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媒體協會董事會主席馬萊克·特拉契克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紅色封皮的《創新中國》,這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波蘭語編譯本。「這本書是觀察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戶,我每天都讀,只有一點一滴地消化吸收,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精髓。」
「這張記者證,比我的護照都珍貴!」他高高揚起手中的十九大採訪記者證,興奮地說。今年10月14日至20日,特拉契克赴華採訪報導中共十九大。「中國的發展讓人讚嘆。距離上次到中國已經10年,我甚至已經認不出北京的樣子!」
在十九大開幕式會場,特拉契克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他拿到的報告文本的空白處,記滿了筆記。「作為一位世界大國的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正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國家的進步和民族的復興。中國人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就業、住房狀況不斷改善,習主席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愛戴,也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特拉契克對本報記者說。
在華採訪期間,特拉契克還參加了多條場外採訪路線,一個現代化立體的中國給特拉契克留下深刻印象。參觀完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和中新天津生態城後,特拉契克體會到生態就是未來,發展生態城市也是世界各國的趨勢。「人們不能再浪費自然資源,必須攜手合作創造美好的生活。」
在一家快遞公司,他親眼看到流水線上飛速分揀的包裹,「所有環節都由計算機操作,高度自動化」。特拉契克還乘坐了中國高鐵,並感嘆那種飛馳般的感覺。「中國人富有創新精神,而且在做出決定後,有著很強的執行力,令人難以置信。」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被寫入黨章,這將對中國和世界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特拉契克說,從「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蓬勃發展可以看出,中國為未來發展規劃了清晰的藍圖。「只要看看有多少國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將帶動多少公路、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就會明白,這一倡議不僅將使中國受益,也會使參與國的民眾受益。」
特拉契克對記者坦言,由于波中兩國語言、距離的障礙,波蘭媒體缺少對當今中國和亞洲的了解。目前波蘭沒有記者常駐中國,這導致波蘭記者們印象中的中國停留在十幾年以前。特拉契克認為,媒體是拓展波蘭人視野的重要途徑,應主動搭起波中交流的橋梁。中共十九大期間,他發表了多篇相關報導,獲得多家媒體轉載。他還向波蘭政府提出建議:成立專門辦公室,用波蘭文採寫中國新聞,並把它們轉發給波蘭媒體。這樣,波蘭民眾就能從報紙和網站上讀到一個真實的中國。「了解中國符合波蘭的現實需求。我要鼓勵波蘭記者們密切關注中國,讓波蘭人更多了解中國,增進兩國的各領域合作。」
(本報華沙12月2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24日 03 版)(責編:馮人綦、曹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國外媒體和專家學者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將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中國經濟保持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上的堅實保障。【詳細】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鐵路寄託著泰國對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夢想。呵叻府距首都曼谷約250公裡,是泰國最大的府,也是通往泰國東北部的門戶。中泰鐵路選擇在這裡開工,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1896年正式運營的泰國第一條鐵路線正是連接曼谷和呵叻;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建成後將是泰國第一條標準軌高速鐵路。中泰鐵路是兩國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也是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重要的互聯互通項目。這條鐵路的建設,不論從本國還是地區層面看,都有利於泰國的長遠發展,符合泰國人民的切身利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