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科普:為什麼大米裡會長蟲子?-一分鐘,科普,為什麼,大米,長...

2020-11-25 驅動之家

只要是在家做飯的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買回的大米放著放著就長出了黑黑的小米蟲。在我們小時候,這種情況尤其明顯。大米買來的時候都看不出有蟲子,這些蟲子是從哪來的呢?

什麼是「米蟲」?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米蟲」的真面目。

米蟲的大名叫做米象,早在1763年,瑞典的生物學家、分類學鼻祖林奈就發現了米象,用首創的雙名法將其命名為Sitophilus oryzae,這個學名沿用至今。

米象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鞘翅目象甲科,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口吻細長,向前延伸,如大象鼻子的小甲蟲,「象鼻」兩邊長著一對彎曲的觸角。米象的個頭只有兩三毫米,放大看,米象全身密布小刻點,翅膀上還有2-4個紅或淺黃色的斑點。米象有翅膀也能飛,但它們在米缸或者室內的時候極少會飛行。

卵、幼蟲、蛹、成蟲,米蟲這樣來的

米象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雌性米象會用象鼻一樣的吻端在大米上鑿出一個深深的孔洞,將一枚細小的卵產在洞裡,隨後再把外部封好。卵就在這粒米粒裡面孵化出幼蟲,幼蟲孵化後在米粒內遊走出彎曲隧道,邊走邊啃食米粒,每次蛻皮就長大一點,經過三次蛻皮化蛹。蛹經過一段時間羽化出成蟲,咬開外皮從米粒裡爬出來,成蟲可以存活七個月到兩年。可見,米象的一生是多麼地節能啊,一粒米就夠米象吃幾個月的,也無需額外補充水分。被米象吃過的米粒表面會呈現灰粉狀碎屑和白道溝紋。如果米象數量很少,這些大米還是可以食用的。如果大米已經嚴重碎屑化,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再食用了。

可惡的是,被雌性米象產過卵的米,我們用肉眼完全看不出來。等到它們在合適的溫度完成發育,從米粒裡爬出來的時候,損失已經造成了。成蟲後,雄性米象會散發聚集信息素,招引同伴和異性來共享美餐,還會招來玉米象和谷象——同門家族的兩位「親戚」。雌性也會散發信息素,它們的信息素就只是用來招攬異性了。這種「呼朋引伴」,無形中又加大了糧食的損失。

在溼度70%、氣溫30℃的條件下,米象僅需26天就能完成一個生命周期,在氣溫18℃的時候,米象則需要96天才能完成一個生命周期。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米象一年可以發生4-12代。可見,在潮暖的天氣,米象的發育速度最快。在溫度低於 11 ℃或高於 35 ℃時,米象就不產卵了。在低溫時,米象會休眠,這種休眠會在溫度恢復後喚醒。另外,二氧化碳可以讓米象耗氧量激增而死亡,如果能控制儲存環境的氧氣濃度小於2%,米象就會在四十八小時內死亡。

縮短大米的存放時間,吃完再買

在我們小時候,大米的儲存和包裝行業還不發達,那時候的大米包裝袋也很簡陋,不能隔絕空氣,非常容易長出米象。而今,我們現在在超市看到的袋裝大米,絕大多數都採用了真空包裝的塑膠袋,或者在包裝袋中充入了氮氣和二氧化碳,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控制米象的生長。這種包裝袋的缺點是難以降解,對環境並不友好。可是,對環境友好的包裝又容易生米象,還需要以後研究出更先進的包裝來解決這個平衡。在超市裡的散裝大米,由於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買回家如果不及時吃完,很快就會長出米象。

把大米買回家時,如果存放在密封性好的米缸,也可以抑制米象的生長發育。另外,大米存放的時間越長,孵化出米象的機率也隨之提高,建議普通家用一次性不要買太多,吃完以後再買。

另外要提醒的是,隨著網購和海淘的盛行,跨境購物已經不再新鮮。而大米和糧食這類,是嚴格控制出入境的。就是因為在糧食裡可能攜帶了其他國家的有害生物,一旦在國內入侵,危害可能是很恐怖的。

1953年,谷斑皮蠹隨著糧食貿易傳入加州,給美國帶來了2.2億元的經濟損失,美國當局花了五年時間進行了6萬次調查,用溴甲烷燻蒸了396萬立方米的穀倉才控制住谷斑皮蠹的大面積入侵。2013年流行一時的澳洲「薰衣草小熊」就被中國海關檢疫出活體米象而禁止進口。總之,購買這些商品要慎之又慎,最好是不要購買。

相關焦點

  • 一分鐘科普:為什麼大米裡會長蟲子?
    只要是在家做飯的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買回的大米放著放著就長出了黑黑的小米蟲。在我們小時候,這種情況尤其明顯。大米買來的時候都看不出有蟲子,這些蟲子是從哪來的呢?什麼是「米蟲」?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米蟲」的真面目。
  •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
    家裡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每天我們都會吃大米飯。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有時候完全密封好的大米在打開的時候也會有蟲子。為什麼密封好的大米會長蟲子呢?長了蟲子的大米是否有害健康呢?米蟲又叫米象,個頭大小只有兩三毫米。如果在溫度30度,溼度達到70%的條件下,僅用26天就可以完成一個生命周期。也就是說米象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 為什麼大米會長蟲子?長蟲的大米還能吃嗎?看完恍然大悟
    有網友就會問了:明明我家大米保存很好,有些大米甚至都沒拆袋,還是長出了蟲子,這是什麼原因?大米生了蟲子後還能吃嗎?不要著急,聽我一一給你解答。大米裡的蟲是什麼?為什麼保存良好的大米還會生蟲?大米裡的蟲子名叫象鼻蟲,這是對其成長過程形態的一種比較形象的描述。我們經常看到米裡黑色的硬殼小蟲子就是它,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蟲子頭部突出,形似象鼻,因此稱之為象鼻蟲。
  • 冷知識科普: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                                                 很多人會好奇,咱們買大米時明明沒有發現蟲卵或者蟲子,為什麼放一段時間後,大米會長蟲,難道它們會穿越不成?其實,並不是這樣,之所以大米放一段時間會長蟲,和米蟲的生活習性有關。
  • 大米裡的蟲子竟然從這來,太多人想錯了
    但讓人疑惑的是:買來的時候這些食材都好好的,為什麼到了咱們家後,反而生蟲了呢? 米蟲到底從何來? 原因一:當糧食還在地裡時,本身就帶上了蟲卵,經過糧食工廠加工後仍然粘在一些大米上邊。
  • 為什麼大米放久了會長小蟲子?哪兒來的?一個方法「趕盡殺絕」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 為什麼大米放久了就會生蟲,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大米是人們最常見的一種食材了,現在幾乎每戶人家都會囤幾袋大米,但是大家在做米飯的時候,往往會發現生大米裡面會出現很多的蟲子,而這些蟲子有的時候個頭非常的大,有的時候人類還看不見,這些蟲子到底是從哪出來的呢?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會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經過幾天的雨和悶熱的天氣,我們家的大米裡長出了一些黑蟲子。這些蟲子很小,但是有很多。它們在米飯裡爬來爬去,看起來很噁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從一大包大米中挑選出幾兩種可食用的穀物。蠶蛹會被絲包裹,絲很容易被當作大米中的碎米。成年甲蟲是最常見的黑甲蟲。它們數量眾多,經常在米粒上爬行。如果你在自己的米飯裡看到乳白色或黑色的蟲子,不要懷疑它們都是米蟲的。蟲子從哪裡來?雖然這些蟲子很小,但它們非常「神奇」。我問了我周圍的許多朋友,他們的大米被這些蟲子損害了。
  • 家裡的大米長蟲好鬧心,教你幾招驅蟲法和保存大米的方法
    大米是我們家家都有買的食物,但比較令人心煩的是,大米放的時間稍久一點,米蟲就會按捺不住寂寞,大量生長繁殖。打開米桶,小蟲與米粒齊跳舞,看著就令人覺得鬧心。那麼大米裡到底是為什麼會長蟲子呢?怎樣才能將米裡的蟲子驅除?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大米裡的蟲是什麼?
  • 超市購買的大米,泡水後一搓就碎,是用力過度?還是大米有問題?
    超市購買的大米,泡水後一搓就碎,是用力過度?還是大米有問題?今日上午,家住南充市南部縣敬師傅從超市購買了五十斤大米回家,中午做飯清洗大米時,卻發現大米在淘洗過程中發現異樣撈出泡洗過後的大米,發現大部分變得細碎,再用手搓過後,個別大米已經成粉末狀,這種情況讓敬師傅有些奇怪,於是敬師傅連忙又打開今天購買的大米,湊近聞了聞,發現還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敬師傅原本覺得會不會是因為自己泡水時間過長,導致大米一搓就碎,隨後用手抓了一把沒有泡水的大米在手中細細觀看
  • 大米容易長蟲子?用這3個小方法,保證大米放久也不生蟲
    這是因為儲存大米的方法不當,導致受潮,很容易長出米蟲子,這樣處理起來挺麻煩的,總不能三天兩頭把大米拿去曬吧。     當然,我們知道長蟲子的原因,再來對付它們,保證大米在存放的時間內不會長蟲子了。  下面把3個簡單實用的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 大米容易長蟲子?用這3個實用的小方法,保證大米放久也不生蟲
    大米是我們的主要食物,特別是在南方地區一般一日兩頓會煮米飯吃,平常也會多買些放在家裡儲存。但是會發現大米買回來時間久了,有黑色的小蟲子在裡面爬來爬去,真是很惱火!這是因為儲存大米的方法不當,導致受潮,很容易長出米蟲子,這樣處理起來挺麻煩的,總不能三天兩頭把大米拿去曬吧。當然,我們知道長蟲子的原因,再來對付它們,保證大米存放的時間長不會長蟲子了。下面把3個簡單實用的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 大米長黑褐色蟲子還會飛
    N海都記者 陳贄超 海都訊 大米長了不少蟲子,但不知「來頭」。昨日,福州市民倪先生發來了自家大米的照片,其中出現不少黑褐色的小蟲子,會飛,「感覺長得和一般的『米蟲』不太一樣」。 飛蟲是印度谷螟 這是我們平時常說的「米蟲」嗎?
  • 夏天家裡大米易生蟲,你吃的飯可能含有它蟲卵?
    米蟲有些地方也叫它谷牛,主要寄存在大米上,以大米為主要食物,一般是褐色的外觀顏色,大小在3釐米左右,具有如大象鼻子的長形嘴巴,米蟲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它的繁殖速度比其它蟲子高出10%左右,在產卵期的時候,雌性米象會用纖長的鼻子在米粒上面鑿出一個孔洞,將卵子放入之後還會把入口封住。
  • 家裡的大米為什麼老長蟲?蟲卵到底從哪來的?告訴你怎樣去米蟲
    後來仔細查找才知道,原來是家裡的大米長蟲了。黑色的小硬殼蟲、小肉蟲在大米上爬來爬去,看完立馬把米袋扔了出去。相信很多家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溫度較高溼度較大,很適宜米蟲的生長。那麼有人不禁會問,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呢?蟲卵到底從哪來的?大米受到米蟲的「侵襲」,還能繼續吃嗎?
  • 家裡大米生蟲有飛蛾,不用暴曬!教你一新招,大米不發黴也不生蟲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就是家裡的大米會長蟲子,最可怕的是,人們在吃米飯的時候發現碗裡有蒸熟的米蟲。如果在吃飯的時候看到蟲子,估計很多人都沒有食慾了。本來好好的大米,卻發黴變了質,生蟲,覺得很浪費,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辦。
  • 大米放久了,為啥會出現小黑蟲?它們是從哪來的?
    比如說,煮好的大米飯在炎熱的夏天,空氣中置放一下午,可能大米飯就變得「餿」掉了。不僅如此,就算常溫放的大米,也是很容易生蟲子的。每年夏季,都是米蟲最活躍的季節。從理論上來講,無論你是兩塊錢一斤的大米,還是二十塊錢一斤的大米,多多少號都是會產生米蟲的。
  • 家裡的大米吃不完會長飛蛾?這些小妙招幫你好存放,還不長飛蛾
    說到大米的話,大家都是特別的熟悉的,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是特別的喜歡吃大米的,而且在平時有很多的人在購買大米的時候也都是會多買一些的,這樣在吃起來的時候也會更加的方便一些,但是如果有的時候買的大米太多的話,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就是大米裡面會長有一些飛蛾,而這些飛蛾也是屬於一種米蟲的
  • 米蟲又稱米象,為何憑空出現在大米裡?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有蟲卵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 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 處暑將至,天氣潮溼炎熱,家中大米長出蟲子,還能吃嗎?
    因此現在來看這種保溼又悶熱的天氣中,家中存放的大米很容易受潮,同時還會因此生很多小蟲,那麼大米還能吃嗎?為何大米中會長出小蟲?現在對於我們南方地區而言,處暑節氣前後正是人們忙碌收割稻穀的時節。然而我們在收割金黃的稻穀以後就會直接拿來曬,而且需要連續曬好幾天,把大米裡面的水分曬乾。最後再把這些稻穀用穀倉保存在乾燥的地方,這樣我們要吃大米的時候再拿出一部分曬乾的稻穀來碾米,最後食用。然而我們吃的大米之所以有小蟲,其實是在碾米的時候本身就帶上了米從的蟲卵。但是由於這些蟲卵非常小,我們平時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也很好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