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廣延物體
的相對論力學問題,一物體的平衡佯謬,這類問題最著名的是直角槓桿佯謬及柔繩的拉直平衡佯謬。其本質,仍是對在某參照系S'中靜止的一個平衡物體(合力矩為0),由於在另一參照系s中它是運動的,因此考慮,「尺縮效應」後,合力矩不再為0,因此應該旋轉,但現實中事件是唯一的,因此構成佯謬。在狹義相對論中解決此類問題,有兩種看法。
其中勞厄(M.laue)法認為S系中必有S'系中並不存在的潛在能流及相應的質量變化,小編認為十分牽強,很難認真對待。對此,阿爾斯連埃(H.Arzelies)提出批評,並給出所謂異步(Asynchronous)法,即按s'系(即平衡物體靜止其中的參照系)的同時標準,在s系裡進行力矩計算,以達平衡目的。這一方法行之有效,但小編以為,在狹義相對論框架下,其物理意義是不明確的。
即為什麼必須這樣做,它並沒有講出一個所以然來。因為按狹義相對論,各慣性系是平權的,任一參照系中的同時性應該都可以作為討論問題的出發點,因此,異步法指定同時性標準的作法是得不到合理解釋的。在小編於本文提出的存在絕對參照系的理論原則下,這一問題自然消除,異步法的基礎,正在於這一點。因此,無論平衡物體相對於絕對靜系是靜止還是運動,其所面對的以光速傳播的力傳遞的物質基礎均是唯一的。
這反映在「同時性」的定義上,正如前文已經討論過的,其物理意義是明確的。因此,這類平衡佯謬問題的解決,也間接地為一個客觀真實的局域絕對慣性參照系存在的理論原則提供了依據(證據)。一個絕對的慣性參照系對光的,都卜勒效應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如按狹義相對論,單程光速恆定,空間對任何慣性參照系均是各向同性的,這必然導致前述「宇宙空間介質(物質)」要麼根本沒有(一如愛因斯坦早年所認為的那樣),要麼對任何慣性參照系也是各向同性的。
在這一假設下,光的都卜勒效應產生的物理機制是不明確的,而只能將其歸結於狹義相對論空時的完全抽象的、脫離物理實在的單純「空時變換」,這與經典情況很難協調。經典波的都卜勒效應顯然與波源、觀察者相對於介質的運動有關,它的物理意義是十分明確的。在前文小編對空間問題的新詮釋下,光及粒子的都卜勒效應正是廣泛存在的空間介質的各向異性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儘管它與經典情況,仍然是很不相同的,但起碼具備了一種可與經典情況相類比的具體的物理機制。
最後複數描述對波函數的意義,一個複數,固然可以表示一個矢量,但為什麼在量子理論中,通常一個矢量必須用複數表示?這一點,實際在前文中已有涉及,而量子力學中的矢量旋轉(方向、大小可隨時變化)可以發生於同一個空間點,且不同點可有不同方式(表觀獨立),如不用複數,是無法表示這一物理機制的,即無法同時表示這一矢量的大小、方向及所處空間位置。小編認為,這就是複數必須進人量子理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