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爆發點】可燃冰重磅技術規範正式發布!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測試技術規範》正式獲批。
此標準可以說是正式填補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實驗測試技術領域的標準空白。一旦有了技術標準之後,可燃冰有望快速進入規模勘探和產業化發展。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時產生的一種固態物質,外面看起來很像雪,點火就可燃燒。
受消息面提振,近日可燃冰概念板塊表現強勢,截止發稿19隻概念股中13隻上漲,其中中集集團上漲超6%,中海油服漲幅超4%。
【事件邏輯梳理】分布廣泛+能量巨大+清潔環保,可燃冰不可限量
同樣是在近日,可燃冰也正式被國家列為第173個礦種。
這也能說明上層對於可燃冰的重視,這也是可燃冰憑藉自身優勢爭取來的。
首先可燃冰分布非常廣泛,全球儲量高達20餘萬億噸油當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氣中有機碳量總和的兩倍。
其次可燃冰燃燒之後釋放的能量非常大,完全不遜色於化石燃料。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同時可燃冰還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畢竟它燃燒之後的產物就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在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之下,這幾點都非常關鍵。首先我國石油儲量在全球排不上前位,只排在第十三位,和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長期以來都是依賴國外的進口,石油定價權一直在別人手中。
(來源:能源焦點)
而我國的能源主力一直是煤炭,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和第一大煤炭消費國。
而煤炭縱有千好萬好,其中一點不好,那就是煤炭燃燒之後會釋放大量的粉塵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就是俗稱的溫室氣體。而現在國際社會已經達成的共識是,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主因。
總而言之,可燃冰已經被我國列為重要的戰略能源。隨著此番技術標準的推出,開採勘探的產業化進程將大大推進。
雖然短期內可燃冰還難以實現商業化,但是可燃冰上遊開採行業預計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相關個股】
中集集團:承擔可燃冰試採任務的「藍鯨一號」就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製造。
中海油服:全球最具規模的油田服務供應商之一,擁有完整服務鏈和強大的海上石油服務裝備群,是全球油田服務行業首屈一指一體化供應商之一,可深度參與可燃冰勘探開採環節。
以上由投資顧問:楊軍輝(執業編號:A0740619080002)進行編輯整理。內容僅做數據展示,不構成投資意見,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九方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