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為什麼基督會說希臘哲學是一種欺騙?

2021-01-10 伏龍聊歷史

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為什麼基督會說希臘哲學是一種欺騙?

一開始,我非常喜歡講希臘哲學與基督宗教會通的這一傳統,因為這次會通可當做我們的榜樣。基督宗教的新約聖經可以說完全是用希臘文寫的。保錄宗徒在哥羅森書中曾警告當時的基督徒,不要受到"希臘"哲學虛偽的話所欺騙。他為什麼一提到哲學,就會說是欺騙呢?因為當時基督徒中頗有人相信諾斯替派的思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謂的諾斯替派(Gnosticism),認為他們所講的才是真正的知,基督宗教所信的是愚夫愚婦的想法。他們接受希臘哲學的善惡二元論,以為人的肉體本來就是壞的,人的精神才是善的。善惡二元論思想還存留至今,也有人說奧古斯丁多多少少也受這樣的影響。因為奧古斯丁曾是承襲善惡二元論思想的摩尼派信徒,後來他放棄了,但仍承受若干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就諾斯替派的觀點看,基督既有天主性,就不可能真的有肉體。因為希臘二元論認為肉體是壞的,耶穌既不可能是壞的,所以耶穌的肉體並不是直的,那麼耶穌就不是人了。如此,諾斯替派就否認了基督宗教中所闡述的耶穌基督同是人、同是神的道理。這就是希臘哲學排除了基督宗教基本思想的一個實例。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把類似的方法運用在儒家的話,以道德為主的儒家思想也會說基督宗教不過是一種道德思想,而中國儒家思想比基督道德思想更高,中國人一樣也可以把基督宗教的基本思想排除不要。所以,保錄宗徒便極力反對諾斯替派如此的想法,另外,聖若望書信也提及他們,表示不要受他們的迷惑。所以,會通一開始,就走到歧路上了,把會通的問題只當作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談到真正的會通,儒斯定(JustintheMartyr)是基督徒中的好榜樣,他的這一條路就是應用斯多亞學派。這一學派認為世界由兩種因素所構成,一是主動的,另一是被動的。主動的因素就是種子的理(logospematikos),亦即像種子一樣的一種理。世界如果沒有這個理的因素,就不會動,就不會發生變化。有這個理,所以世界才會演變。理有點像柏格森所說的"生命衝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理;人的道德就是照理性來做人。這就是斯多亞學派的看法。儒斯定把斯多亞學派所講的"種子的理",詮釋成耶穌基督。他把原意轉變成:耶穌就是最高的理或道。這個名詞聖若望福音一開始就用過。因為天主創造天地時本來就有一思想計劃,把這計劃實現在他的創造化工上,並不斷地更新創造,所以世界當中也有種子的理。耶穌基督就是天主聖言,上主的思想。所以世界因耶穌基督而創造,創造以後,這世界就有種子的理。哲學家不過比較多擁有種子地理而已。種子的理既源自天主,當然不可能跟耶穌基督衝突,這麼一來,希臘思想就跟基督宗教有會通的可能性,這會通不像真知派把耶穌基督放在一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儒斯定的講法是以基督宗教為主,把希臘思想運用轉化了,這就是基督徒談會通的一個典型和榜樣。當然,思想的會通方式並不是僅此一途。現在,大家提倡神學應該本位化,不一定要跟隨希臘思想的路子。但也不能否認忽視歷史上的既成事實。現今的中國文化,並不是完全孤立的,中國文化早與西方文化有所接觸,我國也自西方接受了希臘這一次的會通。因此對我們不但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它早已成為整個教會的遺產。我們可以運用中國的思想傳統使大而公的聖教會固有傳統更加充實。

相關焦點

  • 哲學說希臘語
    這一勝利,不僅產生了新的政治統一體——城邦民主制,而且還通過新型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空間,展示了一種新的精神視野。  「哲學說希臘語」,城邦——這一新的精神視野,就是古希臘哲學的發源地。但不是所有的城邦都會產生哲學,在希臘半島上活動著的數以百計的大小城邦中,真正產生了哲學的寥寥無幾。
  • 希臘哲學是怎麼被傳播下來的?--關鍵之三:阿拉伯帝國
    基督教自從公元300年(註:文中用的年數都是約數,方便記憶),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後,在歐洲迅速發展壯大,但這時哲學成了它的眼中刺。一、基督教對哲學的「翻臉」。基督教與哲學原本是好兄弟,在它弱小的時候,哲學幫助它在宗教世界一統江湖。
  • 希臘哲學中德謨克利特的哲學理論,在希臘是怎樣的地位呢
    希臘科學第三個時期即最後一個時期獲取了前兩個時期發展的成果。 這一時期在本質上表現為宇宙論時期和人類學時期的思想體系的相互滲透 。這種結合,只在很少程度上表現為事實的必然性,在更少程度上表現為時代的需求;實際上這種結合在本質上是偉大人物和偉大人物獨特的認識路線的功績。
  • 中外史:使徒約翰,希臘神秘主義和哲學的追求,權勢終止
    這本書的作者應該是一位相當傑出的人物,因為在他寫給亞洲地方的教會書信中,帶著一種威嚇、權勢的口吻,如果這本書的確是使徒約翰所著(我們暫時認為如此),那麼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約翰也同他的兄弟雅各一樣,被稱為「雷子」在艾菲索斯、士麥那、帕加馬、薩迪斯以及其他許多小亞細亞的城市中,約翰被當地人認為是教會的領袖。
  • 從宙斯到耶和華:希臘人是如何皈依基督教的?
    「亞歷山大大帝以後的希臘怎麼就聽不見聲音了?」「希臘人不是相信宙斯波塞冬雅典娜的嗎?為什麼愛琴海小島上到處是藍頂教堂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也許這篇文章可以給你答疑解惑。在這裡,筆者想討論的是:羅馬帝國早期的希臘人是如何被基督教化的,當希臘人與基督教相遇的時候,有哪些因素促使希臘人皈依這一新興的宗教?
  • 理性VS感性:古希臘無神論哲學鬥不過基督教,到底輸在了哪裡?
    古希臘城邦人口很少,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利,也就催生了現在所說的「民主制度」。古希臘人愛交流、愛思考的特性是希臘哲學產生的重要原因,古希臘人偏愛「知識」,喜歡用理性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認為世界萬物都有存在的道理,這就是無神論哲學。
  • 從米蘭敕令到君士坦丁的陷落:基督教發展中的希臘路線
    不到兩百年時間,絕大多數的希臘人都從古代多神教信徒轉成了基督徒,導致這一快速轉變的原因是綜合的。首先,從公元三、四世紀開始,基督教哲學家和雄辯家繼續著二世紀以來基督教護教士的傳統,進一步把基督教和古希臘哲學思想結合起來。將宗教和哲學糅合在一起,是當時基督教哲學家的新發明,因為在希臘的古典時期,多神教和哲學總的來說是涇渭分明的。
  • 雅典對話錄:中國和希臘:哲學觀念相互參照中的巨大理解空間
    華輿訊 據中希時報報導,希臘和中國在雅思貝爾斯所說的「軸心時代」開啟的思考方式,以及相伴隨的觀念, 給每一個傳統都開闢出了更大的理解空間,有鑑於此,中國和希臘在哲學觀念上的相互比較和參照,意義重大。陳嘉映,出生於上海,後隨父母遷居北京。1977年恢復高考後,進入北京大學西語系讀德語。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中世紀基督教哲學不再像古希臘哲學那樣把眼光投向自然世界和客觀存在,而是把靈魂和上帝作為研究的對象。因此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關於主觀精神世界的哲學,具體表現為心靈哲學和宗教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儘管具有種種扭曲和偏頗的形式,但是它對於西方哲學精神向自身內部的深化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構成了西方哲學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希臘哲學開始時的自然哲學,除了探討萬物的本源外,主要討論的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而在神話中卻早已在討論這些問題了。不過在神話中,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如日、月、江、海、雷、電等是作為人格化的神出現的。格思裡在《奧菲斯和希臘宗教:奧菲斯教派運動》中,將阿坦斯託芬在《鳥》中關於奧菲斯教派的這段記我,和塞奧弗拉斯特記載的阿那克西曼德的有關宇宙演化的資料進行類比,發現二者非常相似:奧菲斯神話強調愛神(厄羅斯)作為一種結合的自然力雖,在衍生天神種族,實即生成天地間萬物的過程中,起有重要作用。
  • 存在論為什麼是「第一哲學」?對希臘存在論的一個再思
    筆者在研究和寫作希臘哲學史的過程中,對此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看法,願意在此提出,就教於方家。希臘哲學在體系化後,自然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哪一個哲學部門放在第一,或者說誰是「第一哲學」?亞里斯多德在《形上學》中的結論是,第一哲學就是以「作為是的是」為核心問題的哲學。
  • 看懂這些概念你就看懂了希臘哲學的一半
    古希臘哲學又被稱作本體論哲學,即世界的起源,有很強的自然主義特點。希臘哲學裡有幾個關鍵概念:本原,本體,本質,實體,存在。理清楚這些概念對於了解希臘哲學幫助非常大。首先是本原,其指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
  • 尼採 哲學的源頭
    民族的醫生拒絕哲學。 所以,誰想為哲學做辯護,誰就必須表明健康的民族為什麼需要哲學並且已經運用了哲學。如果他能夠表明這一點,也許病人自身會獲得這樣一種富有成效的見識:為什麼恰恰對他們來說哲學是有害的。
  • 為什麼說要想讀懂康德、黑格爾的書,需要深入了解基督教?
    康德、黑格爾的思想,是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碰撞、融合的產物。要想真正讀懂康德、黑格爾,需要深入了解希臘哲學和基督教文化,兩者缺一不可。下面看一下基督教和康德、黑格爾的關係。康德、黑格爾可以代表基督教現代化的兩個典型:康德是信仰和倫理派,黑格爾是理性主義。基督教信仰和希臘理性的關係始終貫穿基督教神學、哲學的歷史。西方中世紀思想以及近現代哲學,都想回答這個問題。
  • 哲學科普!古希臘晚期的哲學派別和智者運動!
    懷疑主義把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觀點都斥為獨斷論,既不相信感覺,也不相信理性或者邏各斯,他們主張對一切都保持沉默,對一切都不做判斷,不為任何事物動心,試圖完全把自己封閉在空白的心靈之中。把懷疑主義作為一種理論形態引進哲學中的是皮浪。皮浪雖然承認現象的存在,但是他否定現象的真實性。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情愛背後是生生不息的希臘哲學
    [摘要]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卻獨到地把情愛放置於豐富的希臘哲學文化當中。情慾的偏好、衝動與吸引,其背後充滿了思辨暗示,勾畫了人類性別和親密關係的過去和未來。文學故事裡充斥著蓬勃洶湧的情愛故事,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 坤鵬論:西方哲學第一人
    調和基督教和古希臘哲學。而哲學則是從有閒的希臘人才開始的。我們也可以說,哲學起初源於閒聊。因此,它最早是一種公共活動,不是一種孤獨的追求。就在這個不同種族、語言和宗教相互混雜的城市裡,誕生了希臘以及西方世界的科學和哲學。
  • 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1,西方哲學的產生宗白華把哲學看做一種社會諸關係的交織演化,包括生產力、生產資料、生產中的諸關係等,總的來說,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現實反映。西方哲學開始於小亞細亞的沿海,實際上就是當時希臘的殖民地米麗都城,形成了後世認為的伊奧尼亞哲學,即米麗都學派。
  • 希臘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在西歐學術復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不止大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希臘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曾經希臘文化經過敘利亞傳播到了穆斯林世界,給阿拉伯科學和哲學帶來了黃金時代,而這時輪到西歐反過來從中受益了。自從進入中世紀,除了義大利南部西西里之外,希臘文化遺產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喪失殆盡,同樣地,拉丁文化遺產,除了羅馬法律之外,在希臘語系的東方也蕩然無存。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