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南通市崇川分局接到報案,4歲兒童胡某某被教室繩索式老式窗簾拉繩繞住脖子,造成窒息,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孩子因為安全隱患而意外受傷甚至失去生命的這類報導,近幾年層出不窮,痛心之餘,家長和學校更應該提高警惕。
因為你根本想不到,這些在大人眼裡再正常不過的物品或者行為舉動,居然會嚴重威脅到孩子們的生命!
有養梳理了以下八種安全隱患,希望這些危險永不發生!
出於乾淨、方便,外形美觀的原因,很多家庭或學校選擇在家中安裝百葉窗、捲簾窗,但這類窗簾的窗簾拉繩,對孩子來說都可能暗藏殺機。
有人不以為然,覺得這是小概率的意外事件。也有人覺得窗簾的繩子那麼細,怎麼可能承受一個孩子的體重。
但是有人做過專門的實驗,最後發現百葉窗拉繩可以輕鬆承重6桶水,也就是228斤,相當於一個偏胖的成年人的體重。
捲簾的拉繩也同樣可以輕鬆吊起6桶水。
所以窗簾拉繩吊起一個幾十斤重的孩子簡直輕而易舉。
據美國統計,每兩周就有一名兒童因窗簾拉繩纏繞而窒息。
點擊播放 GIF 0.0M
為了避免這種毫無預兆的危險,避免孩子的生命被這根細細的窗簾繩奪走,家長們一定要做到這幾點:
警告孩子不要去窗邊玩耍,尤其是大人不在的時候。儘量選購無繩百葉窗或無繩窗簾。選擇拉繩有固定裝置的窗簾,並將拉繩固定在相對較高的位置。窗簾繩要繞在專門的繞繩器上,或者將繩子打結。和窗簾拉繩具有同樣危險性的,還有風箏線。
夏天到了,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戶外活動,放風箏也是一件很常見的娛樂活動。
各種孩子被割傷的事故,也頻頻發生。
山東張店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廣場奔跑玩耍時,被風箏線勒出一道血印。
臺北的一個小男孩因為被風箏線絆倒,脖子被線割傷,留下很深的勒痕,也讓人觸目驚心。
《新聞大求真》節目,曾經讓汽車在放飛的風箏線處高速通過,停車檢查發現,車身多處出現劃痕,甚至車的前臉罩直接被劃壞。
家長在帶孩子放風箏時,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告訴孩子不能直接用手去拽拉直的風箏線,必要時需要給孩子戴上護具。帶孩子放風箏時,要看好孩子不要亂跑,遠離風箏密集處。選擇相對較小的風箏,確保風箏起飛後,拉力在孩子可控範圍內。選擇帶有顏色的風箏線或者將線塗色,有利於觀察,減少危險事件的發生。注意讓孩子遠離大風箏,尤其是正準備起飛的大型風箏。夏季廣場上的噴泉都開了,喜歡玩水的寶寶都禁不住誘惑,喜歡在水柱之間穿行、嬉戲,家長對此並不放在心上。
誰能想到平時溫柔無害的水這時也可能成為致使人受傷殘疾的罪魁禍首。
去年7月,江西6歲女孩樂樂在噴泉內玩耍時,被水柱衝上幾米高摔下,經診斷樂樂會陰Ⅳ度裂傷,腸管損傷。
同年8月,江西撫州一名7歲男童在音樂噴泉內蹲下來,噴泉突然噴起將男孩腸子噴爛。
為了幫助男孩腸子癒合、減輕水腫,醫生在男孩的肚皮上造口排便。
噴泉的力量有多大?直徑2釐米的噴泉可以將一個5公斤的西瓜衝到空中1米多高,並且直接爆開。
點擊播放 GIF 0.0M
為了避免噴泉傷人的悲劇一次次發生,相關部門和家長也應該重視起來:
首先樹立安全意識,噴泉絕不是可以隨意玩耍之地。對有安全隱患的噴泉,相關責任人要設置好防護欄與安全警示標誌。家長需確認噴泉無功率過大、漏電等安全隱患再帶孩子去靠近玩耍。警告孩子遠離噴泉,讓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廣場作為人大家休閒娛樂的場所,潛伏著很多危機,除了噴泉可能致人受傷,耀眼的照明燈也可能變成傷人的「暗器」。
劉先生帶著年幼的兒子到人民廣場玩耍,小孩子好奇摸了一下地面上的照明燈,整個小手掌瞬間被燙傷,笑聲也變成了痛哭聲。
江蘇徐州一名1歲的女孩在廣場玩耍摔倒,手按到了地燈上,燙的滿手是泡。
孫女士帶著2歲的兒子到公園裡納涼,孩子摸了一下燈,手掌上立刻起了四五個彈珠般大小的水泡。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點都不誇張,有人做過實驗,把雞蛋攤在地燈上,1分鐘左右就熟了!
消防人員也做過測試,地燈工作5分鐘,表面的溫度就可以達到70°C以上,內部溫度更可高達到170°C以上。
為避免此類事故:
相關場所工作人員要做好防護檢修工作,做好警告提示牌。家長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接近觸摸這些高危光源。發現兒童燙傷,第一時間用大量乾淨的涼水衝洗傷口,降低皮膚表面溫度。一定要保護被燙傷的皮膚,不要把皮膚弄破,避免造成感染或留疤。用溼毛巾敷在傷面上,儘快送到附近的醫院,由醫生進行包紮處理。「杭州一孩子吃麵包過急被噎死。」
「山東德州一名3歲的男孩被桃子塊卡住喉嚨。」
「重慶一小孩玩耍時誤食一枚硬幣,被卡住喉嚨,情況危急。」
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就有3000名。
對於孩子來說,即使只是一個小瓜子仁都可能會堵塞氣管,一旦沒有了空氣,人在幾分鐘之內就會窒息而死。
遇到這樣的緊急情況,一定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時施救,避免慘劇的發生。
如果是3歲以下孩子,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託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
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點擊播放 GIF 0.0M
對於3歲以上兒童或者成人,可以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然後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
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
重複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異物可以引發窒息,吃太飽後馬上入睡也可能引發猝死。
某幼兒園一個5歲的男童,在午睡的美夢中被奪去了生命,原因就是吃多了。
醫生診斷的結果是:孩子吃午餐的時候吃撐了,還沒消化就直接入睡,出現了食物倒流的情況,倒流的食物堵塞氣管,導致呼吸呼吸不暢致死的。
對於此種情況,所以各位寶媽及老師們一定要記住以下幾件事:
餐後不要讓孩子立即入睡,尤其是在孩子表示睡不著的時候;孩子睡覺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孩子趴著睡;孩子睡覺的時候,有事沒事去聽孩子的呼吸是不是正常的;發現孩子窒息馬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儘快送去就醫。天氣越來越熱,孩子被鎖高溫車內窒息而亡的事故也時有發生。
15年7月,山東臨沂一名3歲女童被遺忘在車裡近10小時,不幸去世。被發現時身體像被蒸熟!車內殘留著掙扎的痕跡,慘不忍睹。
夏天被留在車裡到底有多恐怖,好奇實驗室曾經有人親測車內的溫度。
僅用了35分鐘時間,車內的溫度就從室外溫度33°C飆升到了63.8℃,甚至一度導致溫度計失效。
這麼高的溫度,一個幾歲的孩子怎麼能承受的住呢?
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夏季,車內最好也不要放車載香水、碳酸飲料、打火機、充電寶、液化氣霧劑等一些易燃易爆易揮發的危險品。今年3月份,深圳某小區有兩名女童從陽臺防盜網墜落身亡;據說事發時家中有人,但卻沒注意正在發生的悲劇。
孩子傷亡事故,是每個家庭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
然而全國各地關於孩子高空墜樓的事故太多了,一個個血淋漓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何避免孩子墜樓:
家裡一定要裝防護網,陽臺、臥室、廚房等,凡是靠近外面的地方最好都裝下,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孩子會從哪個地方冒出來!不要在陽臺、窗戶附近放置桌椅板凳,防止小孩子攀爬!不要單獨留孩子在家裡,尤其是還沒有自理能力小孩子!這麼多觸目驚心的慘劇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家長的粗心與不重視。家長們忽略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致使小孩喪生。千萬別讓自己一時的鬆懈,成為一世的悔恨。
為防止寶寶意外,有養建議家長們對家中安全隱患做一次徹底檢查。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細心看護。
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別分心,別邊看手機邊聊天,這才是避免意外傷害發生的根本。
最後願世上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長大,願所有的慘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