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化學教授為何「不務正業」在中國當「網紅」?這就是答案

2021-02-20 中國日報

1987年,英國「網紅」化學家戴偉教授第一次來到中國。訪問結束後,戴偉學會了一句中文。讓人意外的是,這句話不是「你好」,也不是「謝謝」,而是「沒有」。

他說,當時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學會的第一句都是這個。

「因為當時,中國似乎什麼都沒有,如果你去咖啡店或餐館,沒有什麼能點的;如果你去商店,也沒有什麼你想買的。」

Because at that time, 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n China was "meiyou". If you went to the cafe or a restaurant, there wasn't much to eat. If you went to the shops, there weren't many things that you wanted to buy. 

此後,他更加頻繁地來訪,1996年正式定居。

到中國後,日常工作外,戴偉努力學習漢語。採訪中,戴偉掏出了他當年用來學中文的第一本漢語字典。

「這是我的第一本漢語字典,已經被我翻爛了,都快散架了,都是用膠帶粘在一起的。」

So this was my first dictionary. You can see that it is quite well used so it's falling apart. It's all held together with sticky tape.現在,戴博士的普通話已經非常溜了。談到這些年中國的變化,他用一句話來總結:「中國從曾經的一窮二白變成了如今你想要什麼都能找到」。China has gone from everywhere being "meiyou" to now it seems you can find whatever you want.從1994年起,他開始與北京化工大學的段雪教授合作,並產生了搬去中國的想法。那時,他已經是牛津大學畢業的化學博士,身邊有人對他說:「你瘋了吧,你一個搞科學的,去中國能做什麼呢?」我說,「可能我現在在中國能做的事情還不多」,當時是1996年,「但是過幾年你來看我,你就會明白我為何想搬去中國。」I said, "Well, maybe not so much now. " This was back in 1996. " But you come see me in a few years of time, and you'll understand why I want to move in China."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科研環境得到了巨大改善。戴偉在北京化工大學與段雪教授團隊合作,共同開闢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層狀及層柱結構材料研究領域。2002年,他開始擔任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2005年,戴偉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如今,不再有人覺得他當時搬來中國的想法很「瘋狂」,相反,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來中國「逐夢」。戴偉稱:「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爭奪人才,但是中國的競爭力在日益增強。」「事實上,不只是外國人來中國工作,以前許多出國讀博或博士後的中國學生會選擇畢業後留在美國或歐洲,但近些年來,許多傑出人才都選擇回中國發展。」Actually it's not just foreign people who are coming to work in China. Until recently, many Chinese people who went for higher studies to the US or Europe would stay in the West. But now many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eople are coming back.雖然在化學專業領域造詣頗高,但從2011年開始,戴偉的工作重心從科研轉移到了科普,他跑到中國各地的中小學校、科技館,為孩子們展示化學的魅力。最近幾年,他還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化學實驗,穿著白大褂,操著流利的中文,像變魔術一樣還原各種奇妙、不可思議的化學現象,獲得了無數學生和網友點讚。目前,他的短視頻帳號擁有超過400萬粉絲。面對戴偉的「不務正業」,身邊很多人包括其他科學家忍不住問道:「你一個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北京化工大學的教授,為何要花這麼多時間教小朋友們化學知識?」前不久的9月11日,戴偉作為科普工作者代表,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習主席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這讓他這種花很多時間搞科普的人備受鼓舞,他表示,如今更有底氣告訴那些質疑的人,「科普和科創都是國家鼓勵的,除了促進科學創新(這是你們大多數科學家正在做的事情),我還在致力於促進科學普及。

I reply that, "Well, it's part of the national policy that as well as promot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which is what you're doing as most scientists do, I'm also promot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如今,他的很多化學實驗視頻播放量都超過百萬,越來越多的孩子由此愛上了神秘的化學,產生了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戴偉在採訪中強調,好奇心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如何保持這種好奇心是科普工作者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確保孩子們有足夠強的好奇心來提出問題,然後為他們提供實際操作、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夠藉此培養科學思考能力,自己解答自己的問題。」
The first step, therefore, is to make sure children are sufficiently curious to ask the questions. But of course they also want to find some answers as well. So by giving him a chance to actually do practical work, do experiments, hopefully they can then develop a way of scientific thinking to actually answer some of their questions.戴偉相信,年輕人就是未來的科學家們,未來的科技發展也要依靠現在的年輕人。他希望所有熱愛科學的青少年畢業後能夠繼續在科學領域深造,「在你們的黑頭髮變成像我一樣的白頭髮之前,你們會發明出能夠造福社會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牛津博士中國當老師 直播化學實驗成「網紅」
    回放 牛津博士中國當老師 直播化學實驗成「網紅」
  • 直播化學實驗吸粉300萬,「網紅」洋教授來寧「玩」科普
    12月21日上午,牛津大學博士、「網紅」戴偉(David G.Evans)教授在江蘇科技館為南京的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化學實驗課。作為擁有幾百萬粉絲的科普大V,很多人是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戴博士」,並因此打開了一扇化學的大門。
  • 靠做「化學實驗」,洋教授成了中國「網紅」
    黃文攝在人人都渴望變成「網紅」的短視頻平臺上,保持熱度很難。一個白鬍子外國老頭卻獨闢蹊徑,靠紮實的化學實驗直播異軍突起,短短數月就「吸粉」200多萬。他叫David Evans,中文名字戴偉,今年60歲,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化學家。視頻裡他總是戴著一副護目鏡,穿一件白大褂,體態豐滿,面帶微笑,常被小朋友說成「肯德基爺爺」。
  • 繼易中天、王立群這類學者變網紅後,又出高校書記變網紅!
    早幾年經過央視百家講壇的力推,國內一批本身研究學術的專家學者老師,搖身一變成為了街頭巷尾、網絡大家所追求的網紅對象,比如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等多位高校研究型學者,不過近來又一位高校書記也成為了網紅,當然也可以說是一位高校校長、教授,大家可能也猜到了就是鄭強,早年擔任浙江大學副校長,後來去了貴州大學擔任校長,最近據說是去了太原理工大學擔任學校書記。
  • 在中國「玩」科普的網紅洋教授:185個短視頻讓化學實驗秒變魔法
    做實驗、錄視頻、開直播……戴偉成了「網紅」教師,他正嘗試用最有趣的實驗、最流行的平臺科普化學。在他的「科學秀」上,化學實驗被冠以可愛的稱呼——「阿拉丁神燈」「大象的牙膏」「法老之蛇」。但好玩的背後,是科學的思維。2018年9月6日,福州,戴偉教授正在為學生進行化學反應實驗。
  • 網紅校長鄭強教授為何選擇離開浙大出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呢?
    我們經常會聽聞中西部地區高校名師、教授被東部高校挖走,但鮮有東部高校名師、教授被中西部地區高校挖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這對於中西部高校的發展進步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 六旬「洋教授」直播化學實驗走紅 展示多種神奇現象
    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他,22年前來中國任教,現在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最讓戴偉驕傲的是,他通過直播化學科普實驗,「吸粉」超過200萬,並以化學科普專家的身份走紅網絡。戴偉化學實驗走紅網絡  在視頻直播平臺  展示「騰雲駕霧」特效  「洋教授」戴偉博士最早於八個月前通過視頻平臺直播了第一個化學實驗小視頻,他站在鏡頭前搖晃手裡盛有液體的杯子,液體瞬間由綠變紅,很快又由紅變綠。
  • 面對面丨「化學魔法師」洋教授戴偉的中國科普之路
    我有兩個愛好 一個是化學 一個是中國戴偉本名大衛·埃文斯,1958年出生在英國伯明罕一個教師家庭,他第一次接觸化學實驗是在學校的化學課堂上,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他開始購買相關的儀器和化學藥品,在自家廚房裡做實驗。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後,戴偉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 會變魔術的洋教授:我就倆愛好,一個是化學,一個是中國
    至今保留在英國家裡閣樓上的一摞摞雜誌,和他一起見證了中國的變化。1987年,第25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在南京召開,這是化學領域的一次國際盛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已經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從事化學教學和研究的戴偉受邀參會。「1985年,在希臘舉辦的24屆大會閉幕式上,就宣布了下一屆大會的舉辦地,那時我特別興奮。」油墨紙頁中的畫面終於要在他眼前成為真實的生活場景。
  • 網紅邢立達:學渣少年「不務正業」追恐龍成了科學家
    但就是在這樣野生、荒蕪而又平靜的高原,藏著1億年前遠古生物恐龍留給人類的饋贈。1億年前,眼前這片山坡水草豐茂,恐龍從這裡經過,它們身軀龐大,邁出的步子砸在地上,留下的足跡深刻,經過無數次地貌變化,至今依舊清晰。任職於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邢立達便是在這些經過滄海桑田巨變的土地上,去尋找恐龍足跡的人。
  • 約翰·古迪納夫教授因在牛津的鋰電池研究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1980年,在古迪納夫教授擔任牛津大學無機化學系主任期間,他與水島公一(Koichi Mizushima),菲利普·瓊斯(Philip C Jones)和菲利普·懷斯曼(Philip J Wiseman)一起,確定了合適的正極材料,讓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開發成為可能。正是這一突破迎來了可攜式電子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 吉林一號再次「不務正業」:又在美機場搞「直播」,還能「測速」
    不過,今年中國航天的發射任務還沒真正發力呢,按照計劃,在今年的最後幾個月,中國航天將進行高密度發射,美媒現在下結論就太早了。而在中國航天的盛宴開始前,吉林一號最近又給大家來了道開胃菜。有人表示,這次吉林一號再次「不務正業」,這是這麼一回事呢?
  • 傳聞要被「降級」的這所211高校,讓這位網紅教授「救活了」
    但若是了解這一切背後的「網紅教授」鄭強,也就並不覺得那麼意外了。太原理工的大動作,真的有點硬能讓這所211高校成為熱議的焦點,可以說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當時,「網紅教授」鄭強正式加入太原理工大學,擔任黨委書記一職。鄭強也沒有辜負眾人所望,在短短的7月內,為太原理工大學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 網紅教授鄭強:「在我們浙大,博導掃地倒水,沒什麼不得了!」
    在最近的視頻平臺上,一位網紅教授開始引起我的注意。這位教授叫鄭強,是浙江大學的博導、黨委副書記、博士、教授。他說的很多話,都說到我的心坎裡。大學裡的很多教授,很少像鄭強教授如此的接地氣,為學生著想。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但鄭強教授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
  • 網紅教授瘋狂撈金1000萬!人民日報頭版點讚,網友:掉錢眼裡了?
    「一個人不能紅得太久,太久可能就毀了!」這句話是華中師範大學戴建業教授所說的,他本來想表達的是,任何人要是不斷在聚光燈下,什麼事也幹不成,但是,他卻從另一方面親身考證了這句話。在這個網際網路時期,隨著網絡直播技術的興起,知名早就不是傳統媒體的專利,特別是短視頻的呈現,應用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帶火了不少網紅,在這個時期,簡直人人都能成為網紅。
  • 大學網紅教授鄭強:學英語浪費時間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英語在浪費中國青少年時間 說起太原理工大學網紅教授教授,幾乎沒人不知道,他以犀利的語言,清晰的頭腦和奇思妙想而出名,成為太原理工大學大學標誌性人物,也是招生的活字招牌,很多學生慕鄭教授的名而來。
  • 浙江大學這個系真牛,31名院士曾在那學習或任教,還有一網紅教授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浙江大學化學系絕對強,是真的牛,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第一、浙江大學本身實力強浙江大學網絡上很多人經常黑它,說它是浙吹。其實浙江大學最近幾年確實發展得很好,國內排名第三,應該是實力的表現。
  • 那個外號「法外狂徒」的男人,把網紅的本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B站千萬粉絲UP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這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身份,卻成為同一個人的標籤。 從B站的「法外狂徒」到《脫口秀反跨年》的「段子手」,再到《十三邀》裡的「靈魂導師」,這個男人給外界帶來了太多太多的驚喜,宛如一個老戲骨,身上有著無數的角色。
  • 網紅教授鄧強,又上熱搜了,這次還帶上了李雙江
    隨著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教授成為了網紅。 比如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易中天先生因為央視的講座節目《百家講壇》而走紅。2006年,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裡主講了《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等欄目,風靡全國,成為了最初的一批網紅教授。
  • 如何看待「網紅」教授王其亨火爆朋友圈
    如何看待「網紅」教授王其亨火爆朋友圈曾受邀參加《開講了》等節目的「網紅」教授王其亨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開講公開課,來蹭課的同學們早早來教室等候。沒有座位的同學們就蹲著、站著,還有趴在窗外聽的。原來選了此課的同學被擠出教室,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