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SX,ICAO:ZGHA,CAAC:HHA),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花鎮機場大道,西距長沙市中心23.5千米,為4F級國際機場、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中國十大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
項目效果圖
新建的T3航站樓位於距離T1、T2航站樓不遠的長沙縣谷塘水庫周邊,將達52.6萬m²,整體呈中心發散的五指廊造型,最大建築高度約43m。將是T1、T2航站樓面積總和的近兩倍。
項目動態
2020年11月05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順利通過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的超限高層建築抗震設防專項審查。
從結構受力的合理性及建造運營的經濟性出發,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設計針對長沙機場結構設計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分析:
審查會上,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汪大綏,湖南省當地審查專家張友亮、王四清、江山紅、唐明雄、郭健、彭柏興組成的超限審查專家組高度認可我院務實的技術策略和紮實的技術工作,並為本項目提出了寶貴意見。
整體規劃
據規劃,到2030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將建設成為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的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其中東航站區T3航站樓承擔4000萬人次;建成第三跑道。
到2030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將建設成為滿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東航站區北側新建T4航站樓;增建第四跑道。
T3航站樓主體50萬平米,登機橋2.6萬平米,總計52.6萬平米;綜合交通中心28.5萬平米;綜合交通工程、高架橋及地面道路、景觀工程等。
項目效果圖
項目效果圖
一體化、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規劃集成4種軌道交通(地鐵、磁懸浮、城際快線、高鐵)、5條軌道線路,打造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近期軌道接駁工程:長贛高鐵(渝長廈高鐵),地鐵6號線,長沙磁浮東延線。
遠期預留工程:地鐵10號線,市域快線。
未來這個交通樞紐有高鐵,有磁懸浮,有地鐵6號線和10號線,還有長瀏城際快線,將開啟湖南空-磁-鐵聯運的空鐵一體交通運輸新模式。
智慧化旅客設施 打造智慧機場
T3航站樓採用智能化旅客流程設施,旅客通關無感化,減少排隊及流程時間;
規劃自動化行李傳輸系統,集成RFID技術,中轉行李可後臺處理,助力智慧機場建設。
項目效果圖
智能自助通關設施——
80%自助/網絡值機
60% 自助行李託運
80% 毫米波安檢門
100%自助登機
50% 自助邊檢
創新性五指廊構型
創新的五指廊構型提供了更多的近機位(75個 56C18E1F),更優的步行距離;
提供90°機位滑行港灣,提升站坪運行效率。
規劃可轉換機位提升樞紐競爭力
國際指廊規劃可轉換機位13個(9C3E1F),靈活適應國際業務量的動態發展;
提高國際聯程航班、串飛航班保障效率,提升樞紐機場核心競爭力。
提供充足國際機位和機型組合;
靈活調整國際國內候機到達;
提升國際聯程業務競爭力;
打造雙中轉區中轉流程便捷高效
航站樓中心區域規劃雙中轉區—— 聯程中轉區+再值機中轉區;
有效的集中組織中轉流程,減少旅客中轉步行距離,國際聯程中轉銜接時間國內領先。
國內轉國際 最短銜接時間35分鐘
國際轉國內 最短銜接時間42分鐘
國際轉國際 最短銜接時間30分鐘
有序布局商業區 提升非航收益
國際/國內安檢後設置集中商業區,集中商業規模佔航站樓商業總規模55%。
國際/國內迎賓廳設集中商業區,與綜合交通中心換乘大廳商業區有機結合。
創新的雙層步道連通,體現人行優先原則
創新性提出綜合交通中心雙層步行平接航站樓的方案,國際、國內到達旅客均可步行直通GTC換乘中心,不受車行幹擾。
公交優先的多方式交通 換乘距離國內領先
可選擇計程車、長途大巴、機場公交、網約車、社會大巴、地鐵、高鐵多種交通方式。
交通中心換乘大廳
不同交通方式均在距航站樓5分鐘步行距離內。換乘便捷,達到全行業領先水平。
屋面觀景平臺 特色航空體驗
旅客及市民可在出發大廳觀景平臺飽覽飛行區特色景觀,打造中部地區獨有的航空文化體驗。
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設,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