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材料所高強韌導電水凝膠傳感器取得進展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呈現出巨大的市場前景。柔性應變傳感器作為柔性電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在電子皮膚、人體健康監測、植入式設備、人機互動系統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已成為水凝膠材料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在實際應用中,確保傳感信號的靈敏度和可靠性非常重要,這對水凝膠的應變靈敏度和線性響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當前大多數水凝膠應力應變傳感器面臨的重要瓶頸問題。如何在實現高可拉伸性的同時保證線性高靈敏度仍是目前面臨的挑戰。其關鍵在於合理地設計水凝膠網絡和導電網絡,並在二者之間構築協同響應機制,既獲得高強度韌性,又使導電網絡隨著應變而發生及時響應,從而獲得高靈敏度。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付俊團隊研發了一種基於高強度導電水凝膠的線性高靈敏度應變傳感器。其使用的導電凝膠是由柔性的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羥乙酯共聚物(P(AAm-co-HEMA))與原位生成的剛性聚苯胺(PANI)組成的半互穿網絡水凝膠,其中P(AAm-co-HEMA)與PANI之間依靠氫鍵作用實現柔性絕緣網絡與剛性導電網絡之間的緊密結合(圖1a)。基於這樣的互穿網絡結構(圖1b,1c和1d),聚苯胺在該體系中的閾值僅為0.5wt/vol%,即可獲得高電導率。這一數值遠小於文獻報導的碳材料或金屬材料在柔性應變傳感器中的應用量。低含量聚苯胺顯著提升了導電凝膠的拉伸韌性(9.19MJ/m3),比母體PAAm-co-HEMA凝膠提高了11倍,電導率提高至8.14S/m(接近純聚苯胺凝膠體系的11s/m)。這種依靠可逆的氫鍵作用結合的互穿網絡使得凝膠對循環載荷具有優異的抗疲勞性(0-200%大應變循環100次後電性能仍穩定),在0-300%的大拉伸應變下靈敏度穩定在1.48(圖2a),對應變具有極高的敏感性(0.23%的壓縮應變下靈敏度為11,圖2b)。

  PANI/PAAm-co-HEMA凝膠具有優異的傳感性能,被成功用於監測人體運動或生理信號,包括脈搏,聲帶震動以及關節運動等。其中凝膠傳感器可以清晰地識別手腕的彎曲角度(圖3a)、聲帶的震動波形、幅度與頻率(圖3b)以及脈搏波形(圖3c)。值得一提的是,該傳感器可準確檢測到典型的脈搏雙峰波型,這一細微的雙峰特徵是由左心室收縮引起的血壓和身體的反射波形成的,其比值P1/P2是動脈硬化的診斷指標。此外,科研人員還構築了超靈敏凝膠傳感器陣列,模擬人體皮膚的二維信號感知特徵,能及時、準確地反映陣列表面微小的應力刺激,每個陣列單元可分別獨立記錄應力變化,並以電信號形式輸出(圖4)。

  該成果以Ultra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and Array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Linearity Based on Super Tough Conductive Hydrogels 為題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2018,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3999),付俊為通訊作者。相關技術已經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CN 201710073869.2)。

  以上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873224)的資助。

    文章連結

 

  圖1 (a)PANI/P(AAm-co-HEMA)水凝膠的合成示意圖;(b)P(AAm-co-HEMA)水凝膠SEM圖像;PANI/P(AAm-co-HEMA)水凝膠的(c)SEM圖和(d)CLSM圖像

 

圖2 PANI/P(AAm-co-HEMA)水凝膠拉伸(a)以及壓縮(b)下電阻變化率-應變曲線 

 

圖3 PANI/P(AAm-co-HEMA)凝膠應變傳感器用於檢測手腕彎曲(a)、聲帶震動(b)以及脈搏(c) 

 

  圖4 PANI/P(AAm-co-HEMA)凝膠組裝的傳感器陣列(a)以及細節圖(b,c);(d)當手指同時按在傳感器陣列的B3、E3、B6和E6上時,各傳感器電阻變化結果;(e)當測試者在陣列上寫下「CNiTECH」,各個凝膠對應的電信號結果 

相關焦點

  • 寧波材料所在高強韌導電水凝膠傳感器方面取得進展
    柔性應變傳感器作為柔性電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在電子皮膚、人體健康監測、植入式設備、人機互動系統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已成為水凝膠材料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在實際應用中,確保傳感信號的靈敏度和可靠性非常重要,這對水凝膠的應變靈敏度和線性響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當前大多數水凝膠應力應變傳感器面臨的重要瓶頸問題。如何在實現高可拉伸性的同時保證線性高靈敏度仍是目前面臨的挑戰。
  • 寧波材料所陳濤/北航劉明傑合作《Angew》:在瞬態螢光水凝膠用於多級信息加密-解密-自擦除方面取得進展
    在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被海量的數據、信息充斥著,人們在感受信息獲取便捷的同時,也遭受著機密信息洩露所帶來的困擾。隨著可列印墨水、可擦寫基底等信息存儲材料的出現,安全碼、全息防偽、螢光識別等信息加密-解密方法的發展,虛假信息、隱私洩露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 寧波材料所陳濤、張佳瑋:在水凝膠可編程化智能變形領域取得進展
    水凝膠由於其軟、溼特性,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智能仿生的理想材料之一,並被用於軟體機器人、組織工程及藥物遞送等諸多領域。目前,水凝膠驅動器實現智能變形的方式主要有形狀記憶與驅動兩種,形狀記憶水凝膠需在外力的作用下變形,並在外界刺激下通過可逆作用的形成固定其臨時形狀;而驅動水凝膠則可在外界的刺激下自發產生形變。傳統的水凝膠驅動器由於使用模板法製備,因此只能在外界的刺激下實現簡單的彎曲形變。
  • 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唐本忠院士「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
    作為發光材料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是一類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高分子軟材料,往往含有兩個或多個發光中心。不同於其他主要以固態或液態形式存在的經典螢光材料,由於多色螢光高分子水凝膠的三維交聯網絡中包含大量水分,使其以高度含水的準固態形式存在,因此兼具許多優異的固體和液體的性能,包括與生物組織相近的模量,固有的軟、溼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 寧波材料所陳濤合作在鐵蘭啟發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陳濤研究員通過材料在空氣中吸溼,進而在太陽能作用下實施光熱蒸發,以實現空氣集水的技術正在興起。受此啟發,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吸溼型光熱有機凝膠(POG),以實現太陽能驅動的光熱空氣制水。聚甲基丙烯酸鈉/丙烯醯胺的親水性共聚高分子水凝膠網絡可以將吸溼性的有機溶劑(甘油)容納其中。
  • 寧波材料所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研究取得進展 2017-12-2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寧波材料所在電磁屏蔽材料設計與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電磁屏蔽材料是一類能夠通過吸收和反射等方式來衰減電磁波能量傳播以有效抑制電磁幹擾和汙染的功能材料。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事業部研究員鄭文革和副研究員沈斌一直致力於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前期已經在電磁屏蔽材料的製備以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期,該團隊又從「變廢為寶」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利用生物質廢棄物或生活廢棄物來設計和製備了輕質高效電磁屏蔽材料。
  • 【特約綜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系統評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研究進展
    將分子間相互作用引入到具有「軟溼態」特質的水凝膠體系,利用分子間的非共價鍵相互作用固定材料的臨時形狀,有助於實現不依賴於熱效應的形狀記憶功能,是對傳統熱致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的一個重要補充和發展。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課題組陳濤研究員、張佳瑋研究員在《高分子學報》2018年第11期即將發表的特約綜述中簡要介紹了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的定義和發展歷程。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研究中取得進展
    地球大氣中存在著水汽資源(約50000km3),通過材料在空氣中吸溼,在太陽能作用下實施光熱蒸發,進而實現空氣集水的技術正在興起。  鐵蘭屬植物(Tillandsia Species)是一類附生植物,其生存不依靠根莖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葉片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即能存活。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與彈性體相比,水凝膠由於其仿生結構、匹配的機械性能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而在柔性電子產品中顯示出更大的潛力。在所有材料設計中,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高電導率和出色的靈敏度,可以將外部刺激傳遞給電信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研究。
  • 武漢大學製備出離子導電纖維素水凝膠,零下溫度仍能工作
    水凝膠作為一種富含水分的三維材料,具有高彈性、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隱形眼鏡、化妝品、組織工程、傷口敷料等領域。近年來,出現的導電水凝膠在傳感器及柔性電子器件領域具有非常廣泛和重要的應用。然而,傳統水凝膠會在低溫條件下由於結冰而失去原有性能,限制了其在低溫條件下的應用。 武漢大學王洋、呂昂副教授和張俐娜院士成功製備出一種抗凍的離子導電纖維素水凝膠,可用作拉伸、壓縮及溫度傳感器。不同於傳統水凝膠,其抗凍特性使得其在零下溫度仍然可以良好工作。
  • 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等調研寧波材料所
    調研中,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研究所的建所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隊伍狀況、科研平臺、學科布局、科研進展、科技合作與產業化等方面情況和未來重點建設內容,著重介紹了建所十五年來取得的典型代表性科研成果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與杭州灣研究院的總體規劃、建設進展。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聚合物凝膠可分為熱可逆和熱不可逆的。在前者中,存在通過鏈間非共價相互作用,在後者中,它們通過交聯劑化學交聯;但是,兩種凝膠都有不同的用途。與小分子凝膠相比,聚合物凝膠具有更好的機械性能,這是由於聚合物的長共價鏈所貢獻的,它們的機械性能非常好。
  • 寧波材料所在智能螢光高分子水凝膠的材料構建及其功能協同方面獲...
    如何通過高分子水凝膠的組成結構設計,來實現螢光性能與其他性能(如自修復、形狀記憶、智能驅動等)的功能協同以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成為需要格外關注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材料課題組研究員陳濤、副研究員路偉在智能螢光高分子水凝膠的分子設計與材料構建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Sci.
  • Interfaces 青島科大張建明教授團隊在規模化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取得重要進展
    、超高的孔隙率、超高的壓縮回彈性、優異的環境穩定性等獨特性質,在快速環境修復、高效能量轉化、超靈敏傳感器、電磁屏蔽以及高效催化等領域擁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目前,石墨烯氣凝膠的一個顯著缺點是柔韌性較差,彎曲時易破裂,嚴重製約了該材料的應用領域。近期,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張建明教授團隊基於氣泡模板法,將天然膠乳粒子成功地複合到了氣凝膠的孔壁中,形成了仿玫瑰花表面的石墨烯孔壁結構,顯著增加了材料的韌性,同時維持了超低的密度(4.6 mg cm-3)。
  • 寧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其作為鋰離子的受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因此,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廣泛使用石墨及改性石墨,但是其理論容量僅為372 mAh/g,大大制約了高能量動力電池的發展。
  • 寧波材料所在全新滷素MXene材料創製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MXene是近年來被發現的一類新型二維層狀碳/氮化物,其獨特的二維層狀結構、可調諧的表面化學性質和導電性使其在儲能、催化、電磁吸收/屏蔽、複合材料以及傳感器等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寧波材料所先進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前期發現Ti3ZnC2和Ti2ZnC等MAX相在ZnCl2熔鹽中存在結構轉化:即位於MAX相A層的Zn原子被熔鹽中的Zn2+所攻擊,從A層抽離。
  • 上海交大團隊在納米複合晶界韌化高強金屬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國際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權威期刊《Nano Letters》以「Regain strain-hardening in high-strength metals by nanofiller incorporation at grain boundaries」為題,在線報導了納米複合晶界韌化高強金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DOI: 10.1021
  •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2019-04-17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和香港機械工程師協會聯合主辦,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洋新材料與防護技術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材料初創產業園、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芬蘭、新加坡、紐西蘭、斯洛伐克、港澳臺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科研人員參會。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