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2020-12-06 中華網娛樂頻道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例如:國際形勢不好導致很多本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無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競爭更加激烈,就是一種內卷;中小學生上補習班也是一種內卷。具有負面意義,強調競爭的不必要、不理性、對人精神的打擊和摧殘。

內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評價標準過於單一、優質資源有限等等。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例如,看電影(有限資源)時,當第二排的人由於前排遮擋而坐直時,後排的人(同行)也會紛紛坐的更高(競相付出努力)。本來坐著可以享受的電影,最終站著才能勉強看到(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微博上一網友吐槽「清華大一C++課作業難度太大」,評價是「超級內卷」,下方評論也都是「這也太卷了」;某微信群裡發布了一單位招聘啟事,學歷要求清一色的「碩研」「博研」,準畢業生們哀嚎一片,「都卷到街道去了」……要弄清這群新新人類在說啥,先要弄清啥是「內卷」?

這個詞近來突然火起來,幾乎成了一個「梗」。內卷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來源於多年前的一篇論文《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經演變如今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形象地說,就是在某些特殊局面中,儘管每個局內人都很努力爭取自身利益,但大家越努力,造成無謂損耗越大,社會整體利益並沒有相應提升。該用法在高校圈裡最火,很多學生用內捲來指代激烈的、過度的內部競爭。

一篇叫作《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的爆款網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章作者大談特談清華、北大兩所學校的內卷現狀,充滿憂慮下此論斷:「這些中國最聰明的年輕人正面臨普遍的困境:在極度競爭中,成功壓倒成長,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真不是現在的孩子矯情,也不怪他們競爭意識發育太早,「培訓班鄙視鏈」「學區房排位賽」之類的教育軍備競賽萬眾參與,這可真是值得警惕的「內卷」。

「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的「殘酷金句」刷屏,說明職場中很多人陷入「內捲化」的忙碌中,忙著加班、忙著「搬磚」,忙到沒時間自我成長、沒時間陪伴家人,以至於把自己鎖定在「低層級循環」裡,既沒有突破式的增長,也沒有螺旋式的上升。當萬物皆可「卷」,真的失去了很多快樂,但這樣的心靈觸動很快又被現實無奈擊潰:我可以不「卷」,但大家都在「卷」啊!

其實,縱使八方媒體向你傳播內卷的焦慮,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笑一笑就讓它「卷」過去吧。像是曾經被我們玩壞的熱詞「女權」「抑鬱」「PUA」等,被過度消費後,只剩下標籤化、情緒化、妖魔化的一地雞毛。就個人來說,如果敢於乘風破浪做出改變,那麼就大膽放手去闖;如果安於現狀,就在舒適圈裡「清醒地摸魚」,並不是每個人都得長成整齊劃一的人生贏家模樣。

就社會層面來看,應對內卷有且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走科技創新之路,去提高勞動生產率。身處高速發展、快速進步的時代,局部領域、少數行業內捲化不可避免,但別拿「內卷」洩氣甚至當藉口,要知道這正是變化的動力和契機,從停滯的行業、機會渺茫的地方撤出來,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關焦點

  • 一個值得去了解的流行詞:內卷,究竟是啥意思?
    經常瀏覽網文的你,一定經常看到「內卷」這個詞。內卷在2020年很火,入選了《咬文嚼字》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究竟是何義?何以成為了流行詞?帶著這些疑問,我專門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現在我把內卷的來龍去脈說給你聽。2020年內卷首先在大學生中,尤其是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等學府的學生中流傳開來。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2020年最火的詞之一就是「內卷」了吧,這個詞因為北大學霸在《奇葩說前傳之千人奇葩撈》中提及又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內卷」?是卷生菜?向內卷的捲髮嗎?Noooooo~《奇葩說》的舞臺上,從不乏高學歷的精英。從導師到辯手,匯集了國內外TOP名校的各路選手來這裡「神仙打架」。
  • 大學生「內卷」有多少種操作?
    最近,「內卷」這個詞火了。  「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然而,最近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隨著高校進入嚴字當頭的時代,大學生「划水」也能畢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也成了一句熱門口頭禪,不管什麼事物統統可以內捲化,比如上學內卷、工作內卷,就連戀愛都可以內卷,戀愛內卷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狀態,那麼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
  • 「內卷」一詞出圈 年輕人為何會有內卷情緒?
    年輕人為何會有內卷情緒最近,也許沒有哪個學術用語比「內卷」更加出圈了。「內捲化」(involution)現象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其著作《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中提出。吉爾茨發現,農民在人口壓力下會不斷增加水稻種植的勞動投入,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進行不計效率的生產,勞動趨於內卷,從而形成「沒有發展的增長」。但是,經濟學視角的內卷未能解釋內捲化背後的文化驅動力。事實上,在當下語境中,內卷指向的是更為深刻的倫理意義的維度。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觀察到,現代經濟無法僱傭毫無紀律、「隨心所欲」的勞動者。
  • 思想界|「內卷」一詞為何贏得共鳴?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內卷」一詞的流行和法國教師慘遭斬首背後的歷史背景。「內卷」的流行:它是如何從學術名詞變成時代共鳴的?在2020年的年末,「內卷」一詞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從一個學術名詞變成了這個時代的共鳴。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新京報·書評周刊》的《現在流行的「內卷」,從34年前就開始被誤讀》一文梳理了「內卷」一詞的由來。
  • 如何在內卷浪潮中獨立潮頭,成為卷王?
    原創 畢導 畢導前段時間內卷這個詞非常火!大家不管幹啥都要卷,考個試要卷,騎自行車要卷,就連雞都學會了內卷,誰看了不說一句不捲不是中國人不過恕我直言,雖然現在人人都會卷一點,但真正高素質的內卷人太少了!
  • 什麼是內卷現象 內卷是褒義還是貶義?如何理解內卷
    什麼是內卷現象內捲化(involution),又譯為「過密化」,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
  • 清北碩博生,也難逃「內卷」
    」這個詞遍地開花。在內卷這個生動且形象的詞出現前,高等教育領域的「內卷」是:隨著教育擴招,原本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現在需要碩博學歷才能勉強搶到「入場券」。 ▎學歷貶值:呈指數增長的「內卷」速度 上個世紀,考上大學意味著能當「幹部」,吃「城鎮糧」,一個大學生甚至能帶動整個家族實現鯉魚躍龍門的階級跨越;而現在,博士學歷才勉強擁有留校的資格。
  • 楊東平教育洞察:「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內卷:一種系統性的退化 最近我們看到媒體上「內捲化」這個詞出現的非常頻繁,令人不知所以。怎麼出來這麼玄妙的一個詞彙? 如果做一些搜索的話就不難發現,「內捲化」這個詞首先是一些學術研究者在研究亞洲經濟,包括印尼的水稻生產、中國的小農經濟時候首先使用的一個概念。它所指的是這麼一種現象,在這些有限的土地上通過不斷的投入時間精耕細作來獲得總量的增長。但是,這個事情是有一個邊界的,就到了一定的界限以後,你投入再大,你的產出也不再增長了,甚至開始衰減了,就是經濟學經常說的邊際效益遞減。
  • 專訪|人類學家項飆談內卷: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現在大家講的內卷是指競爭的白熱化。但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今天我們講的內卷到底是怎麼回事?內卷這個詞還是很直觀的,它顯然反映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澎湃新聞:中國社科院的楊可研究員有一篇論文叫《母職的經紀人化》,就是講這個媽媽慢慢變成了孩子的經紀人。她也提到母職的內捲化,就是媽媽會在一個孩子身上越做越多。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如果要評選一個2020年的熱門詞彙,「內卷」一定會榜上有名。作為一個曾經只在被巫術版的學術話語纏繞的學術圈內被小範圍使用的學術詞彙,內卷在2020年突然「出圈」,成為流行在精英大學生與中產群體中間的一個文化現象。
  • 人人都在說的「內捲化」用英文怎麼說?
    「內卷」這個專業名詞最早指的是「單位土壤上植物過密,從而導致養分不足,各個都營養不良
  • 「熵增」、「內卷」和「凡爾賽」都是什麼意思?
    愛丁頓爵士也曾說:我認為,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熵,熱力學中表示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的終極演化規律,包括我們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規律,生命裡又包含著個人和群體的演化規律。所有很重要。
  • 陳瑋:如何防止「內捲化」?
    內捲化的英文是 involution,據說是evolution(進化)這個詞的對立面。在醫學上,它表示萎縮或者退化。百度百科對內捲化的描述中,有如下內容: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 內卷與囚徒困境
    他自問自答說,他們的努力,不是要去得到什麼,而是要讓別人得不到什麼。這就是內卷。無疑,內卷面對的規則或者說體制,可以是公平公正的,甚至它的過程也可以是美好的,就像美好的卷白菜。但內卷的不堪之處,在於它的封閉。我想到博弈論裡的囚徒困境。
  • 逃離內卷:一個讓人豁然開朗的終極定律
    一個是向下妥協,比如一些深海生物,因為資源稀少,把身上所有不必要的部分都捨棄了,最極端的只剩下一個透明管狀,供食物進出,而且無性繁殖,可以說是內卷到極致了。關於內卷原因的分析,總的來說也有兩個:一個是內,不從外部獲得增量,只能自我剝削,無法橫向突破。
  • 全民「雞娃」,基礎教育「內卷」,教育出路何在?
    家長A:你們怎麼還不報名啊,這個是必須要報的,不然你們以後肯定吃虧的。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內卷」,什麼意思呢?圖片來自《虎媽貓爸》劇照「內卷」,兩個字,道出了教育最大的焦慮全民「雞娃」是一場對稀缺教育資源對極致競追,父母們期望用教育這個最可及的資源,儘可能掃除孩子前程中的種種障礙,但這條計劃中但穩妥之路未嘗不是風險之途。
  • 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對抗「內捲化」的高手
    點擊播放 GIF 0.0M華章妹說有沒有發現,「內捲化」已經成為最近網絡最流行的熱詞之一,可以說各行各業都在談01內捲化長時間停留在簡單的自我重複這種把自己鎖死在低水平狀態裡循環往復的狀態,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叫做「內捲化」。是的,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內捲化」的時代。那什麼是「內捲化」呢?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1內捲化:長時間停留在簡單的自我重複這種把自己鎖死在低水平狀態裡循環往復的狀態,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叫做「內捲化」。是的,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內捲化」的時代。那什麼是「內捲化」呢?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利福德·蓋爾茨把「內捲化」這個詞引入了社會生活領域。他發現在印尼的爪哇島,人口眾多,大家都種植水稻。隨著勞動力的增加,人們對土地的耕種變得更加細緻。在他眼裡,人們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態農業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