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Jian Sun;通訊作者:Max C. Holthausen 和Sven Schneider
通訊單位:Universität Göttingen
DOI: 10.1038/s41557-020-0522-4
金屬氮卡賓是一種亞價氮原子配體的配合物,被認為是氮原子轉移反應中的關鍵反應中間體。然而,與常見的氮化物配合物和有機硝烯相比,在結構和光譜上定義良好的具有一價氮原子配體的真正金屬氮卡賓仍然難以找到。
1. 本文報導了鉑(Ⅱ)螯疊氮配合物的光解使金屬氮卡賓的晶體學、光譜學、磁性和計算特性得以實現,該金屬氮卡賓為鉑(Ⅱ)結合的單鍵原子氮二自由基配體。
2. 光產物表現出選擇性的C-H,B-H和B-C氮原子插入反應性。
3. 儘管具有亞價金屬氮卡賓性質,但對乙醛C-H醯胺化反應的機理分析表明,n-二自由基配體具有親核反應性。
4. 通過與CO和PMe3反應,分別形成異氰酸鹽和磷醯亞胺基鉑(Ⅱ)配合物,表明了金屬氮卡賓的雙親性。
▲圖1 配位氮配體的Lewis結構和C-H氮插入反應性
a、 亞硝酸鹽、亞硝基和金屬氮卡賓特性的劉易斯表示法。
b、 通過金屬介導的硝烯插入(頂部)和氮原子插入(底部)實現C-H功能化(L=配體,R和R=有機取代基)
▲圖2 鉑(Ⅱ)氮卡賓2的合成、晶體學和磁性表徵
a、 通過原位光解1的單晶得到的2的分子結構(為清楚起見省略了H原子)。1:Pt1 N1 2.011(5)、Pt1 N2 2.031(5)、Pt1 P1 2.3171(13)、Pt1 P2 2.3125(13)、P2 Pt1 P1 165.77(5)、N1 Pt1 N2 174.4(2);以及2:Pt1 N1 2.068(7)、Pt1 N2 1.874(11)、Pt1 P1 2.3050(19)、Pt1 P2 2.303(2)、P2 Pt1 P1 164.88(8)、N1 Pt1 N2 176.0(4)。
b、 用模擬(藍線)和從頭計算(紅線)的超導量子幹涉裝置磁強學獲得的原位(λexc=390nm)的χMT與T數據(圓)形成2。
c、計算了自旋密度分布和NPA自旋布居(等表面為0.0075 a0 3;PBE0/def2 TZVPP結果)。
d、 CASSCF/NEVPT2計算的具有標量相對論能量E(rel)和包含自旋-軌道耦合的能量E(SOC)的2的三重態基態的狀態關聯圖。
▲圖3 NBO分析得出的特徵NLMOs支持配合物2的鉑(Ⅱ)氮卡賓化合物描述
在±0.05a0−3/2處,通過平均α和β自旋軌道得到了雙佔據軌道的結果。
a、Pt–Nσ鍵。
b、單佔位的py和pz軌道和位於N的s型孤對。
c、以Pt為中心,雙佔據d軌道。
▲圖5 理論計算,金屬氮卡賓與苯甲醛反應的計算檢驗
與苯甲醛反應的計算路徑支持羰基上的三重態金屬腈的親核攻擊作為首選路徑(黑色的三重態表面和紅色的單峰表面;kcal mol 1中的G;球和棒狀圖中僅顯示了T-Bu基團的叔碳原子)。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522-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