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權: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業

2021-01-08 中華兒女報刊社

  聶權敢想敢幹,重視科技與創新,並身體力行的潛心研發生產「多用途智能升降機器人」,成為了率先由傳統製造業轉型高新技術產業的傳奇企業家。

  

  策劃/宛建國 文/本刊記者 李玲
  在廣東東莞,有這樣一位傳奇的企業家,他敢想敢幹、勇於逐夢,用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從一個身無分文的農村孩子,蛻變成身家過億的權眾集團董事長。他就是民營企業家聶權。他重視科技與創新,並身體力行,潛心研發生產「多用途智能升降機器人」,成為了率先由傳統製造業轉型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家代表。
  聶權出生在貴州一個農村家庭。因為家裡貧窮,12歲就輟學。但他不願一輩子窩在小山溝裡,過這樣貧窮的生活。抱著不屈服於命運的決心和對未知世界的無限憧憬,聶權冒險扒上了一輛不知去往何處的火車,離開了故鄉……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聶權深有感觸:「那時候就想,貧窮不是你的錯,錯的是你甘於貧窮。」
  聶權一路輾轉到廣東東莞,開始過上了流浪的生活。餓了揀飯吃,累了睡馬路,他去建築工地做免費勞力,為的就是能有口飯吃。他在工地上學習焊工,吃飯的問題解決了,活做的也不賴。不知道是命運的眷顧還是天生的聰慧與堅持,90年代,恰逢當時東莞經濟發展剛剛起步,如雨後春筍般的城市建設勃然興起,1988年,聶權接到了一個建築工程的訂單,他帶著很多在建築工地上打工認識的朋友和老鄉,組建了一個工程隊,一起承接了這個建築項目,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這第一桶金,終於讓聶權在漫長的黑夜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逐夢路上,命運對他百般磨練,他卻時刻提醒自己:孝忠真和、厚德自強。從第一桶金起,聶權開始進入建築行業,承接很多大型的項目,積累了原始資金。靠工程發了家,他卻不忘家鄉父老,為了讓村裡的親戚朋友都過上好日子,他把大部分工程都交給了親人管理,卻被親人騙走幾千萬的工程款,把之前幾年積累的所有家底全都虧光了。這對聶權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面對親人的欺騙,負債的壓力,這大起大落的背後,有多少心酸和淚水只有聶權自己知道。在最悲慘的時候,境遇最不好的時候,聶權始終沒有絕望,是一次次的堅持,支撐著他度過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聶權說:「能堅持下來,靠的是毅力,還有就是一股子氣,我想證明給家裡人,想證明給所有人看,我聶權,是可以成功的!」就這樣,1995年底,一切又要重頭做起,他又開始了白手起家的奮鬥歷程。再次回到建築行業,重新積累資金,準備再次創業。在創業的幾個階段,聶權也嘗試轉型做其他行業,比如藝術收藏品、養殖業、建築、酒業、科技、傳媒等,他曾輝煌過,也曾有過慘敗,連員工工資都發不起的經歷,也都挺過去了。從1997年到2007年,這十年是奮鬥的十年,也是聶權成長最快的十年。創業路上大起大落,總結經驗,聶權覺得:只有好的產品,好的方向,好的團隊,才能成功。
  2007年,廣州東莞經濟社會雙轉型形勢下,聶權開始嘗試由傳統建築行業,轉型到高科技行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清華大學的一位副校長,了解到「多用途智能升降機」,多次接觸後,他非常認可這個專利項目。2008年,聶權成立天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精儀系展開「TNL-0801」項目合作,研發多用途智能升降機,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完成了又一次奮鬥路上的華麗轉身。
  然而改革,就意味著「流血」和「犧牲」。企業的每一次轉型,都是一次決策者在戰略上的重大革新,聶權需要面對很多的問題,但他始終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改變經濟質量,不斷的提升經濟含量,才能夠真正擴大內需。產業的升級,就是要推動整個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款多用途智慧機器人是一種由特殊的輪系傳動、高能量密度電池、電機驅動的機電一體化裝置,裝置可理解為沿著繩子快速可控運動的可攜式載重機器人。在升降設備史上,這款升降機器人最大的意義在於,應用的高能量密度電源和驅動技術,大功率密度電機和傳動技術,以及新型特殊摩擦驅動輪系,都填補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
  「多用途智能升降機器人,在世界都是領先的,不只是一個經濟利潤豐厚的產品,更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意義,一旦投入市場使用,他能開闢一道生命的第二防線,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做企業,盈利是必要的,但是同時也要兼顧社會責任。」聶權說。

相關焦點

  • 「打工哥」聶權的幸福帳單
    2016年發展養蜂以來,他用自己的收入全款買了一輛越野車,給家裡換了新家電,接下來還要修一棟小別墅……他就是聶權,28歲的黔東南州岑鞏縣平莊鎮亞林村村民,通過養蜂,點亮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政府扶持,自己再去努力鑽研,靠著這片樹林,通過創業有了產品,便能『賣出去』。」細數自己創業以來的「幸福帳單」,聶權笑著說。
  • 什麼標準才能稱上世界一流企業?
    2、國內對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 早在2012年國務院國資委就提出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的13項要素,並開始研究制定《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項共性要素全面開展對標分析,使其由中國一流向世界一流企業方陣邁進,13項要素具體如下: (1)建立起規範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
  • 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
    中國移動連續19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列第56位、全球電信企業排名第3位,連續15年績效考核為A級,企業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保持領先。2012年以來,中國移動累計納稅總額近5100億元,上交國有資本收益和特別收益超1890億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聶權詩歌
    聶權,1979年生,山西朔州人。出版詩集《一小塊陽光》《下午茶》。獲2016年華文青年詩人獎、2017年華語青年作家獎、第五屆徐志摩詩歌獎等獎項。  未料想,有一天  身體會背叛故鄉:回鄉一周  額頭泛起小顆粒  回京一天  額頭光潔,咽痛  也漸好  六年,我一山西人  漸不嗜醋  不嗜麵食,一朔州人  南街雜各、抿掬、莜麵魚魚  土豆肉燉粉條、刀削麵  漸只做一年飲食調劑
  • 東莞天楠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聶權:企業要把握創新及發展的準繩和方向
    天楠光電全體都為之感到振奮,因為企業是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的重視,對我們而言帶來了很大的希望。 東莞天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權:企業要把握創新及發展的準繩和方向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被提及近40次,可謂是兩會最強音之一
  • 濰坊歌爾:做一家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
    記者了解到,歌爾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高研發投入下的持續創新,是其成功的關鍵;作為山東省第一家市值過千億的高新技術企業,歌爾的多項業務技術引領全球,力爭做一家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而這些,在山東濰坊的一家企業,早已全部成為現實,它就是歌爾。  「多年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創新是企業開拓市場、應對挑戰、贏得客戶的根基。」歌爾董事長姜濱表示,創新離不開人才,就電子信息產業而言,現階段全國第一是珠三角,第二是長三角。對於人才「孔雀東南飛」的情況,姜濱坦言,在地域上並不佔優勢的歌爾在引人、留人方面想了很多招。
  • 對話李曙光:更高維度領先,五糧液爭創「世界一流企業」
    通過深入推進「二次創業」,五糧液將搶抓高質量發展、把握結構性機遇,進一步推動實施數位化戰略轉型,這些是構建「後千億時代」核心競爭力,以及爭創四川省首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堅實基礎。「當前,加強形勢研判,把握市場主動權,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4月18日,李曙光受邀在江蘇宿遷參加「穀雨論壇」稱,在這個充滿大變革的時局下,要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任務。
  •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要求,這是新時代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發展的使命責任和根本目標。要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 陳雲敏:一流大學要做「一流的事」
    他從建設一流工程學科出發,指出一流大學應當著眼於做「一流的事」——面向社會需求,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建設「雙一流」是浙江大學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最重要的目標。我以為,知道什麼是一流,才有可能做到一流。李約瑟曾說浙大是「東方劍橋」,引用這句話的同時,我們應該自問:有沒有作出與「東方劍橋」相匹配的貢獻?
  • 規範治理體系 提升治理能力 為建設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提供堅實基礎...
    中國石油企業須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戰略定力,深入創新實踐,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建設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  因時而進 推動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適應時代之變的必然選擇  什麼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在三線小城做世界一流科研
    在三線小城做世界一流科研——記寧德時代21世紀創新實驗室研發團隊歐陽楚英(右二)與技術團隊就一線研發數據展開現場討論。聚集在寧德的這批鋰離子電池研發人才,立志打造世界一流創新科技平臺,為國家新能源事業解決一系列「卡脖子」技術難題。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就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21世紀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團隊。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為何自詡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如今這個需要高精尖人才的社會中,眾人都紛紛將目光投向國內的「一流大學」,畢竟那些大學裡所承載的都是經過了嚴格高考而選拔出的全國最有實力的人才。而「一流大學」的建設對於我國來說也是個大問題,怎樣才能被稱得上是個「一流大學」呢?有優異的人才資源,有較高科技的教學設備還有不容忽視的學習風氣?
  • 艾華:創建世界一流的電子元器件民族品牌
    品牌掃描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989),是專注於鋁電解電容器生產與銷售的高科技企業。艾華集團是全球節能燈、鎮流器用鋁電解電容器最大的供應商,擁有世界一流的三大照明公司(德國歐司朗、荷蘭飛利浦、美國GE)和日本松下、中國海爾、海信、TCL、長虹、創維、雷士、佛山照明、歐普、華藝等四百多家國內外知名客戶,電容器產品通過廣大照明企業銷到了全世界,艾華品牌已成為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的高端品牌。
  • 華生科技堅持高科技產品研發創新 欲打造國際國內一流塑膠材料供應商
    原標題:華生科技堅持高科技產品研發創新 欲打造國際國內一流塑膠材料供應商   華生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
  •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海運企業——來自中遠海運集團的...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一個明顯的軌跡,就是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強盛。」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海洋是融入世界的大通道。海洋事業關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係國家興衰安危。目前,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運大國,年造船產能全球第一,海運量世界佔比全球第一。
  • 聚合國內外頂尖機器人科研資源 青島市北區構建高科技企業集聚藍圖
    齊魯網青島8月27日訊今年以來,青島市北區紮實推進科創新攻勢,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構建起高科技企業集聚新高地,打造社會經濟建設「新引擎」。青島市北區構建高科技企業集聚藍圖位於青島市北區新凱達大廈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依託國內一個總部、四個事業中心、若干個科創基地和海內外業務中心的全球化布局,建成了機器人行業唯一的全球化創新創業產業聯動發展生態圈。
  •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寶武集團,從4個方面打造
    中國寶武集團提出:「全面對標找差,創建世界一流」會上,中國寶武集團副總經理郭斌表示,中國寶武集團正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在2020年初將「全面對標找差,創建世界一流」作為未來3-5年管理主題,分層分類、建立健全對標體系,加速全面趕超。
  • 國內哪座城市有望誕生世界一流晶片公司,北京、上海、深圳?
    中興通訊遭美國全面封殺一事,刺痛了中國人的心,很難想像沒有國產高性能晶片支持的中國製造會是什麼局面,中國要想邁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水平,成為製造強國,就必須有本土一流晶片公司,能夠在設計、製造、封裝、應用等領域享譽全球。
  • 強化國有企業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實政治和...
    強化國有企業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實政治和組織保障王友明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科研部副主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專家  十九大修訂的黨章明確規定:「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