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N物語_民航新聞_民航資源網

2020-12-01 民航資源中國網

  平時跟同事聊到PBN這個話題,感覺這是一個自己總在工作中遇到、卻又不能全面透徹了解的概念。最近,筆者認真查閱了相關的文獻和規章,把自己之前模糊的部分概念整理出來,在此寫一些心得。PBN運行內涵很廣,本文不能全面俱到,只是儘量把和飛行相關的內容梳理出來,如有謬誤,請業內人士指點。

  1.PBN RNP RNAV的關係、含義和由來;

  RNAV(Area Navigation)

  圖:傳統航路

  最早的航線飛行中,電臺(VOR、NDB等)是主要的導航依據,飛機跟著電臺的信號走。可想而知,電臺的設立受地形影響極大,因此相對應的航線設計和空域的使用也隨之大受制約。

  後來隨著衛星導航(如GPS系統)的應用,人們引入了RNAV(區域導航)的概念,RNAV的一大技術突破就是利用衛星技術將經緯度坐標納入導航點的設定。

  同時RNAV本質上說,是一種傳感信號源導航,其導航源不僅包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還包括傳統的電臺導航(如VOR/DME)。

  RNAV的應用,使得空域和航線的規劃脫離了地形和傳統儀表導航設備的制約,如下圖所示:

  圖:RNAV航路

  RNP(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隨著RNAV的應用,人們發現RNAV一個重要的技術缺陷,就是缺少機載設備導航能力的自我監督,因此在RNAV的運行中,飛機的飛行狀況始終需要管制人員的雷達監控,由於很多地方雷達管制難以覆蓋,為了進一步利用空域資源,人們給具備RNAV能力的飛機又添加了自我導航能力監控設備。

  於是RNP(所需導航性能)的概念應運而生。

  RNP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為具備RNAV導航能力的飛機提供自我導航精度監控的能力,這樣做的意義就是能使飛行在雷達管制覆蓋不到的地方也可以實施。

  同時可想而知,RNP航路的設計上,自我監督能力的實現使得導航精度提高,航路可以規劃得更窄更靈活。

  但是,RNP技術的應用使得航空公司、設備商、管制單位以及民航當局之間產生了矛盾——如果航空公司願意,他們可以憑藉財力引入任何先進設備,那麼管制當局改如何在現有的航線體系下來提供服務?民航當局既要考慮批准不斷出現的新技術,同時也要思考新技術帶來的安全隱患和其他管理成本。

  因此,國際民航組織(ICAO)針對這一現象出來了相應的規章(如《ICAO-Doc9613》),來對RNAV和RNP做出相應的規範,因此,PBN(性能基導航)的概念就出現了。

  PBN(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

  基於上述提到的種種矛盾,國際民航組織在提出PBN時,是緊密結合空域設計理念的。空域的概念包含了通信、監督、管理以及導航,其中導航當仁不讓是重中之重,而導航的最重要核心是PBN,PBN最重要的就是Performance(性能)

  那麼如何描述「性能」呢?它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Navigation Specification(導航規範)、Navigation Application(導航應用)、Navigation Infrastructure(導航設施)。這三個當中與飛行最相關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導航規範,它實際上是對運營人實施PBN運行進行了程序、設備、人員資質等等的規定。

  由於技術等原因,很多空域和機場設施依舊只有RNAV能力,而有些空域和航空器具備了PNP能力,因此PBN的範疇裡,不僅包括RNAV導航規範,也包括了RNP導航規範。其基礎內容如下:

  圖:導航規範

  在RNAV和RNP不同種類的規範中,其準精度以海裡數表示,即在95%的時間內應達到的導航精度,例如RNAV 5要求在飛行的95%的時間內,導航精度達到航線左右5(nm)海裡(95%概率)。常用的RNP精度值為10、5、4、2、1、0.5、0.3,甚至0.15,數值越小,精度越高。

  2.機載設備的性能要求

  準確性:航空器必須滿足在95%的總飛行時間內,橫向TSE和沿航跡誤差必須不大於要求的導航精度。

  完好性:有航空器導航設備故障導致TSE超過RNP值兩倍,被認為是主失效情況。

  連續性:如果運營人能夠使用其他導航系統,並能安全地飛往適當的機場降落,則失去功能被認為次要失效情況。

  性能監控和告警:飛行中當沒有滿足準確性要求,RNP系統提供相應警告。

  3.RNAV(GNSS)、RNAV(GPS)、RNAV(RNP)有何區別?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是一個包含GPS、GLONAS以及GALILEO在內的衛星導航系統。美國機場的進近航圖往往會標識有RNAV(GPS)進近,表示導航源來自美國GPS系統,而美國以外的進近航圖都會顯示GNSS,其導航原理大致類似。

  例如倫敦機場的進近圖中,就有標識著RNAV(GNSS)的進近圖。

  圖:RNAV(GNSS)

  而洛杉磯的進近圖中顯示RNAV(GPS)。

  圖:RNAV(GPS)

  綜上,我們可以把RNAV(GNSS)和RNAV(GPS)看做同類型的進近模式,他們往往要求起始進近航段和中間進近航段達到1.0nm的精度,而最後進近航段達到0.3nm的精度。

  而RNAV(RNP)則要求達到更精確的0.1nm精度,並且最後進近航段可以是非直線的RF(Radius to Fix)航段,其保護區的規定也更加嚴格。

  注意:一般RNAV(GNSS)和RNAV(GPS)指的是RNP APCH;而RNAV(RNP)指的是RNP AR。

  4.什麼是FRP、FRT和RF?

  FRP:Fixed Radius Paths 固定半徑航跡

  固定半徑航跡在PBN飛行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終端區和航路轉彎航路設計的基礎理念,FRP有兩類,一類指終端區進近程序中特定的轉彎半徑RF,RF(即固定半徑轉彎)航段指開始並終止於定位點,有確定轉彎圓心和半徑的圓弧航徑。RF如下圖所示:

  圖:RF

  FRP的另一種形式,指的是主要運用在航路上的轉彎航路設計,由RNP系統計算飛機從一段航路過渡到另一段航路的弧形轉彎路徑。

  圖:FRT

  根據FRT設計原理我們有了預計航路,可實際飛行中,飛機的性能和外界條件各不相同,因此實際計算出來的航徑和設計航徑總有誤差,PBN誤差的概念也相應而生。

  5.關於誤差

  PBN運行中有多種誤差,筆者在此梳理一下各種誤差,理解這些誤差對於了解PBN運行有重要意義。

  PDE航徑定義誤差:定義航徑與要求航徑之間的差別。

  FTE飛行技術誤差:控制飛機的精度,根據飛機指示位置與期望位置之間的差異來確定。FTE不包括操作失誤所引起的誤差。

  NSE導航系統誤差:真實位置與估計位置之間的差值,也稱為位置估計誤差。(PEE)

  TSE總系統誤差:實際位置相對於期望位置的偏差。TSE等於前三種誤差的矢量和。

  圖:誤差

  其中,根據IACO9613文件(如下截圖),TSE標準差的平方等於前三者標準差的平方和,且TSE呈高斯分布。

  圖:TSE

  聽到上述結尾的話,可能很多人會糊塗,什麼是標準差?什麼是高斯分布?首先,理解這些概念不難,而弄清這些概念,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下一部分的內容。

  6.95%從哪裡來?為什麼是95%?到底是時間還是概率?

  首先,筆者先闡明結論:

  -當我們描述PBN性能之一準確性(accuracy)的時候,通常的表述是:要求飛機95的概率在預期航線XX海裡以內;

  -而當我們描述精確度的時候,我們往往說:要求飛機在95%的時間內,達到XX海裡的精確度。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是各數據與均值間差值(離差)的平方和後的方根,用σ表示。實際飛行中,標準差可以理解為實際位置與預期位置偏離的大小程度。

  而實際飛行中,飛機的機載設備會搜集大量的位置偏航信息數據(TSE),每次機器所取樣本偏航數據的用x表示(樣本均值),而總體飛行位置偏航數據則用希臘字母μ表示(總體均值)。

  這好比飛機位置的所有數據被放在一個大籃子裡,我們每隔一小段時間,就伸手把這一時間段內的部分數據抓出來測量。大籃子裡的數據為全體數據,而每次抓的一把數據為樣本數據,我們期望兩者的均值相等。

  在統計中,我們稱總體均值μ為數學期望,同時當樣本量足夠大,抓取的次數夠多,我們可以相信x=μ=0(見下圖中線)。對於實際飛行而言,這條中線意味著:我們期望飛機始終在預期的航線飛行且沒有任何偏離。

  然而實際飛行中,誤差總會有。

  因而飛機測得的實際TSE,總是在代表期望為0的直線兩側分布。人們測量誤差時,很少直接說:「某點距離和均值相差多少海裡」,而是會說:「某點和均值之間,相差了多少個標準差σ」

  這裡,我們只需要用TSE去除以σ,得到TSE距離代表0誤差的直線有幾個標準差。

  由上文可知TSE呈高斯分布(即正態分布)(如下圖所示)。

  圖:正態分布(高斯分布)

  由於樣本平均TSE呈正態分布,在正態分布圖中,曲線下方的表示TSE分布概率,其總面積等於1(100%概率),也就是說所有TSE都在這個曲線下方分布。

  所以上圖也可以看做是TSE的概率分布圖,兩側可以表示飛機偏移到航路一側的概率分布。

  在大量的實驗中,人們還發現正態分布中:

  總是有大約95%的樣本分布在均值兩側2個標準差σ所包含的面積區域內

  總是有大約99.999%的樣本分布在均值兩側4.45個標準差σ所包含的面積區域內

  然而,如果我們期望樣本的均值在兩個標準差內,我們就必須接受5%的容錯率,而從統計學起始,人們在大量行業和領域約定:5%是可接受的容錯率,小於這個概率往往被稱為小概率事件,而95%的準確率,被視為可以接受得準確性。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我們要求RNAV導航精確度,以95%的概率達到4海裡,那麼我們可以得出TSE最大值不能超過兩個標準差,也就是一個標準差σ的範圍約為2海裡。

  有些RPN運行甚至要求達到99.999%的準確性,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樣本均落在期望值左右4.45個標準差內,如果是RNP4航路,我們希望σ=4/4.45,標準差σ值小於1海裡。

  由此可見,標準差越小,說明TSE變化的範圍越窄,導航準確度越高。

  看了上面的解釋,想必大家也會明白95%同樣可以用於對時間的期望。

  綜上所述,

  -當我們描述PBN性能之一準確性(accuracy)的時候,通常的表述是:要求飛機95的概率在航線XX海裡以內

  -而當我們描述精確度的時候,我們往往說:要求飛機在95%的時間內,達到XX海裡(95概率)的準確性

  (重要的結論再重複一遍)

18薦聞榜

(供稿: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總隊,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馬驍飛專題

相關焦點

  • 圖片 盤點宣布停飛737MAX飛機的航空公司_民航新聞_民航資源網
    圖:波音737MAX飛機 來源/波音官網   民航資源網2019年3月12日消息印度尼西亞民航管理機構採取的措施,包括臨時停飛所有波音737MAX8,以進行深入檢查,以確保這些飛機的狀態適合商業飛行。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長在聲明中說:「在確認該機飛行安全各項細節後,這一型號的波音飛機可以重新開始運營。」  3.
  • 民航資源網對話:中國航班因軍事管制更耗油?
    民航資源網對話:中國航班因軍事管制更耗油?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叮叮噹噹」 中國航班是否因軍事管制更耗油?——民航資源網對話華北空管局總工程師顏曉東   民航資源網:中國空域的使用情況如何,民航所佔比例多大?
  • 空軍與民航:大陸空域資源的蛻變
    一直以來,空域是重要的國家資源,應當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在軍民航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空域資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運行管理環境有所改善,適應了一定時期民用航空使用空域需求。但是,隨著我國民用航空持續快速發展與軍事航空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飛行繁忙地區空域資源緊張狀況日益突出,現行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空域管理方式難以滿足綠色低碳航空運行需求,嚴重製約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發展。在全國政協民航調研座談會上,民航局副局長王昌順用了這樣一個精妙的比喻,來形容空域緊張問題如今已成為制約民航高速發展的最大的瓶頸問題之一。
  • 加彭民航總局採取三大舉措確保民航安全
    據Gabonreview網站報導,繼下令對在加彭境內運營的外國航空公司進行檢查之後,近日,加彭國家民航總局(ANAC)又推出三大舉措,以確保民航安全。
  • 737基準油門_民航新聞_民航資源網
    這個帖子是發布於民航資源網的技術貼《737推力管理與穩定進近》的細化補充,著重描述五邊切邊風,新增氣象模型,讓機組建立參考系,根據經過驗證的參考系修正。當理解文中內容以後,你會發現每個起落都會心中有數,幾乎完全符合預期。
  • 737下降計劃_民航新聞_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2019年12月3日消息:之前討論完737推力管理與穩定進近,現在來討論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部分--737下降計劃。目的是介紹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分析不同下降策略的特點,從而建立飛機合理的高距比觀念和科學的飛機狀態管理。
  • 人民網民航新聞頻道推「航班動態查詢」服務
    民航資源網2010年8月9日消息:近日,筆者從人民網-中國民航新聞網頁面發現,其主頁增加了「全國航班進出港實時動態查詢」服務(如圖1)。  筆者了解到,這是自新浪網、鳳凰網後又一家網絡媒體引入此種服務。該查詢服務模擬機場電子顯示屏的形式提供全國主要城市即時航班信息。
  • 民航政務雲服務平臺正式運行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學良 報導:為進一步推進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日,由民航局信息中心牽頭建設的民航政務雲服務平臺在北京正式運行,為民航新基建提供了基礎算力,實現了政務資源由重複獨立向集約共享方式的轉變,推動了政務系統由分散建設向統籌建設模式的轉變。
  • 騰訊與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民航業智慧化升級
    8月28日,騰訊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機場建設、提升旅客服務體驗、行業創新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引領從機場、空管到服務的民航業數位化發展。據悉,民航二所是民航行業內專業從事高新技術應用開發的科研機構,科技成果在海內外300多家單位廣泛應用,在國內機場、空管和航司的業務佔比位居業內首位,為中國民航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 中國民航首次開展國產GBAS設備驗證飛行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AirBus AIB099A可以落地」,隨著塔臺管制員一聲指令,歷時1小時40分鐘的中國民航國產GBAS設備首次驗證飛行活動於4月9日凌晨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順利完成。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疫情暴發之初,民航最先感受到「寒意」。而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有力,旅行限制逐步放開,中國民航也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復甦,並在剛剛過去的暑期加速恢復。澎湃新聞8月17日即關注到市場回暖的消息。當天刊發的《飛機上「熱乎飯」回來了,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分批恢復熱食供應》寫道:「7月,南航、海航等航企的旅客已享受到冒著熱氣的飯菜。
  • 民航西南局恢復飛行員英語考試
    民航西南局飛標考試中心自2020年4月21日正式恢復考試工作以來,截止目前,已完成350人次的飛行人員英語語言能力測試工作,為確保各航空公司的正常運行,推動航空企業復工復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 各方座談交流華東地區民航「十四五」規劃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華東地區民航「十四五」規劃座談會9月9日在民航華東管理局舉行,通過「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助力「十四五」規劃編制和華東民航下一步的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華東民航的特點是,「安全高壓力,發展高瓶頸,運行高標準,服務高要求,資源高負荷,監管高難度」,要針對這些特點,在規劃中梳理瓶頸、突破難題,推動解決地區民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解決華東民航市場需求旺盛與資源容量限制的突出矛盾;華東民航既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也要落實好此前已經完成規劃審批的項目,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提升監管能力;華東民航的「十四五」規劃,要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 今年的民航年終獎
    疫情常態化階段,對於「緊日子」過了一整年的民航人來說,早已乾癟的錢包正嗷嗷待哺,許多人拿出多年的積蓄苦撐了一年的支出,信用卡花唄分期分期又分期,許多年輕的民航人又紛紛加入「啃老族」隊伍…>而今年民航系統的年終獎能不能發,能發多少,仍是個未知數。
  • 聯合國秘書長與國際民航組織領導人寄語國際民航日
    中國民航網訊:每年的12月7日是世界公認的國際民用航空日。今年的周年紀念將被視為全球民用航空部門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因為新冠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失業和收入損失,而支撐全球可持續發展和許多人道主義努力的空中連通性也遭到空前打擊。
  • 順豐航空確認出席2020民航趨勢論壇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3日消息:由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將於2020年11月18-19日在河南鄭州舉行。相較於其他物流企業,順豐控股憑藉強大的航空資源,速運物流業務量及收入取得逆勢增長。在2020民航趨勢論壇上,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將以「中國航空貨運發展的問題思考與出路分析」為主題,分享順豐對於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的思考。
  • 現階段中國民航發展環境分析
    現階段中國民航發展環境分析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綦琦 劉亞偉 2012-12-10 14:29:29   要試圖對中國民航2013年發展趨勢進行系統性、科學性的展望,就要首先明晰現階段中國民航所處的發展環境。縱觀2012年,這是中國民航發展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一年,下面筆者運用史蒂芬所著《航空公司市場營銷與管理》(第五版)一書中闡述的PESTE模型,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和環境等五個發展環境因素維度,分析現階段中國民航所處的發展環境。
  • 民航早報:廈航獲批設立重慶、泉州分公司
    民航資源網2018年5月4日消息:「民航新聞早餐」為您送上及時、優質的國際民航資訊!    1.國泰首架A350-1000飛機完成首飛  日前國泰航空首架A350-1000飛機在土魯斯完成首飛,預計將於6月份交付,成為該機型的全球第2家用戶。國泰共計訂購了20架A350-1000飛機。
  • 【民航科普小知識】揭秘飛機跑道的標準和參數
    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秋楓夜」   開車的朋友們都知道,每條高速路都有自己的名稱,比如A30,S9等等。那麼飛機跑道是不是也有一些特別之處呢?毫無疑問,跑道是一個機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了機場的等級標準,跑道及其相關設施的修建、標識等是有嚴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