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過2次世界型的大規模戰爭。
多個國家飽受摧殘,世界那時滿目瘡痍,幾乎沒有一片和平樂土。那些戰爭的主導國家,侵略別人的領土同時,自家的領土也同樣接受著炮彈的轟炸。
誰都逃不開火舌的舔舐,那是死神的狂歡宴會。
《螢火蟲之墓》就是以二戰時期為背景,平民百姓中一幕小小的悲劇。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轟轟烈烈的思想。
是用平淡的敘述方法演出一對父母雙亡的兄妹,在絕望的沼澤中苦苦掙扎,最終沒敵過命運的安排,走向死亡的過程。
故事最大的悲哀,不是那些引人喝彩的起落,而是逼進真實的絕望。真實到,仿佛主人公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我死了,昭和20年9月21日的夜晚」電影開篇就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的自述,他一身襤褸坐在不知名的車站死去,他就是電影的主人公清太。
從這裡不難看出,作者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悲劇,不論開頭和過程什麼樣子。定調已下,整部電影卻沒有濃墨重彩地去渲染悲情。
畫面一轉,富庶和諧的軍人家屬,家境優渥,一兒一女,歲月靜好。
唯獨美中不足的,是男主人在外服兵役,不能和家人共享天倫,而也因此為家人帶來的豐富的物質。
動蕩的歲月,母親能給兒女做足量的飯食,以及飯後精緻的甜點,這是軍人家屬的特權。
可這一切,在敵人的轟炸機下,變得像夢幻泡影,美好易碎。漫天的火彈從天而降,像極地獄使者的邀請函,肆無忌憚地凌虐著滿地的血肉之軀。
清太的母親,軍人的貴太太,被炸得滿身血肉模糊,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死神的力量,在兒子的注視下,掙扎幾下痛苦地死去。
她掙扎那幾下,或許是本能的求生欲,或許是對丈夫的思念,又或許是不放心兒女的未來。
十四歲的少年目睹母親死亡的過程,沒有痛不欲生,沒有歇斯底裡,出門後不忘逗妹妹開心。
他是一時悲傷過度有些麻木,還是一瞬間的成長,這些我們不得而知。
母親的去世,沒有生存能力的清太只能帶著妹妹投奔姨媽。戰時的生活不好過,姨媽家突然多出2口人,可想而知,家庭負擔變重不止雙倍。
養尊處優的清太每天無所事事,姨媽的耐心被磨沒,剩下的就是滿嘴的譏諷和呵斥。
清太選擇遠離姨媽家,帶著妹妹去防空洞生活,建立二人自己的家。
整部電影的核心思想是呼籲和平,這樣的宏觀定論是值得肯定的,那麼劇情從這裡開始,卻讓忽略生活中那些基本為人處世的道理。
寄人籬下的滋味固然不好受,帶著妹妹出走,或許能得一時的自由和暢快。
可是清太卻恰恰錯在這上,尊嚴在生活面前一文不值,更何況是戰亂年間的平民。
明知自己沒有生存能力,在姨媽家卻不肯去主動學習,為了一時自尊,不顧年幼的妹妹是否有適應野外的生存能力,就不顧一切地帶著她一起在防空洞裡生活。
清太為吃食,變賣了一切家當,直到後來到了挨餓的地步。清太仍沒有去學習怎麼勞動,或者考慮怎麼打工掙錢,而是變成小偷。
少年沒人引導時,誤入歧途很正常,在他被人痛打教育時,還是沒有絲毫的醒悟。
電影看到這裡,觀眾都會在心痛中有一絲疑慮,為什麼能為了所謂尊嚴和姨媽決裂,卻不能為了道德的底線,不取不義之財?
有人或許會說不是戲中人,不議戲中事。我們不是清太,無法去強迫他怎麼選擇原則。
妹妹因為長期挨餓,身體逐漸吃不消,營養不良帶來了疾病。清太一籌莫展,此刻他想得不是怎麼掙錢帶妹妹看病,也不是求助姨媽。
而是為自己的偷竊行為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後期在妹妹病重時,有鄰居勸他回姨媽家,他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少年的自以為是讓清太走向滅亡,那麼他活該為自己的錯誤埋單,只是妹妹卻成了他無知的犧牲品。
從小的嬌慣養成這樣的習慣,而在特殊時期,不想這改變自己去適應生存的空間,反而是任性妄為,這樣的「自尊」太愚蠢。
妹妹的身體扛不住疾病的糾纏,在防空洞中死去。
如果說清太之前在防空洞生存,是少年意氣,那麼在經歷目睹母親和妹妹的去世,應該長大。他沒有去找生的希望——回到姨媽家學習生存能力。
他卻選擇流浪,最終死在無名的車站。
親人的去世沒有教會他洞察世事,他的死亡就是註定,畢竟大自然的法則講究的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而如果他清楚生存的本錢,卻自願走向死亡,也可以理解成,親人的離去,讓他失去生活的動力,選擇自我結束在這個世界的歷程。
雖然主人公的做法充滿了爭議,但是影片的主旨不可忽略——愛好和平,杜絕戰爭。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問題。
戰爭是什麼?戰爭對高位者來說,是開疆拓土,闊充領域的手段,是不顧「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追逐萬古留名的野心。
對於軍官將士來說,戰爭是一場只有你死我活的決鬥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煉獄場。
而對平民百姓而言,冷兵器時代,戰爭尚且都是吞噬一切的阿修羅。
直到人類發明出槍枝彈藥,打開熱兵器時代,成功地開啟戰爭的新規模,讓戰爭成為一隻能摧毀所有美好事物的巨大怪獸。
所有人的生命在熱兵器的廝殺面前,都變成一隻螻蟻,隨時隨地灰飛煙滅。
那些所謂的戰勝國家,哪個又敢自己毫無傷疤,只不過相較其他國家而言,不過統治者多了一些利益,在他們的民族歷史中,留下名字。
一場人類的自相殘殺過後,都是輸家,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