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壓實機將如何幫助太空人到達火星

2020-09-26 月亮真圓

在前往火星的旅程中,空間有限


火箭 引擎。月球基地和系外行星飛行器。這些是人們在考慮將人類送往火星時所描繪的東西。

但是幾乎沒有人想到一件事。儘管它幾乎不是那些「科幻小說」系統之一,但它異常重要。

我們正在談論垃圾壓實機。

雷神技術公司的四大業務之一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Collins Aerospace)正在研究一種垃圾壓實機,該壓實機可以解決您冒險進入深空時所造成的許多問題。這是公司在人類太空探索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很有趣,其中包括:

  • 雷神情報與航天局(NASDA)的中性浮力實驗室(NASA)的運作,這是一個大型遊泳池,太空人在此練習太空操作和艙外程序。
  • 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的生命支持系統,例如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的CO 2洗滌技術,在太空飛行器中有助於維持類似地球大氣的環境和熱控制技術,以及NASA獵戶座的電源管理系統。柯林斯還幫助設計了太空服,使過去和現在的NASA太空人都能進行太空行走。
  • RGNext是一家合資企業,提供發射範圍服務,測試和評估操作以及對空間物體進行分類。

但是現在,回到垃圾壓實機。

節省空間

據美國宇航局稱,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每隔幾個月就會產生兩噸垃圾。他們的處理程序與我們的程序大致相同;將其塞進袋子,等待有人將其拖走。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在補給車輛。儘管這對國際空間站來說很好,但對火星任務卻無濟於事。柯林斯正在建造的系統可以提供幫助-它可以將一堆啤酒桶大小的垃圾弄碎成圓形但實際上更平坦的東西。

「我們還處於概念驗證的初期階段,」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民用空間和海洋系統副總監肖恩·麥克勞德(Shawn Macleod)說。「這種垃圾壓實機的想法是,您將把除人類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帶到軌道上,將其扔進壓實機中,然後粉碎成比薩餅的大小。」

防止空間輻射

說「垃圾披薩」很有趣,但事實證明它們可能也非常有用。

具體來說,它們可能有助於屏蔽無畏的探索者,使其免受地球磁層和大氣外部產生的有害輻射的傷害。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估計,太空人經歷的輻射足以相當於150到1,600箱胸部X射線。長時間的任務需要額外的屏蔽,因為火星和月球都沒有抵抗太空輻射的天然防禦能力。

太空飛行任務產生的大部分垃圾是塑料,由聚乙烯製成,在減少輻射方面比金屬更好。這些垃圾盤可以裝在太空船上,以在太空人進一步航行時增加對輻射的屏蔽。

提供水源

重量是任何太空飛行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儘可能減少重量。

根據NASA的數據,使用當今的技術將一磅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大約需要10,000美元。如果要用14個月的火星往返旅程所需的水來發射太空人,那將是昂貴的,即使不是不可能的。

這意味著太空人必須非常高效-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讓Macleod解釋。

他說:「今天的咖啡變成了明天的咖啡。」 「我喝的所有水都流過我。我出汗了,它從我身上冒出來,並進入系統,然後明天就變成了有用的東西,例如飲用水或氧氣。」

這是垃圾壓實機再次通過的地方。它可以從機組人員扔掉的任何東西中擠出水。

隨著NASA計劃在深空建立永久性人類存在並最終使人類登上火星,將更加依賴發射協調,生命和動力系統以及資源效率-雷神技術公司的所有業務都在基礎階段開展工作現在。

Macleod說:「我們現在在Collins的工作的一部分是開發許多早期技術,例如太空垃圾壓實機,因為最終我們需要發現和開發可實現火星任務的變革性技術。」

相關焦點

  • NASA的「火星直升機」如何到達火星表面?
    「獨創號不同於以往任何一種直升機,因為在火星上進行動力控制飛行不同於以往任何嘗試,」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的火星直升機項目主管密密昂說,「然後,我們必須弄清楚如何搭上『順風車』,並從毅力號火星車安全部署到火星表面。」
  • 未來太空人將能「睡著」去火星?還能減小太空飛行器尺寸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8日,歐洲航天局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太空人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保持「睡眠」狀態,也稱「假死狀態」,這將有助於減小太空飛行器尺寸,使其更容易到達火星。據報導,歐洲航天局稱,研究人員研究了當太空人處於「持續睡眠」狀態時,對載人火星任務太空飛行器設計的影響。研究發現,通過減少活動艙,可以將太空飛行器的重量減少三分之一,太空人所需的消耗品也會減少。資料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
  • 長期失重後,太空人需重新學習如何走路,將是飛向火星的最大障礙
    作為天之驕子的太空人,可以說是多少人羨慕的職業。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人,不但要求身體素質過硬,且能通過各種特殊訓練。而且還需要掌握各種航天理論和工程知識,飛船控制技術,也許一名太空人並不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但肯定是航天科技領域的萬事通。
  • 屍體在太空中如何處理?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
    這個時候把屍體投入太空是個選擇,但是我們知道,漂浮在太空中的垃圾有撞擊其它太空飛行器的危險.如果太空人的屍體被遺棄在太空中,很有可能會隨著星球的運行軌道漂浮,撞上某個衛星或者是空間站,造成危難不說,對於太空人來說,下場也的確悲慘了些。宇宙中存在著大量宇宙射線,導致了屍體會比在地球上更快的速度腐爛。那麼宇宙中的屍體到底該如何存放呢?你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 衝擊式壓路機施工工藝,五邊形衝擊式壓實機壓實技術解析
    衝擊式壓實機第三遍再到第一遍的位置衝碾,依次進行至最終遍數。採用五邊形衝擊壓路機可以將舊砼路面的破碎與壓實兩個過程合二為一,施工速度比傳統方法快得多。衝擊壓實機現場2.衝擊壓實技術的優點修復大面積破損的混泥土路面
  • 火星機器人「女武神」學走路 將被派往火星
    網易科技訊 5月20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宇航局研發設計的類人機器人「女武神」(Valkyrie)將來會被派往火星執行任務,但它們現在卻連在平坦表面上行走都困難。這些機器人正在美國和英國4家機構進行改進,被教授如何走路。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現在已經是2020年7月中旬,意味著今年的火星發射窗口即將到來,在今年7、8月,將會有3個探測器擇機發射升空,開「奔火」之旅。在沒意外的情況下,火星將會在明年迎來這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奔火」的飛行時間長達半年多,主要是因為火星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比較遠。
  • 如何在火星上死亡?我們應該穿什麼?火星模擬任務告訴你
    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有多種方式處理屍體,但是當我們在浩瀚的太空探索或者到達某個星球時,就比如說火星,那麼如何處理屍體就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通常處理屍體的方式就是將他們扔到太空。有人就要說了,那在火星上死了埋了不就好了,詐一想,似乎沒毛病,但是,你要知道的是火星並沒有已知的細菌會分解人體,並且因為輻射的影響,屍體最終會變為木乃伊。
  • 只有12名太空人成功登月,為何會留下187噸垃圾?垃圾是從哪來的
    雖然是「無人區」,月球上卻出現了大量垃圾,據統計,月球表面的垃圾已經達到187噸,而且在未來可能還會變得越來越多。既然月球上沒有人,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多垃圾呢?即使是阿波羅登月期間,太空人留下的,但是在這個阿波羅項目中,只有12名太空人登陸到月球表面,為什麼會留下這麼多垃圾呢?
  • 將人類送入火星的5種推進技術
    火星顯然是科幻小說靈感的來源。它是熟悉且經過精心研究的,但又相距甚遠,足以迫使超凡脫俗的冒險經歷。由於許多相同的原因,美國NASA將目光投向了紅色星球。包括即將在火星上發射的恆心漫遊者在內的機器人向我們介紹了水面的情況。該信息有助於告知未來人類對紅色星球的任務。我們還需要為太空飛行器和太空人配備技術,使其到達那裡,探索地表並安全地將其送回家。
  • 《火星救援》被遺忘在火星上的太空人,一個人如何生存561天
    大家好,歡迎觀看老酒影視文章解說,本篇文章影視上映於2015年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一起來看一名太空人被遺忘在火星上,他要如何生存和自救?,很快,航天局局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馬克殉職,其他太空人已登上赫爾墨斯號飛船。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事實並非如此,之前的計算都是地球和火星的直線距離計算,然而事實上,太空飛行器必須在行星周圍的軌道中移動,這在無形中大大延長了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此外,火星和地球並非家和學校,都是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長達數月的旅途中,地球和火星的位置都在發生改變,工程師需要計算的是太空人到達時火星的位置,而並非出發時火星的位置。
  • 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知道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我們只需要了解速度,就可以計算出時間。先來看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光速是每秒299792公裡每秒,在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時候,光線大約需要3分鐘,就可以到達火星。最遠距離則需要22分鐘,平均距離需要12分鐘。再來看看人類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新視野號探測器。速度大約是58000公裡每小時,在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時,需要39天才能到達火星。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人類登陸火星之旅危險重重,科學家正給太空人準備這樣的醫療設備
    在去火星的電影任務中,到達那裡很容易。馬克·沃特尼(Mark Watney)沒事,直到沙塵暴使他自生自滅。道格拉斯·奎伊德(Douglas Quaid)在《全面召回》中在紅色星球順風順水,直到他在火星海關和移民處遭到抨擊。
  • 這下太空人們如廁體驗更好了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一個情節是,霍華德給空間站設計的「太空馬桶」因為出現故障坑慘了太空人。那麼問題來了:現實生活中,太空人在太空如何上廁所呢?其實,在太空上廁所堪稱一道宇宙級難題,畢竟幾乎零重力的環境下再也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馬桶衝水了,甚至於還可能出現尷尬的「太空飛翔」場面。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人民網上海7月23日電 (唐小麗)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 2020年火星探測器將把一塊火星隕石送回到火星?
    通過研究儀器如何看到一個固定的目標,我們可以理解它將如何看到火星表面的一部分。在這方面,2020年火星探測器是在好不過的。例如,好奇號的化學和照相機(ChemCham)儀器依靠雷射誘導的擊穿光譜(LIBS)來確定巖石和土壤樣品的元素組成。同樣,機遇號探測器的微型熱發射光譜儀(Mini-TES)也允許這種探測車從遠處探測巖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