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吃水果就像人啃甘蔗,喝果汁,吐殘渣,便便曾經引起過伊波拉

2020-12-03 騰訊網

蝙蝠,單從長相上就讓很多人避而遠之。作為巨大的移動病毒庫,它們更是引發過不少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

西方傳說故事中,蝙蝠與黑暗、死亡、厄運是同義詞。但丁的《神曲》中,墮落天使路西法就被塑造成了帶有大蝙蝠翅膀的形象。到了18世紀,蝙蝠和「吸血鬼」聯繫在了一起,隨著愛爾蘭小說家布拉姆·斯託克所著《吸血鬼》一書的出版,吸血蝙蝠的傳說廣為流傳。但其實,現存的吸血蝙蝠僅有3種,即普通吸血蝙蝠、白翼吸血蝙蝠和毛腿吸血蝙蝠。它們的個頭都不大,大約40到50克,跟一枚雞蛋的重量差不多,而且都分布於中美洲和南美洲。

在種類多達1200種的蝙蝠家族中,數量最多的是吃蟲子的蝙蝠,還有一些是以果子為食的果蝠。吃蟲子的蝙蝠在農業生產中,能夠幫助人們消滅不少害蟲,據研究,一隻蝙蝠每晚能吃掉大約三千隻害蟲。果蝠的作用主要是在傳粉授粉上,尤其是那些僅在夜間開花的植物,對蝙蝠授粉具有很強的依賴性。

但是,由於果蝠吃水果的方式比較特殊,往往並不是把果子完全吃掉,而是啃咬或者咀嚼後喝下「果汁」,同時吐掉殘渣,這有點像人吃甘蔗,掉在地上的那些殘渣很可能會被其他動物吃掉,從而成為病毒傳播的開始。據研究推測,1998年出現在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就是因為人或者動物誤食了果蝠啃咬過的椰棗而傳播的。

蝙蝠的便便跟蝙蝠一樣,是個有利有弊的存在。這些便便既是富含氮的肥料,也可能攜帶著細菌和病毒,又為科學家研究提供了一手資料。

首先,無論是食肉蝙蝠還是果蝠,其便便都是天然、綠色的肥料,其中含有大約10%的氮、3%的磷和1%鉀,氮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磷滋養植物的根部發育,鉀對綠植生長也起到促進作用,而且蝙蝠便便幾乎沒有異味。

但未經處理的蝙蝠便便大量堆積會滋生細菌,其中的病毒也可能會對人或其他動物造成危害。據研究,伊波拉病毒就是由於人類或者其他靈長類動物接觸了蝙蝠便便而感染的,自1976年伊波拉病毒首次爆發至今,已經有大約8000隻大猩猩喪命,大猩猩的總數銳減1/3,大猩猩也因此被列入了瀕危物種名錄。

對於科學家來說,蝙蝠便便主要有兩大作用。其一是在採集到的蝙蝠便便中檢測病毒,如果能夠發現重要的病毒,就會繼續對其進行採樣,也是因此我們知道了17年前的SARS病毒源自中華菊頭蝠。

其二,年代更為久遠的蝙蝠便便堆積,能夠反映蝙蝠在不同時期分別以何種食物為食,進而反映出氣候變化和歷史事件。比如有科學家在牙買加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高達1.29米的蝙蝠便便堆積,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其中的化學元素發現,在公元前7世紀和公元16世紀,蝙蝠便便中的碳13同位素含量有兩次明顯增大,由此推測,第一次碳13同位素的增加與玉米的種植有關,第二次碳13同位素的增加則是甘蔗廣泛種植的結果。

其實,蝙蝠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們並不「邪惡」,人類常說的害蟲和益蟲都是基於某種前提條件的判斷,比如我們常說蝸牛是害蟲,是因為蝸牛會啃食農作物,而它本身並無益害之分。任何一種生物在自然界都有其應處的位置,互不幹擾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何怕蝙蝠?吃蟲吸血偷水果,想方設法傳播病毒
    愛爾蘭小說家布拉姆更是寫了《吸血鬼》一書,在裡面巨大的蝙蝠在夜晚化身成吸血鬼,悄悄的進入人類的房間,把人折磨致死然後開始以人的血液為食,大肆傷害人類,造成了人類的大規模恐慌,形象地為我們塑造了蝙蝠的可怕形象。
  • 果蝠, 吃水果的蝙蝠伊波拉病毒宿主
    蝙蝠往往象徵著神秘以及詭異,我們常見的蝙蝠都只是手掌大小,《鬼吹燈》中的豬臉大蝙蝠卻是半人大小的巨型蝙蝠,而且窮兇極惡,嗜血成性,讓人為之膽顫。它經常用那寬大的翅膀包裹著身軀,就像穿了一件黑鬥逢一樣。它的名字受益於頭部周圍有金色的皮毛包裹。它並不是狐狸,儘管它的臉看起來就像狐狸。它身體烏黑,沒有尾巴,就像其它以水果為食的蝙蝠  吸血蝙蝠
  • 吃水果嫌麻煩經常喝果汁真的好嗎?
    可是有些人覺得水果與果汁一樣,果汁還更方便,吃水果還要用牙齒咬,果汁直接榨好以後喝完就可以了,還可以達到這麼多營養,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專家: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很多人都覺得果汁很健康,事實上並非如此,市面上有很多果汁其實只是果味飲品,其中有大量的色素和添加劑,真正的果汁成分少之又少。
  • 這種長著馬臉的怪物居然是非洲人的食物,還可能傳播了伊波拉病毒
    這種長著一張馬臉的怪物名叫錘頭果蝠,是非洲最大的蝙蝠,同時,它也是目前認為的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錘頭果蝠與伊波拉大家應該會對2014年西非那一場史無前例的伊波拉病毒疫情記憶猶新,在那一場疫情當中,第一個感染的家庭,就承認他們曾經獵食過這種錘頭果蝠。這種看起來異常恐怖的生物,為啥他們會去獵食呢?
  • 入手一個懶人榨汁機,滿足你隨時隨地喝果汁的小心願
    夏天它又雙叒叕大闊步向你走來了,不少人已經體會到現在太陽散發出的殘酷和無情的熱量。很多人說:「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但給你續命的就當屬果汁和冰鎮西瓜了,這樣悶悶熱熱的天氣,來一杯自製的冰涼清新的果汁,簡直不要太舒服~而榨汁機在此時就派上了用場,不管是在家還是上班或外出健身都能隨身攜帶,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滿足你隨時隨地喝果汁的小心願。有人會說,吃水果不就好了,用榨汁機榨汁多麻煩,那你就錯了!吃水果不等於喝果汁,果汁的吸收率,要比直接吃水果高出50%,而且不增加脾胃負擔。
  • 世界最大的蝙蝠,只吃水果膽子很小,網友:看到後離遠點!
    世界最大的蝙蝠,只吃水果膽子很小,網友:看到後離遠點世界最大的蝙蝠,只是水果膽子很小,網友:這難道不是一隻黑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要說到最大的蝙蝠,不得不說的就是馬來大狐蝠了,這一類蝙蝠是所有蝙蝠中體型最大的,因為這種蝙蝠看起來非常像一隻狐狸,也正是因為外表原因,從而有了「狐蝠」這一個稱號。
  • 科普:為什麼伊波拉病毒由蝙蝠傳給人,但蝙蝠卻啥事沒有?
    伊波拉病毒在人身上引起一種毀滅性的、致命的傳染病。在過去十年裡,伊波拉病毒已造成兩次大規模且難以控制的疫情,其中一次最近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結束。當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意味著人類不是病毒的好宿主。病毒依靠一個活的宿主生存,並有天然的貯存庫——病毒在其中自然生存和繁殖而不會引起疾病的宿主動物物種。蝙蝠很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宿主,但我們現在對病毒如何在蝙蝠體內進化知之甚少。
  • 鮮榨果汁能代替水果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1鮮榨果汁與果汁飲料有區別嗎?因此比較之下鮮榨果汁營養素損失相對較少,營養價值略勝於果汁飲料。如果選擇喝果汁,那麼鮮榨果汁就是首選,再往後就是選擇配料表裡果汁含量儘可能高的果汁飲料。2喝鮮榨果汁真的能代替吃水果嗎?答案是,當然不能!
  • 大熊貓吃甘蔗的時候是怎樣的?會不會和人一樣嚼碎吐渣?
    它那胖乎乎的體型,以及呆萌笨重的形象更是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尤其是熊貓吃竹子的時候更是可愛。熊貓的演進歷史源遠流長。據資料分析: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熊貓——始熊貓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也就是說熊貓早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其實早期的熊貓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後來在不斷的演進中,熊貓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食性也發生了變化,尤其喜愛吃竹子。
  • 非典、伊波拉都被懷疑源於蝙蝠 吃野味,你圖個啥?
    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很長時間以來,人類更加擅長應付人和家畜的病,卻對野生動物導致的疾病很陌生。20世紀上半葉,科學家們才開始把疾病研究擴展到野生動物身上。
  • 老鼠和蝙蝠撇清關係,咱倆不是一個祖先,老鼠不背新冠肺炎這黑鍋
    而老鼠屬於嚙齒類動物,也就是長牙會啃食和咬的哺乳動物。由於蝙蝠和老鼠的頭部長得十分相像,人們以為蝙蝠是老鼠變得,其實不是。據動物學家考證,二者的祖先不是一種動物進化而來的,大多認為蝙蝠是由一種會飛的遠古動物進化而來的。蝙蝠的數量僅次於嚙齒類動物,嚙齒類動物的數量佔第一,翼手目動物數量排在第二。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就比如伊波拉病毒,這個曾經引起全人類巨大恐慌的病毒,到現在依然是大家頭痛的難題。這種病毒究竟可怕到了什麼程度呢?人類最早發現伊波拉病毒是在非洲地區出現的,此種病毒的傳染性極高。科學家們曾在蝙蝠身上發現過這種病毒的痕跡,進而推測是非洲人有食用蝙蝠的習慣,才導致伊波拉病毒在人體間不斷的傳染。
  • 愛喝鮮榨果汁的注意了,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夏天各種新鮮水果上市,正是吃水果的好季節。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了榨汁機,天氣炎熱,大汗淋淋時,喝一杯鮮榨的果汁,清涼甜蜜,真是一個字「爽」。相比碳酸飲料,人們都覺著將水果榨成果汁喝既口感好、有營養又方便,但是喝鮮榨果汁真的可以替代吃水果嗎?常喝鮮榨果汁到底好不好?如何健康地榨果汁?這些你了解嗎?鮮榨果汁不等於水果,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 淺談灰頭狐蝠:來自澳大利亞的巨型蝙蝠,形似電影中的德古拉伯爵
    不知道大家前幾年有沒有看過網上很有名的一張照片,照片中有一隻巨大的蝙蝠倒掛在一戶人家的屋簷邊上,睜著大眼睛看鏡頭,段子手們的配文大概是這樣的:「澳洲網友早上出門看到家門口掛著一隻巨型蝙蝠,嚇得差點昏古七。」
  • 盤點那些珍貴的動物便便
    盤點那些珍貴的動物便便說起便便,總會給人不適感,汙穢不堪、臭味燻鼻是永遠抹不開的印象。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動物的便便寶貴得很,不僅有些動物把便便當寶貝,人也會拿動物便便當寶。下面盤點一下珍貴的動物便便。
  • 吃水果的誤區 吃這種水果小心皮膚變黃
    這一點,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還有隻吃水果餐減肥的MM們,以及孕婦們要特別注意。3、水果不宜榨汁喝: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了榨汁機,覺得喝新鮮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但營養專家提醒,除牙不好的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直接食用更營養。因為喝水果汁會減少人們對水果中富含的纖維素的攝取。
  • 營養專家:為什麼我不喝「鮮榨果汁」?「鮮榨果汁」?真沒你想的那麼...
    4、清潔腸胃:飲用果蔬汁的話,果蔬汁中的無機鹼類和生物鹼、酸成分會把腸裡的排洩物分解排洩掉,所以對解決便秘,促進大腸活動,預防常見病都有效果喝水果真的比吃水果更好嗎?首先說說,水果裡面到底有什麼成分能進入果汁當中。水果裡的主要健康成分包括果膠、纖維素、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鉀元素、鈣元素、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有機酸等。
  • 五大難喝飲料排行榜出爐,喝過這些的人,最起碼也到中年了
    雖說現在的飲料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競爭非常強烈的市場環境,但是曾經很多公司產品研發部的小夥伴們,為了迎接夏天的到來而絞盡腦汁,專門設定了許多飲料爆款,沒想到吃力不討好讓很多人都唾棄了。這次入選最難喝5大飲料的分別是嶗山白花蛇草水、紅色尖叫、斷片酒,櫻桃味的可口可樂和果蔬汁。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
  • 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最新消息,宣布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二次爆發。根據彭博社於美國6月1日發出的報導:據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埃特尼·隆貢多表示,該國西部再次爆發伊波拉疫情,造成4人死亡。隨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也進行了確認,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在伊波拉病毒導致四人死亡後,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的伊波拉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