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太空人將能「睡著」去火星?還能減小太空飛行器尺寸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8日,歐洲航天局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太空人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保持「睡眠」狀態,也稱「假死狀態」,這將有助於減小太空飛行器尺寸,使其更容易到達火星。

據報導,歐洲航天局稱,研究人員研究了當太空人處於「持續睡眠」狀態時,對載人火星任務太空飛行器設計的影響。研究發現,通過減少活動艙,可以將太空飛行器的重量減少三分之一,太空人所需的消耗品也會減少。

資料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導指出,歐洲航天局已經開始研究如何調整太空飛行器的結構、防輻射性、功耗和總體設計,以保證太空人「睡眠」狀態的實現。

這種方法的挑戰在於如何使太空飛行器能自主運行,一旦實現,太空人就只需在旅行前補充好能量,在前往火星的途中進入「冬眠」狀態。

報導稱,使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的關鍵在於降低其心率,使其進入休眠狀態。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研究如何在「冬眠」開始後,激活或阻斷太空人的大腦通路。理論上,人類最多可休眠八個月。

研究小組負責人詹妮弗·恩戈·安赫(Jennifer Ngo-Anh)表示,雖然人類目前很難像動物冬眠一樣,減慢新陳代謝速度,但這一想法「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瘋狂」。她指出,類似的方法已經用於拯救創傷受害者。

相關焦點

  • 去火星容易,為什麼太空人不能從火星返回?
    1965年,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隨後美、蘇、歐、日等國相繼發射了數十個火星探測器,既然探測器50多年前就可以去火星,為什麼太空人還不能去火星呢?這主要受到兩個問題的限制。
  • 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隨著太空飛行器技術的升級,如果太空人真的前往火星,大約只需要5個月?事實並非如此,之前的計算都是地球和火星的直線距離計算,然而事實上,太空飛行器必須在行星周圍的軌道中移動,這在無形中大大延長了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此外,火星和地球並非家和學校,都是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長達數月的旅途中,地球和火星的位置都在發生改變,工程師需要計算的是太空人到達時火星的位置,而並非出發時火星的位置。
  • 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隨著太空飛行器技術的升級,如果太空人真的前往火星,大約只需要5個月?事實並非如此,之前的計算都是地球和火星的直線距離計算,然而事實上,太空飛行器必須在行星周圍的軌道中移動,這在無形中大大延長了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此外,火星和地球並非家和學校,都是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長達數月的旅途中,地球和火星的位置都在發生改變,工程師需要計算的是太空人到達時火星的位置,而並非出發時火星的位置。
  • 科學菌: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隨著太空飛行器技術的升級,如果太空人真的前往火星,大約只需要5個月? 事實並非如此,之前的計算都是地球和火星的直線距離計算,然而事實上,太空飛行器必須在行星周圍的軌道中移動,這在無形中大大延長了地球和火星的距離。 此外,火星和地球並非家和學校,都是一個固定的建築物,在長達數月的旅途中,地球和火星的位置都在發生改變,工程師需要計算的是太空人到達時火星的位置,而並非出發時火星的位置。
  • 阿聯太空飛行器從日本種子島發射,目標火星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會聽到許多關於火星的消息。三個任務選擇近期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火箭,是利用了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左右接近一次的原因,從而使兩個世界之間的旅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發射成功,這些太空飛行器將於明年初抵達火星。阿聯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由三菱H-IIA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大約一個小時後太空飛行器與火箭分離,開始了火星之旅,旅程將持續到明年2月。
  • 科學家稱,前往火星的太空人應該首先經過金星
    但是,如果你是一名太空人,在去往或離開火星的路上,你可能會在途中做一個令人驚訝的中途停留:金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諾姆·伊森伯格(Noam Izenberg)說,如果「在去往或從火星回家的路上路過金星飛過」,那麼飛往(或離開)火星的飛行可能會更快、更便宜。伊森伯格是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中的一員,他們倡導載人火星任務也訪問金星。
  • 為了將人類送上火星,美國宇航局正在推進的六項技術
    前往火星的太空人將向深空飛行約1.4億英裡。推進能力的進步是儘可能快速和安全到達目的地的關鍵。現在說哪種推進系統將把太空人帶到火星還為時過早,但我們知道它需要有核動力以減少路程的時間。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究多種選擇,包括核電推進和核熱推進。兩者都使用核裂變,但彼此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核電火箭效率更高,但產生的推力不大。而核熱推進則能提供更多的動力。
  • 月球火星地下藏著巨大熔巖管,能容下摩天大樓,未來太空人住裡面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火星和月球表面下方的熔巖管可能分別比地球上的熔巖管寬100倍和1000倍,這可以為未來的太空人提供庇護並創造探索機會。熔巖管是熔巖從硬化表面下的火山噴口流出而形成的洞穴。在地球上,這些熔巖管可以在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找到。
  •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
    科學家最新設計:能將水轉化為燃料和氧氣 供未來前往火星的太空人使用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12-08 15:14:11 北京時間 12 月 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8 年 7 月,美國宇航局 「鳳凰號
  • 將人類送入火星的5種推進技術
    火星顯然是科幻小說靈感的來源。它是熟悉且經過精心研究的,但又相距甚遠,足以迫使超凡脫俗的冒險經歷。由於許多相同的原因,美國NASA將目光投向了紅色星球。包括即將在火星上發射的恆心漫遊者在內的機器人向我們介紹了水面的情況。該信息有助於告知未來人類對紅色星球的任務。我們還需要為太空飛行器和太空人配備技術,使其到達那裡,探索地表並安全地將其送回家。
  • 垃圾壓實機將如何幫助太空人到達火星
    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的生命支持系統,例如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的CO 2洗滌技術,在太空飛行器中有助於維持類似地球大氣的環境和熱控制技術,以及NASA獵戶座的電源管理系統。柯林斯還幫助設計了太空服,使過去和現在的NASA太空人都能進行太空行走。
  • 2020火星元年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
    發現宜居星球,以現在的科技手段來說,也算容易;換句話說:發現不是問題,問題是能不能去,該怎麼去?但現在的人類航天科技,探測月球和火星不成問題,但太遠的星球就去不了啦。或許,若干年後,人類會掌握更先進的航天科技,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速度突破光速,那麼再進行深空探索和奔赴宜居類地行星,就變得容易了。
  • 「希望號」將致力於研究火星大氣,並將有價值的數據傳回地球
    火星上的聚會去年夏天,阿聯、中國和美國都向火星發射了無人探測器,希望能在每兩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機縮短抵達時間。這三個太空飛行器將加入一個繁忙的「探險者俱樂部」,無論是在軌道上還是在行星表面。第一個到達的將是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個探測器。「希望號」將致力於研究火星大氣,並將有價值的數據傳回地球,預計2月9日抵達火星。
  • 假如一去不回,你願意前往火星嗎?
    現而今,地球的引力已經無法牽絆人類的步伐,人類不僅可以將大量的人造天體送入地球軌道,更可以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間,不僅如此,人類還能夠通過載人航天技術親身踏足地球以外的土地。不過,迄今為止,人類真正踏足的地外星球還只有一個,那就是月球。要讓載人太空飛行器順利進入月球軌道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只有在發射的時候達到一定的初始速度才能夠實現擺脫地球引力的目的。
  • 雙語閱讀:去火星的路途遙遠枯燥,科學家建議讓太空人在路上冬眠
    在去火星的旅途上可以讓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翻譯:塗博士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透露,將來在去火星的旅途上可以讓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為此他們建議要進一步研究冬眠狀態對大腦的影響。An astronaut about to fly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Roscosmos Press Office /TASS領導這項研究的弗拉迪斯拉夫·維亞佐夫斯基(Vladyslav Vyazovskiy)教授說,長時間呆在密閉的太空飛行器中可能會損害太空人們的身心健康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多個探測器將前往火星,未來還計劃載人登陸火星 前文也說到,我們今年會有多個探測器準備發射升空如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會在火星上面採集火星樣本,隨後NASA將聯合ESA展開取樣返回地球的項目。這一個技術,或許會驗證往返地球與火星的技術。這對於載人登陸火星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因為和無人探測器相比,載人登陸火星需要考慮到如何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
  • 聚變能動力太空飛行器或十年內問世 有望讓探測器進入土星
    聚變能動力太空飛行器或十年內問世 有望讓探測器進入土星 2019-06  有望讓探測器在兩年內進入土星  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稱,聚變能動力太空飛行器或於十年內問世——「直接融合驅動」(DFD)發動機有望在2028年左右首次「上崗」,讓探測器在兩年內到達土星。
  • NASA將太空人3男3女"關進"火星艙中一年,所做之事,難以想像
    在探索的過程中,發射了很多探測器,探測器是人類的先鋒,幫助人類收集資料和環境數據,若是達不到登陸的條件,人類便只能將目標放在另一個星球上。現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火星上,因為從我們掌握的火星數據來看,人類是可以登陸火星的,但是需要做好準備,尤其是太空人自身的準備,需要長時間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
  • 女性太空人在太空如果遇到生理周期該如何解決?
    另外一個影響就是太空飛行器例如空間站以及衛星等都位於大氣層邊緣位置,甚至已經超出了大氣層的範圍,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收到太陽輻射的程度就要更大。人類進入太空的兩個難點就是失重和輻射,當然現在的航天服以及太空飛行器都能很大程度的抵禦輻射,但是失重只能自己去克服。
  • 這個充氣式太空艙將為太空人提供舒適的火星之旅
    據外媒報導,人類將重返月球並最終登陸火星。對於太空人來說,豪華往往是他們最不會去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