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科幻大咖們深層解讀:王晉康的封筆之作《宇宙晶卵》

2021-01-12 紅星新聞

11月22日-24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舉行。本屆科幻大會以「多元幻想,多彩未來」為主題,將舉行40餘場分享和討論活動。今天,在《宇宙晶卵》中的人類未來分論壇中,作家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科幻世界雜誌前社長、資深出版人姚海軍等向我們分享了《宇宙晶卵》作品中深層的含義。

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 (圖據IC PHOTO)

《宇宙晶卵》是作家王晉康的封筆之作,王晉康是中國科幻老當益壯的常青樹,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銀河獎得主。中國作協及中國科普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談到這次的作品《宇宙晶卵》王晉康表示,「宇宙晶卵,講述的是一個胎兒一樣,既有意識,又沒有意識,是現代科學體系不能承受的一種物質,它不是奇幻,也不是魔幻,可以理解科學的寓言,以寓言的形式來講述一個虔誠的信仰,是一個最大膽的展現。這個小說是倒敘的,我們認為宇宙也是一種生命,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以寓言來表達對生命的信仰。」

對於為什麼小說中提到了機器人得道的問題,王晉康說:「機器人是最先悟道的,這是比較次要的問題,在我的感覺中,所有智慧都是同等的地位,不管是人,不管是人工智慧都是同等的地位,這個機器人首先悟道,人也是同樣的悟道過程,實現了宇宙生物的進化,而這個概念是我是第一次提。」

科幻世界雜誌前總編輯譚楷對於《宇宙晶卵》與作家王晉康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從他的短篇、長篇來說,科幻是一個框架,科幻小說寫作,我也寫過一大堆,我覺得最難點,是你的科幻構思,怎麼成為小說發展的動力,把個性寫出來,那麼這個小說就成功了。人物最重要的就是個性,如何把個性和構思融入到一起,王晉康在這點上就寫得相當好。王晉康自己就好像一個銀河一樣,小宇宙不停的爆炸,不停的吸收,每一根白頭髮都是知識地體現,第一是打造人物,第二解決科學構思,第三不斷的吸收。」

《宇宙晶卵》(圖據姚海軍微博)

在這次的《宇宙晶卵》的人類未來討論會中,為觀眾們播放了CG短片《零動力》,放映後贏得了在場觀眾的掌聲。短片的導演鬱剛表示,「這個片子是把王晉康老師這麼多年寫的科幻故事揉到一起而已,我們中國科幻作家在這四十年來留下一座金礦,但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挖掘金礦的方法,如果我們找到了方法,就可以找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這些小短片很多梗我拿來用,是啟發我們大家一起開發中國科幻作者的作品,找到想要的東西。」

資深出版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輯姚海軍對於王晉康《宇宙晶卵》之前的兩部《逃出宇宙》和《天父地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姚海軍表示,「王晉康老師和科幻世界是互相成就的。王晉康老師是一個三部曲,這三部曲的名字是火熱三部曲,講整個人類在宇宙當中克服種種生存的困境,如何升華生命的價值,這樣一個作品,是氣勢恢弘的,有很多超級技術,把宇宙變為我們可以掌控的宇宙,就是超越了時間,超光速的飛船,讓宇宙變成能夠在有限生命當中完成探索的,整個三部曲的故事對我來說,作為這套書的編輯是非常榮幸的,第一時間分享這個好故事,我很有閱讀的快感,每次特別急切把這些好故事給讀者分享,第三部用活著的主題概括它,不那麼恰當,或者活著是無奈,是面臨災難,我們活下去就不錯了,但實際上三部曲的深層含義是尋找,尋找生命終結的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田宇

編輯 萬維綱

相關焦點

  • 王晉康發布科幻封筆作《宇宙晶卵》,獲銀河獎終身成就獎
    提到老一輩科幻人,王晉康的名字是繞不過的,他被譽為「科幻的大地」,劉慈欣評價王晉康是「中國科幻的開拓者」。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1993年,王晉康以作品《亞當回歸》出道,並憑此作拿到自己的第一座銀河獎,開啟了自己的科幻時代。近年來,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暢銷、改編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曾讓中國科幻小說成為現象級話題,造就了中國科幻蓬勃發展的印象。
  • 王晉康獲中國科幻銀河獎終身成就獎,封筆作《宇宙晶卵》發表
    他用如椽巨筆構建中國科幻的雄渾大地,譜寫關於人類、自然與宇宙的生命之歌,並在奇絕的想像之上,賦予其深刻的人文內涵。他是中國科幻的思想者,也是所有科幻作家的榜樣。」在《科幻世界》四十周年、銀河獎三十周年之際,拿到二十年才頒發一次的終身成就獎,王晉康也感慨萬分:「我原是石油系統的高級工程師,27年前,因為偶然的原因而闖入科幻文壇,那時正是中國科幻最艱難的時刻,處於完全野生野長的境地。
  • 中國科幻「雙雄」之一王晉康新書《宇宙晶卵》首發:我得過最高的獎...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郭靜雯)12月1日,中國科幻「雙雄」之一王晉康新書《宇宙晶卵》在天府書展上首發。這是王晉康「活著」3部曲系列作品的收官之作。27年前,王晉康在成都本土著名科幻雜誌《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亞當回歸》,一舉成名。
  • 從《宇宙晶卵》看王晉康創作風格的演變
    三部重量級長篇小說前後相繼,首尾纏繞,彼此說明、驗證,互相補足或部分重合,展現了作者縱橫捭闔、書寫宇宙大歷史的勃勃雄心,這樣龐大的架構與體量在中國科幻文學史上尚不多見。 《宇宙晶卵》首發於《人民文學》2019年第7期 小說承繼並更為深遠地延續了前兩部的線索,一步步走向情節的巔峰。
  • 京東文學盛典阿來直播 盛讚年輕一代科幻文學寫作
    2020京東文學盛典中最為腦洞大開的科幻文學品鑑直播在10月19日如期舉行。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廣泛徵集和全民薦書,科幻文學組最終有13本優秀作品脫穎而出。這場名為「科幻之美」的直播活動中,專家對科幻文學作品的深入解讀讓人印象深刻,對於年輕一代的科幻文學寫作,作家阿來充滿信心。
  • 劉慈欣等國內外科幻大咖打Call,助力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中國科幻圈內有一句話:「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凹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成都一向有著「中國科幻之都」的美譽。這座城市也正全力推動本土科幻與世界科幻的交流互鑑。目前,成都也作為中國第一個提出申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引發科幻迷的高度關注。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何夕與《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等悉數到場,加油助威。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也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
  • 中國科幻迎來「黃金時代」?聽劉慈欣這些大咖們怎麼說
    2019中國科幻大會日前在京舉行,科學家、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和不少熱愛科幻、從事科幻的人們聚在一起,詮釋他們眼中中國科幻的時代命題。中國科幻,本土?未來?雨果獎的兩度殊榮,讓中國科幻作家蜚聲國際、令科幻讀者振奮不已。北京、深圳、成都各地科幻盛典繁榮開展,大咖雲集、論壇爭鳴……人們歡呼,「中國科幻的春天已經到來」。
  • 中國科幻不止《流浪地球》打破次元壁這些科幻大牛你應該知道
    因此有人說,2019年不光是中國科幻電影大片元年,更是劉慈欣影視宇宙元年。 除了這兩部原著作品,劉慈欣還有什麼力作?中國科幻還有什麼作家、作品值得關注?「中國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其實,還有「中國科幻雙王」——劉慈欣、王晉康,以及「中國科幻三駕馬車」——劉、王、何夕,乃至「中國科幻四大天王」—— 劉、王、何、韓松。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喜歡看科幻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中國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而四個人中兩人都是河南人:劉慈欣祖籍信陽羅山縣、王晉康是南陽人。韓鬆開玩笑地說:「河南確實有很多優秀的素材,我也特別想以河南文化來創作,但是都被劉慈欣和王晉康寫完了。王晉康甚至認為未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的希望都在河南,河南人拯救了宇宙。」2019年,大河網記者採訪了獲得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高榮譽獎項終身成就獎的河南科幻作家王晉康。
  • 科幻電影一定要「燒腦」嗎?《三體》何時搬上大銀幕?聽聽大咖們...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文/圖 近年來,中國科幻電影異軍突起,正在成為世界科幻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中國科幻電影如何增強傳播力? 談及好奇心,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韓松提到了河南,他說:「科幻作家一般都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我對河南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我也想寫河南,但河南的科幻都被別人寫光了,劉慈欣、王晉康都是河南人,尤其是王晉康,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以河南為背景的。」 科幻電影,如何把握對科學知識的還原度?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姚海軍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說:「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國電影界確實沒有此類硬科幻題材的大製作,我們對中國能拍出什麼樣的大製作科幻電影也很忐忑,因為影迷們已經習慣了好萊塢的科幻大製作,而《流浪地球》的上映,確實徹底打破了之前影迷們的懷疑態度。」
  • 天府書展|四川出版精彩活動搶先看①你亮科幻「雙雄」 我找劉心武...
    四川科技出版社:科幻雙雄來了一個,推動全國地方科技社聯合開展根據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票房火爆,也讓中國科幻又一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11月30日,和劉慈欣被並稱為中國科幻雙雄,被劉慈欣稱為 「中國科幻的開拓者」的王晉康將現身天府書展現場,舉行《宇宙晶卵》的新書分享會。《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科幻作家何夕都將出席活動。
  • 科學大咖與著名科幻作家對話未來 暢談科幻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科幻與科學、科普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微妙關係?它們對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有何影響?在「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現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HXMT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王晉康,微軟小冰首席架構師周力針對《與未來對話》主題展開精彩對話,論壇由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主持。
  • 科學家與小記者 | 中國科普大咖王元卓帶來《科幻電影中的科學》解讀
    王元卓大咖大咖 · 來襲 2020年8月14日中國 • 鄭州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小主持人小記者特訓營特邀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於8月14日下午14:20在鄭州電臺一號演播廳為孩子們帶來《科幻電影中的科學》講座!
  • 《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強化「科幻之都」名片,持續為成都科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7月28日上午,成都申幻動員大會在成都世紀城舉行,並宣布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在動員大會上,舉辦了主題為「成都申幻與中國科幻未來之路」的主題沙龍,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王晉康,《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中國首位科幻文學博士姜振宇、成都八光分文化創始人楊楓等與會嘉賓們暢所欲言,為成都未來的申幻工作建言獻策,勾勒未來圖景。姚海軍申幻能給成都這所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助益?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姚海軍主編的《星雲》科幻迷雜誌,攝於「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宋敖/攝)1997年北京國際科幻大會轟動全國後,姚海軍也受科幻作家們的引薦,經山西《科幻大王》輾轉來到《科幻世界》,從讀者俱樂部做起,完成了一次身份的調轉。「科幻迷們的來信來稿雪片一般,每周都有好幾大箱要處理。
  • 螞蟻莊園封筆儀式是什麼意思 1月10日封筆儀式答案最新
    螞蟻莊園封筆儀式是什麼意思?螞蟻莊園1月10日有個問題就是【清代皇帝除夕會舉行「封筆儀式」,表示休假期間?】,專門進行封筆儀式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這裡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說明。螞蟻莊園1月10日答案最新
  • 40歲的《科幻世界》讓他們獲了獎買了房!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目前,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正在東郊記憶舉行,來自14個國家的近60位國際嘉賓和300餘位中國知名科幻作家、相關學者及科幻產業精英齊聚一堂,進行科幻文化交流。其實,早在40年前,成都就是一座「科幻城市」——全國知名的《科幻世界》正式出版。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等耳熟能詳的科幻大咖的作品,都是在《科幻世界》上「首發」,並從這裡走向世界。作為40歲的老牌雜誌,《科幻世界》影響了幾代人。11月23日下午,寶樹、江波、陳楸帆、焦策、燕壘生五位科幻作家就在成都分享了「我和科幻世界不得不說的故事」。
  • 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成都來了!成都申幻委員會正式成立
    今日上午,「成都申幻動員大會」舉行,並正式宣布了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的成立。會上,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