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大尺寸與可撓/摺疊裝置市場矚目的納米銀專利大戰,歷經九個月的審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無效審查決定終於出爐。此前筆者曾多次報導Cambrios與C3Nano專利大戰,藉此機會,筆者就目前的情況進行總體梳理。
I.2019年2月,Cambrios對C3Nano的US』301和US』968美國專利提出IPR。(筆者先前已向讀者解析過US』301和US』968的決定,在此不再贅述。)
II.Cambrios於2019年8月針對C3Nano的CN』555中國專利與CN』577中國專利提出無效;並於2019年9月又針對C3Nano的CN』889中國專利提出無效。
III.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對CN』555中國專利與CN』577中國專利兩個無效案最新審查決定如下:
A.CN』555部分無效:無效比例為32+4.6/(5+45)=73.3%
1.C3Nano在口審前自我限縮,刪除了部分權項內容(由50項縮至45項)
2.1-18、37-45權項全部無效,共27項
3.19-32權項的1/3技術方案無效,實際上的無效權項為14/3=4.6
B.CN』577部分無效:無效比例為44/54=81.5%
筆者就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對兩件無效決定的內容摘要如下:
1.在CN』555無效宣告決定書第10頁指出: 「對於證據3而言,如前所述,其公開了一種透明導體,並公開了導電金屬顆粒在導電網絡中形成導電納米線之間的電接觸點,圖1雖然是示意圖,但結合上述導電網絡形成過程的相關記載,可以明確證據3的透明導電層也具有與本專利類似的網絡結構」 (以上為原文)。可見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認定證據3(韓國公司Inktek專利)提出的電橋接納米線(electrically-bridged nanowire)等同於此專利的熔合納米線網絡結構(fused nanowire),進而判定專利導電膜相關的權項均無效。
2.針對CN』555墨水權項,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認定證據3的銀絡合物在溶液中可以電離出銀離子,在乙醇的還原作用上可以熔合納米線,其氧化還原原理與此專利相同,故此專利的墨水權項涉及「金屬離子」的技術方案(佔比1/3)被認定為無效。
3.進而,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在CN』577無效宣告決定書第4.1節指出C3Nano的專利說明書所提出的11個樣品,其中5個沒有落入霧度小於0.5%,故CN』577的技術方案不能必然保證膜層霧度小於0.5%,也就是說C3Nano的專利無法工業重複地製作相同特性的膜層(原文),故被認定為無效。
無效案例解析分享
這兩家公司的專利大戰從美國IPR一路纏鬥到國內的專利無效宣告,Cambrios這次一舉擺脫之前C3Nano策略限縮所帶來IPR無法立案的遺憾,進而無效掉實質約73.3%的CN』555範圍和實質約81.5%的CN』577範圍。筆者就該兩案的現有技術舉證/答辯/無效決定做完研究及推論,在此跟各位做一些心得分享,並進一步解析該兩份無效決定對整個納米銀產業的影響。
I.IP觀點:
Cambrios在中國專利無效案中使用的現有技術與美國IPR完全不同,C3Nano在美國IPR中重點的限縮這次也並未強調,筆者解讀是Cambrios吸取經驗教訓採取更全方位的攻防策略,配合新檢索的現有技術跟答辯來圍堵,而 C3Nano應該也認為限縮CN』555專利保護範圍的價值不大,因此攻防著眼在電橋接納米線(electrically-bridged nanowire)與「熔合(Fusion)」相關性。經激烈交戰後,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認定二者為類似結構,故「熔合(Fusion)」不具創造性或新穎性,因此CN』555專利中與「熔合(Fusion)」高度相關的導電膜被認定。殘存的CN』555隻剩最上遊的墨水專利,所以C3Nano不再具有可為其下遊的制膜代工廠維權保護的專利。而在CN』577,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認為,從其說明書判斷所採用的方法只能偶然的生產出特定性質的膜層,故並不認可CN』577滿足《專利法》的基礎要求,故認定八成以上的權項無效;另外,CN』577中的圖案化方法專利因沒有遭遇到前述的無效理由而殘存,但就筆者所知其與目前業界主流的常規工藝不同,也因此不能對供應鏈提供現時保護。如此一來,現有薄膜銷售模式為主的 C3Nano要如何與其下遊跟整個供應鏈來應對這次專利戰帶來的負面衝擊,值得持續觀望。另外,筆者又不禁好奇,Cambrios是否會將中國專利無效案中所主張的現有技術結合美國IPR的現有技術再回頭重新組合擬定新的戰術,發起第二輪的美國IPR,繼續乘勝追擊?
從IP策略分析,Cambrios成功先將C3Nano的CN』555和CN』577專利無效後,未來如果發動侵權訴訟戰,C3Nano手中可能也沒有可以抗衡的武器,只能挨打。筆者認為Cambrios採取有別於傳統直來直往、你一拳我一拳的侵權訴訟攻防,事先管控、處理了被訴風險,進而對於上下遊的策略夥伴及客戶提供更多安全感及保障,這種紳士般的新思維值得其他企業參考學習。
II.技術觀點:
C3Nano官方網站上強調其獨有「fusion(NanoGlue)」技術及其衍生出的導電膜產品(ActiveGrid Film),應該與CN』555專利保護的「熔合(Fusion)」納米金屬線網絡有高度關聯,然在專利局覆審和無效審理部根據韓國公司Inktek專利的電橋接納米線(electrically-bridgednanowire)的存在而否定CN』555專利的創造性和新穎性之後,C3Nano的技術、產品的創新及獨特性看起來是有討論空間,同時中國的無效決定是否表示C3Nano其新聞稿所宣稱的「C3Nano保持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基於銀納米線的透明導電油墨和薄膜的IP組合,並再次展示了其獨特的優勢和行業領導地位」的說法已經不攻自破?
筆者將以上內容整理如下表:
IP與市場實力分析
筆者曾於先前報導中分析兩家公司的納米銀IP競爭力。經過這一回合後,我們再來重新審視兩家公司的IP以及市場方面的消長。
由以上數據,我們非常清楚這兩家公司在世界(217 VS 21)跟中國(80 VS 3)的專利布局實力懸殊;尤其經過CN』555及CN』577專利被部分無效且剩下的保護方案對於市場競爭者的威脅不大(分析如前)。
除了大尺寸、柔性摺疊屏的應用快速擴展之外,筆者也發現納米銀的應用正不停的開疆拓土,例如Cambrios的新公布專利(CN209728707U),將納米銀線的觸角擴及至偏光板等光學膜的整合應用,並擴展至各種創新應用面,積極提前布局完整供應鏈,也漸漸形成以Cambrios為主的納米銀線生態圈。
技術解決問題,權力控制市場,透過這次無效產生更進一步的專利消長,顯示出Cambrios對納米銀市場的控制能力更加穩固,再加上Cambrios領先的技術能力、專利實力跟這次專利戰表現出的絕對優勢,足以對其商業價值、市場估值帶來莫大的正向激勵,讓我們拭目以待。
結語
隨著納米銀技術不斷的提升突破,其低電阻、低霧度、高穿透度、高觸控靈敏度的特性已經在大尺寸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及會議系統站穩腳跟並持續提高佔有率,而醞釀已久的柔性可撓摺疊手機、平板、筆記本市場已經開始點火,然因為產品成熟度問題產出不多,更讓消費者翹首以盼,納米銀可靠的可撓特性將是此新領域觸控面板產品最可靠的推手,從Cambrios官網上發布的上下遊夥伴策略合作足以證明2020可將是這個產業即將爆發且開枝散葉的衝刺年。正因為此產業的蓬勃發展,相關的智慧財產權的布局及紛爭層出不窮,除了納米銀以外,筆者亦同步觀察到金屬網格的專利侵權訴訟已經全面展開,除了去年的訴訟案: 3M vs Tovis; 3M vs Elo Touch Solutions之外,Neodron掀起的專利戰更是令終端客戶跟整個產業充滿諸多不安,Neodron據媒體分析為一家俗稱專利蟑螂的公司,他購入了Atmel金屬網格專利後,即風起雲湧向市場掀起專利風暴,其涵蓋範圍幾乎把全世界一流的平板跟筆記本產業巨頭(被告涵蓋如Apple, Dell, Lenovo,Microsoft等)都一網打盡了,相對於競爭對手之間的維權侵權專利戰,Neodron掀起的專利戰劍指終端客戶,且直接告到 ITC跟地方法院,因此產業勢必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訴訟成本、賠償成本、研發成本….及忍受更多的不安定性來處理,或許選用納米銀材料會具有相對較低的風險。
簡要說明如下表:
專利可以保障技術,技術則保障產品,產品一活躍,資本市場自然水到渠成,我們看到現在科創板對智慧財產權的要求日益高漲,這也證明專利及技術秘密與資本市場的高度關聯性。筆者近期也跟進了日東(Nitto Denko)對C3Nano的籌資案,這在納米銀線業界是一大話題,明顯可見傳統導電薄膜製造商從關注納米銀線進而成為合作夥伴。有趣的是筆者從C3Nano的公告中觀察到日東決定投資的因素之一,是認為C3Nano有強大的智慧財產權,若智慧財產權實力是日東投資主要因素,那C3Nano連續地在專利戰中潰敗,是否會對雙方的合作關係造成影響?又Cambrios這次在專利戰取得絕對優勢,是否在實質業務上、資本市場關注度,甚至估值,持續節節高升,非常值得後續觀望。
整體來看,筆者認為發起納米銀線專利池(patent pool)或許是可行的方案之一,透過專利池的聯合實施許可平臺增加談判力量,也可以提升市場資金、產業技術對納米銀線產業的關注度。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