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對農業的印象都有個又髒、又累、收入又低的行業,並且農業的發展速度也較為滯後。但隨著有機農業的出現,這一切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不得不說,我國的有機農業發展確實趕上了一個好的時候。
先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人們對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的關注度顯著增長;再者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支持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並且五次重點提到「有機農業」。
可以說,有機農業能有良好的發展,不僅得益於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更是利益於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
一、有機農業,讓更多土地成為「沃土」
發展有機農業,第一步就是要培育符合有機標準的土壤,即對種植區的土壤進行改造。很多有機生產者在開始種植之前都必須要做這一步。
試想一下,如果用來發展有機農業的土壤養分失衡,那麼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就容易營養不良;如果土壤被重金屬汙染,那種出來的農作物也可能被重金屬汙染。
因此培育健康、肥沃的土壤,對於發展有機農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大部分的有機生產者會直接挑選沒有開墾過的荒地進行培育;但也有一些種植者會等待種過的土地度過一定時間的轉換期之後,再將其培育成合適的沃土,進行有機種植。
二、有機農業,如何給土壤注入生命力?
當常規農業種植出的農作物無法滿足人們對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需求,人們就只能寄希望於更健康的有機農業。那有機農業是如何給土壤注入更加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的呢?
1、禁用化肥、使用有機肥,給予土壤更全面的養分
培育更肥沃的土壤,需要補充土壤中的各種營養成分。
有機生產者可以通過收集農場內的秸稈、樹枝、樹葉和雜草作為原料,通過科學的方法堆積腐熟成有機肥。
再將有機肥施用到土壤中,給土壤補充更加全面、充足的養分,並且這樣做不能收穫一定的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讓土壤更肥沃。
例如,在田地裡種植綠肥植物,將植物種植中不可缺少的氮引到土壤中,以及通過綠肥植物發達的根系提升土壤耕層的活力。
等到綠肥植物成熟之後,就可以再將其翻耕到土壤中,讓其自然腐解,成為土壤的營養成分。
2、休耕輪作,保持土壤肥沃
有機農業生產過程尤其注重土壤的健康。只有土壤健康,種出來的農作物才有足夠豐富的營養。因此,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注意設置合理的休耕時間。
通常,土地在有連續3-4年的種植期之後,就應該休耕一年,並且根據作物的生長特性和季節,採用輪作的方式,輪換種植其他種類的作物。
這樣可以保障我們的土壤得到合理充分的修養,也就能夠讓土地保持肥沃。
3、禁用除草劑,保護微生物
常規農業是需要通過除草劑來消滅農作物周邊的雜草,以免雜草與農作物爭奪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但,除草劑中含有化學物質,如果有機農業也使用它,就違背了「有機」的初衷。
因此,有機農業是禁止使用除草劑的。禁止使用化學全成的除草劑,以於土壤來說,還能夠避免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讓土壤保留豐富的微生物。
有了豐富的微生物群落,土壤也會更加肥沃。
4、維護生物多樣性,提升土壤環境
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足夠豐富,則說明土壤足夠肥沃、健康。
為了保持土壤中生物的多樣性,有機生產者們可以通過放養蚯蚓來幫助疏鬆土壤,利用蚯蚓糞良好的吸收和保持營養的能力來提升土壤的質量,保持土壤的肥沃。
另外,還可以通過利用害蟲的天敵,例如,瓢蟲和蜉蝣的幼蟲來保護植物不受到害蟲的侵害。通過維護生物多樣性來為有益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打造更優質的土壤環境。
5、發展有機農業,拯救大片土地
有機農業未被大眾認識之前,很多耕地都荒廢了。年老的農民種不動地了,而年輕一代又不願意繼續留在農村種地了。因此,越來越多的耕地成為了荒地。
而有機農業為了保持真正的有機,反而需要發掘更多年久荒廢的土地來保持原生態的種植。有機農業對土壤的質量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通過一系列的改良之後,土壤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肥沃度也比之前更加高。
如果土地長期保持有機種植,那麼人們不僅能夠收穫健康的食物、綠色的環境,土地也能夠保持很高的肥沃度,得到良好的、可持續的利用。
當有機農業大規模發展起來之後,被科學合理利用的土地將越來越多,真正讓土地發揮一個良性、循環、持續的利用。
可以說,有機農業其實是拯救了更多的土地,讓更多的「荒地」成為了有價值的「沃土」。土地健康了,不僅是一件利於農業、利於消費者的事,更是一件利於地球環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