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對鶴彥的介紹還是比較少的,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木內鶴彥。
木內鶴彥
木內鶴彥,1954年出生於長野縣南佐郡小海町,截止2010年,一直居住在佐久市,自從五年級開始對彗星產生了興趣,當他還是一名學生時就屬於天文學俱樂部,畢業後在現佐久市繼續進行天文觀測。著名的瀕臨死亡體驗人,22歲時因腸繫膜上動脈性十二指腸梗阻死亡後確認復甦,也是日本唯一在病歷中記錄死亡後復甦的案例。2009年7月在中國杭州觀察日全食時因胃部大出血,住院一個多月返回日本,再一次接近死亡。
1990年3月16日-發現Chernis,Kiuchi和Nakamura彗星(1990b)
1990年7月16日-發現土屋和木內彗星(1990i)
1991年1月7日-梅特卡夫·布魯靈頓彗星的發現
1992年9月27日-Swift Tuttle重新發現了彗星
1993年 -北海道北見天文臺在圓館金及渡部和南發現的小行星(5481)被命名為「木內」(木內)。
1997-出現在TBS的《生命之聲》中
2001年-出現在6月的電影STEREO FUTURE中(製作/發行=東北新社導演:中野裕之)
2004年 -長野縣Kitasaku郡望月町(現在的佐久市,長野縣),揭開了北八嶽第一天文臺
2010年-因其彗星勘探,環境保護活動,碳化反應堆系統和古代水開發而獲得「 東急宮城文化獎 」。
據研究者稱,這樣的瀕死記錄已經採集到180個有效的案例,而這180份案例中,有幾點共性卻是引發研究者的深思——
第一點,當頻死者聽到別人宣布自己死亡的消息時,覺得自己的聽覺真真切切地存在,他們想告訴人們自己還能聽到,但是他們發覺自己就像是在夢中一樣,很努力地喊叫但是發現夢中的人們卻什麼也聽不見,生人和頻死者之間根本無法互動和溝通。
第二點,他們緊接著發覺自己很快墜入到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裡,而他們眼前的世界,就像是一塊大到無邊無際的黑色的屏幕。
第三點他們稍後會感覺到有些疼痛,但很快這種疼痛感就沒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種很輕鬆很舒坦的美妙感覺。這時候,頻死者會快速地回憶起自己度過的一生,一些重要節點會一一展現在自己的眼前。
第四點,在短暫的人生活以後,他們會發現死神或者是自己已故的親人會來引領自己,並把他們帶向一座橋——難道這就是奈河橋嗎?——橋的那邊是一個被煙霧籠罩的世界。但是到了這座橋上,如果自己的親人得到某種訊息,覺得自己不該到那邊的世界,他們就會把頻死者送回來,之後,頻死者就會醒來,又回到現世中來。
這些瀕死體驗記錄的共性,或許至少說明,死後真的有意識(或者叫做靈魂)存在,而他們往往會在另一個世界中存在。至於另一個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如何相連在一起的。看完視頻的你,覺得木內鶴彥的瀕死體驗是真的嗎?
瀕死體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死者都是先離開自己的身體,飄到空中,能看到其它人在搶救自己,然後看到一束亮光,穿過一條隧道,到了另一個世界,看到已故的親人,然後聽到某個聲音說:你還是回去吧……
木內鶴彥的瀕死體驗與其它人有些不同,木內由於生病搶救無效死亡了四十分鐘,這四十分鐘內他不但有其它人一樣的瀕死體驗,還看到了更多無法理解的事,包括宇宙的起源,月球的來歷,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毀滅,大洪水,諾亞方舟等等,被視為宇宙秘密的終極解碼,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我講一下宇宙起源,木內說時間和空間並不存在,宇宙只是一個意識,意識扭曲形成了物質,進而演化出宇宙和生命,每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意識,但死後意識都要回到總意識中去。
當然,這一切都是木內說他死後所看到,由於無法驗證真假,我們也不知道他所言的虛實,但由於木內是著名的科學家,有很高的公信力,所以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他所講的話。
轉自: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