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均 高速先生團隊隊長
溫馨提示:記得看到最後哦,參加有獎互動!高速先生在微信與您一起探討PCB設計問題。
目錄:
PDN頻段分布及電容的濾波頻段限制
PDN各元素的濾波頻段範圍
電容的諧振頻率計算
電容與安裝電感
電容位置
電容的容值選擇,種類與數量
碰到過好些設計要求裡面寫著電源必須從濾波電容進入晶片管腳,也有不少工程師在實際設計中遵守這個規則,我們這次就一起來看看這個規則的實用場合。
單、雙面板設計的時候,沒有電源、地平面。電源、地網絡是通過走線來進行連接的,這個時候在設計上要求電源和地先走到濾波電容,然後在進入晶片管腳,具體設計如圖1所示
這時候,PDN也就是電源供電網絡,沒有平板電容。然後晶片的工作頻率一般也不高,工作時電源噪聲的頻率包括諧波一般都不超過100M,電源噪聲主要由各級濾波電容來實現濾除。
但是,現在的設計有什麼區別呢?大部分設計採用多層板層疊方式,也就是我們有了專門的電源、地平面了;在大多數的層疊教材中,都會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把電源和地緊鄰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的電源、地緊耦合形成平板電容;同時系統的工作頻率越來越高,工作時電源噪聲的頻率如果考慮諧波分量的話,動輒幾個G HZ。
那麼,在以上幾個變化的設計條件下,如果我們還堅持按照圖2的方式,電源和地網絡通過過孔連接到濾波電容,然後通過濾波電容連接到晶片,這樣的設計存在哪些問題呢?
圖2的設計方式,是假定電容還是主要的濾波元件,限定供電路徑經過電容。但是實際上從圖3我們可以看到,電源供電網絡裡面,電源、地之間形成的平板電容,才是板級響應速度最快的濾波元件。我們希望從濾波元件到供電管腳之間的電感儘量小,提高元件濾波的效率。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電源設計的目標。一個是傳統的儲能角度,另一個是頻域的PDN阻抗角度。從儲能角度來說,VRM是蓄水池,Buck電容是我們挑回來放在水缸的水,那麼板上的小濾波電容就是水瓢,這時候我們先忽略晶片內部的封裝基板電容和Die電容(或者我們把這兩種電容理解為身體內部儲存的水)。那麼N年前,當我們身體缺水,口渴的時候,拿著水瓢從水缸舀起水來解渴,如果實在不著急,走到水池邊上埋頭喝水也未嘗不可(那些年,水質乾淨,路上不堵,環境好哈)(電源噪聲頻段不高,用電需要的速度-頻率也不是很高)。
可惜好時光的那年已經匆匆而過了。現在環境汙染,水質變壞,我們再要喝水,已經不敢喝生水了。VRM成了自來水廠,Bulk電容就是設在小區的水塔,通過自來水管接到我們家裡,我們用水壺(小濾波電容)來接水,燒開之後倒在杯子(平板電容)裡,口渴的時候,只能用杯子喝水了。當然如果不著急,又想表現豪爽,直接對著水壺喝水也沒問題。
例子不是100%恰當,只是說明一個問題,現在的PDN設計,我們不能忽視電源、地間的平板電容。既然已經是多層板設計,甚至是8層以上(電源、地板間距離較小)設計,這時候還限定電源地用電強制經過濾波電容,已經是不合理了)
圖4是常見的電容與晶片的Fan out設計方案,我們不需要限定用電經過電容到達晶片管腳。而是要求晶片就近打孔到平面,減少晶片與電容和電源、地平面的距離(安裝電感)。簡單來說,把水杯放在辦公桌上隨手可及的地方,口渴了伸手就能喝水。
電源的事情讓無數工程師頭痛,大家想盡辦法來讓電源變得「乾淨」,濾波電容設計是其一,還有磁珠隔離等其他手段,我們會一一道來。下一節就是從PDN角度來看電源濾波及電容設計。
水的事情也讓升鬥小民頭痛,大家不放心國家的用水標準,絞盡腦汁來加一級過濾。於是活性炭、超級過濾膜,到現在最推崇的RO膜。關心水質的為了得到純水忙忙碌碌,無所謂的直接燒自來水,幾十年了也活的好好的。
看來「水」真是一個好東西,高速先生都喜歡用水來做比喻,是不是該給「水」發點版權費用呢……
如果不想錯過「高速先生」的精彩內容,請記得點擊上方藍字「高速先生」,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可第一時間看到高速先的推文,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回復36→高速串行之S參數系列
回復35→高速串行之編碼系列
回復34→高速串行之S參數-連接器系列
回復33→高速串行簡史系列
回復32→電源系列(下)
回復31→電源系列(上)
回復30→DDR系列(下)
回復29→DDR系列(上)
回復28→層疊系列(下)
回復27→層疊系列(上)
回復26→拓撲和端接系列(下)
回復25→拓撲和端接系列(上)
回復24→反射詳解系列文章
回復23→阻抗系列(下)
回復22→阻抗系列(中)
回復21→阻抗系列(上)
回復20→繞線與時序
回復19→SERDES與CDR系列
回復18→既等長,為何不等時系列
回復17→cadence等長處理&規則設置
回復16→DDR時序學習筆記系列
回復15→串行系列
回復14→DDR信號完整性仿真介紹系列
回復13→PCB設計技巧分享一二
回復12→高速設計三座大山
回復11→PCB設計十大誤區-繞不完的等長系列
回復10→PCB設計十大誤區三
回復09→DDRX系列
回復08→高速串行系列
回復07→設計先生之回流設計系列
回復06→略談Allegro Pcb Design 小技巧
回復05→PCB設計十大誤區一二
回復04→微帶線系列
回復03→抽絲剝繭系列
回復02→串擾探秘系列
回復01→案例分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