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狗咬斷兩歲娃淚小管顯微鏡下手術避免「以淚洗面」

2021-01-21 青島晚報電子報
寵物狗咬斷兩歲娃淚小管顯微鏡下手術避免「以淚洗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2 星期二

    近年來,城市中養狗的市民越來越多,住宅小區內不乏寵物的影子,寵物在走進千家萬戶為主人帶來溫暖慰藉的同時,因咬傷抓傷等而誘發疾病的案例卻屢見不鮮。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眼科就接診了一位兩歲幼兒,被寵物狗咬傷淚小管,淚小管是淚器中最易受傷的結構,而且一旦斷裂修復不及時,將面臨終身「以淚洗面」的困擾。最終專家在顯微鏡下緊急手術,成功吻合了細如髮絲的斷裂淚小管。
手術進行中 攝影/劉芳
\突發事件\
2歲娃淚小管斷裂連夜輾轉多家醫院
    凌晨的冬夜寂靜寒冷,但是凌晨的醫院卻令人揪心,也令人動容。凌晨一點,一對焦急的父母帶著剛滿兩歲的幼兒,跑進了市立醫院本部眼科。孩子的左眼蒙著紗布,已經依稀浸染了紅色的鮮血,當接診醫生輕輕揭開紗布查看時發現,孩子左眼下瞼內側皮膚肌肉組織外翻,血流不止。
    原來,前一天晚上8點,這位叫小豆的孩子與鄰居家寵物狗玩耍時,突然被狗咬傷了眼睛。 「我們急壞了,也嚇壞了。 」家長陳先生告訴記者,隨後他們立刻帶小豆在城陽當地醫院急救,初步衝洗探查後卻被告知沒有救治條件。
    原來小豆不止是眼瞼的皮膚肌肉組織損傷,還合併了淚小管的斷裂。淚小管斷裂一定要及時手術修復,若不及時通過手術修復將導致終生持續地流淚。成人淚小管直徑在0.5—1.0mm左右,而2歲幼兒的淚小管直徑更細,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從孩子晚上8點多受傷開始,我們轉了青島市多家醫院。」陳先生焦急萬分地說,但是當時因種種原因,一直沒能進行成功救治和手術,最終在下半夜趕到了市立醫院本部。
\手術直擊\
淚小管細如髮絲顯微鏡下精準吻合
    小豆來到市立醫院時,值班醫生看到如此特別的咬傷部位,緊急聯繫了眼科中心副主任、本部眼科主任劉夫玲。「孩子年齡幼小,受傷原因特殊,部位重要,必須立刻安排手術前準備。 」劉夫玲迅速部署:一方面,孩子需緊急注射狂犬病和破傷風疫苗,避免致命的狂犬病等疾病;另一方面,緊急聯繫本部麻醉手術科等手術相關人員;同時嚴格遵守疫情期間醫院急救入院流程,立即安排患兒和家長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各項手術準備完成後,小豆被推進了眼科中心手術室,在眼科醫師和手術室護士的耐心陪同下,順利麻醉入睡。「術中探查發現,孩子左眼瞼皮膚肌肉組織不規則咬傷,內側眼瞼及瞼板全層斷裂,淚小管接近淚囊處被完全撕裂斷開。 」劉夫玲介紹說,面對細如髮絲的淚小管,斷端吻合手術難度非常大,需要極其精細的顯微鏡下手術操作。
    憑藉多年來的豐富經驗,劉夫玲順利找到了淚小管的兩個斷端,成功為孩子進行了淚小管吻合,同時在淚道植入淚道矽膠管作為淚道恢復支撐。最後,用極細的美容縫線給患兒受傷的眼瞼組織進行精細分層縫合,不僅成功讓孩子淚道功能得到了修復重建,也防止了皮膚疤痕導致的外觀畸形。
    術後檢查,孩子的眼瞼結構和淚道位置都非常好,術後第二天就出院,孩子家長隨後還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
\專家提醒\
警惕眼瞼受傷累及淚小管
    劉夫玲介紹,正常情況下,淚液從眼角內側通過淚小管流入淚囊和鼻淚管內,最終流入下鼻道。
    淚小管位於內眼角的眼瞼內,上下各一,不僅是幼兒,即使是正常成人的淚小管也只有長度8—10mm,直徑在0.5—1.0mm左右,非常脆弱,容易受傷。臨床上經常接診儘管看起來相對較輕的眼瞼裂傷,尤其內側眼角處的裂傷,也有可能傷及纖細的淚小管,需要及時發現及時手術。眼科醫生需要細心判定眼瞼裂傷是否同時合併淚小管有無斷裂,同時也提醒大家,如果不幸眼瞼受傷,請儘快找眼科專業醫生就診,避免忽視淚小管受傷,造成終日「以淚洗面」的悲劇。
\相關連結\
特定人群最好不養寵物
    醫生建議,已經懷孕或準備懷孕的家庭儘量不要飼養貓狗等寵物。
    另外,免疫系統衰弱的人比起健康人更容易受到傳染,需要特別保護。
    當不幸被寵物咬傷抓傷時,一定不要驚慌,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1、寶寶被狗、貓咬傷
    家長首先要觀察寶寶的傷口。如果寶寶的傷口很深,或者出了很多血,應馬上用紗布用力壓住流血的地方,儘量把血止住。然後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做細緻檢查。
    如果寶寶的傷口很小,應用大量的肥皂水反覆衝洗傷口5分鐘,衝洗的時候儘可能把傷口擴大,並用力擠壓周圍軟組織,設法把沾在傷口上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衝洗乾淨,儘量減少病毒的侵入,擦乾後用5%碘酒燒灼傷口以清除或殺滅汙染傷口的狂犬病毒。
    傷口初步處理後,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注射狂犬疫苗和破傷風抗黴素。
    2、寶寶被嚙齒類動物咬傷
    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喜歡為寶寶養一些嚙齒類的小動物,但又很容易忽視這些特別的寵物身上的一些病毒。可能引起發熱、頭疼、淋巴腫脹、喉嚨發炎、皰疹等病症。
    比如小倉鼠喜歡吃帶有奶味的嬰兒嫩肉,當熟睡的寶寶突然啼哭時,父母要仔細檢查一下寶寶,看看有否被咬傷。被咬傷的傷口很小,容易被忽視。由於老鼠能傳播多種疾病,故被老鼠等嚙齒類動物咬傷後,應及時處理。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通訊員 劉芳

-

相關焦點

  • 2歲娃兒被狗咬斷淚小管管道細如髮絲專家妙手吻合
    淚小管是淚器中最易受傷的結構,而且一旦斷裂修復不及時,將面臨終身「以淚洗面」的困擾。近日,我院本部眼科在顯微鏡下成功為一名兩歲幼兒緊急手術,成功吻合細如髮絲的斷裂淚小管。孩子父母感激萬分,為醫生送來錦旗。
  • 兩齡童被狗咬斷淚小管,管道細如髮絲專家妙手吻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劉芳 趙穎 青島一名兩歲娃與寵物狗玩耍時,突然被狗咬傷,淚小管接近淚囊處被完全撕裂致斷開。日前,市立醫院眼科專家顯微鏡下為幼兒精準吻合細如髮絲的斷裂淚管,避免了終身「以淚洗面」。
  • 顯微鏡下的口腔手術——顯微根尖手術
    顯微根尖手術是指在口腔手術顯微鏡輔助下,使用顯微手術器械在高倍放大的情況下進行的根尖手術,可以說是牙體牙髓醫生為保留牙齒而做的最後一搏。眾所周知,根管治療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儘管隨著牙髓病學理論和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根管治療仍然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存在許多失敗病例。對根管治療失敗的患牙,首選非手術的根管再治療,但很多情況下,根管再治療極其困難或者患牙牙冠已經修復,根管再治療根本無法進行,此時就需要進行顯微根尖手術。
  • 鞍上池蛛網膜囊腫伴腦積水的兩歲小患者
    這是一個的兩歲的小患者,一歲半時可自行獨立逐步行走,兩個月前開始出現行走步伐倒退、搖晃,步態不協調,經頭顱MRI檢查提示腦室擴張,腦室旁水腫,鞍上池蛛網膜囊腫,囊腫擠壓中腦導水管。小患者入院第三天進行軟性神經內鏡下鞍上池囊腫造瘻術+三腦室底部造瘻術,術後第四天經頭顱MRI檢查,鞍上池蛛網膜囊腫明顯變小,腦室擴張較術前減輕,腦室旁水腫減輕。術後第七天出院調養。三個月之後小患者來院複查時已經不需要家長扶持就能自行行走,行走步伐穩當,還調皮地在病房樓道裡小跑。
  • 你是否常常淚流不止?警惕淚道病
    > 從剛出生的嬰兒到白髮蒼蒼的老人 都可能患上淚道疾病 有時候明明沒有情緒上太大波動 卻常常眼中含淚 用手輕壓眼角還有膿液流出 那是你的眼睛生病了 不想哭卻淚流不止
  • 出生8天的嬰兒顯微鏡下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
    戴著 3.5 倍的顯微鏡,醫生給一名出生僅 8 天的新生兒完成了一次心臟主動脈和肺動脈換位手術。這名心臟大動脈異位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僅 10 個小時就面臨死亡威脅。給這麼小的寶寶完成心臟動脈換位手術,在全省還是首例。
  • 什麼是鼻內窺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
    淚囊中的致病菌及膿性分泌物反流到結膜可引起結膜炎症,對眼球構成潛在威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通過手術治療開通阻塞的鼻淚管是治療慢性淚囊炎的關鍵。1、經鼻內窺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的適應症?適於由鼻淚管阻塞而導致的淚道阻塞,淚囊發炎感染,眼角溢淚、溢出膿液的患者。
  • 26個神奇的現象,顯微鏡下螞蟻的臉讓人瑟瑟發抖
    大千世界,神奇的事物無處不在,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探索的事情,有很多神奇的現象一直都在不斷的更新,世界的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奇妙,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個26個奇妙的現象,來跟我一起探索吧,你們看到哪一個最震驚呢?
  • 兩歲娃和骷髏架形影不離,網友:這個愛好有點嚇人
    兩歲娃和骷髏架形影不離,網友:這個愛好有點嚇人 孩子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比如男孩子通常喜歡蜘蛛俠、蝙蝠俠、超人等超級英雄,女孩子喜歡芭比娃娃、毛絨玩具等。但有一些孩子喜愛的玩具就比較另類。
  • 手機、平板電腦成哄娃利器,有兩歲孩子近視達1000度
    兩歲的孩子,1000度近視記者看到,李元孩子所用的英語學習App上,有很多趣味性的題:比如把幾張散落的拼圖,拼成了一個大象的形狀,這時候手機就會發出大象的英語發音。除了做題之外,該App上還有外教的視頻課程,每次課程有將近兩小時。
  • 兩歲寶寶「眼大如牛」!醫生卻高興不起來
    ,患者年僅兩歲。據了解,小患者剛出生時眼大如牛,眼球半徑明顯大於同齡孩子,但家長還來不及高興,便被確診了先天性青光眼,視力嚴重受損。   兒童青光眼是一種嚴重影響視力的疾病,造成的危害包括視力低下、失明、眼球結構異常、斜視、高度近視等,如果得不到及早有效診治,將造成終身殘疾,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創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兒童青光眼的治療方式包括降眼壓藥物和手術。
  • 唐都醫院實施軍內首例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並成功生育
    馬建軍副主任為患者實施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去年5月初,馬建軍副主任成功為其進行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結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試管嬰兒技術,助其實現求子夢。經檢索,該術式結合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生育為軍內首例。小田長期在邊疆守衛,婚後四年未育,歷經千辛萬苦,多地就醫無果。為實現孕育夢,2017年5月慕名來到唐都醫院泌尿外科找到馬建軍副主任尋求進一步治療。
  • 寵物蟒誤吞燒烤鉗 成功接受手術恢復健康
    受傷寵物蟒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5月14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的獸醫給一條身形龐大的窩瑪蟒做了一起高難度的手術  亞倫隨即將蟒蛇送往寵物醫院。雖然蟒蛇具有反芻食物的本性,但為避免鉗子鋒利的邊緣傷到內臟,獸醫決定通過手術將其取出。幸運的是,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蟒蛇也在逐步康復階段。  (原標題:澳寵物蟒誤吞燒烤鉗 成功接受手術恢復健康)
  • 國內首例3D影像顯微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在海軍總醫院獲成功
    新華網消息:近日,海軍總醫院普通外科為一名46歲甲狀腺癌患者成功實施甲狀腺切除手術,這是國內首例運用3D影像顯微鏡技術開展的甲狀腺癌根治術。    患者李女士,意外檢查出其頸部有腫物,被確診為甲狀腺癌。普外科主任張朝軍為李女士進行詳細檢查後,決定為其實施甲狀腺腺葉探查和切除術。
  • ERT無血痂毛髮移植加密術技術高倍顯微鏡下操作0損傷植髮
    【ERT無血痂毛髮移植加密術植髮技術原理】高倍顯微鏡下操作0損傷植髮將患者自身後枕部的健康毛囊集中提取,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分離,再放入恆溫箱的營養皿中培植,然後種植在脫髮的部位。和傳統的植髮手術相比,ERT無血痂毛髮移植加密術植髮技術優勢明顯:1、最大限度的保持毛囊完整性 :ERT無痕植髮技術的分離方法是可視的,高度的顯微鏡下,進行科學有效地分離。
  • 2020年醫療設備設計-醫用眼科手術顯微鏡設計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款醫用眼科手術顯微鏡設計,它讓眼科手術變得更安全簡便。眼科手術顯微鏡設計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醫用眼科手術顯微鏡設計著眼於用戶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整體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同時,在產品功能上它也進行了優化創新,採用高解析度,高清晰度光學系統,立體感強,景深大,視場亮度均勻,可以清晰看到深層次人體組織結構;出色的穩定性以及超長的伸展距離使得在手術室中的擺位操作變得簡便舒適;長壽命的LED冷光源光纖同軸照明,可以在手術的各個環節提供穩定明亮的紅光反射,即使在低光照水平下,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清晰圖像,精準高效地進行手術。
  • 娃不睡,媽崩潰!4個辦法拯救日夜顛倒的寶寶
    但是,一到了半夜,當媽的正流著哈喇子和周公約會呢,「哇——」一聲衝破夜空:娃開始鬧了。頂著熊貓眼七手八腳哄好娃,結果娃根本不想睡,小眼睛滴溜溜可精神了,時不時還笑幾下,撩媽高手上線了:媽,咱們聊個天唄!這可咋整?大半夜的,娃怎麼不睡覺呢?
  • 手術後為什麼要用矽膠引流管?
    手術後為什麼要用矽膠引流管?外科手術已經結束了,身上會有那麼多管子,看上去有點嚇人,醫生說是矽膠引流管,這管子到底有什麼用?醫用引流管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插管?
  •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之貓蛔蟲
    貓蛔蟲圖片 3:這是進行了糞便浮選檢查後的小貓死後剖檢的圖片。貓蛔蟲圖片 4:這是一個進行了糞便浮選檢查後的小貓死後剖檢的圖片。當切開十二指腸,發現蛔蟲成蟲存在於腸腔中(這個腔是小腸的中央管,那裡有已消化的食物在流動)。被發現的蛔蟲相當的大(約 6-8cm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