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專家:認知書可以這樣讀

2020-12-06 寶寶知道

提到認知書,可能很多朋友在跟寶寶閱讀的時候都會停留在認知這個環節。實際上,認知書可以是寶寶認知的素材,也可以拓展為開發寶寶想像力、創造力的題材,關鍵就看父母如何根據寶寶的情況去靈活變通了。記得琛琛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讀過很多帶有插圖的成人的圖書,我們關注的只是其中的插圖,他一樣對這些充滿了激情,看得津津有味。當然,也有不少認知書,我們從他幾個月開始一直看到四五歲。我一直認定,如果懂得靈活變通,圖書的年齡段就可以大幅度地拓寬,獲得更高的使用價值。比如認知書可以讀很多年,從單純地認知某些物體發展到利用這些圖片看圖說話甚至說故事,圖畫書也可以從小讀到大,既充當故事書的角色,也充當認知書的角色,在不同的年齡段,讀出不同的樂趣與不同的收穫。

談到認知書,我首先想到了《有趣的動物》。這套書是原來那套《我的動物書》的升級版,更換了不少圖片,同時增加了一本「動物媽媽和寶寶」。前兩年第一次接觸《我的動物書》的時候,我幾乎是立刻就被這套書給吸引住了。因為覺得這套書不錯,我當時還給很多朋友推薦過,給小侄子也買了一套,小傢伙非常喜歡。認識雪茄之後,我才知道《我的動物書》是他們公司的傑作。2007年底,雪茄送給我一套他們公司策劃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動物》,他堅持認為《有趣的動物》要比《我的動物書》更好,可是書出版後,讀者還是只認原來的《我的動物書》。為此,雪茄頗有些沮喪,感覺費了那麼大力改進,似乎都白費了。翻開《有趣的動物》,我感覺確實如雪茄所言,跟《我的動物書》相比,這套書整體看來是更好了。這樣來談論這套書,加上雪茄又是我的朋友,似乎有點為他做廣告的嫌疑,不過,舉賢不避親,只要有益的事情,我相信總會有人認可的。

這是一套15CM見方的紙板書,漂亮而精緻,也就是那種我們俗稱「撕不爛」的書,並且書角都是圓的,可以讓寶寶玩而不會被扯壞,圓角設計則可以保護寶寶的小手。書分五冊, 「會飛的動物」「會遊泳的動物」「陸地上的動物」「家養的動物」「動物媽媽和寶寶」。單看這個分冊名,感覺就比原來的《我的動物書》的「寵物」「陸地野生」「水生兩棲」更容易為寶寶所理解。 比如,看了書名,寶寶立刻就會明白「會飛的動物」裡的動物都是可以飛的。

翻開內文,每一頁都非常漂亮。首先,它的畫面色彩鮮豔,色調搭配很和諧,給人一種非常柔美、舒適又很有品位的感覺。這套書不是那種簡單認知動物的書,而是通過動物的一些有趣的對話,告訴寶寶這個動物的一些最顯著的特點,雖然只是寥寥數字,依然足以構成一組組小小的趣味橫生的動物故事匯。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認動物,或者利用裡面的小短句和寶寶一起閱讀,當然也可以利用這些內容進一步拓展,把故事情節變得更加有趣一些,和寶寶一起閱讀,或者給寶寶自己編故事的機會,如何閱讀就要看寶寶的情況靈活機動地調整了。

這是《會飛的動物》裡的2頁,利用這些圖片,我們也可以試著編一些簡短有趣的小故事或者隨便跟寶寶聊點什麼,以鸚鵡這張圖為例,我們就可以下面的方式和寶寶隨意說點什麼:

有一天,豆豆(自己孩子的名字)教小動物學說話。

豆豆說:「你好!」

小麻雀說「唧唧!」

布穀鳥說「布穀布穀!」

小鴨子說「嘎嘎!」

……

豆豆說:「謝謝!」

不管豆豆說什麼,小麻雀都說「唧唧!」布穀鳥都說「布穀布穀!」小鴨子都說「嘎嘎!」

豆豆快氣暈了:「哼,你們到底會不會說話呀!」

小麻雀還是說「唧唧!」

「哼,你們這些小笨鳥!不好好學說話,還搗亂!」豆豆很生氣,正批評小鳥呢,不知誰跟著說了一句:「哼,你們這些小笨鳥!不好好學說話,還搗亂!」

豆豆轉著頭到處找:「誰呀?誰在說話呀?」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悄悄地問寶寶:「你猜猜,是誰在說話呀?」然後指著鸚鵡說:「原來是……」停頓一下,如果寶寶不認識鸚鵡,指著鸚鵡,把鸚鵡的名字說出來。如果寶寶認識鸚鵡,停頓一下,等著寶寶自己把名字說出來。前面那些小動物的叫聲也可以停頓一下,讓寶寶來學。最後還可以總結一下:「哈,原來,鸚鵡會學說話。你看,鸚鵡說『我會學說話』」當然,也可以指點著圖片上的文字,把「鸚鵡」兩個字念出來,或者再問一句:「鸚鵡說什麼了?」「你看,鸚鵡說『我會學說話』!」通過這樣的方式,寶寶不僅可以從這些圖片中看出很多樂趣,同時也熟悉了圖片中的文字。當然,還可以變著花樣跟寶寶聊這些圖片中的小動物哦。

如果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得不錯,他說不定也有編故事的欲望呢,那就更好了,讓他隨意去編好了。當然,寶寶可能會有他自己的更多的別的方式,如果他的方式跟我們理想中的方式相違背,那麼,千萬不要強求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跟隨他,協助他,讓他自己做主,按照他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好了。當他的內心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得到滿足,這套小書自然就會帶給他很多。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套書,我再貼些圖片上來:

這是《家養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會遊泳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陸地上的動物》裡的2頁:

這是《動物媽媽和寶寶》裡的2頁:

從這些圖片就可以看出來,每個小動物旁邊配的小短句都非常有意思,它從寶寶的角度出發來講述,充滿了童趣,以一種趣味性非常強的方式來向寶寶傳遞有關動物的知識以及這些動物的專屬特性。尤其是「動物媽媽寶寶」那本,每一個動物寶寶和媽媽都在講述著一個充滿親情的故事,愛意濃濃,比如北極熊寶寶說:「出去玩媽媽也不抱我們」媽媽則說:「要自己走哦」又比如「家養的動物」中公雞旁邊配有一句:「喔~喔~喔~我叫你起床。」鴨子的旁邊配了一句:「嘎~嘎~遊泳去……」鴛鴦的旁邊則是:「我們倆可分不開!」 這些小短句以非常詼諧的方式向寶寶詮釋著動物們最典型的特徵,淺顯易懂又充滿了趣味,再配上惟妙惟肖的圖片,真是童趣橫生,讓人愛不釋手,很容易調動寶寶好奇的天性,並且非常適合他們模仿。

另外書中每個動物都有「漢字」「拼音」「英文」,等寶寶大些,也可以輔助寶寶識字,學英文。

林怡:早教專家,林怡育兒會所創辦人。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林怡說早教)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新一代早教產品 神筆魔屏繪畫點讀一體機出現了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中國父母的心願,每一個中國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積極實施早教,不想讓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家庭早教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新技術和用戶體驗結合後催生了新一代的健康護眼早教產品——神筆魔屏。通過在幼教展會上體驗「神筆魔屏」早教產品,發現其融和了多項實用新技術,不僅可以在牆上投出畫面,而且可以使用神筆直接在畫面上進行塗鴉、繪畫、寫字、點讀等互動性的操作。
  • 小彼恩好餓的毛毛蟲點讀筆爆款背後:寓教於樂啟蒙的早教共識
    因此,為了推動親子閱讀發展,給中國的親子家庭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早教產品及服務,小彼恩不斷整合全球資源配置,與牛津大學、企鵝蘭登、哈珀柯林斯、Child’s Play、Usborne、Highlights等數十家國際知名出版社達成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提供集創新性、科學性以及實用性於一體的全場景早教閱讀綜合性服務,全方位滿足0-12歲孩子的早教啟蒙需求,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有趣、有愛、有內容的早教體驗。
  • 親子共讀助力科學早教 首個主題閱讀推廣聯盟在京成立
    26日,在「科學早教30人論壇閉門會議會議暨科學早教閱讀推廣聯盟成立儀式」上,來自繪本出版機構、早教機構、閱讀推廣人、繪本作者等眾多嘉賓共同就繪本閱讀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童書不是快消品,而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精神紀念」啟發文化副總編輯鄭先子這樣談到。
  • 2016科學早教大會: 推動中國科學早教生態良性發展
    來自早教生態圈的領航機構、早教創投、早教在線教育,以及國內外近50位權威早教專家,就科學早教的重要性、科學早教規範化、早教機構的科學課程體系研發、早教行業投資前景預估、早教在線教育的發展趨勢等做出了深入探討。
  • 在家早教小結:賞畫,讀經,背詩,數數,學英語,看牙,觀北極光
    上個周末,我們的在家早教依然繼續,畢竟育兒是一件父母和孩子之間共同的「終身學習」和「終身成長」型的事情,就像吃飯、呼吸、睡覺一樣,一天也斷不了。謹以此文,記敘上周末我們在家早教的故事,如果你願意(反正我願意~哈哈),我們一起往下讀。
  • 家長瘋狂追捧早教市場 1歲7個月孩子上課近1年
    相關專家表示,這個《指南》是一個科學詳細的參考,可以讓老師和家長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遏制「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在不少人眼裡,孩子會認多少字、背多少單詞、做幾道數學題,成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但這樣的標準到底有無科學性?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期教育有沒有效果?連日來,記者對南寧市的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進行了調查。
  • 瘋狂「早教」的尷尬現狀:孩子含奶嘴兜尿不溼上課
    但事實是,盲目追捧、行業暴利、監管缺失,正成為處於「自由生長」階段的國內早教行業尷尬現狀。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法規標準監管,不少機構師資力量薄弱、課程設置隨意,更有「早教商人」捲款跑路情況不時發生。專家認為,不少家長對「早教」認知存在誤區,相關部門則應明確「早教班」監管主體,規範市場發展。
  • 瘋狂早教成暴利行業 「起跑線陷阱」有多大?
    記者詢問了南京十多家早教機構後發現,這樣的收費標準非常普遍,要想讓孩子上早教課,選擇最少的課時和最便宜的價格,起碼要掏上5000元。  「早教的費用貴得太離譜了,比我讀個MBA都貴。」在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王女士說。  問及為何收費如此高昂時,早教機構都堅稱「貴有貴的道理」。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因為平時看的育兒書比較多,早教比較重視,所以她這方面詞彙量可以。芝加哥大學教授,達娜·薩斯金德博士: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依然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3歲以前,3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那麼這三年裡,大腦是藉助什麼條件發育的呢?是父母的語言。
  • 小布早教靠譜嗎?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啊?
    小布早教靠譜嗎?小布早教專為0-6歲的家長提供伴隨式的線上家庭早教課程。我是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給孩子報的早教課,裡面有遊戲、音樂、繪畫等孩子需要的課程,而且還是按照月齡進行推送的,每天我都會從裡面選一個遊戲或課程,和孩子一起做,孩子開心,我也輕鬆很多。
  • 寓教於樂 更經濟更科學的當貝早教電視軟體了解一下
    其實這裡有個誤區,早教和早教機構並不是等號,凡是能夠和孩子進行有品質、有價值的互動的活動都是早教,要上早教並不一定要去早教班,只要用對方法,我們在家就可以輕鬆實現更經濟和高品質的早教,當貝早教的研發推出就是為了幫助家長解決早教難題!
  • 靜態聽、動態聽、具體聽、抽象聽……親子英語早教聽力輸入的終極...
    為了感官間的勞逸平衡、也為了利用好這段較為寬裕的時間開展英語早教,請讓孩子的課餘時間關上電子產品,打開小音箱,讓聽覺回歸老大地位,這篇文章就來聊聊英語早教中的各種「聽」,以及如何正確、全面、開心、高效地「聽」。01集體亮相親子英語早教聽力輸入方法可以細分為:具體聽、動態聽、靜態聽、抽象聽。
  • 早教好幫手,小木百變悟空點讀機器人有點厲害
    於是我就想找一款合適的早教機器人,要既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能讓孩子學到一點東西。這不,有同事推薦了這款小木百變悟空點讀機器人,玩了一個星期,確實感覺不錯,於是來給大家做個分享。先來說說小木百變悟空點讀機器人討人喜歡的地方在哪呢?
  • 學英語從娃娃抓起,悅寶園早教助力寶寶英語啟蒙
    關於如何學習英語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剛剛4歲,學習英語好像沒有什麼用?」「聽說別人說孩子如果在很小的年齡學習英語和中文,長大了語言發展會有問題,說話的時候中英文夾雜,含糊不清。」「現在學英語有什麼用?長大了就都忘了。」
  • 早教開發全腦?忽悠和靠譜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腦科學這麼說!
    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提到家長們都很關注的「早教」了。事實上寶寶在3歲之前的早教,確實是很重要的。  腦科學顯示,寶寶在0-3歲的時候,頭腦神經元處於發育的飛速時期,這個時期,寶寶接觸到的東西越多,那麼他們大腦裡的神經元的連接也會越多。  所以,家長們不妨在寶寶的早教方面下一些功夫。
  • 泡泡早教大冒險
    超酷的早教神器——泡泡早教大冒險來啦. 這是1-7歲寶寶的早教天地,這裡有可愛的泡泡精靈,有智慧啟蒙、音樂、美術、職業體驗、百科、幼小銜接等近千種妙趣橫生的故事和遊戲,讓寶寶在玩耍中快樂學習,樂此不疲. 這裡還有時間控制功能,由家長設置寶寶的玩耍時間,守護寶寶的健康.
  • 如果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早教還有沒有意義?答案很真實
    因為,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既然學什麼都會忘,上早教不是白白浪費錢嗎?反對早教的聲音,平時我聽說過得比較多。但,原因大多是,把早教當成超前教育了,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美好的童年大打折扣等等。有人從記憶會丟失的角度,說早教沒有意義,這種說法還是挺新奇的。早教,是對孩子成長早期階段的教育人6歲前的記憶會不會丟失,是不是真的,我們就先不討論了。
  • 從小霸王到火火兔,再到傻蛋機器人,早教機讓早教變得更好了嗎?
    試想一下,原先孩子不厭其煩地追著你問書上的英文怎麼讀,而現在,只要孩子願意,點讀機會陪他重複這個單詞,直到沒電。隨著技術的進化,點讀機逐漸簡化成了現如今熱銷的點讀筆,只要購置配套可點讀的繪本或圖書即可使用:而在點讀筆火遍大江南北之前,以「火火兔」為代表的語音故事機也早已經成為商家的寵兒和家長必買清單中的首要選擇。
  • 以「按次付費」切入下沉市場,「​檸檬早教」要做早教中的「超級...
    聯創張會民給36氪提供了詳細的拆解:從傳統早教的成本結構來看,租金佔比30%- 40%,薪酬佔比 30%左右(銷售導向模式的早教機構,近半的人力成本給到了銷售人員),運營費用在 10% 左右。 哪些成本是可以優化並且不影響教育質量的?答案是租金和銷售人員。
  • 瘋狂早教:「起跑線」陷阱有多大?
    孩子幾個月大就上課、收費貴過MBA、洋品牌「出口轉內銷」……在南京,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越來越「瘋狂」:家長瘋狂追捧,機構攫取暴利,市場陷阱重重,家長追捧和巨額暴利促使早教這一產業急速擴張。  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教課程的暴利有多大?背後有哪些陷阱?「六一」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對南京的早教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