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來自實驗室的說法毫無依據!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3月2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病毒學家說,這種SARS-CoV-2似乎來自野生動物,而且在SARS-CoV-2基因組中沒有基因操縱的跡象。自從COVID-19的早期流行以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起源的理論一直在流傳。一個突出的謠言是,它首先從實驗室逃脫,然後傳播給公眾。這一理論也演變成病毒被基因改造成生物武器的說法。但是科學家們說,雖然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確定病毒來自哪裡,但是沒有證據表明它是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來的。


雅典國立卡波季斯特裡安大學的流行病學家Dimitrios Paraskevis表示,雖然不能排除實驗室逃跑的可能性,但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在實驗室工作的人都必須遵守非常嚴格的安全規定。在我看來,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卻沒有人關心,這聽起來很不尋常。"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4年SARS爆發後更新了監測指南,敦促實驗室遵循適當的生物安全程序。


堪薩斯大學冠狀病毒研究員Anthony Fehr表示,一個導致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大量擔憂和猜測的問題是,科學家"不知道這種病毒的真正來源是什麼"。此外,研究人員還不知道是否SARS-CoV-2在從動物傳播一次後就立即開始在人類中傳播,還是在受感染的動物種群和人類之間發生了多次人畜共患病事件。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國際公共衛生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小組在《The Lancet》雜誌上發表聲明說,儘管人們對該病的確切來源存在疑問,但它似乎確實最初來自野生動物。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對SARS-CoV-2病毒的分析表明,這種病毒的基因組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冠狀病毒有96%的相似度。


Mosher同意動物可能是起源。他說:"這並不意味著(病毒)沒有被收集起來,帶到實驗室,並以各種方式進行測試,然後從實驗室逃脫。"


在沒有實驗室實驗或基因操作的情況下,從動物身上傳播,最符合科學家所了解的其他冠狀病毒轉移到人類身上的途徑。過去,這些病毒通過野生蝙蝠傳播,感染另一種動物--中間宿主--然後傳播給人類。例如,過去的數據顯示,SARS-CoV從蝙蝠傳染給果子狸,再傳染給人類,而駱駝是中東呼吸症候群的中間宿主。果子狸版的SARS-CoV與人類版的SARS-CoV相似度為99.8%,遠比蝙蝠與人類變種的SARS-CoV-2更為接近,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在從蝙蝠傳播到人類的過程中,還感染了另一種動物。但據《Nature》雜誌報導,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研究冠狀病毒的肺科專家Paul McCray表示,這種在不同動物宿主之間移動的能力是冠狀病毒的一個特徵。"這正是我們在2002年和2003年的非典(SARS)和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研究中所學到的……因此,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應該不足為奇,"他表示。"對於研究這些病毒的人來說,這一點也不奇怪。當基因組序列和這些病毒的特性支持我們所看到的情況時,我們不需要提出牽強的理論。"


沒有跡象表明SARS-CoV-2基因工程


除了聲稱一種自然進化的病毒錯誤地從實驗室逃逸外,一些陰謀論還假定SARS-CoV-2是基因工程產物。事實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包括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有關創建實驗工程雜交冠狀病毒的研究。但Paraskevis說,沒有證據表明SARS-CoV-2經歷過基因工程,他的新病毒基因組分析在1月份作為預印本被報導。


3月18日,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表明對來自SARS-CoV-2和相關病毒的公共基因組序列數據的分析發現,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在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方式設計的。科學家們分析了突刺蛋白的

遺傳

模板--S蛋白是病毒用來抓住和穿透人類和動物細胞膜的蛋白。更具體地說,他們把重點放在了S蛋白的兩個重要特徵上:受體結合域(RBD)--一種抓住宿主細胞的抓鉤,和分裂位點--一種允許病毒打開並進入宿主細胞的分子開瓶器。


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突變蛋白的RBD部分已經進化到能夠有效地瞄準人類細胞外部,即ACE2,它是一種調節血壓的受體。事實上,SARS-CoV-2的S蛋白與人類細胞的結合是如此有效,以至於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基因工程的產物。SARS-CoV-2的骨架--它總的分子結構也支持了這種自然進化的證據。如果有人想要製造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作為病原體,他們可能已經從一種已知會導致疾病的病毒的骨架中構建了這種病毒。但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的骨架與已知的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病毒的這兩個特徵,即S蛋白的RBD部分的突變及其獨特的骨架,排除了實驗室操作作為SARS-CoV-2潛在起源的可能性,"Andersen說。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RNA病毒"積累突變的速度比人類DNA(的速度)快一百萬倍……它賦予它們抵抗免疫反應的能力," Paraskevis說。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與其他已知病毒由於突變確實存在一些遺傳差異,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是人類實驗的結果,如果這種病毒被改造,科學家將有望在其基因組中看到額外的

遺傳

物質。"例如,關於SARS-CoV-2的早期bioRxiv預印本發現了類HIV的基因序列,但是網上的評論者指出"這些發現最多是一個巧合",而且該研究已經被撤回。


由於SARS-CoV-2仍有許多未知之處,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試圖儘可能多地發現這種病毒。中國研究人員"在網上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發布了基因組序列。"McCray表示,他們非常公開地分享了"關於它的最重要的第一個信息,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能接觸到這種基因組序列"這一事實"使許多早期研究成為可能"。(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最新Nature論文揭示SARS-CoV-2病毒-人類蛋白相互作用圖譜,並鑑定...
    2020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首次合作,在受感染的人細胞中克隆並表達了29種SARS-CoV-2蛋白中的26種,隨後他們鑑定出與每種病毒相互作用的數百種人類蛋白。這些病毒-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對於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人體中的產生至關重要。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volution and epidemic spread of SARS-CoV-2 in Brazil」。巴西的SARS-CoV-2流行病學和流行病傳播,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d2161。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Covid-19SARS-CoV-2i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ule book段落精講請掃下方圖片二維碼查看+全文PDF加小編VX: elitezhich。It looks possible that one or other of these novel viruses will itself soon become a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
    2020年4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也稱新冠肺炎),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是什麼讓SARS-CoV-2成為如此大的威脅?
  • 兩項研究探究人體對SARS-CoV-2變體和疫苗的獨特易感性
    2021年1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免疫系統成分中具有不同遺傳變異的人對SARS-CoV-2的免疫反應往往非常不同。他們對疫苗的反應也會不同。同樣的道理,SARS-CoV-2中新出現的變異也會在相同的免疫系統中引起不同的免疫反應。在我們如今面對的更大的現實中,必須同時考慮上述所有潛在的變異。
  • Mol Biol Evol:新研究指出流浪狗可能是SARS-CoV-2大流行的起源
    圖片來自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doi:10.1093/molbev Xia說,「我們的觀察結果為SARS-CoV-2的起源和最初傳播提供了新的假設。SARS-CoV-2的祖先及其親緣關係最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了犬科動物的腸道,這很可能導致這種病毒在犬科動物中快速進化並跳躍到人類身上。這提示著監測野生狗中的SARS樣冠狀病毒在對抗SARS-CoV-2中起著重要作用。」
  • 除了ACE2,另一種蛋白受體也可能是...
    現在,來自兩份不同論文的新研究表明,為了有效地感染人類細胞,新冠病毒還能夠利用一種叫做神經纖毛蛋白(Neuropilin-1,簡稱NRP1)的受體,使其與S蛋白相結合促進感染——這種受體在包括呼吸道、血管和神經元在內的許多人體組織中都非常豐富。
  •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49:16 2020年10月12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 新冠病毒正式命名SARS-CoV-2,國際委員會稱新冠與SARS病毒是「姐妹...
    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的正式名稱: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 SARS-CoV-2多個中和抗體結構被解析,為治療提供依據
    SARS-CoV-2多個中和抗體結構被解析,為治療提供依據 2020-10-15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馬斯克一天檢測4次2陰2陽,SpaceX龍飛船能照常發射嗎?
    當地時間11月13日,特斯拉創始人、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他遇到了一件極其「虛假」的事:他12日接受了4次新冠病毒檢測,其中2次陰性、2次陽性,「同樣的機器、同樣的測試、同樣的護士。來自BD公司的快速抗原檢測」。
  • 馬斯克一天檢測4次2陰2陽,SpaceX的龍飛船周日能照常發射嗎?
    當地時間11月13日,特斯拉創始人、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他遇到了一件極其「虛假」的事:他12日接受了4次新冠病毒檢測,其中2次陰性、2次陽性,「同樣的機器、同樣的測試、同樣的護士。來自BD公司的快速抗原檢測」。
  • 16個國際機構、20名專家聯合發文:沒有證據表明SARS-CoV-2
    針對這個熱點問題,2020年4月20日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等世界16個機構,包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郝彬、黃倢在內的20名專家在亞洲水產學會主辦的雜誌《亞洲漁業科學》(Asian&nbspFisheries&nbspScience)聯合發文&nbsp「Viewpoint:&nbspSARS-CoV-2&nbsp(The&nbspCause&nbspof
  • 來自俄羅斯的重大研究發現——白樺茸提取物對新冠病毒SARS-CoV-2...
    根據來自俄羅斯國際病毒和生物技術中心(VEKTOR)官方網站信息顯示,一直被俄羅斯尤其西伯利亞地區奉為國寶的一種藥用植物真菌——白樺茸的水提取物,已被該中心的專家證實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病原體的繁殖!
  • ...美國《國家地理》專訪 指責無依據的病毒起源爭論是「循環論證」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4日刊登報導,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新冠病毒是由中國實驗室人為製造的。同時,福奇也否認了「有人在野外發現病毒,將病毒帶回實驗室,然後又從實驗室洩漏」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