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2020-07-21 牧夫天文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章來源:space網站

原作:Mike Wall

翻譯:許永建

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彩虹海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https://www.space.com/nasa-psyche-asteroid-mission-design-review.html

【Space網站7月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飛往一顆奇怪金屬小行星的Psyche任務(Psyche,即靈神星,也譯作「塞姬」)剛剛通過關鍵設計評審(CDR),按既定計劃2022年發射。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NASA的Psyche探測器接近金屬小行星「16 Psyche」的藝術想想圖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NASA的一項小行星探測任務剛剛掃清了2022年發射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其目標是太陽系裡最有趣的天體之一。

NASA官員今天(7月7日)宣布,Psyche任務剛剛通過關鍵設計評審(CDR),任務將探測直徑為225公裡的金屬小行星「16 Psyche」。

在關鍵設計評審期間,NASA 對任務各個系統和分系統進行了評估,包括科學載荷、通信、動力、推進裝置等等。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Psyche探測器大小(包括展開的太陽能板)和網球場差不多

圖片來源:https://psyche.asu.edu/mission/the-spacecraft/

Psyche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行星際探測部執行主任和共同主席Lindy Elkins-Tanton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CDR是一項空間任務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經歷的強度最大的評審之一」。「我們成功地通過了考試。但是挑戰還沒結束,我們還沒有到達終點線,我們會越跑越有力」。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Psyche任務的目標小行星:靈神星

圖片來源:NASA官網

通過CDR後,Psyche任務團隊可以完全專注於研製太空飛行器硬體。而且時間很緊張:按計劃,探測器的組裝和測試工作始於2021年2月,並且所有科學設備必須在明年4月之前運送到NASA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主潔淨間。(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負責領導Psyche任務,JPL負責任務管理)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的大多數天體都是巖石質天體。但奇怪的是,小行星「16 Psyche」主要由金屬鐵和鎳構成,這種組成成分與地核類似。正因為此,科學家懷疑小行星「16 Psyche」很可能是一顆古老行星的暴露的核心,這顆行星的巖石外層在很久以前被撞擊掉了。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Psyche任務藝術想像圖

圖片來源:NASA官網

耗資8.5億美元的Psyche任務將助力科學家對這一假設進行評估。探測器將利用如下三種科學載荷對這顆金屬小行星進行深入分析:多光譜成像儀、伽馬射線和中子光譜儀以及磁強計。

一臺名為「深空光學通信」( Deep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的技術驗證載荷將搭載在Psyche探測器上。一位任務團隊成員說,該載荷將通過光子向地球傳輸數據,這比傳統的無線電波方法更有效。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深空光學通信」( Deep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的技術驗證載荷示意圖

圖片來源:https://psyche.asu.edu/mission/instruments-science-investigations/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 Psyche探測器將由一枚SpaceX獵鷹重型火箭於2022年8月發射升空,2023年5月執行一次引力輔助的火星飛越,2026年到達小行星「16 Psyche」的軌道。

責任編輯:許永建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NASA小行星探測任務Psyche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22年發射

一步到位

相關焦點

  • 我國最新深空探測任務—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
    國家航天局等七部門7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通知顯示,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根據規劃我國探月工程基本明確三次任務:一是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來確定月背還是正面;二是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三是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 重鷹鎖定2021年夏發射NASA最高級別任務,探訪全金屬小行星
    今年2月29日NASA公布,決定選用現役最強悍火箭重型獵鷹,作為2022年發射全金屬小行星探測器的運載重器。這是美國宇航局最高級別太空探測發射任務,主要探測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神奇小行星靈神星。最近確定發射窗口期:2022年8月6日~25日。
  • 發現、新疆界、旗艦……盤點NASA深空探測三大梯隊
    洞察號工作示意圖。來源:NASA發射於2007和2009年,但幾乎同時在2018年底結束任務的黎明號(Dawn)小行星帶探測器和克卜勒號(Kepler)系外行星探測器,是2001年當選的Discovery項目。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90年代以來,小行星探測活動日益增多,美、歐、日等國和機構先後完成了各自獨特的標誌性任務,實現了飛越、伴飛、採樣返回等多種方式的探測。、高精度的小行星飛越探測;2010年6月,日本「隼鳥號」(Hayabusa)探測器成功實現了小行星25143糸川(Itokawa)採樣返回,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的探測器;2020年12月13日,我國「嫦娥二號」首次實現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Toutatis)
  • 英媒:NASA敲定靈神星探測計劃 擬2022年底前發射探測器
    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準備執行一項飛行任務,希望此任務將有助於了解一顆疑似某被毀行星內核殘骸的小行星。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12日報導,NASA稱,這項旨在對小行星靈神星展開探索的任務正進入最後的設計和製造階段,其目標是在2022年底前發射,在2026年底前抵達。
  • NASA一周新聞(2021.02.05)
    該任務是第一次無人駕駛的繞月飛行任務,將由SLS和獵戶座飛船完成。SLS的另一個重大進展與此同時,工程師們一直在忙著把SLS的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轉移到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移動發射裝置上。助推器將在阿爾忒彌斯1號的發射階段為火箭提供動力。
  • 小行星16-Psyche:經濟價值為天文數字,還可作為前往火星的旅途小店
    任務小組首席科學家林迪·埃爾金斯-唐東對此做了最好的歸納總結:「通過對地球之外太空世界的探測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內部世界。」距離地球3.7億千米的地方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小行星。小行星16-Psyche是一顆位於太陽系的神秘天體,NASA即將向該小行星發射探測器,科學家不久之後就將可以對該小行星進行近距離的觀測研究。NASA表示,探測器任務計劃已經調整提前了,發射時間提前到2022年,抵達小行星的時間也提前為2026年。
  • SpaceX獲NASA 1.17億美元Psyche小行星任務合同
    據外媒報導,SpaceX於今日宣布,該公司贏得了NASA的2022年探索富含礦物質的小行星Psyche的發射合同,其中包括發射服務和其他跟任務相關的成本,總共價值1.17億美元。Psyche任務將使用獵鷹重型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39A發射場發射。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當前,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NASA將探測貴金屬小行星,其儲量足夠讓地球人都成億萬富豪
    據英美媒體7月1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開始建造「普賽克」(Psyche)小行星探測器,計劃2022年8月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探測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普賽克」。
  • 靈神星任務首次瞄準巨型全金屬小行星
    靈神星任務概念圖。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旨在對小行星靈神星(Psyche)展開探索的任務已進入最後設計和製造階段,其目標是在2022年年底前發射,在2026年前抵達。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美航天局2022年發射探測器 人類將首次「造訪」靈神星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定於2022年8月發射探測器前往靈神星(Psyche),並透露了有效載荷與科學目標。這將是人類首次探測太空中這一「金屬世界」,其將促進我們全面理解此前所未知的、包括地球在內的類地行星形成的奧秘。
  • 美國宇航局計劃對價值14000億美元的小行星16 Psyche進行探測任務
    來自哈勃望遠鏡最近數據的證據表明,漂浮在米爾克韋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巨大而密集的小行星實際上可能是一顆原行星的核心,它在幾十億年前被擊碎並暴露出來
  • 日本一航天企業公布最終月球著陸器設計,擬2022年發射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實習生 鍾藝璇日本月球探測企業ispace日前公布其最新月球著陸器設計和發射計劃:「任務1」月球著陸器計劃於2021年組裝和集成,並推遲到2022年發射。此次公布最終設計的ispace月球著陸器將用於該公司跨國商業探月計劃「HAKUTO-R」的首個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星探測任務或成中美競爭新賽道?
    如果天氣允許,預計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將於本周從南部的海南島升空,儘管政府尚未公開確認發射日期。美國宇航局(NASA)的恆心漫遊者計劃在7月30號發射。兩個探測計劃都有望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恆心漫遊者計劃旨在探索火星有關生命潛力的問題,包括尋找地球歷史中適宜居住的跡象,並尋找微生物存活的證據。
  • NASA決定建造新型太空望遠鏡探測近地小行星
    他還說,新儀器最早可能會在2025年發射升空,但他強調,2025年不是一個官方的目標日期,發射時間將取決於該項目獲得多少資金。這項新計劃主要基於一個名為NEOCam的項目,這個項目是一個行星防禦界多年來一直在討論的任務概念。此前,NEOCam曾經被正式提議作為一項科學任務,但最終並沒有被選中為撥款對象,Zurbuchen日前稱當時這個決定是「我在工作中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