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認知書,可能很多朋友在跟寶寶閱讀的時候都會停留在認知這個環節。實際上,認知書可以是寶寶認知的素材,也可以拓展為開發寶寶想像力、創造力的題材,關鍵就看父母如何根據寶寶的情況去靈活變通了。記得琛琛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讀過很多帶有插圖的成人的圖書,我們關注的只是其中的插圖,他一樣對這些充滿了激情,看得津津有味。當然,也有不少認知書,我們從他幾個月開始一直看到四五歲。我一直認定,如果懂得靈活變通,圖書的年齡段就可以大幅度地拓寬,獲得更高的使用價值。比如認知書可以讀很多年,從單純地認知某些物體發展到利用這些圖片看圖說話甚至說故事,圖畫書也可以從小讀到大,既充當故事書的角色,也充當認知書的角色,在不同的年齡段,讀出不同的樂趣與不同的收穫。
談到認知書,我首先想到了《有趣的動物》。這套書是原來那套《我的動物書》的升級版,更換了不少圖片,同時增加了一本「動物媽媽和寶寶」。前兩年第一次接觸《我的動物書》的時候,我幾乎是立刻就被這套書給吸引住了。因為覺得這套書不錯,我當時還給很多朋友推薦過,給小侄子也買了一套,小傢伙非常喜歡。認識雪茄之後,我才知道《我的動物書》是他們公司的傑作。2007年底,雪茄送給我一套他們公司策劃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動物》,他堅持認為《有趣的動物》要比《我的動物書》更好,可是書出版後,讀者還是只認原來的《我的動物書》。為此,雪茄頗有些沮喪,感覺費了那麼大力改進,似乎都白費了。翻開《有趣的動物》,我感覺確實如雪茄所言,跟《我的動物書》相比,這套書整體看來是更好了。這樣來談論這套書,加上雪茄又是我的朋友,似乎有點為他做廣告的嫌疑,不過,舉賢不避親,只要有益的事情,我相信總會有人認可的。
這是一套15CM見方的紙板書,漂亮而精緻,也就是那種我們俗稱「撕不爛」的書,並且書角都是圓的,可以讓寶寶玩而不會被扯壞,圓角設計則可以保護寶寶的小手。書分五冊, 「會飛的動物」「會遊泳的動物」「陸地上的動物」「家養的動物」「動物媽媽和寶寶」。單看這個分冊名,感覺就比原來的《我的動物書》的「寵物」「陸地野生」「水生兩棲」更容易為寶寶所理解。 比如,看了書名,寶寶立刻就會明白「會飛的動物」裡的動物都是可以飛的。
翻開內文,每一頁都非常漂亮。首先,它的畫面色彩鮮豔,色調搭配很和諧,給人一種非常柔美、舒適又很有品位的感覺。這套書不是那種簡單認知動物的書,而是通過動物的一些有趣的對話,告訴寶寶這個動物的一些最顯著的特點,雖然只是寥寥數字,依然足以構成一組組小小的趣味橫生的動物故事匯。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認動物,或者利用裡面的小短句和寶寶一起閱讀,當然也可以利用這些內容進一步拓展,把故事情節變得更加有趣一些,和寶寶一起閱讀,或者給寶寶自己編故事的機會,如何閱讀就要看寶寶的情況靈活機動地調整了。
這是《會飛的動物》裡的2頁,利用這些圖片,我們也可以試著編一些簡短有趣的小故事或者隨便跟寶寶聊點什麼,以鸚鵡這張圖為例,我們就可以下面的方式和寶寶隨意說點什麼:
有一天,豆豆(自己孩子的名字)教小動物學說話。
豆豆說:「你好!」
小麻雀說「唧唧!」
布穀鳥說「布穀布穀!」
小鴨子說「嘎嘎!」
……
豆豆說:「謝謝!」
不管豆豆說什麼,小麻雀都說「唧唧!」布穀鳥都說「布穀布穀!」小鴨子都說「嘎嘎!」
豆豆快氣暈了:「哼,你們到底會不會說話呀!」
小麻雀還是說「唧唧!」
「哼,你們這些小笨鳥!不好好學說話,還搗亂!」豆豆很生氣,正批評小鳥呢,不知誰跟著說了一句:「哼,你們這些小笨鳥!不好好學說話,還搗亂!」
豆豆轉著頭到處找:「誰呀?誰在說話呀?」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悄悄地問寶寶:「你猜猜,是誰在說話呀?」然後指著鸚鵡說:「原來是……」停頓一下,如果寶寶不認識鸚鵡,指著鸚鵡,把鸚鵡的名字說出來。如果寶寶認識鸚鵡,停頓一下,等著寶寶自己把名字說出來。前面那些小動物的叫聲也可以停頓一下,讓寶寶來學。最後還可以總結一下:「哈,原來,鸚鵡會學說話。你看,鸚鵡說『我會學說話』」當然,也可以指點著圖片上的文字,把「鸚鵡」兩個字念出來,或者再問一句:「鸚鵡說什麼了?」「你看,鸚鵡說『我會學說話』!」通過這樣的方式,寶寶不僅可以從這些圖片中看出很多樂趣,同時也熟悉了圖片中的文字。當然,還可以變著花樣跟寶寶聊這些圖片中的小動物哦。
如果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得不錯,他說不定也有編故事的欲望呢,那就更好了,讓他隨意去編好了。當然,寶寶可能會有他自己的更多的別的方式,如果他的方式跟我們理想中的方式相違背,那麼,千萬不要強求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跟隨他,協助他,讓他自己做主,按照他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好了。當他的內心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得到滿足,這套小書自然就會帶給他很多。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套書,我再貼些圖片上來:
這是《家養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會遊泳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陸地上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動物媽媽和寶寶》裡的2頁:
從這些圖片就可以看出來,每個小動物旁邊配的小短句都非常有意思,它從寶寶的角度出發來講述,充滿了童趣,以一種趣味性非常強的方式來向寶寶傳遞有關動物的知識以及這些動物的專屬特性。尤其是「動物媽媽寶寶」那本,每一個動物寶寶和媽媽都在講述著一個充滿親情的故事,愛意濃濃,比如北極熊寶寶說:「出去玩媽媽也不抱我們」媽媽則說:「要自己走哦」又比如「家養的動物」中公雞旁邊配有一句:「喔~喔~喔~我叫你起床。」鴨子的旁邊配了一句:「嘎~嘎~遊泳去……」鴛鴦的旁邊則是:「我們倆可分不開!」 這些小短句以非常詼諧的方式向寶寶詮釋著動物們最典型的特徵,淺顯易懂又充滿了趣味,再配上惟妙惟肖的圖片,真是童趣橫生,讓人愛不釋手,很容易調動寶寶好奇的天性,並且非常適合他們模仿。
另外書中每個動物都有「漢字」「拼音」「英文」,等寶寶大些,也可以輔助寶寶識字,學英文。
林怡:早教專家,林怡育兒會所創辦人。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林怡說早教)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