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讀過原承德日報社總編輯劉志武的雜文集《三原色》,我有一些感悟和啟迪。
作者老劉是我十分尊重和佩服的人,他出生於1953年,當過營業員、幹事、記者、編輯、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長、總編輯,是承德日報社的一位著名老報人。
除了《三原色》,他還著有雜文、散文集《難言悵惘》。
他呈給讀者的作品多是有教育意義的篇章,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字裡行間,有一顆關注國家、民族、社會的赤子之心。
老劉對自己的觀點從不隱瞞,總是旗幟鮮明,以獨特眼光觀察著生活中的點滴事物,從細微之處品味是是非非,努力把握時代脈搏,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
對於司空見慣的事情,總是要是非分明的。對那些積極、向上的現象給予激勵、讚揚,對那些消極、落後的現象給予批評、指正,試圖喚起大家共鳴,傳播正能量。
《三原色》中的文章,像「鼠患.人患」「呼患信譽」「不妨寬容些"等,隻言片語字字見精神,篇篇有真情。在文中,他不是對別人指手畫腳,而是向讀者敞開心扉,以正確的世界觀剖析世俗人情。後半部分有一些自身生活和周圍生活的深情描述,文筆流暢,文風簡潔。
作者的文章,或三言兩語,或點點滴滴,努力誘發一些讀者的思考。文中對生活中一些問題的指點批評並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有的放矢,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一瓣心香灑滿懷,幾多溫暖傳世人。文中的憂患意識、為民的情懷、傳播的正能量處處可以感覺得到,批評、表揚、呼籲、引導之聲時時不絕於耳。這正如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中,紅黃藍是基本色,生活中的世像百態,真善美是主基調,《三原色》的書名也算是名副其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