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飛著飛著,忽然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以為那是什麼好吃的,飛過去剛一落腳,就會被牢牢粘住——這是一種叫「茅膏菜」的草兒,它長長的葉片像伸出的觸手,會分泌出氣味來吸引小蟲。一旦蚊子落腳,茅膏菜葉片上長長的腺毛會立即收縮粘住它,再分泌出消化液把它消化掉。
要是小蚊子抵制住了茅膏菜的誘惑,繼續往前飛,忽然眼前一片斑斕的色彩挑動了它的好奇心。小蚊子飛過去剛一落腳,就滑進了「井底」。那是澳洲土瓶草,原產於澳大利亞西南部,這種草就像一個個小瓶子,頂部色彩鮮豔,內壁很滑,裡面平日貯存雨水,還有消化液,小蚊子不淹死也得被消化掉。
要是小蚊子還能僥倖逃脫土瓶草的魔爪,那麼前方還有美洲眼鏡蛇瓶子草、墨西哥捕蟲堇、豬籠草…… 簡單來說,駱建東家有100多種捉蟲的植物來誘惑並捕捉這隻小蚊子。
中新浙江網2月17日電 33歲的駱建東是紹興諸暨楓橋鎮一家醫院的外科大夫,2004年一次無意中瀏覽國外植物網頁時,與這些捉蟲植物邂逅,從此便迷上了它們。
駱建東家的花房由一個大魚缸改裝而成,內設溼度、溫度計,還有各種植物養護專業設備。透過花房的玻璃看進去——「美洲眼鏡蛇瓶子草」的形狀活像一條條青蛇吐著紅芯;「澳洲土瓶草」形體嬌小,好像是許多個聚集在一起的小瓶;「風鈴豬籠草」閃亮亮的,好像是一串串風鈴掛在架子上。
這些花草原產地大多在外國,駱建東平時通過網絡聯繫全國各地的愛好者,再通過交換或購買把它們弄到手。在這些花草身上,駱建東花了六七萬,比如豬籠草中的名貴品種「威廉紅蘋果」,市價已炒到了4000元一株。
駱建東覺得,比錢付出更多的是操勞。所謂人挪活樹挪死,這些異鄉的花草,哪個是好伺候的?比如草兒們冬天怕冷,夏天怕熱,駱建東就得在花房裡打空調,裝溫度計。夏天「美洲眼鏡蛇瓶子草」的泥土溫度不能超過18℃,如果花房溫度不夠低,還得加冰塊。他還得給草兒們捉蟲餵食——給它們補補嘛。
陽光、泥土、水分、溫度、養料,100多種草兒都有各自的原來生長的環境,駱建東得在家裡儘量給它們模擬出來,「操心哪,」昨天,駱在電話那頭笑著說。
就是這麼費心,一不留神,還得出問題。去年冬天,駱建東調動單位,草兒們跟著搬家,搬運途中養護措施沒有跟上,好幾株死了。
家裡有這麼多捉蟲植物,夏天是不是沒有蚊子蒼蠅了?駱建東說不是,固然這些草兒可以捕捉蟲子,可並非所有蟲子都會受誘惑上當。何況,這些草在捉蟲之前還會招蟲子。
駱建東說,現在有人專門培育捉蟲植物然後到市場上出售,不過他沒這個打算,他說:「我養這些草,是把它當做愛好。」(通訊員 杜史敏 記者 王君權 攝影 蔡東森)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