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中國政治、比較、理論)考研經驗指導權威發布
2018招生目錄
2018錄取名單
終於有時間梳理一下自己在近一年的考研時間裡的點點心得。回首這一年的路,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說得完的,經歷了選擇是否考研和選擇專業的迷茫,泡館靜坐的枯燥,心情鬱悶時的低迷,進入考場的緊張與忐忑,苦苦的等待成績,查尋分數後的興奮,一切又是如此的自然。每一個考研的人都有自己的奮鬥歷程,都有自己的經驗與教訓,都在不斷的超越自己與超越他人。我希望把自己的考研的點點經驗寫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它能對後面考研同學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為什麼考北大
對很多人來說北大是一個夢想是一種信仰,之前曾在網上看到很感人的一句話即使倒下也要頭朝著未名湖的方向,這種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實大可不必。我們選擇考研,還是應該理性冷靜地分析利弊,預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困難性,爭取最大的成功機率。
我是大三下學期即將結束時才決定考研,當時一直糾結該考本校或者北大。大三放暑假後,我去了趟北京,並諮詢了家裡人的意見,最終在7月8號那天決定報考北大。
我選擇報考北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純粹感情的因素,北大清華可以說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而我作為文科生也對燕園這一學術聖地極為嚮往。但是我一路前行,從小學到大學,多少曾經的同學已經失去追逐夢想的權利,我為他們惋惜也為自己慶幸,我為自己奮鬥也替他們圓夢。第二,我承認我有些功利的考量,北大有全國最多的資源,最大的平臺,雖然我不能像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那樣保研,那我一定要考一個最好的。第三,我覺得自己在本專業上讀書太少,還有太多需要繼續學習的地方,我希望通過考上北大來為自己的大學劃上一個圓滿的記號,讓我的青春無悔無憾。
初試如何備考
很多人都關心這個,但其實根本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萬能的經驗可以效仿,一定要沉靜下來,關鍵就是一個字穩,心態要穩,狀態要穩。要相信水到自然渠成,只要複習方向找準了,複習時間下夠了,複習方法用對了,結果不會差到哪裡去。
具體地說,北大專業課只要有兩個科目,政治學原理和綜合。往年都是政治學原理150分,綜合150分,又細分為三門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共黨史,每門50分。2014年北大增加了一門中國政治思想史,參考書目放在綜合下面,結果考研試卷放在了政治學原理裡面,也就是說政治學原理和中國政治思想史兩門出一張卷子,150分,以政治學原理為主,綜合不變。北大政管給出的參考書目有很多,見最下方,加粗的劃橫線的重點。
1.政治學原理:如果本科就是本專業的話,經過四年薰陶,我覺得問題倒是不大。但是如果跨專業,一定要大量補充,打好基礎。燕繼榮的《現代政治分析原理》俞可平的《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是參考書目裡的重點。王浦劬、李景鵬的簡單看看就好。另外,如果需要補充,看看楊光斌、孫關宏的《政治學導論》。安德魯?海伍德的書《政治理論教程》、《政治學》,在闡述各種理論流派時都會給出歷史背景,這對豐富地理解各種思想十分有幫助。羅斯金的《政治科學》也可以看看。政治學原理中最重要的是價值和意識形態部分,是考試的重點,一定要把握。還有一條不要忘記,多看看燕繼榮老師最近幾年的論文。如果時間不足,就重點看燕繼榮的《現代政治分析原理》,從宏觀上把握其體系。
2.中國政治制度:以楊鳳春老師的為主,謝慶奎老師的做補充。掌握了這兩本書,可以說這部分的50分你已經可以放心了。楊老師的書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主流,是較為客觀的描述加相對中肯的評論,有時候還能看出作者一點點掩不住的鋒芒。此外補充楊光斌老師的《中國政治制度導論》,朱光磊的《中國ZF過程》,反正這部分的東西較為客觀,沒什麼理論深度,記住就好。需要注意的是,楊老師出題可能會偏,所以一些細節千萬不要忽視。
3.西方政治制度:唐曉的書很清楚很詳細,體系也很清楚明白,但它是以制度類型進行編排,我們還需要以此為綱,結合其他相關書籍(以國別分類的書籍)對各主要西方國家制度進行更細化和深入的了解,這樣子的話問題不大。
4.中共黨史:參考書目給出了黨史研究室版本的四大本,我當時是傻兮兮地看了兩遍。但其實用胡繩版本的《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就可以了,也不厚。這部分可以結合公共課政治來學習,重點是理清思路和明確把握線索。有人說毛選最好也看看,有其道理,但如果時間不夠不看也不要緊,我就沒看。2014年黨史出了一道題,毛澤東的一首詞,問你這是什麼時候寫的,當時是何種背景。還好我對毛的詩詞比較感興趣,幾乎都讀過,所以有驚無險答對了,不然十分的簡答直接掛掉。
5.中國政治思想史:我本科是政治學與行政學,當時上過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課程,而且這門課我自認為學得還不錯,當時翻看過梁啓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蕭公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劉澤華的《中國政治思想史》。所以,這部分我沒怎麼看,只簡單翻了江榮海的《中國政治思想史九講》,其實九講主要就是體系有所創新,不是按照歷史順序而是按照流派分類來編排,2014年這部分與政治學原理結合考了一道40分的論述題,古今中外的革命思想。
參考書目
考試科目一:654 政治學原理
1、王浦劬主編:《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萊斯利?裡普森著:《政治學的重大問題》,華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鵬著:《權力政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繼榮著:《現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試科目二: 856 綜合(一)
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
2.G.薩託利著:《政黨與政黨體制》,商務印書館,2006年。
3. [美]加布裡埃爾?A.阿爾蒙德等著:《當代比較政治學:世界視野》,楊紅偉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裡埃爾?A.阿爾蒙德、西德尼?維巴著:《公民文化——五個國家的政治態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譯,東方出版社,2008年。
5. 唐曉、王為、王春英著:《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6. 梁琴、鍾德濤著:《中外政黨制度比較》,商務印書館,2000年。
7. 謝慶奎主編:《當代中國ZF與政治》,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 楊鳳春著:《中國ZF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9.江榮海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九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陳哲夫、江榮海等主編:《現代中國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
11.陳哲夫著:《20世紀中國思想史》,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心理篇
考研不僅是考學習能力的問題,更是考學習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問題。考研是一個長久的心理歷練過程,心態始終是最重要的,或許覺得那是老掉牙的話題,但是它確實在磨練我們意志的過程中具有事關全局的的地位。
從我決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不斷的給自己打氣,首要是相信自己能夠堅持下來,相信自己一定能突破心理的承受極限。大學前三年都是在極其鬆懈的狀態下度過的,一下子就把狀態調整到高三學習的那種緊張學習情緒中,難度確實很大。所以,從一踏入圖書館開始,就不給自己找藉口,不給自己留後路,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這種心態。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前進的步伐,沒有理由不去朝自己既定的目標靠近,我們應當有這種決心和毅力。
當心態走上正軌的時候,你考研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一,每天在良好的心態指引下,不學東西都很困難。考研是寂寞的苦旅,在期間,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學與之一起努力,能夠互相激勵,相互監督,在枯燥的泡館生涯中是最能平靜心態的涼茶。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我曾有想放棄的感覺,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看到同學們一個個的找到工作,也想投入到他們的大潮中去,最後,理性告訴我,堅持就是勝利,再堅持一下就到勝利的終點,這個時候最需要和以前考研的高分同學交流,他們的經驗和鼓勵告訴我,挺過了這個階段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此原文來自公眾號【PKU燕園考研聯盟】,由佳明老師整理髮布(xxxfenglaosh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