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赤眼蜂防治面積 保障糧食豐產豐收

2021-01-08 糧倉新鮮事兒

今年我市擴大推廣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面積,向全市28個鄉鎮街集中統一免費發放防治玉米螟赤眼蜂蜂卡兩次,防治水稻二化螟混合赤眼蜂蜂卡三次,防治面積達439.7萬畝,比去年增加15%,切實為糧食豐產保駕護航。

6月29日是第一次放蜂,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農技人員到城發鄉新義村田間地頭,幫助和指導農民科學防治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第二次放蜂時間預計在7月5日—6日進行。

據介紹,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是危害我市玉米生產的一種主要害蟲,其發生面積、造成的損失均居各種病蟲害之首,近年來,生物防治技術是我市農藥減量控害、提高綠色防控覆蓋率的重要舉措,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普遍認可。

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楊洪濤說,利用生物之間食物鏈相互依存關係,大力推廣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技術,此項技術特點是省工、省時、省力,保護生態環境。通過近幾年的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可以大大減少農藥使用量,保護農田生態環境,而且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

據了解,我市每年利用生物防治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可減少農藥使用455噸,預計挽回糧食11.2萬噸,增收2.1億元。

相關焦點

  • 赤眼蜂進田保障糧食豐產豐收
    在發放現場,烏蘭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員將100件蜂卡免費發放給各鎮(園區),並派遣技術指導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赤眼蜂投放技術。一直以來,玉米螟危害在烏市呈多發、頻發、重發趨勢,玉米螟危害後,會使農作物折杆、增加黴變粒,出現機器難收割,糧食等級降低和減產等嚴重後果。近幾年,烏蘭浩特市大面積示範推廣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果。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2020-04-09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省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記者從近日在定西市召開的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甘肅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加之今年雨水合節,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根據農情調度,全省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06萬畝,預計總產1180萬噸,比上年增長1.5%。
  • 北京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一袋蟲卵管一畝地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北京:投放20億頭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不需要農民背著藥筒在高溫下來回打藥,只需要在玉米葉上別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輕鬆防治玉米螟,這正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推廣的一項生物防治技術。7月6日,北京市植保站在河南寨鎮召開2017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暨技術培訓會,並啟動了2017年全市統一釋放赤眼蜂活動。
  • 「關注」|查幹諾爾鎮人工釋放赤眼蜂,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綠色防控
    為貫徹落實上級關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採取減藥的工作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查幹諾爾鎮積極推進實施綠色防控、生物防控等現代農業技術。2020年,查幹諾爾鎮農業站在全鎮推廣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實施面積2萬畝。
  • 【共同戰疫】農業農村部:春耕農資有保障 夏糧豐收有基礎
    春播糧食麵積約9萬畝 夏糧豐收有基礎  3月2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當前春耕的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今年春播糧食麵積大約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糧食麵積一半以上,按時保質地完成春播任務,對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
  • 「玉米衛士」赤眼蜂 工廠能量產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會在興… 2020-07-10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袁隆平:豐收不是浪費的理由,必須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居安思危】豐收不是浪費的理由 敬天惜糧、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年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 道縣:「以蟲治蟲」 釋放3.2萬個赤眼蜂卵卡防治馬尾松毛蟲
    紅網時刻永州5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郭學遠)5月23日,在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周邊松林裡,道縣林業局森防站工作人員和民工一起釋放赤眼蜂,防治越冬代馬尾松毛蟲。據在場的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道縣林業局分別在梅花鎮、橋頭鎮、萬家莊街道等地,採取人工投放方式,釋放赤眼蜂卵卡3.2萬個,防治馬尾松毛蟲面積5000餘畝。馬尾松毛蟲是以松針為主食的害蟲,輕則影響松木生長,重則導致松樹死亡,遠看就像被火燒過,又被譽為「無煙的火災」。該蟲害是道縣歷史性害蟲,因氣候、地理等特殊原因,而呈現周期性發生規律。
  • 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進入生產關鍵期,上海松江農民爭分奪秒...
    春爭日,夏爭時,眼下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也進入生產關鍵期。作為滬上重要糧倉,當前上海市松江區的糧食生產穩定,在秋糧生長關鍵期,農民爭分奪秒抓生產,農技、農機等部門做好農業服務保障,齊心協力築好秋糧豐收基礎。
  • 成都有支「天敵特工隊」: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站長尹勇介紹,天敵工廠專門生產天敵昆蟲,比如稻螟赤眼蜂(簡稱赤眼蜂)、巴氏鈍綏蟎(俗稱捕食蟎)、麗蚜小蜂、瓢蟲等。  以生物防治中應用最廣泛的天敵昆蟲明星——赤眼蜂為例,其對水稻二化螟等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寄生的是害蟲卵塊,赤眼蜂防治害蟲的效果非常顯著——害蟲還沒孵化出來,就已經被赤眼蜂的幼蟲吃掉了。」艾攀介紹說。
  • 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綜合除草技術減藥三成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
    只見技術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選擇程序後按動遙控器,無人機騰空飛起4米多高,按照規劃路線在玉米田上「有板有眼」地飛行,隔一段距離就「駐足」投下一粒中藥丸大小的白色小塑料球,再繼續飛行……「這樣就能防治住對玉米危害最大的玉米螟,這新技術真是厲害!」這是記者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東北北部玉米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現場會上看到的一幕。
  • 「蟲口奪糧」保豐收
    隨著氣溫回升,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陸續進入流行期,已在江漢、江淮、黃淮南部和西南等麥區發生,專家預計全年發生面積將達8.6億畝次;草地貪夜蛾去年首次入侵中國,今年發生面積進一步擴大,預計全年達到1億畝左右;沙漠蝗在東非、西南亞罕見暴發,需嚴防其入侵並要做好國內蝗蟲防治……今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形勢嚴峻,目前防控進展如何?還將採取哪些措施?
  • 植保《用好這10種農藥,和95%的果蔬病害說拜拜》​《蟲害的生物防治 : 赤眼蜂》
    可用於防治果樹、蔬菜、糧食等作物的葉蟎、癭蟎、茶黃蟎和各種抗性蚜蟲,對小菜蛾、菜青蟲、潛葉蛾等幼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蟲害的生物防治 || 赤眼蜂》(普惠農業大家庭)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與生態安全,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我們來粗略地算一筆帳,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41億畝,而據農業農村部消息,預計今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左右,平均畝產提高近兩公斤,意味著由於單產提高全年糧食增產約35億公斤。目前我國年人均消費口糧原糧150公斤左右,那麼增產這部分糧食足夠2300多萬人一年的消費量。
  • 北京市篩選優勢天敵 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2019年,「妖蛾子」——草地貪夜蛾憑藉其外來身份迅速成為我國糧食害蟲的新一屆「網紅」,我市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為草地貪夜蛾的生物防治做好技術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 大同區連克難關再迎豐收年 全年生產糧食10.2億斤
    作為我市傳統農業大區,今年以來,大同區克服疫情影響高質量備春耕,克服颱風影響提速度搶秋收,全年糧食作物產量超過10.2億斤,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3萬畝,南銷硬果番茄、無籽西瓜、有機菜花等果蔬12萬噸;一產增加值預計超過41.5億元,增速3%。對大同區來說,豐收年並不少見。然而,在這樣一個災害頻發的特殊年景,豐收既來之不易,又彌足珍貴。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人口數量這麼多,氣候條件卻這麼惡劣,我們必然會想埃及是如何保障自身的糧食安全的。,雖然在修建了亞斯文大壩之後,埃及的耕地面積有所增加,但是目前埃及的耕地面積大約也只有4萬平方千米,也就是大約6000萬畝,約佔埃及國土面積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