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8日,歐洲航天局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太空人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保持「睡眠」狀態,也稱「假死狀態」,這將有助於減小太空飛行器尺寸,使其更容易到達火星。
據報導,歐洲航天局稱,研究人員研究了當太空人處於「持續睡眠」狀態時,對載人火星任務太空飛行器設計的影響。研究發現,通過減少活動艙,可以將太空飛行器的重量減少三分之一,太空人所需的消耗品也會減少。
資料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導指出,歐洲航天局已經開始研究如何調整太空飛行器的結構、防輻射性、功耗和總體設計,以保證太空人「睡眠」狀態的實現。
這種方法的挑戰在於如何使太空飛行器能自主運行,一旦實現,太空人就只需在旅行前補充好能量,在前往火星的途中進入「冬眠」狀態。
報導稱,使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的關鍵在於降低其心率,使其進入休眠狀態。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研究如何在「冬眠」開始後,激活或阻斷太空人的大腦通路。理論上,人類最多可休眠八個月。
研究小組負責人詹妮弗·恩戈·安赫(Jennifer Ngo-Anh)表示,雖然人類目前很難像動物冬眠一樣,減慢新陳代謝速度,但這一想法「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瘋狂」。她指出,類似的方法已經用於拯救創傷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