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演化時間表:看看地球還能快活幾年?我們還來得及嗎?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從小學科學課本中我們就知道太陽有100億年壽命,太陽差不多已經過了50億年,未來還有50億年,但留給人類的時間卻沒有50億年了,因為未來的太陽將會逐漸膨脹到死亡的這段時間裡,太陽會越來越暴躁,最終太陽會殺死太陽系內所有的生命,被死亡的太陽一併帶走!

那麼問題來,太陽到底給我們留了多少時間?

太陽是怎麼來的?

太陽很有可能是一顆三代恆星,因為太陽上金屬(氦元素以後的所有元素)物質的豐度告訴我們,太陽至少是二代恆星,但根據比例更有可能是一顆三代恆星!

太陽內核溫度大約1500萬度,大氣壓大約2500億個,這個級別能聚變到的元素大約是氧和碳,但太陽現在還沒有達到氦元素聚變的時代,因此太陽上除了氦元素以外,所有的重元素都來自於上一代恆星,甚至上上代恆星。

太陽形成於上一代恆星超新星爆發的殘骸,大於8-1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大都會超新星爆發,拋灑的物質在會瀰漫在恆星周圍,逐漸擴散,它可能受某地臨近天體活動的影響而開始重新開始坍縮,開始形成新的恆星。

恆星的形成過程

在開始坍縮的區域中,有可能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坍縮區域,因此它有可能形成雙星或多星系統,不過太陽系運氣比較好,只是一個單星系統,假如有雙星或者三星系統的話,那真就像大劉筆下所描述的三體文明了,其實大劉忽略了一個事實,像三體恆星的行星中怎麼可能會產生生命嘛!

太陽系的形成

當然不管如何,太陽但恆了,而且太陽系中形成了一大波行星,而且第三顆行星地球和第四課行星處在宜居帶內,地球上還在太陽誕生約十億年後誕生了生命,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研究太陽系來歷的文明等級,不算超級文明,但至少已經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文明。

太陽的未來要怎麼走?

要了解太陽的未來,我們必須要來了解下太陽發光的原理,因為這將和太陽的命運息息相關,太陽的能量來源有幾個:

  • 引力坍縮能:原恆星早期的能量來源,也是太陽啟動核聚變的唯一能量來源;

  • 質子-質子鏈反應:太陽主要能量來源;

  • 碳氮氧循環:太陽部分能量來源;

本文開頭說明了太陽內核的高溫和高壓,其實早先愛丁頓提出太陽能量來自氫核聚變時,科學家計算發現太陽內核的條件還不足以形成聚變,後來伽莫夫兩個原子核足夠接近時的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庫倫障壁的量子力學公式,終於太陽發光開始明證言順了!

質子反應鏈:最終生成氦四

氕氕聚變生成氘,氕氘聚變生成氦三,氦三聚變生成氦四,暫時一切都安靜,到現在為止,太陽內核90%的能量都來自於這個質子鏈反應,而最終的氦四則在太陽內核慢慢積累,以待未來有一個石破天驚的機會,別說還真有,只不過不是現在,太陽正在慢慢積蓄力量!

碳氮氧循環

另一個能量來源則來自但碳氧循環,但在太陽級別恆星上,碳氮氧循環能量只佔10%,而在更大的恆星上則是其主要能量來源,美國物理學家漢斯·貝特在1939年完善了這個理論,所以說漢斯貝特是第一個發現了太陽秘密的人也沒錯。

  • 太陽紅巨星的原因

太陽核聚變區域集中在0.25R半徑處,這個位置的氫元素大約只佔太陽的1.5%,儘管兩個質子突破庫侖障壁的速度極慢,但也架不住慢慢消耗,最終將會逐漸耗盡而失去輻射壓,此時內核將會收縮,溫度將會增加,因此從外殼湧入的氫元素將會在更高的溫度下燃燒,很明顯燃燒速度會大大增加,輻射壓也會增加,此時強大的輻射壓會讓外殼膨脹,這就是早期紅巨星的來歷。

  • 太陽氦閃的原因

早期紅巨星開始燃燒時,內核氦元素積累並不夠,內核壓力並不能達到氦元素燃燒條件,因此氦元素一直都在累積中,而紅巨星時代內核的氫加速燃燒,則會大大加快氦元素堆積速度,因此當內核燃燒完完畢,開始燃燒殼層氫元素時,那麼氦閃時代就開始倒計時了,大約什麼時候呢?大約是在早期紅巨星階段開始約12.5億年!

氦閃即當氦元素累積到壓力可以達到氦聚變時,氦閃即刻發生,幾分鐘之內氦元素聚變完畢,這個超級速度的聚變速度如此之快,短時間內釋放出來的能量堪比一次迷你超新星爆發,儘管它不能將太陽的外殼炸散形成真正的超新星,但讓太陽脫層皮可是輕輕鬆鬆!

氦閃的巨大能量會讓太陽高能物質向太陽系內黃道面方向擴散,每一顆行星都有份,越近份額越高,但摧毀地球生命不需要那麼多,但太陽管夠,所以氦閃時代的《流浪地球》是最好選擇。要不然真得等死!

  • 氦閃與紅巨星時代

第一次氦閃發生後,未來的氦閃會越來越頻繁,因為溫度越來越高了嘛,但除了氦閃外,氧閃和碳閃就不太可能發生了,在每次碳閃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積累氦元素,每次間隔恆星都會更快燃燒而膨脹,加上氦閃推離的超高溫物質,太陽直徑越來越大,最終將會到達地球軌道附近!但此時因為數次氦閃太陽質量大幅丟失,地球軌道會離得更遠,但即使能逃離被吞沒的命運,也逃不過高溫炙烤,所以橫豎都是死!唯一的差別是火化或者全屍!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廢了那麼多話,我們還有多久,真的十億年嗎?其實還不止啦,大概還有二十億年左右!之後溫度升高地球就不太適合居住了!

太陽的演化年表

未來每隔一億年溫度增加10%,那麼各位可以承受多高的溫度,然後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就很明顯了嗎,但太陽可不止溫度升高而已,因為我們說過氦閃也會隨之而來,但當氦閃來臨時,地球早已被高溫炙烤,所以氦閃其實和人類沒啥關係,因為地球早已不再適合居住。

算起來人類還真只有是十幾億年的時間,不過對於人類來說,幾十萬年也就差不多了,這個時間之內走不出太陽系,那麼人類就別想走出太陽系了,因為並非太陽對地球虎視眈眈,還有數不清的小行星都有機會直接滅了地球,人類還真等著地球將大家烤成焦碳不成?努力吧,騷年!

相關焦點

  • 太陽演化時間表:看看地球還能快活幾年?人類還來得及嗎?
    從小學科學課本中我們就知道太陽有100億年壽命,太陽差不多已經過了50億年,未來還有50億年,但留給人類的時間卻沒有50億年了,因為未來的太陽將會逐漸膨脹到死亡的這段時間裡,太陽會越來越暴躁,最終太陽會殺死太陽系內所有的生命,被死亡的太陽一併帶走!那麼問題來,太陽到底給我們留了多少時間?
  • 地球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滅亡:太陽演化
    地球有朝一日會滅亡嗎?答案是必然的。地球末日的版本有很多,諸如星球撞擊,遭遇高級文明攻擊,甚至是被黑洞吞噬......然而,這些都是可能性事件,唯獨有一種是不可避免的——伴隨著太陽演化而來的末日。現階段,太陽每秒鐘燃燒掉的氫達到了驚人的6億噸,通過氫聚變為氦的過程源源不斷地產生能量。
  • 中外科學家構建昆蟲演化時間表
    昆蟲似乎無處不在,但它們在地球上的演化歷史卻長期懸而未解。中外科學家6日宣布,依託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他們成功構建迄今最可靠的昆蟲系統演化樹,解決了一系列昆蟲演化研究中的難題。  這項成果當天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太陽還能活多久——恆星演化
    日出日落,我們已經習慣於有著太陽的世界。但是偶爾會有一個想法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太陽是從哪裡來的?太陽屬於恆星,恆星即是能夠發光發熱的星體。恆星是從宇宙中的氣體星雲中誕生的,其主要成分是氫。我們的太陽目標正處於該階段,並且還能夠燃燒50億年左右。質量比太陽大的恆星則能燃燒相對較少的時間。這是因為,恆星質量越大往往意味著恆星的體積就越大,所以燃料消耗速度會更快,壽命變短。在主序星結束階段,恆星便會進入晚年時期,首先會變為紅巨星。紅巨星的體積比主序星要大很多倍。
  • 當太陽變成紅巨星時,地球還能倖存嗎?
    從那時起,太陽一直處於主序星階段中,其核心的核聚變使它可以輻射光和能量來持續滋養我們的地球。這段時間將持續45-55億年,屆時它將耗盡氫和氦的供應,並經歷一些顯著的的變化。假設此時人類還活著並將地球稱為家園,我們可能會考慮遠離太陽!
  • 太陽最終會成為「白矮星」,地球會演化成什麼?行星也有壽命嗎?
    太陽最終會成為「白矮星」,地球會演化成什麼?行星也有壽命嗎?我們知道宇宙當中的星體,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身能夠發光放熱的恆星,另一類則是自身不能發光放熱的恆星。在太陽系中,太陽就是一顆恆星,由於質量足夠大,內部啟動了熱核聚變反應;而其他圍繞太陽旋轉的星體,則都是行星,包括我們的地球在內。宇宙中的恆星通常都是有壽命的,而且通常恆星的質量越大,壽命就越短暫。我們的太陽是一顆質量比較小的黃矮星,大概能夠在宇宙中燃燒100億年左右,目前已經燃燒了接近50億年,度過了100的壽命。
  • 太陽有壽命嗎?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即使當太陽步入了紅巨星階段,它仍有10億年的壽命。但是這對地球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早在太陽成為紅巨星之前,地球就已經不宜居了。 地球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呢? 人類可能是地球史上最有野心也最有憂患意識的動物,意識到地球早晚有完蛋的一天,所以不斷地探索太空,希望終有一天能在茫茫的宇宙中尋找到另一個家園。 但是人類能活到太陽80億歲,或者90億歲的時候嗎?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30-40億年嗎?
  • 為什麼地球上的溫度會隨著太陽的演化而發生改變?
    然而,對於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而言,太陽毫無疑問就是地球上空最耀眼的恆星,更是地球生命所必須太陽能量的唯一來源。既然所有恆星的演化都有其既定的生命周期,這便意味著太陽這個火球也有會熄滅的那一天。那麼,我們所在的地球上的溫度又是如何隨之而發生變化的?
  • 未來十年最緊缺職業,現在學還來得及嗎
    那麼現在再去學it技術的話還來得及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現在如果學網際網路的話去學什麼技術比較好。java工程師如果你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水平,那麼java這個工作就比較適合你。好了回到話題,現在再去學it來得及嗎?來得及只要你開始學,你就來得及。
  • 太陽會「死亡」嗎?其演化過程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
    將其放在宇宙之中,很多時候也是適用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太陽。它的演化過程也是從無到有,再到消亡的過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
  • 太陽何時吞併地球?科學家給了這樣一份時間表
    那麼,我們是不是該準備跑路,準備「流浪地球」了?不,請先等等。現在就流浪,未免有點早。這件事,咱們還得從頭說起。此時,雖然地球已經成為一個無法為人類生存的世界,但此時的太陽還仍舊處於主序恆星狀態。 (藝術家想像的從地球上看到的紅巨星狀態的太陽。圖片來源) 1.紅巨星 而再往後,太陽中心區的氫燃燒殆盡,停止了氫聚變成氦的熱核反應,變成了一個氦核。
  •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智慧生物,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具備創造產物的能力。經過200多萬年的演化,有了不少分支,包含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等,人類屬於智人,智人在這極為殘酷的競爭中,毅然而然的倖存下來,人類被統稱為是智人的後代。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樹立牢固的根基。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人類在地球上究竟還能生存多久呢?
  • 科學家給出一份太陽生命周期時間表:遙望太陽 珍愛地球
    那麼,屆時地球的命運會怎麼樣呢?在紅巨星的演化過程中,吞併地球的軌道是大概率事件。之前有學者認為,由於太陽釋放的能量都是質量轉化來的,太陽總質量會隨著核反應進行而減少,地球受到的引力也會相應減小,會自發向遠離太陽的方向運動。然而,2008年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的一項研究發現,潮汐力會遲滯地球遠離太陽的腳步,否定了地球這樣逃出升天的可能。
  • 太陽消失後,地球會變成「絕對零度」的星球嗎?人類還能生存嗎?
    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是言語可以表達的,眾所周知地球上超過95%以上的能量都來自太陽,除了能源之外,它還為人類提供了光和熱,這才讓地球在隨後的幾億年內變得生機勃勃,成功孕育出了人類,可以說地球出現人類離不開太陽向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受到各種自轉公轉的影響,地球自身溫度持續在16
  • 看看我們的太陽,它可能曾把一個超級地球當作早餐,完全吞食!
    這顆行星也許是所謂的超級地球,在距離太陽很近的空間內形成,卻被太陽的引力俘獲之後遭到滅頂之災。早期的太陽系,處於中心位置的太陽是由大量氣體和塵埃演化而成。由於它蓄積了足夠的能量,最終爆發活躍的核聚變。太陽周圍環繞的曾經是原行星盤的氣體與塵埃,行星就是從中而形成的。太陽系水星和太陽之間的區域沒有任何物體,甚至沒有巖石殘體。
  • 如果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中心,我們人類還能誕生嗎?
    宇宙何其之大,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在茫茫的宇宙中,可以說是滄海之一粟。但令人奇怪的是,就在滄海一粟之中,出現了人類。這個在目前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科學家們到目前為止,也仍然沒有一個定論。難道是人類特別幸運嗎?或者說是地球特別幸運嗎?
  • 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
    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星雲假說」認為,宇宙大爆炸後91億年,太陽星雲逐漸形成。星雲核心部分的物質聚集、升溫、熱核反應,形成太陽。
  • 高二努力還來得及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於是又把希望寄托在了高二,但是心裡卻又忐忑:高二努力還來得及嗎?我想,應該有不少同學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今天,我們就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發光熱帶魚肯定來得及,我高一就沒怎麼學習,高二一時半會又跟不上,直到高二下學期才進入狀態。
  • 當地球被紅巨星太陽「吃掉」時,會瞬間融化嗎?
    在54億年後,太陽將進入所謂的紅巨星演化階段。一旦堆芯中的氫耗盡,堆在那裡的惰性氦灰變得不穩定並在自身重量下崩塌,劇烈的溫度這將導致地核變熱,密度變大,導致太陽體積變大。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以及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地球很難成為人類永久生存的家園。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原因之一就是本身有一個非常完善優美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數十億年不斷的演化才形成的,人類想要在地球一直生存下去,我們就需要生態系統能夠一直保持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