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而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任務中,出現了很多南京大學學子的身影。
對於火星探測任務,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生鄭峰椿表示:&39;天問一號&34;而南大天文人與&34;的緣分,遠不止於此。
在此次&34;任務中,測控總體單位及三個地面測控中心都活躍著南京大學校友的身影。
南京大學左滌江天文臺
他們中既有擔任部門總師的中年技術骨幹,也有剛出校門投身祖國航天事業不久的青年才俊;既有人在任務一線處理關鍵軌道數據,也有人在實驗室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既有徹夜值守保障任務執行的鐵骨男兒,也有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仍全力以赴的巾幗英雄。據不完全統計,有約十位天文學院畢業的院友直接參與到&34;任務中。
不僅是&34;,中國航天人的&34;裡一直迴響著南大人的奮進步伐。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長久以來一直為我國航天事業培養軌道方面的人才,畢業生分布在一線的航天部門及中科院的天文臺站。太空飛行器測控、衛星導航、空間碎片監測、深空探測等多個領域均活躍著天文學院的畢業生。
多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到或接近100%,超過70%的畢業生到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天文學相關領域繼續深造,或者進入各大天文臺站、高校、航天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工作,深受各個領域的歡迎。
讓&34;非去不可、非上不行的學院究竟是何模樣?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是全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擁有目前國內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其前身天文學系創建於1952年,天文繫於2011年正式擴建為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增設了空間科學與技術新專業。本學科素以專業設置齊全、學歷層次完備、師資力量雄厚、治學態度嚴謹而享有盛譽,在歷次學科評估中位居國內高校天文學專業第一。
學院除了擁有天體物理和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之外,還是國家第一個天文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第一個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各學科包含方向
近幾年,學院的學術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的層次、水平穩步提升。迄今為止已建成了一支學科分布均衡、年齡結構合理的科研教學人才梯隊,總體規模約6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曲欽嶽院士、蘇定強院士、方成院士、孫義燧院士),&34;首席科學家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名,青年千人6名,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7名。學院在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等的支持下,各項科研工作均取得了持續穩定的發展,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
金秋九月,期待相遇。南京大學等你一起探索星空的奧秘。
關注&34;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34;建設A類高校——南京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大學官微、南大就業、南大招生小藍鯨、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