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球大數據中心消耗30%電力?新基建如何應對「能耗巨獸」?

2020-12-04 隆基官方

8月13-14日,首屆中國電力新基建及能源網際網路論壇在北京舉行,300多家科技創新企業共同探討了電力新基建的發展方向。隆基股份品牌總經理王英歌代表公司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許多新興產業紛紛駛入發展快車道。一方面提升了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另一方面也對能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以大數據中心為例,早在2015年,全國的大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已達1000 億kWh,相當於三峽電站全年的發電量;2018年這個數值達到1609 億kWh,超過上海全年的社會用電量。預計到2030年,全球的大數據中心就能消耗掉世界30%左右電力。

面對大數據中心這隻「能耗巨獸」,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紛紛加入RE100組織,倡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微軟早在2014 年就達成目標,並計劃到2030年實現碳排放為負、到2050年徹底抵消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直接或間接由電力消耗產生的碳排放;谷歌2017年宣布,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所有業務都實現了100%可再生能源使用;Facebook也宣布今年可全面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使用。今年3月隆基宣布加入RE100,承諾最晚到2028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使用,與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共同為節能減排事業做出努力。

再比如備受關注的5G技術,使人們日常生活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迅捷順暢。但5G技術的基站耗電量,同樣不容小覷。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5G基站的耗電量達3500 億kWh,相當於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的5%;等到我國5G基站全部建成後,消耗電費可達3100億元,相當於2018 年三大通信運營商營業收入的22%。

5G基站的顯著特點是覆蓋面積減小、耗能增加。在偏遠地區基站建設中,部分地區除基站外無其他耗能設置,單獨鋪設供電線路成本過高、性價比低。而光儲互補和多能互補則是5G基站供能的最佳解決方案。目前,隆基已經建立了1000個以上的基站光伏供電系統,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為偏遠地區解決基站持續供電問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對「太陽能利用設施和運營」指明了發展方向和要求。目前新基建項目符合綠色目錄的比例還很低,部分區域只有不到10%。

「新基建不是傳統產業、傳統模式的重複,而是肩負著『產業結構升級』和『能源結構轉型』兩大使命。」王英歌表示,無論是大數據中心、5G基站還是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特高壓等新基建領域,都離不開電力能源的支持。光伏作為可再生電力能源,在全球光照好的地方成本已經可以做到一毛錢一度電,太陽能光伏將很好地助力綠色新基建,助力生態文明的進程。

END

相關焦點

  • 臨水入海 能耗大戶數據中心的「水時代」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饒賢君 數據走上雲端的時代,承載線上數據的空間載體——數據中心,成為各大巨頭企業爭相加碼建設的新基建核心標的。集中了成千上萬的伺服器機櫃,數據中心是不折不扣的「能耗大戶」。瑞典研究機構發布的「消費者總功耗預測"評估報告顯示,到2025年,數據中心將佔全球ICT(信息通信技術)行業33%的能耗份額,全行業4.5%的能耗份額。
  • 騰訊雲數據中心「全景圖」,做新基建的「基建」
    數字經濟的「溢出」,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同時讓數據中心成為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體,更成為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今年初,數據中心被寫入「新基建」,數據中心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實際上,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網際網路崛起,數據中心產業已經歷了十幾年的成長。
  • 數據中心如何減少碳排放量?
    但是它們也許應該致力於確定競爭優勢的真正問題:由於目前眼前沒有可靠而廉價的可再生能源來源,在面對「髒」的雲計算環境受到更嚴審查的同時,它們將如何為處理這些不斷增加的海量數據所需要的大型數據中心確保可持續發展的電力(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總美國總耗電量的2%)?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已引發了環保人士和公眾騷亂,擔心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
  • 大幹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極,為何數據中心會有這些特殊選址
    PUE是國際公認的數據中心能耗評價指標,計算方法是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設備消耗能源的比值,最理想情況是1,也就是所有電力都用在伺服器上,但現實情況是每個數據中心都不得不將很多能源消耗在伺服器冷卻上。
  •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施耐德電氣踐行數據中心"綠色行動"
    尤其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這也導致了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重。人類在創造出最令人驚嘆的進步的同時,對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長,也以不斷增長的驚人速度加劇了全球變暖的進程。應對氣候問題,數據中心可以做的更好在當下邁進智慧城市、數位化世界的變革中,數據中心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命脈,並隨之發展壯大,數據中心將會是未來真正的強者。但數據中心在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應承擔其重要的環境責任。
  • 新基建如何發力?
    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北鬥已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消息,北鬥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這是繼衛星網際網路之後,官方首次明確將北鬥納入新基建範疇。當「新基建」遇到北鬥,相關產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
  • 預計到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佔比將達到4.05%
    體量是否驚人,市場說了算 數據中心雖然是新基建的重點基礎設施,但和5G網絡、交通網絡、能源網絡等不同,是市場競爭非常充分,且擁有發展多年的成熟的商業化體系。 根據《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
  • 華立科技:發力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搶跑新基建
    (原標題:華立科技:發力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搶跑新基建)
  • Facebook宣布建立新的「氣候信息中心」,並承諾到203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
    據《每日郵報》9月15日報導,Facebook推出了氣候科學信息中心——一個專門從氣候專家那裡收集信息資源的網頁,希望在當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期,正確引導氣候懷疑論者。這一功能類似於該平臺為應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錯誤信息,於今年3月創建的新冠信息中心。Facebook還承諾到今年年底,將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其全球業務提供動力。
  • 共謀5G時代新基建,科士達與您相約CDCE數據中心展
    2020年12月3日至5日,CDCE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以下簡稱「CDCE數據中心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科士達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亮相。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信息基礎設施凸顯「技術新」,5G建設排在前列   「信息基礎設施主要體現在『技術新』。」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經濟所副所長馮媛表示,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依託這些信息技術演化而成的,具備社會公共性、效果長期性、收益間接性的基礎設施即信息基礎設施。
  • 讓低溫湖水成為減排降耗能手 緊水灘水冷式綠色數據中心項目開工
    緊水灘電廠廠長吳俊健說,利用水庫冷水冷功能以及水輪發電機組作為應急後備電源,謀劃建設大數據中心項目的設想源自2019年初,當時國家下發了一個關於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據介紹,我國的數據中心總量已超過40萬個,年耗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1.5%。24小時「連軸轉」,讓數據中心成為高能耗單元。
  • 為什麼新基建是對中國未來10年影響最大的刺激政策?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一個新的變量——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我們發現,如果把時間軸拉長一些,回顧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能幫助我們回答當下的「新基建」政策將如何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勢,以及這種影響會持續多久。
  • 朱嘉明:如何理解和定義醫療新基建?
    第一個想法:如何理解和定義醫療「新基建」?今天各位的發言,從自己的業務經驗出發,探討了醫療「新基建」的內涵:擴大和改善醫院體系,包括增加病床在內的醫院設施;醫療器械開發,例如呼吸機;形成醫療大數據體系;擴展人工智慧賦能治療,遠程治理;新醫藥開發,等等。在我看來,這些可以理解為「狹義」醫療「新基建」。
  • 中國首個海底數據中心樣機測試數據揭曉,達世界先進能效水平
    1月10日,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信」)公布,該公司日前完成了中國首個海底數據中心樣機測試。測試報告顯示,該海底數據中心PUE值可達1.076,達到世界先進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數據中心由於集成了大量伺服器,如何控制散熱能耗是其必須面對的問題。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2019 年 3 月央視在新 聞報導中曾闡述「新基建」七大領域:5G 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 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2020 年的重大項目計劃完成額出現加速增長。
  • 數據中心的高能耗問題,有了更好的解答思路
    文丨學術頭條近年來,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將液體冷卻模塊直接嵌入晶片內部,以實現更加高效的製冷效果的新技術,但這一技術仍未解決電子設備和冷卻系統分開處理的困境,從而無法發揮嵌入式冷卻系統的全部節能潛力,與此同時也產生了海量的數據,作為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在規模和數量方面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隨之而來的高能耗問題已然成為業界面臨的一大難題。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 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2020年打亂了很多行業發展的節奏,卻給新基建跟數據中心行業領域帶來爆發式機遇。數據中心行業的產品與技術創新的腳步從未停下。12月3日由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香港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產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與EP上海國際電力電工展同期隆重開幕!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2020年打亂了很多行業發展的節奏,卻給新基建跟數據中心行業領域帶來爆發式機遇。數據中心行業的產品與技術創新的腳步從未停下。12月3日由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香港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產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與EP上海國際電力電工展同期隆重開幕!
  • 數據中心冷卻技術在企業持續發展中的應用
    當涉及到信息技術(IT)基礎架構要求時,數據中心是重中之重。今天,數據中心被視為關鍵業務參數,而不是用於存儲信息和業務運營模型的外部設施。對於大企業來說,它們已變得至關重要。如果公司沒有有效的備份策略,則數據中心運營中的任何中斷都可能導致業務中斷。例如,桑迪颶風去年摧毀了紐約的數據中心。Google和Facebook最近發布的公告證明了數據中心在企業中日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