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關閉錯誤基因或可逆轉血液癌症對類固醇藥物的抵抗

2020-11-28 生物谷


2017年1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為何有些血液癌症病人會抵抗癌症治療中所使用的類固醇藥物,比如地塞米松。來自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RUNX1基因的異常活性會干擾信號分子的作用從而引起癌細胞抵抗類固醇。該研究表明關閉該基因的藥物或可逆轉這類病人對藥物的抵抗。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

RUNX家族基因能夠通過調節其他基因的活性幫助維持健康的血細胞生成過程。RUNX1發生功能異常在多種類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中都會出現。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藉助人類淋巴瘤細胞和淋巴瘤小鼠模型確定了RUNX1在癌症發育中的作用。

他們發現RUNX1的開啟和關閉能夠決定對癌細胞生長的促進或抑制。該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夠改變鞘脂分子的平衡,這種脂質分子存在於細胞膜能夠調節細胞的程序性死亡。

該研究發現當RUNX1出現表達異常,刺激細胞生長和存活的1-磷酸鞘氨醇合成會大大增加,而促進細胞死亡的神經醯胺合成會下降。這一發現幫助解釋了為何病人會抵抗地塞米松,這種類固醇藥物能夠通過誘導淋巴瘤細胞中鞘脂分子的合成促進細胞死亡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

James Neil教授表示:「RUNX1的異常表達會讓淋巴瘤細胞抵抗地塞米松,表明關閉該基因的藥物或許可以逆轉病人對地塞米松產生的抵抗。因此RUNX1抑制藥物與類固醇藥物聯合使用或可解決治療抵抗問題,不過這還有待於進一步驗證。」(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1002/jcb.25802 

Runx1 Orchestrates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and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in Lymphomagenesis

A. Kilbey et al.

相關焦點

  • 靜脈注射高劑量維生素C有望阻止血液癌症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就對「高劑量維生素C對抗癌症」充滿期待。已有研究表明,高劑量維生素C能夠選擇性殺傷癌細胞,包括胰腺癌、肝癌、結腸癌和卵巢癌。然而,也有學者發現,維生素C會干擾化療藥物的抗癌效果。
  •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抗體介導的GDF15-GFRAL活性抑制可逆轉小鼠癌症惡病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5:35:51 美國Takeda生物製藥公司Bernard B.
  • 類固醇半衰期介紹
    半衰期的時間是可以被檢測的,因為藥物作用的效果很容易被觀測到。然而當你在衰減終止後繼續進行下一步的注射,體內可衰減物質的總量就又回到了100%。同時要注意你注射的藥物越多,血液的濃度也就越大,直到它完全飽和為止。血液飽和並不會影響到藥物半衰期的作用原理,它取決於你所使用的藥物所帶來的影響。你可以繼續注射,血液的濃度也可能超過100%。
  • JCB:細胞中心體的擴增效應或能開啟癌症
    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葡萄牙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巴雷特食管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當細胞開始轉化成為癌細胞之前,細胞或許就開始已經積累中心體了,中心體是一種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細胞器,巴雷特食管是一種與食管癌相關的疾病,研究者指出,中心體放大的類似案例或能幫助開啟並且促進多種人類癌症的進展
  • NEJM綜述告訴你,如何在癌症治療中應用基因組測序
    細胞中的突變可能來自外源誘變,比如化學物質(如菸草、黃麴黴毒素和化療藥物)、放射性輻射和紫外線等;也可能來自細胞內的變化,比如DNA複製中出現錯誤、受損DNA修復過程失敗、細胞代謝產生的過氧化物和病毒的破壞等。內源性的突變以一定速率發生並隨時間逐漸積累,這是老年人腫瘤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
  • Cell Reports:腫瘤抵抗p53激活藥物治療的機制
    2013年5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當p53基因打開時,p53基因關閉癌症。然而,當提高p53的現有藥物治療腫瘤時,只有少數腫瘤細胞死亡,其餘會對其產生抗拒。近日,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p53​​的重新激活使得腫瘤蛋白p21比蛋白質PUMA多,PUMA比p21更多的話腫瘤死亡。
  • 科學家開發出新方法篩選新的癌症藥物靶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疾病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篩查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小鼠體內測試上千個腫瘤基因的功能。他們利用這種方法揭示出新的藥物靶標,從而可能潛在地改進PD-1檢查點抑制劑(一類新的有前景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
  • 癌症新療法 Tissue-agnostic 癌症藥物的興起
    即便後來有生物標記參與,仍不脫離以癌症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的本質,例如 HER2 陽性表現乳癌、RAS 基因突變大腸直腸癌等。Tissue-agnostic(組織未定性)癌症藥物是指不以癌症發生器官或組織類別為適應症範圍界定的藥物。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暴露癌細胞癌症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人體對腫瘤的免疫防禦來實現的,但是癌細胞會使用各種方法抵抗這些攻擊。例如:一種名為「過繼T細胞治療」的免疫療法涉及提取患者免疫細胞,對其修改從而更好地識別特定腫瘤細胞,之後將其重新植入人體。
  • JCB:華人學者發現蛋白質錯誤摺疊後處理的新機制
    生物谷報導:通常,細胞中的錯誤摺疊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降解。但是在一定的病理和生理條件下,一些錯誤摺疊蛋白質幾乎不被降解,反而可以形成蛋白質聚集體。研究表明,許多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與錯誤摺疊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聚集體沉積有關。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Bradley和Abdel-Wahab發現BRD9在許多類型的癌症中都是重要的腫瘤抑制因子,這些癌症包括葡萄膜黑色素瘤(一種影響眼睛的黑色素瘤類型)、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胰腺癌。他們隨後利用CRISPR技術和反義寡核苷酸設計了可逆轉這種疾病過程的療法。【2】Nature:重磅!
  • 科學家發現抑制致癌基因途徑 人類有望根治癌症
    長期以來,堪稱疾病之首的癌症一直困擾著人類。各國研究者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根治癌症,可遺憾的是,這些療法基本上是藥物治療,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如今,英美科學家經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人類有可能找到「關閉」引起致命的癌症基因的途徑。一旦這種抑制誘發癌症的基因的活性的藥物問世,那將給人類戰勝癌症帶來巨大的福音。
  • JCB重磅:科學家揭示為何化療後癌細胞「捲土重來」
    DOI:10.1083 / jcb.201904051為什麼乳腺癌化療預後不良乳腺癌的化療藥物如阿黴素等,大致都是通過破壞 DNA 來殺死腫瘤細胞的,但是這樣的化療藥物往往也會在最初治療後誘導癌症復發。究其原因:相關化療藥物保留了癌細胞中 TP53 基因的拷貝。經過化療後的癌細胞並不會因DNA 損傷而死亡,而只是停止了增殖,進入休眠的衰老模式。保留了TP53基因又與化療預後不良有何關係呢?
  • 血液腫瘤治療藥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血液腫瘤 / 血癌是個籠統的稱呼,同其他癌症一樣血液腫瘤也是由於異常細胞的生長增殖不受控制引起的,在多數情況下這些不正常的細胞的源起部位是骨髓,這也正是血液細胞產生的地方,血液腫瘤的種類多種多樣,分類的標準通常是它們影響哪一種血細胞 (紅細胞、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現在已知道血液腫瘤包括有 40 多種白血病、50 多種淋巴瘤以及多種骨髓瘤
  • JCB:細胞核內鈣信號可改變T細胞應答有助開發免疫抑制療法
    細胞核內的鈣信號通過觸發特定基因程序可以控制許多腦部適應性活動,包括記憶,慢性疼痛和神經元保護——這種保護作用可以防止損傷的神經元細胞死亡。「在我們開始這項研究的時候,我們認為細胞核內的鈣信號可能在免疫系統中發揮類似作用,激活某種特定的免疫應答基因程序,」Bading教授這樣說道。「但是我們驚奇地發現一旦關閉這種細胞核內鈣信號人類T淋巴細胞會變得耐受,變成一種無反應性狀態。」
  • 合成代謝類固醇濫用常見問題【第一部分】
    使用類固醇的問題在於,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使用注射類固醇和口服類固醇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研究發現,使用大部分用於健美的口服類固醇會導致肝損傷2.What Are Anabolic Steroids? 什麼是合成代謝類固醇?「合成代謝類固醇」一詞是指一組合成物質,模仿雄性激素(如睪丸激素)的作用。
  • Nature:利用體內CRISPR-Cas9篩選技術發現新的藥物靶標來增強癌症...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32702017年7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疾病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篩查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小鼠體內測試上千個腫瘤基因的功能。
  •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卡爾巴辛說:「我認為BO-112藥物療效很好,它能夠讓其他免疫療法發揮最大療效。」在10月14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中,卡爾巴辛和同事在實驗室器皿中測試BO-112藥物,並將該藥物用於治療老鼠黑素瘤(一種皮膚癌症)。在同天發表的另一項臨床試驗中,44位患者注射BO-112藥物,且未採用額外癌症治療,因此研究人員能分析該藥物對人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迪斯貝格認為,盛行的癌變理論是錯誤的。癌腫的起因不是少數基因突變引發細胞以不受控制的速度生長,而是整個染色體發生紊亂。染色體包含很多基因,因此複製錯誤、斷裂和缺失會導致上萬個基因改變。結果就形成一個有全新特徵的細胞,即一個新的表現型。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癌症是目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目前的醫療技術攻克癌症尚需時日。癌症的靶向治療由於針對性強、副作用小而受到臨床追捧,但靶向治療前對於患者癌症分子變異類型的診斷非常重要。隨著靶向藥物治療的逐漸普及,近幾年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也逐漸廣泛應用起來。基因診斷能夠幫助腫瘤醫生針對不同分子變異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從而實行靶向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