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一號」相當於一個普通的電視機大小。
各種各樣的火星探測器。
火星被航天界稱為「太空飛行器的墓地」,而載人火星飛行的經歷更是一次也沒有過。那麼,火星探測為什麼這麼難?人類又為何從不停止探測的腳步呢?記者昨晚對此採訪了紫金山天文臺專家。
火星為什麼被稱為「太空飛行器的墓地」?
因為火星上條件太惡劣,探測大多以「悲劇」收尾
地球和火星間的浩瀚空間一直都是太空飛行器的夢魘,仿佛這裡有一個人們看不見的「惡魔」,它吞噬著太空飛船,然後將飛船的殘骸「吐」到寒冷而黑暗的空間。從1960年起至今,人類探測火星大多以「悲劇」收場。
為什麼探測火星失敗率這麼高?王思潮研究員告訴記者,和月球與地球相隔38萬公裡相比,火星算得上「疏遠」了: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兩者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
而且,由於火星氣壓低,當太陽甫照地表時,大氣便能快速增加動能,風速大,加上低重力,易形成強烈的風,捲起的狂沙形成塵暴,從太空可看到一片褐色塵雲旋轉、移動。甚至可能發展成全球性塵暴,將整個星球籠罩在塵霧之下。「不過,探測器失敗原因很多,不能不一而足。」王思潮說。
人類為什麼「咬定火星不放鬆」呢?
火星可能有生命,為我們研究地外生命提供線索
既然火星探測器很多都失敗了,那人類為什麼還對火星「念念不忘」呢?據了解,在所有的大行星中,火星和地球是最相似的,火星也有四季變化,氣溫比地球低,生存條件僅次於地球。火星的自轉周期(24小時39分22.6689秒)幾乎與地球(23小時56分4.09秒)一樣。
另一個讓科學家「追求」的原因是,火星表面有水的跡象和火山跡象,與地球相似,因此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天文學家長期爭議的論題。「這或許為我們揭開地外生命提供線索。」王思潮說。而記者查閱到,據國外媒體報導,銀河系有億萬個地方可能有生物體,而火星排在第一位。
此外,火星現在的沙漠化非常嚴重,而之前表面的水去了哪裡?「目前,地球的沙漠化也日趨嚴重,研究火星的沙漠化進程,或許對地球有借鑑意義。」王思潮說。
目前各國對火星發射探測器,就是為了今後人類登陸火星。「如果人類真的能登陸火星,說明我們星際旅行的水平提高了,還可以在火星上建立科學基地,就好比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意義非常大。」王思潮告訴記者。
火星是航天「最難啃的骨頭」嗎?
不是,有太多的行星,比如金星更讓人頭疼
據悉,火星絕不是「最難啃的骨頭」。「比如說金星。」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張暘主任說,雖然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但人類對它的探測卻也只停留在探測器階段。這是因為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不存在液態水,加上極高的大氣壓力和嚴重缺氧等殘酷的自然條件,金星有極少的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因此,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姐妹。
除了金星,木星探測的難度也很大。「木星距離地球更遠,而且氣候條件更加惡劣,表面有效溫度值只有-168℃。」王思潮說。
本報記者 朱 姝
■相關新聞
「天神」組合體今晚掠過南京上空
遺憾的是南京人無緣看到
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八」進行了合體,「攜手」在太空遨遊。那麼,這個「組合體」我們能不能看到?記者採訪了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張暘主任,據他介紹,今晚他們就將掠過南京。但不巧的是,組合體恰恰在地影裡,無緣觀測到。
亮度和北極星差不多
這個組合體有多亮?「北極星是大家所熟悉的,這個組合體的亮度和北極星差不多,有時候比北極星稍微亮一些,有時候稍微暗一些。」張暘說,理論上,和「神八」對接後會變得亮一些,但增加的亮度也沒有多少,用肉眼看去也沒有變大變長,還就是一個亮點,和天上的星星沒有多大差別。
今晚就掠過南京上空
對於江蘇能否看到組合體,張暘計算了南京、高淳、六合、鎮江等多個市縣的過境時間段,表示如果不考慮天氣因素,一般在太陽下山和太陽升起之前是比較好的觀測時間段,同時仰角最好在45°以上。仰角越高,比如正好是90°,說明是正對頭頂,它就越明亮。今天19:55-19:56,「天宮一號」和「神八」飛掠南京上空,仰角比較好,也比較明亮。11日18:59-19:00,組合體又飛掠南京上空,星等是1.7-2.2之間,仰角也比較好。
遺憾的是看不到
但可惜的是,這兩個時間段裡,組合體恰好運行在地影中,壓根看不見。「地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月食的發生,就是因為月亮運行到了地影當中,月亮被地影遮住了某些部位,所以人們看到月亮黑了一塊。『天宮一號』和『神八』的組合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看不到。」張暘說。 本報記者 朱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