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副總吳正杲談大學生創業:發現價值有新點子

2020-12-04 中國網

中國網11月9日訊(記者 李昭 段留芳)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民眾的創業意識越來越強,更多的人擺脫傳統的僱傭關係選擇創業,但創業之路無疑是艱辛的。那什麼項目能夠加大創業的成功機率?創業過程中什麼是最具威脅性的?怎樣降低創業的風險?中國網教育頻道採訪了一位80後副總裁——吳正杲。

80後教育集團副總裁吳正杲做客中國網《教育名人堂》(攝影 中國網/段留芳)

嘉賓背景資料:吳正杲,浙江人,80後,某教育集團副總裁。是該教育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之一。

創業方向有兩個:核心技術類和管理經驗類

如今,80後已成為創業的主流人群。面對高壓下的就業形勢,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在嚴峻的形勢下,這些有創業夢想的人該往哪方面走呢?吳正杲說:大學生的創業籠統地說就是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依靠某個核心的技術,比如說高科技類的軟體、生物類的項目、或其它新技術。圍繞這個新的技術或者說新的智慧財產權為核心,以知識為主的這種創業。圍繞核心的技術或者是知識等有價值的東西高附加值的去運作,這是一條創業的路。

另外一條是依靠豐富的管理經驗或管理能力去運作一個項目,然後逐漸實現超越,成為這個行業或者說這個細分領域的成功企業。經過我分析,這兩種創業是社會上是比較普遍的創業方向。

第一種屬於異軍突起黑馬型的,非常快,一個新的熱點,就像前幾年的網絡,基於網絡的創業他們都是屬於這個類型的。那後面居於管理類的創業,就是依據成熟的領域,依靠管理降低成本,實現最大地超越,這些都有。

大學生創業有激情、創新意識高、經得起失敗

優勢與劣勢是相對的。大學生創業群體也存在很明顯的弊端。沒有充足的資本,沒有經驗。雖然在經驗和資本積累方面與其它群體存在一些劣勢,但是他們很有激情,創新意識很強,雖然少對社會的了解少了一些,但換個角度來講這可能更是思維的一種解放。就是說他們對這些沒有了解,沒有經驗,可能恰恰也是創新性更強一些,所以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性更強。另一個,大學生相對其它創業群體在年齡結構和知識層次上優於其它群體,從客觀條件上是經得起失敗的。

另外,創業能力中價值發現的能力也一定要有,他們要在市場上進行調研、進行基礎地調研,閉門造車造出來的項目肯定不適合市場。

創業機遇可遇不可求 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

目前,很多的大學生被社會環境所影響,對財富充滿了極大的渴望與追求。但現實條件卻迫使他們在當找工作與創業之間舉棋不定左右搖擺。而且沒有正確引導的方式給他們足夠強大的力量。小張是北京某高校07屆的本科畢業生。從畢業到現在,4年中他開過小賣部,合夥參股做過生意,開過桌遊吧,都因種種原因以失敗而告絡。那比較合理的路子又是怎樣的呢?

吳正杲說:我也工作了一段時間,在我看來創業和就業之間如果沒適合的項目,不會主動的去選擇創業。創業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它需要機遇,需要好項目或者創新點。對於在創業與就業之間舉棋不定,比較合適的路子是先就業再擇業再創業。當然,該有魄力的時候一定要有。

當被問及創業是否一個特定的時間段的時候,吳正杲說,沒有這麼一個時間段,其實比爾蓋茨這麼有錢,大學沒讀完他就去創業了,那是因為他有一個創新點,沒有早晚之分。創業想成功他必須具備核心的是在市場上有一個價值核心因素,然後再加上很好的創業團隊,必須具備這兩點。那還有資金的注入,就會使這個創業迅速地發展,但前兩點是絕對不可少的。資金支持可以尋求投資基金或是天使基金的幫助。

有管理經驗和資本豐富的人群創業成功率較高

目前創業群體以年輕人居多,但也突顯出不同的特點,並存在不同的階段。最早的就是大學時開始創業,比如讀大學時候的幾個同學或是創業夥伴萌生了創業的夢想,找到了一個好的項目就開始創業,這是第一類的創業人群。

第二類的創業者是在工作了好幾年之後在某一個行業內積累了經驗,在行業內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業。那他們是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能力框架下去尋找這個行業的新突破,一個新的管理的升級。

那第三類人群可能就是工作了很多年,而且也有很多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本。運用這些資本和管理經驗組建公司,那這樣子的創業屬於大的職業經理人的二次創業。吳正杲說:從現實意義和成功的案例來判斷,創業的成功率較高的是可能是第三種人群。但是從創業群體的人數總量來說,大學生創業仍然是創業的主流群體,我們應該是鼓勵他們,並且現在政策也有一定的傾斜來支持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成功三要素:創新的點子、志同道合的團隊和發現價值的能力

大學生在高水平的管理經驗、資本積累等方面與第三類人群在創業基礎條件上有很大的差別。那必須在項目選擇上尋找新的點。這個創新點可能是別人不具備的,或者是說他的創新技術是別人所不具備的,這樣子可能更容易實現創業的成功。吳正杲通過大家都熟知的真實的案例證明了這個論點。

當下大學生比較流行的三國殺,還有類似三國殺這樣的桌遊等,都是中國傳媒大學和清華管理學院的幾個學生他們共同組成的創業團隊開發的。那麼這個他就符合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幾個要點,第一有非常新的,而且有市場的一個突破點,發現並挖掘這個項目的價值。第二,他是一個團隊的創業,而不是獨立個體的創業。這個團隊形成的初期就有各方面的能力,就是他初創的三個人,一個是專門研究遊戲本身,一個是專門研究怎樣拓展市場的,還有一個專門研究企業管理,他們不同分工並組成志同道合的團隊,而且分工比較融洽。

團隊協作關及生死 創業團隊一定要有共同目標

創業初期團隊裡的每一個期望值和目標不一樣,有的是希望把這個項目當作事業去做。有的人只是希望這個創業平臺掙錢,並非在這裡指出對與錯。如果這個項目的參與者全都是以短期內掙錢為目標並得以實現,這是一種成功,因為每個人都獲得了自己的目標所在。

團隊裡的每一個人的共同的目標如果把它當事業來做,點滴地積累最後變成了一個持續性地積累,最後這個企業發展地比較好。這是另外一種成功。

所以大學生創業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項目,必須要有志同道合的團隊。這個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有共同的價值目標,如果每個人人對項目本身的期望差異太大,那這個項目最後操作起來會很痛苦的。團隊期望差異性太大是否甚至能決定項目的生死。因為想法與現實總會存在巨大差異,如果選擇的項目在市場上不一定有生命力。反之可能在未來會有新的生命力,都會是不同的結果。

另一個因素對初創業者和大學生創業群體非常重要,不管這個項目或是專利有多大的前景,一個人很難做成一個企業,肯定還要有團隊協作和團隊領導的能力,有發現價值的市場意識。但是並非個人意識比較強的創業起來就困難,其實一個團隊中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有可能個人意識比較強可能適合做市場突破。但也要注重在團隊中的合作,如果創業初期幾個人都合作不好,那麼創業之路更是雪上加霜。

成功者不都是偏執狂 創業經過充分市場調研

成功人都是偏執狂,這個觀點很是盛行。偏執狂有兩條路,一個是很成功,一個是很失敗,非常地失敗。要是走對了,順應了發展。那是不是一個失敗的偏執狂或者是不是一個成功的偏執狂,他的眼界就決定了他最後能不能成功。就是他看到這個東西是不是價值主流所認同的。包括賈伯斯,他的偏執就是在他的價值觀剛開始沒有被所有人認可,但有小部分人是認可的。我們很難界定前方是南牆還是沒有被人發現的一塊兒處女地,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根據個人的價值判斷的。

比如拿青銅器做工藝品很高雅。但把把所有的東西都用青銅器,那就是這麼偏執了。吳正杲說:不管從任何時候開始創業,都要對消費者,受眾,市場做充分的調查研究。,然後再走創業這一步棋,而不是按照自己偏執的想法就去做。(完)

相關焦點

  • 林剛,王成春 ∣ 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本文通過問卷對36所高校的1855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調研,實證檢驗大學生創業者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並對創業教育是否具有調節作用進行驗證。研究發現,大學生創業者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關係,其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弱相關關係。創業教育對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存在顯著調節作用,對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調節作用不顯著。
  • 林剛,王成春∣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本文通過問卷對36所高校的1855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調研,實證檢驗大學生創業者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並對創業教育是否具有調節作用進行驗證。 研究發現,大學生創業者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關係,其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弱相關關係。創業教育對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存在顯著調節作用,對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調節作用不顯著。
  • 80後企業家沃頓退學創業 向西湖大學捐贈1億
    在一眾向社會捐贈過億的企業家名單中,記者發現了一位80後的身影。 近日,西湖大學在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西湖大學迎來一對年輕的企業家捐贈人——楊曉帆、楊晉夫婦。其中楊曉帆正式獲聘成為西湖大學榮譽董事。
  • 閒魚:未來一年將提供價值10億元權益,開通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閒魚最新資訊 > 正文 閒魚:未來一年將提供價值10億元權益,開通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當然,像沈偉潮這樣的個例也許不多,但這至少是一個好榜樣,在我調查的過程中,的確發現了一些關於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問題。」平燕說,總結起來有三點:一是很多大學生在大學裡的就讀專業與農村就業需求不匹配;二是大學生不夠了解國家的扶持政策;三是他們難以融入鄉村的「圈子」。  在平燕看來,加快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社會需要在多個方面發力。
  • 大學生創業勢頭銳不可當
    據國際知名調查公司蓋洛普調查,全世界98%以上的人曾有過創業想法,但僅有千分之一的人有過創業的實踐。儘管成功者尚屬少數,但創業成功後帶給人的物質富足和成就感正驅使著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大學生加入到創業隊伍中。
  • 青島太平洋壽險副總王京濤網談
    青島新聞網7月24日訊 今天下午,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副總經理王京濤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關注客戶需求 持續改善民生 」主題與廣大網民進行在線交流。網談參與人數2294人次,網民在線有效提問19個。王京濤副總現場全部答覆完畢。更多詳情請登錄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專欄做相關查詢。
  • 超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超乎你的想像!
    大學生創業的熱度不用多說,每年都會有著各種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新聞報導,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在網上看到過比較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一、校園技能班看了小標題會不會有點小朋友的問號?你會發現身邊的同學都是多才多藝。比如會樂器演奏、書畫繪畫、會拍照攝像等等技能。曾經有一個學生,就在校園內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去認識各種有才藝的同學。
  • 弄潮新時代創新創業行——大學生創業英雄十強事跡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創業相關政策,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推動大學生投身創業實踐,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選樹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人物,在2015年、2016年成功舉辦兩屆活動的基礎上,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共同開展尋訪2017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活動由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
  • 大學生創業點子多 網際網路+模式贏喝彩
    見習記者 梁詩柳上周,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建行杯」廣東省決賽在廣東工業大學圓滿落幕。通過層層篩選,全省34所高校共80個項目來到決賽現場展示競爭。據悉,80個項目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決出本屆省賽的金獎12名、銀獎24名、銅獎44名,其中的優秀團隊將代表廣東參加全國總決賽。今年大賽有什麼看頭?高校學生又有什麼新點子?記者為此到決賽現場一睹風採。
  •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有5%,剩下95%到底缺什麼?
    但是在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成功率低得嚇人。《報告》顯示,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3年後超過半數的人退出創業。即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作為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是什麼讓大學生創業如此之難?
  • 大學生從休學到退學創業 不羨慕百萬年薪
    一方面,大學生們在實踐著自己的新財富夢想;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使得這一商業領域的行為,更賦予了公益性的商業價值。  ■ 本報記者 李小健  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溫州市拜麗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秀東宣布:投資1億元攜手團中央,成立拜麗德全國大學生創業基金,並啟動「千萬億」工程。
  • 「90後」女大學生創業賣奶茶「投石問路」
    「90後」女大學生創業賣奶茶「投石問路」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29 09:28 來源: 新華社張林芳和幾名同學經過調研後發現高校校園內奶茶市場潛力大,而低端的奶茶使用奶精衝泡,既沒有特色也沒有營養。於是,一個開中藥特色「茶吧」的想法萌發在她的心中。張林芳的創業意向得到了山西中醫學院的支持,學校不僅為她提供免費場地,而且對她的項目進行指導。5月28日,張林芳的「創業茶吧」正式營業,兼售奶茶和食品。
  • 大學生創業修復礦山機械裝備 教授贊「變廢為寶」
    大學生創業修復礦山機械裝備 教授贊「變廢為寶」   中新網贛州12月13日電(王劍 彭煜林)一般的大學生創業都從網際網路、銷售、服務業等門檻較低的行業入手,但江西有一群大學生,選擇了礦山機械設備修復這樣一個門檻偏高的項目。
  • 90後大學生用液氮製冷飲:創業不能盲目跟風
    原標題:90後大學生用液氮製冷飲:創業不能盲目跟風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劉雲 實習生李星儀)遼寧省錦州人民街上有個小攤位,醒目的招牌上寫著大大的「氮氣」倆字,加工食品的工具只有一個簡單的白鋼盆和幾罐奶昔。攤主每次製作時,都會讓白鋼盆瞬間被白霧瀰漫,幾秒鐘後,白鋼盆中的奶昔已經凍成了塊兒。
  • 【大創之星】王暾:大學生創業不是「拍腦袋」的事
    【編者按】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是杭州市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第五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開賽在即,而往屆大賽湧現出的眾多「大創之星」,以各自不同的創業故事,詮釋著大學生這一群體在創業之路上的精彩經歷。
  • 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會2020年交流年會在合肥舉行
    【摘要】 由共青團安徽省委員會、安徽省學生聯合會指導,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會主辦的「同心聚力共贏未來」2020年交流年會在合肥舉行。
  • 如何靠賣「創意」收入百萬 大學生創業團隊教你
    中北大學大三學生唐帥和同學們組建的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逐漸邁入「豐收季」,有2項技術創意項目得到兩家公司認可,技術轉讓後團隊收入了130萬元。5月初,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北大學科技園入股成為團隊的股東之一。唐帥是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三年級學生,也是這個團隊的隊長。
  • 人保杯•第六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10月19日下午,人保杯•第六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簡稱「PMC大賽」)在橡膠谷舉行,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三支高校隊伍從61個進入決賽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特等獎桂冠。
  • 智慧樹《創踐——大學生創新創業實務》2019最新答案學習指南
    反而,你會發現在人類歷史上,不思進取的文明,固步自封的朝代,接下來往往就標誌著他們的衰敗。3、【多選題】 縱觀國內外創業大佬,真正驅動他們去創業的往往是很小的一個點,這些驅動力包括?4、【多選題】 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如何選擇創業項目?5、【單選題】 矽谷精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